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阳 《职业》2017,(13):47-48
随着现代建筑科技的迅速发展,智能楼宇在建筑智能化工程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与日俱增,因此,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意义十分深远.依托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笔者学校智能楼宇专业在近五年实施课程改革、全国技能大赛和企业对接三位一体融合,成效突出.本文结合当下现代学徒制,阐述了如何以"SWOT"竞争策略开发模式,在现有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模式上创新,有效提升中职生的社会竞争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文化创意产业是当今迅速崛起的"朝阳产业",其巨大的经济市场前景受到各国的普遍关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受到人才匮乏的制约,已严重影响文化创意产业的持续、健康和深入发展。高等院校在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上具有先天的教育资源和科研优势,但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无法满足国家发展对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和高质量要求。本文从产业需求入手分析高校文化创意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探讨符合产业需求的、可行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3.
以艺术设计专业为支撑的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吸引大量的高职毕业生入行,但大专生进企,需要企业耗费大量时间去培养、引导,给企业造成困境。以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主要研究对象,从人才培养、课程建设、企业项目实操、学生教师介入企业、地方项目等多个角度,结合案例探讨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引企入校"人才培养教学的可行性路径,为高职院校提供一定借鉴,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地方文化创意经济产业建设。  相似文献   

4.
《职业》2012,(26):4
进行行业企业调研,了解行业、企业发展现状与趋势,掌握专业技能人才需求状况及岗位工作职责等信息,不仅是一体化课程开发非常重要的一步,对于技工院校的任何专业建设来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专业建设只有与产业发展、产业文化进行良好对接,才能准确定位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和人才培养层次,培养专业师资  相似文献   

5.
刘锐 《职业》2010,(33)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更加明确了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方向.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作为一门融合了艺术、文化、科学等诸多领域的综合性学科,以培养创新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无论在专业理论的广度,还是在实用技能的多样化上,都具有很高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6.
"中国制造2025"吹响了全面提升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和水平的号角.职业院校要紧跟行业企业发展步伐,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实际,以"专业教学标准与职业标准对接"为抓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制造业人才培养效能.本文借鉴国家职业培训包开发理念,就如何立足于本地区经济产业发展实际,依据维修电工国家职业标准,结合企业职业岗位实际需求,积极引入新工艺、新技术对国家职业标准进行提升,加强与技能竞赛标准对接,普遍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进行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7.
张良智 《职业》2016,(33):70-71
本文分享了山东省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项目——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建设成果.该项目以深度校企合作和职业素养培养为主线,以"三位一体"职业素养培养为基础重构"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实施"案例贯通"式课程改革,创新"7S"实训教学管理模式,建设"虚、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创新了"双贯穿、四对接"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证明,"双贯穿、四对接"人才培养模式符合职业教育发展规律,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值得借鉴的案例.  相似文献   

8.
吴康福 《职业》2022,(5):70-72
当前,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专业人才存量不足且人才专业技术素养有待提升等问题,职业学院需要积极探索并创新教育模式,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人才培养与企业生产需求紧密对接。本文以智能制造领域数控机床技能人才培养为例进行探索,以期为创新教育模式提供可参考性经验。  相似文献   

9.
研究工科院校数学专业学生的社会需求与实际就业情况,对工科院校数学专业基于社会需求的培养模式改革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实际调研法总结并分析了近年来社会对数学人才的迫切需求与就业率低、就业"质量"差的实际情况。基于上述调研,制定了工科院校数学专业基于社会需求的培养模式改革方案,即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社会需求一致、发挥学校自身特色,制定宽口径课程体系、注重创新创业实践实习,为工科院校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数学专业人才,提高学生就业率及就业"质量"提供理论与实际教学方案。  相似文献   

10.
文化创意产业是当今热门行业之一。我国高校也在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中,倾向于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但目前高校对于人才培养的规划不够合理,存在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安排不合理、实践不够完善、内容不够创新的问题。分析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高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问题,探讨高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路径,旨在为高校人才营造更好的就业环境。  相似文献   

11.
上海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丹 《科学发展》2013,(2):100-106
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人才问题愈加突出。在对上海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发展基本情况调查的基础上,指出目前人才发展问题主要受认定机制、培养机制、知识产权保护机制、长效生活保障机制等几个方面的影响,上海应重视人才问题,不断创新人才发展策略,加大政策创新突破力度,为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充分发挥其创意成果的转化、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推动城市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中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2.
广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必须上升到"功能分区"的战略高度,建立文化创意功能园区,例如天河区主导"软件新媒体"产业发展,海珠区主导"影视会展"产业发展,越秀区主导"动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荔湾区主导"设计工艺"产业发展,因地制宜,优化布局,打造区域创意之都.  相似文献   

13.
供给侧改革为高等职业教育中面临的难题提供了超越需求拉动的新视角。重庆旅游职业学院导游专业是"重庆高等职业教育骨干建设专业"。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该专业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创新创业能力两方面积极推进导游专业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以期为重庆旅游产业培养更多优秀导游。  相似文献   

14.
王建明 《职业》2021,(6):36-37
工艺美术作为国家文化大战略的创意产业,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巨大的经济、社会、文化艺术和历史价值。本文以北京市工艺美术高级技工学校工艺美术专业“大师引领,项目支撑”双核驱动的工艺美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为例,阐述该培养模式在工艺美术专业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为指导和实施工艺美术专业教学改革与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按照专业对接地方产业,面向工程机械、白酒产业链岗位群培养学生职业技能,探索具有高职特色的"2 1 2 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模式、体制机制创新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了引领与示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文化创意产业为视角,通过审视高校摄影人才培养模式与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需求的关系和契合程度,分析高校摄影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改革策略。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和师资队伍,开展个性化教育和校企合作,培养出符合文化创意产业需求的跨学科复合型创意人才,从而提升高校摄影人才就业竞争力,推动摄影学科和摄影文化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7.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从战略意义上看,有助于推进文化强国的建设;从城市发展实际看,将加快城市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有3条可行性路径:一是旧区改造,城市更新;二是资源开发,文化演绎;三是建立旗舰项目,实现综合运作。文化创意产业的渗透融合特性将有效地促进产业的创新:传统产业融入文化创意可附加更多的文化内涵;产品设计融入文化创意可实现产品的价值创新;产品营销融入文化创意可拓展产品的市场;传统产业可运用创意思维实现产业创新;以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相似文献   

18.
江敏 《职业》2012,(26):33-34
本文就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问题对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建设性的意见,从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社会需求的角度,对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周永文  周麟彦 《职业》2023,(3):18-21
立足国家创新发展战略和“职教20条”,对接区域经济产业转型升级需求,遵循中职学生发展规律,从“求新、求知”“制作、制造”“智识、智慧”的特色“ZHI”造文化出发,建成基于“三室一平台”的“ZHI”造创新创业实验室,探索以专业为依托,以大师为引领,以双创实验室为平台的中职“智造”型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形成可借鉴、可复制的职业教育“智造”型人才培养机制与路径。  相似文献   

20.
朱祥贤 《职业》2014,(32):82-83
"校行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校行企"合作共建通信技术专业,可以实现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对接,提高通信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水平,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提高高职人才培养的竞争力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