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符号美学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美学学派,其主要代表人物为恩斯特·卡西尔和他的弟子苏珊·朗格。卡西尔在“人是符号的动物”的前提下,把每一种符号形式都看成是人类精神的表现。艺术作为一种符号形式,其功能是为生命情感构制表现性的形式。朗格汲取了卡西尔的这一思想,直接提出艺术符号只有“表现情感的经验”,才能“成为表  相似文献   

2.
贝尔、朗格是现代西方美学史上两位颇有影响的美学家。贝尔是形式主义美学的代表人物,提出了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朗格是表现主义美学的代表人物,提出了艺术是表现情感的符号形式。前者看起来是强调“形式”,而实在突出情感意味;后者看起来是强调情感,而实在突出符号形式。正是由于这种关系,形式主义美学与表现主义美学在情感这一点上达到了基本一致。然而,在创造艺术形式与情感的关系、创造艺术形式的审美心理动力方面,两个美学家的观点是不相同的。但在美学观的错误根源上,两个美学家又有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3.
苏珊·朗格作为一个美学家,其艺术符号论思想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但至今对她的符号论哲学思想尚研究得不够,人们常常把她的符号概念与其他的符号概念混淆起来。其实,苏珊·朗格的符号论思想是对数理逻辑符号理论的发展,与其他符号学的思想差异甚大。笔者认为,考察苏珊·朗格的符号论思想的基础、发展及其特征,无论是对研究她的哲学、美学思想还是对开展国内的符号学研究来说都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恩斯特·卡西尔尽管不是一位专门致力于艺术研究的纯美学家,但却在“视觉符号学”方面贡献巨大。苏珊·朗格可能是有史以来最重要的女性哲学家和美学家,她以女性所独有的感性气质,从“纯而又纯”的理性的反面,发展了人类的内在结构。整体看来,苏珊·朗格所探索的,是在艺术形式、艺术话语和符号意义里面的表现性和情感性这样的美学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古典美学的研究中,“象”、“意象”、“意境”这三个范畴的内在联系,早已为人们所关注,但一般都是从“意境”说产生历史渊源的角度来审视三者关系的,得到的只是象—→意象—→意境这一线性的历史轨迹。笔者从符号学的新视角重新聚合这三个范畴,发现它们正好构成了我国古代艺术符号结构理论的三个层次,呈现出立体的结构关系。而当代美国美学家苏珊·朗格的艺术符号结构理论,也可以说是中国先哲们深邃的思考在一千多年后得到的共鸣。因此,开掘我国古代艺术符号结构理论这一灿烂的东方智慧的宝藏,展现其独特的难以替代的价值与魅力,这对于丰富世界美学理论宝库,弘扬民族文化,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情美论     
一自从卡西尔的符号学广泛应用以后,苏姗·朗格在《情感与形式》中提出了“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之创造”的著名论断。如果屏去“符号形式”不论,只看形成符号的内容,那么,正是人类情感创造了人类种种艺术。如果艺术即是人类审美理想的现实的话,那么从苏姗·朗格这里就不难导出“美是人类情感之创造”这一结论。一张美人照片,很美,春风满面,情波  相似文献   

7.
一、什么是艺术符号? 西方现代美学流派之一的符号论美学认为,人类的整个文化就是人类的符号活功,不同的文化形态就是人类经验的不同的符号形式。“人猿相揖别”的显著标志,在于人的智慧发展到能够制造符号,用符号来交流思想和认识对象,因此,创造和运用符号成了人类文明的基本特征,有人甚至称人类是一种符号的动物。通过符号系统,人类不仅能够表达存在的事物,而且能够表达非存在的事物。艺术是人类创造出来的一种直观的形式,用来把握自然和生活,它不是现实的再现,而是一种可以感知的形式符号。美国当代美学家苏珊·朗格指出:“艺术品作为一个整体来说,就是情感的意象。对于这种意象,我们可以称之为艺术符号。”  相似文献   

8.
论审美符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否定主义理论出发,从人类特有的批判与创造相统一的"本体性否定"活动出发,对符号与美的符号的区别,艺术符号与美的符号的区别,美的符号与自然符号的区别,以及审美符号的多样性等问题,进行了自己的阐释.本文认为卡西尔没有清晰阐明符号与美的符号的区别,苏珊@朗格没有清晰阐明艺术符号与美的符号的区别,是造成美学符号学、文艺符号学和文化符号学常常被混淆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苏珊·朗格夫人是美国语义学美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在她的领导之下,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除了一般美术理论以外,还建立了一整套的体系。虽然,全部材料不是符号,然而结构确是“符号式”的。在《逻辑符号序论》一书以后,朗格夫人又发表了一部引起广泛注意的综合性著作,  相似文献   

10.
作为20世纪中国美学的典范符号,李泽厚“实践美学”理论体系构建的过程是中西美学与文化艺术理论融汇、提炼的过程,康德、黑格尔、马克思主义乃至现代西方文化理论成为这一美学体系的西学符号,“巫史”传统、实用理性以及“乐感文化”则成为李泽厚借鉴西学思想烛照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理论产物,其化合中西、融会贯通的理论驾驭范式不仅成就了20世纪中国美学的奇观,也引发了对美学与艺术理论延展的无尽思考。  相似文献   

11.
从苏珊·朗格与卡西尔哲学思想的差异入手,揭示了苏珊·朗格如何超越卡西尔符号哲学的认识论框架,实现艺术哲学从认识论向本体论维度转换的思路历程.苏珊·朗格通过考察人类符号活动,发现表现性符号和推理性符号都具有抽象构形的基本功能,并且都对建构人类文化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苏珊·朗格揭示了艺术体现了人的生命存在的创造本性,它把人类内在的主观精神世界转变成可以被感知的外在表现形式,艺术对人类生命存在的肯定和确证,使之禀赋了本体论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2.
从苏珊·朗格与卡西尔哲学思想的差异入手,揭示了苏珊·朗格如何超越卡西尔符号哲学的认识论框架,实现艺术哲学从认识论向本体论维度转换的思路历程。苏珊·朗格通过考察人类符号活动,发现表现性符号和推理性符号都具有抽象构形的基本功能,并且都对建构人类文化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苏珊·朗格揭示了艺术体现了人的生命存在的创造本性,它把人类内在的主观精神世界转变成可以被感知的外在表现形式,艺术对人类生命存在的肯定和确证,使之禀赋了本体论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3.
西方当代美学异常的活跃和繁荣,各种流派杂色纷陈,然而,朗格的美学理论却倍受青睐.正如美国评论家查理德·科斯特拉尼兹所指出的:“战后十年,在美国几乎没有一种艺术哲学比苏珊·朗格所阐述的理论占据更大的优势”.《新时代百科全书》在美学条目里一共只列举了五人:康德、柏格森、克罗齐、杜威和朗格.这也可以说明朗格在整个西方美学界是占有一席重要地位的.笔者试图从历时和共时的角度,从历史和理论本身价值因素,对朗格的美学理论作出整体判断和评价.  相似文献   

14.
当今社会,跨学科的学习借鉴与研究并相互交融已成为一大主流。艺术本身是一个具有多层次的元素的符号,艺术作为一种多层次的符号,本身就具备了元素转换的复杂系统。中国艺术美学思想的本源来自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润,形成了“思想”和“心灵”的独特的艺术传统。艺术表现的根本已变为内在精神的感受和悟道,因此,“形神”、“意境”、“气韵”等美学概念,成为艺术创造的思想理念。  相似文献   

15.
通过史蒂夫·乔布斯的苹果公司“残缺苹果”的图像符号与禅宗美学因素的关联,溯源到“垮摔派”著名诗人加里·斯奈德的禅宗思想接受、对寒山诗的阐释以及再创作,反思中国禅宗美学对美国“新文化”的艺术审美和科技美学创意的历史作用,阐明了禅宗关学中“残缺”的审美观念时美国诗歌与科技文明审美理念的潜在塑形与视觉冲击功能。重在申明东西方文明历史交流与融合是推动艺术与科技美学观念创新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6.
结构主义符号学诞生以来,已被广泛应用于人文科学所有对象的社会一历史实践。本世纪中叶,历经列维一斯特劳斯,恩斯特·卡西尔,苏珊·朗格和罗兰·巴尔特等人的借鉴重铸与不断拓展,符号科学的又一分支——符号论美学逐渐形成。这门学科的出现,既适应了美学理论发展和艺术新经验总结的需要,也为我们开展以艺术教学为重要内容的美育,提供了一种新颖、科学的方法论。 正如卡西尔所说:“符号化的思维和符号化的行为,是人类生活中最富于代表性的特征。”(《人论》)从某种意义上讲,今天人们面对的客观现实,本身就是一个五光十色、光怪陆离的符  相似文献   

17.
与“意在表现自己”的美学理想相一致,朱自清是以其独特的心灵来炼制他感性强烈的“诗性语言”的。精微奇特的生命感觉和艺术感觉,丰富奇俏的表象联想与想象,艺术通感的高频率运用,使其艺术语言成了他主体感觉与心理意象外化的符号;情绪、情感与心理意象画面的交融揉合,不同色调、风格、句法构造的丰富多彩的抒情文字的生成,又使其艺术语言成了他主体情绪与情感外化的符号。  相似文献   

18.
一很久以来,人们企望通过艺术符号的理论设想,向造型艺术的深层领域迈进一步。仅从格罗代克、佛罗姆、弗洛依德、容恩、朗格和爱恩海姆等学者的著作中,我们便能领略其中探索的艰难和可贵。纵观美术史,“从人们熟悉的大圣人头顶上的光环,到‘盖尔尼卡’(Guernica)画像”和“代表女性的玫瑰花或代表贞洁的百合花,……都是画家们常用的符号”,“艺术中确实包含着许多符号,而且它们确实也为艺术品增加了不少艺术价值”。朗格分析的启示在于,当代美术家经常在创作中追求视觉隐喻,通过选择视觉符号,以暗示和象征等方式,捕捉现实的本质和传递思想观念。事实上,来自美术创作和理论的双方,都已逐渐意识到,视觉艺术特殊的造型空间所包含的丰富内涵,已无法用描述性和解释性语言等同地予以表达,而且迄今为止,用  相似文献   

19.
由卡西尔所创立,苏珊·朗格所发展和完善的艺术符号论美学,把符号论建立在普遍的人性论基础上,认为人具有先验的符号能力,提出“艺术是人类情感符号形式的创造”这个命题,构建了自己的艺术符号论的美学体系。文章侧重从艺术的生命形式和人类普遍情感的逻辑类似角度简要讨论苏珊·朗格的艺术符号理论。  相似文献   

20.
从苏珊·朗格的艺术符号学观点出发,长篇小说《金色笔记》不仅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的社会生活,更是对那个时代人类各种复杂情感的集中表现。该小说文本的情感表现形式是非常独特的,作者将情感表现于该作品的形式与内容的“同构”之中,将象征意义蕴含于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融合的“同质”之中,将艺术符号文本的无限可阐释性隐含在现实的此岸世界与虚幻的彼岸世界交汇之中,以此达到了独特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