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文以社区居民的生活满意度为切入点,通过对影响社区居民归属感因素的研究,运用量表问卷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多个角度对城市居民社区归属感现状进行描述,针对当前城市居民社区归属感的现状,制定可行性的策略,从而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完善社区居民社区服务体系,加强对居民社区归属感的培育,从而推动我国城市和谐社会和社区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城镇化进程蚕食乡村地区所引发的传统居住空间变迁,使城市边缘区的农转非社区面临社会空间重构。这类社区的公共空间完全按照城市居住景观来修建,但居民延续了很多农村原有的生活习惯与社区文化,与周边城市在空间上的同质化和社区居民与“城里人”的异质性导致按城市住区景观设计的农转非社区公共空间与社区居民日常活动的不适配。因此,本文首先回顾了我国农转非社区的形成、社会异质性与空间同质化特征,并梳理了国内外异质社区公共空间适配性的相关研究;其次,基于对重庆市嘉和社区的田野调研,从公共空间属性与使用两个层面,分析了农转非社区居民的日常活动特征与公共空间的运行机制,评析了各项公共空间资源配置与利用率、聚集性以及活动类型之间的适配关系,探讨了影响农转非社区公共空间配置与设计与居民日常活动需求失衡的原因,为国内农转非社区更新,尤其是农转非社区公共空间质量的提升提供科学依据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赵晔琴 《社会学》2009,(3):21-31
本研究主要探讨乡城迁移人员的城市居住问题,笔者以“混居”为考察视角,通过对目前上海出现的城市边缘社区混居的现状及问题的描述和分析,探讨乡城迁移人员与本地居民共同居住的内在逻辑和关系,在此基础上对下层社区中混居实践的可能性作出说明。笔者认为,与本地居民的社区混居是乡城迁移人员进入城市居住的有效方式之一,群体之间的利益“潜规则”是实践社区混居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4.
城市作为现代人口大量聚集的居民点,一般包括了住宅区、工业区和商业区并且具备行政管辖功能。城市社区作为承载城市居民居住、生活功能的主要场所,其人居环境对居民的生活产生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人居环境分为自然系统、人类系统、社会系统、居住系统、支撑系统五大系统。该文选取在北京传统城市社区中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海淀区东王庄小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和与新兴社区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运用建筑理论的相关知识,以人居环境的自然系统、居住系统为切入角度,探索其在城市社区设计活动方面的可取之处,并发现其不足,提出改进的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张红霞 《城市观察》2015,(3):132-137
城市社区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随着住房商品化的推进,物业公司进驻社区,城市社区多元治理主体的局面形成。在实际运行中,多元主体角色不明、社区治理效率低下、居民利益被空置,物业公司经济强势、缺乏监管、社区治理缺乏明确的法治法规。构建城市社区治理新秩序应健全社区治理的法制、法规、依法治理,明确多元主体的权责与角色,培育社区意识、提高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张建慧 《现代妇女》2014,(10):235-235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快节奏模式,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大多数人都从乡镇挤往城市,或从小城市到大城市,而基于大规模的人口基数与住房用地紧缺这一实情,社区套房便成了城市居民住房的主要选择,又正是这种住房模式使得居民之间异常地出现了冷漠的人情互动,鉴于这种淡薄的社区邻里关系,本文就定性地浅要分析导致这种现状的根源。  相似文献   

7.
杨玲 《城市》2013,(9):30-34
公租房正逐渐成为各地重点推进的保障性住房。由于主要面对城市中低收入群体,公共租赁住房与以往的出租型保障性住房(廉租住房)显著的区别就在于其覆盖的群体数量更大。当前,公共租赁住房社区正在成为城市新兴社区,该类社区主要集中了城市中低收入人群,其社区管理对于保障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大意义。但是,与一般城市社区相比,公共租赁住房社区具有其独有的特性,并不能完全套用现有城市社区管理方  相似文献   

8.
2010年7月,北京市朝阳区近邻社会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北京近邻")与北京市朝阳区孙河乡康营一社区居委会签订了合作协议,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进行康营社区"农民上楼"的社区工作.康营家园一社区是孙河乡14个村拆迁后,村民聚居上楼居住的一个新型的"农转居"社区.政府希望透过社工的介入,居民能够适应转居之后新的生活型态,建立对新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参与感,重建社区关系,从而能够和谐、幸福地生活. 为什么开设亲子班?  相似文献   

9.
吴修丽 《公关世界》2022,(15):87-88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流动速度加快,居民之间的关系趋于疏离,生人社会逐渐形成。深圳市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社区治理走在全国前列,居民依托社工机构积极孵化创建一批社区组织,并鼓励其参与到社区治理过程之中。本文利用问卷调查法对深圳L社区进行实地调查,该社区老年协会作为其中影响力最大的社区组织,在诸多社区事务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在分析社区组织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发现其作用与困境,最终从个人参与、社区主导、政策倡导方面为社区组织参与社区治理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杨玲 《城市》2013,(3):37-40
发达国家及地区的社区管理工作开展得较早,已形成成熟的社区管理模式。我国社区管理工作虽然开展的时间不长,但各地已涌现出一些独特模式。就公共租赁住房社区而言,国外没有单独的类似社区的划分,是将其融于城市社区进行统一管理;国内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刚刚起步,未形成完善的公共租赁住房社区管理模式。因此,笔者从城市社区管理模式和个别地区公共租赁住房社区管理(含房屋管理)相关方式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国外社区管理模式国外社区管理代表模式主要有以美国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