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京财经大学何干强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唯物史观的经济分析范式:科学特征与实践创新>(批准号为05BJIA302)目前结项,成果鉴定等级为优秀,最终成果为专著<唯物史观的经济分析范式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2.
田杨群 《兰州学刊》2007,1(8):22-24
"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是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深刻分析、对由工业革命推动的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进行理论论证而得出的科学结论.20世纪后半叶以来,伴随着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资本主义国家对私有制生产关系进行了局部调整,资本主义非但没有灭亡,反而迎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但是,由于资本主义的本质和基本矛盾没有改变,决定了其历史命运必然是不可避免地走向灭亡.社会主义要超越资本主义必须利用资本主义,这是历史发展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3.
李达的《现代社会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启蒙传播时期唯物史观中国化的标志性成果,它对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刻的阐释,建构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唯物史观表述体系,并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对中国革命的一系列重要问题作了创造性的探索,赋予唯物史观以广阔的理论视野,深刻地体现了历史的唯物论和历史的辩证法的有机统一,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范式的创造性运用.  相似文献   

4.
唯物史观视野下的科学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和价值是唯物史观研究社会发展问题的两个基本维度。科学发展观坚持唯物史观的唯物主义立场,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运用唯物史观的辩证方法,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把握唯物史观的价值目标,强调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了科学与价值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由康德开始到费尔巴哈终结的德国古典哲学,以人为中心创立了历史观,包含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和合理的现实内容,为科学解决人的问题、创立唯物史观奠定了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直接理论采源。  相似文献   

6.
实证科学和唯物辩证法是理解唯物史观的重要概念,关于二者关系的争论几乎贯穿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但理论争鸣反而强化了实证科学与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哲学语汇中的实证科学与唯物辩证法,根本上是理解唯物史观的方法论革命和方法论内核.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吸收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的合理成分,通过方法论革命创立唯物史观.现实的社会历史是唯物史观的立足地,实证科学和唯物辩证法构成唯物史观的方法论内核:一方面,唯物史观以经验事实为基础,通过科学抽象把握现象背后的规律;另一方面,唯物史观从方法论层面“倒置”黑格尔辩证法,以科学理论和经验事实为依据揭示自然、历史和认识的辩证性质.方法 论革命使唯物史观摆脱思辨而获得彻底的革命性,在科学认识社会历史的基础上为无产阶级提供了新哲学.唯物史观既不是实证主义,也不是追求某种至高存在的思辨哲学,更不是对二者的调和.  相似文献   

7.
唯物史观本质上是一种开放结构,具体化为实践哲学、政治经济学分析方法和实际应用.分析学派马克思主义以远离实践的分析技术著称,但其理论局限性也很明显:其一,逻辑否定劳动价值论;其二,对唯物史观进行片面性解读,直至全面解构.这一思潮虽对推进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建设具有积极性作用,但没有本质意义.理论超越路径是在唯物史观开放视阈中,通过唯物史观和劳动价值论的相互建构,重建历史分析、分析技术与科学的内在联系,使之重归实践,重回真正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8.
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来解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会使我们更加准确深刻地把握其科学体系以生产力最终动因论形成逻辑起点,按历史辩证法展开逻辑图景,循人民主体论得出逻辑结论,并在坚持和运用社会基本矛盾理论中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9.
唯物史观与中国经济史学的形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根蟠 《河北学刊》2002,22(3):121-126
中国经济史学的形成和发展与唯物史观的传播密不可分。20世纪二三十年代社会史论战的中心是如何运用唯物史观认识中国历史上的社会经济形态,这次论战启动了中国经济史研究的第一次高潮,而现代意义的中国经济史学正是在这次高潮中形成的。活跃在这次高潮中的各派学者程度不同、先后不一地受到唯物史观的影响。由于唯物史观的指导和影响,中国经济史学一开始就形成了社会经济史的传统。  相似文献   

10.
在马克思那里,唯物主义历史观是利用唯物主义辩证法解决社会历史问题形成的符合社会历史实际状况的科学结论,唯物史观与唯物辩证法是统一的,没有明显的界线.然而,近年来,一些学者在大力倡导"和谐"理念的同时,却走向了极端,他们割裂唯物主义历史观与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关系,以致歪曲和否定唯物主义辩证法.在"唯物史观"的旗帜下大行"形而上学"之实的现象在不知不觉中多了起来,并有逐步蔓延之势,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并下大气力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1.
坚持溯本求源的原则,是科学认识论中的重要问题。在科学认识中怎样运用有效方法来坚持这一原则呢?文章提出,运用进化方法是考察事物本源问题的第一步,矛盾分析方法是第二步,这是坚持溯本求源原则的重要方法。溯本求源的原则,归根到底在于在科学认识论的研究中能否做到既坚持唯物论,又贯彻辩证法,并在贯彻辩证法的前提下,把唯物论坚持到底。  相似文献   

12.
分析马克思主义在构建马克思主义的道德理论时过分依赖分析方法,拒斥辩证法,导致分析与辩证、事实与价值、唯物史观与道德理论、道德相对主义与道德普遍主义、方法论个人主义与方法论整体主义的二元对立。马克思主义本身就包含着超越这种狭隘"二分法"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
冯景源 《东南学术》2008,1(1):16-25
"对象性"思维方式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批判黑格尔思辨辩证法提出和使用的."对象性"思维方式表示的是与1843年《批判手稿》对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不同的又一次"头足倒置"的批判.这次批判的重要特点,使唯物史观的制定从市民社会进到政治经济学;所以,是历史观启开经济学大门的一把钥匙."对象性"思维方式在内容上体现了两个特点:一是研究对象的具体性,马克思称为"严格现实主义的";二是辩证法关注的是揭示事物发展的历史规律.马克思称自己的辩证法为"科学辩证法",以便与黑格尔的只注重观念与逻辑的思辨辩证法相对立."对象性"思维方式是与唯物史观理论制定的"推广论""应用说"根本对立的.  相似文献   

14.
吴琳 《理论界》2013,(4):1-4
劳动辩证法是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矛盾现象分析之后建构起来的理论。劳动辩证法的内在运行逻辑路径在三个层面得到揭示:马克思首先从人的生产活动出发,得出劳动异化理论;从人的生产关系出发,得出物化关系理论;进而从人的历史主体性出发,得出主体异化理论。唯物史观是马克思劳动辩证法的逻辑价值原则。人的主体性原则是马克思劳动辩证法逻辑价值前提。这对于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逻辑精髓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5.
系统总结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必须以唯物史观作为根本的分析方法,时刻牢记唯物史观的理论先导作用,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也必须坚持以唯物史观为科学的理论指南,不懈推进唯物史观的理论创新和发展,用发展着的唯物史观指导改革开放的新征程。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探讨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入手,通过对邓小平同志的教育战略观与系统分析方法的结合、教育方针观与历史辩证法的结合、教育价值观与经济分析方法的结合、教育人才观与质量分析方法的结合等方面的分析和论证,来阐明邓小平教育思想是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完美结合的产物。作者的目的在于指出,我们学习和研究邓小平教育思想,不仅要学习他坚定的无产阶级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而且要学习他将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统一起来,去观察、分析、研究和解决各种教育现象和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经济辩证法思想为我们党在新时期领导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留下宝贵的理论遗产。阐述了毛泽东经济辩证法思想的基本内容、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8.
《理论界》2016,(12)
马克思辩证法具有深远的影响,对我国当今社会发展具有强大的理论指导作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是马克思运用辩证法分析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充分体现。从文本中可以看出,马克思运用辩证法分析了当时法国的社会形态由于内在的经济矛盾导致由君主制向共和制转变又复辟君主制这一完整过程。阐明了马克思辩证法的核心要义:一种社会形态会被新的社会形态取代,先前社会关系成为新社会的一部分,既对立又统一。马克思辩证法是唯物主义辩证法,强调人类社会以生产力与经济基础的矛盾运动为前提不断地前进和发展。马克思对历史问题的精确解读,有助于对我国当今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践问题给予正确的理论回答。  相似文献   

19.
有的同志认为,“社会主义辩证法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的科学”。这种看法是不确切的。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社会主义辩证法的理论意义。因为,首先,当代新兴的综合性的科学有许多,包括横断科学、交叉科学、边缘科学等等。上述看法,实际上是会使人把社会主义辩证法看成同生态学、环境科学等等一样的具体科学,而不是一门独立的哲学。其次,任何真正的哲学都具有综合性,都是对具体科学材料的总结和概括,都是具有高度抽象特征的理论思维的结晶。但是,并非任何综合性的科学都是哲学。所以,给社会主义辩证法加上“综合性”特征是不必要的。确切地说,按社会主义辩证法的理论性质,它是一门新兴的哲学,而不是一门新兴的具体科学。就是说,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一门相对独立的新的分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理论表现。在一定意义上,可以把社  相似文献   

20.
唯物史观是研究现实和历史的科学工具。我们应该正确总结经验,更好地运用唯物史观研究历史,为我们的时代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