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5.
6.
2013年6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强儿童福利院和儿童福利服务指导中心建设工作的意见》(川办发[2013]33号,以下简称《意见》),对全省儿童福利院和儿童福利服务指导中心建设提出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7.
党和政府历来特别关怀孤残儿童生存状况,高度重视儿童福利事业发展。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关注民生的理念更加深入,改善民生的政策取向更加明显,社会各界对儿童福利领域的关注程度日益提高,政府各项投入不断加大,儿童福利事业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局面。儿童福利机构是我国儿童福利事业的主要载体。新时期,儿童福利机构的功能如何定位,发展如何取向? 相似文献
8.
首先,实现儿童福利事业社会化,机构功能多元化,需要社会工作的理念、方法。安徽省铜陵市儿童福利院在全省儿童福利机构中率先开启的面向社区残疾儿童托养工作,就是儿童福利资源向社区延伸的成功范例。儿童机构管理应由封闭管理走向开放,合理地搭建机构里的儿童与社区儿童、整个社会互动的平台,铜陵市儿童福利院长期以来与幼儿园开展共建活动、与志愿者协会和义工会开展合作, 相似文献
9.
10.
名字作为一个人立足社会最基本的专属信息符号,而伴随人的一生。当今社会,名字的作用显得日益重要。目前各福利机构所收养的孤残儿童绝大部分属于弃婴(儿),身世姓名无从考证,其姓名基本都是人院以后才起的。很多时候起名方法很随意,多由发现者、办事处、公安或福利机构工作人员随时随机起就。一些名字,像大头、拐脚、车胖孩、南三环等名字极不规范,不仅带有歧义和歧视性,而且部分名字也极易造成重复,譬如每年都 相似文献
11.
正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儿童优先理念,立足中国国情,借鉴国际经验,明确政府责任,发挥家庭作用,运用市场机制,扩大社会参与,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儿童发展需要相匹配、与社会福利体系相衔接的中国特色儿童福利体系,是未来中国儿童福利体系发展的总体方向和目标。广大儿童福利院院长,要高度关注我国未来儿童福利体系的建设,识极研究和探索儿童福利机构转型发展的规律,充分发挥好儿童福利机构在儿童福利体系中的专业服务、示范引领、指导协调和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为了保证孤残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一切从儿童的利益出发,沈阳市儿童福利院越来越多地将孤残儿童的精神需求、心理需求、人格发育与他们的生理需要一同纳入养育服务的范畴,并广泛借鉴国外儿童福利事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孤残儿童照料模式的改革,通过对收养、寄养、助养等多种养育方式进行的大胆尝试,不仅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而且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特别是家庭寄养, 相似文献
13.
新年第4天,兰考事故带走7个弃孤儿童的弱小生命,也带来成人世界的巨大悲痛和深刻反思。作为从事儿童福利工作的人,在内心被刺痛的同时,更多的是要不懈努力和改进。 相似文献
14.
正儿童福利机构是以养护孤残儿童为主要目的和功能的社会福利机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机构养育的特殊性,传统机构养育的不足逐渐凸显,比如机构内孤残儿童的性格孤立、社会适应能力弱以及生活技能缺乏等。为了回应孤残儿童的需求,更好更全面地为孤残儿童服务,儿童福利机构在不断提升传统的医疗、康复、教育、护理等专业人员技术水平的同时,也意识到社会工作介入的重要性。但就目前来说,社会工作仍属于新兴行业,大 相似文献
15.
16.
从中外儿童福利院舍照顾的比较与变化看我国儿童福利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导 言 院舍照顾(亦称为机构照顾),是儿童福利的一种替代性服务。指儿童离开自己的亲身家庭,24小时地生活在儿童福利机构中,接受机构为他们提供的衣、食、住、行、医的服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儿童院舍照顾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实现了“三个转变”,即从封闭型转向了开放型,从救济型转向了福利 相似文献
17.
前不久,河南省郑州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在郑州市儿童福利院设立特殊教育学校,从而使该项工作获得突破性进展。目前,在福利机构中设立特殊教育学校的举措在全国尚属少数。 相似文献
18.
儿童福利机构中的类家庭养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设类家庭养育模式
类家庭养育与传统机构养育的不同
类家庭养育模式在很多方面的优势对幼童的健康成长是至关重要的。从结构角度来看,家庭由相对较小的团体构成,尤其是相对少的儿童。如果孩子不止一个,那么不同年龄、性别、或者有特殊需要的儿童都住在一起。 相似文献
19.
注重功能建设实现创新发展儿童福利机构是孤儿保障工作的专业机构,是儿童福利事业发展的载体和依托,在儿童福利事业总体布局中发挥着重要骨干作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和孤儿、弃婴身心状况决定其不可能完全被收养和家庭寄养,儿童福利机构传统的集中养育模式和功能将长期存在,在儿童保护体系中始终发挥兜底作用。在院孤儿、弃婴残疾状况严重、残疾种类复杂、残疾比例高的现状决定了他们对康复训练和特殊教育的迫切需求性,对 相似文献
20.
正首先,破解四个难题,为重残儿童救助抚养创造基础条件。其一,破解认识障碍难题。采取会议动员、发文指导、现场会推进等方法,引导各地民政部门端正认识,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其二,破解救助抚养安全难题。通过制定救助抚养协议,明确福利机构、村委会和儿童家长三方责任、与医院建立医疗合作杜绝传染和危重患儿入院、聘请常年法律顾问等方法,保证重残儿童在院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