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中,不仅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培养了学生团体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发展交往与审美的能力,和个人责任感.在英语课中,怎样利用小组合作优势,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我认为应从合理地组建学习小组等方面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自新课改开始,我就一直在思索一种能够将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方法.经过观察和亲身体验,我发现合作学习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我尝试着把合作学习和快乐学习结合到一起,成为我的一种重要教学手段.合作学习很重要的一点是进行了匹配分组,因而做到了因材施教.这样,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互相帮助、互相成长,共同进步,从而不断地获得成功的喜悦.同时这种教学方式也培养他们的合作观念、集体意识,增强同学间的凝聚力和增强学习的动机.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新课程的进一步改革,生物学对植物、动物探究实验的基本思路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和实施计划—得出结论。针对这一学习过程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内一个学生是难以完成的,我想到了用分组合作学习。这一方式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教师教学中普遍运用的方式之一。在生物学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分组合作学习方式,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品质和学习习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在教学中通过以下途径来实施分组合作学习,以提  相似文献   

4.
朱强 《科学咨询》2008,(14):26-26
合作学习是当今世界研究学习的三大主题之一,也是我国教育改革中大力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如何有效地组织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开展合作学习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合作学习能从许多方面促进学生更加生动活泼地学习.合作学习充分体现了在教学中的师生多边活动,尤其是学生的主体参与,通过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相互作用,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发展能力、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相似文献   

5.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任务而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由于它在改善课堂气氛及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品质等方面产生了很好的效果,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意义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内涵丰富并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多样化教学组织形式。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在小组成员间形成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使小组成员间相互激励、相互促进;提  相似文献   

6.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是"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对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如何将这一思想贯彻到教育教学活动中,我在教学中作了一些探索,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语文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也在不断深入,“合作学习法”已为广大语文教师认可和采用。这种教学模式,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实现认知、实践、发展。  相似文献   

8.
陈伏兰 《科学咨询》2008,(18):48-48
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学生能学,学生会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受到的教育引导.我以为,课堂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主渠道,或者说,课堂是生成学生学习能力的关键环节.在现行的班级授课制中,课堂必须承担的一个义务就是培养学生能学、会学、学好、好学.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是双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学生主体性地位已经引起了各方面的重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推广,而且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实现也有赖于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发挥.这次改革的实质,就是倡导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和自主性,将更重视学生主动探究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强调了课堂互动,关注了课堂愉快和谐的群体生活和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相似文献   

9.
隋增光 《科学咨询》2009,(10):65-66
一、问题的提出 研究性学习理念适应教育改革的形式,已成为教改中的一个亮点.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旨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当前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就是在开展有效的接受性学习的同时,倡导研究性学习的运用,这也正与当前高考的命题思路相一致,在考察基础的同时,注重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英语学科中有效的渗透研究性学习理念,尤其是在高三的复习中,实施"白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策略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远程合作学习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讨论,合作与交流的基础上对一些共同任务与问题进行合作,以获得最大化的个人和小组学习成果.它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合作精神和人际关系,以及培养学生认知领域的高层次技能,本文从远程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加以总结,以便提高远程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初中英语教学经过了改革与实践,虽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仍存在“重知识讲授,轻能力培养”的倾向.新课程下,如何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提高学习效率,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进行“合作学习”的尝试,可以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的个性探索与小组的合作探索有机结合,从而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体性、创造精神、实践能力及合作意识、交往品质等多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杨联文 《科学咨询》2009,(10):41-42
"会学知识"比"学会知识"更重要.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只有先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才能谈得上合作和探究.因此,探寻培养学生学习的有效途径显得尤为重要.我主要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习惯、方法、能力四个方面作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标准要求每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其个性、特长.又特别是在数学教学中,我认为新课标提倡的合作学习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学习方法之一.如何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在什么时候选择合作学习就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课题.在这里我仅从合作学习时机的恰当选择这一方面向大家谈一点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4.
王咏梅 《科学咨询》2008,(24):13-13
新课标始终贯彻以学生为主体,反映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过程.力求有利丁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特别是激发中学牛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始终贯彻新课标精神,要让学生学习活的历史.为巩固已取得的成果,我们初一年级四位历史老师同上一个内容的历史课:秦朝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王爱伟 《科学咨询》2009,(10):61-62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而新课程改革也把合作学习作为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因此,在英语新课程改革中,如何实施合作学习,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切实转变,成了当前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领域的一项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6.
合作学习是当今世界研究学习的三大主题之一,也是我国教育改革中大力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如何有效地组织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开展合作学习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合作学习能从许多方面促进学生更加生动活泼地学习。合作学习充分体现了在教学中的师生多边活动,尤其是学生的主体参与,通过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相互作用,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发展能力、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相似文献   

17.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而进行的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动、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通过教师在课堂上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交流学习,让小组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来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不知不觉地度过数学关.在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时,要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教材特点、教学情境巧设悬念,精心设疑,创设情境,使学生恰到好处地进入合作学习的情境,使合作学习达到最佳状态.选择合作学习的恰当时机是有效合作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8.
在新一轮教学改革中,要求在中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研究性学习内容的选择要考虑学生的知识、能力、时间以及完成研究性学习所需的其他各种条件,选择既适合学生研究性学习,又具有适当研究价值的内容却有一些困难,我通过对校园环境的调查,发现了一个比较适合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素材.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系统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已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热点.在这场高等教育改革的同时,多媒体CAI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日益普及,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也为高校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很好地帮助学生解决了信息资料的获取、自主学习的探究、合作交流的开展等诸多问题,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20.
自主学习在语言教学领域已经不是一个陌生术语了,然而对其定义和怎样提高自主性对中国很多学习者来说还不是很明确.本文在分析自主学习的定义的基础上指出影响其发展的因素有学习者的动机,信心,认知和学习策略,从而提出合作学习是提高学生自主性的一个有效方式,因为在合作学习中这些因素都能得到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