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毛泽东同志在社会主义时期的重要著作,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篇著作中,毛泽东同志运用对立统一规律,对社会主义社会进行了科学的分析,总结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二十多年的实践检验,证明毛泽东同志在这篇著作中提出的基本理论和主要观点是正确的。前不久,党中央决定了在经济上实行进一步的  相似文献   

2.
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定》在总结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时指出:“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把中国长期革命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通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同志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深刻阐述和运用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核心——  相似文献   

3.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以下简称《分析》),是毛泽东同志在大革命时期的一篇重要著作,历来为理论界所重视,在现代史、革命史、党史教学中,占有重要位置。一九七九年《红旗》杂志第三期发表了郭罗基同志的《思想要解放,理论要彻底》的文章,说“一九五一年《分析》在收入《毛泽东选集》时,毛泽东同志又作了很大的改动,增加了关于工人阶级领导权的问  相似文献   

4.
李慎明 《中华魂》2013,(23):18-20
参加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暨《毛泽东读书十法》《毛泽东是怎样读二十四史的》《忧患百姓忧患党》《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出版座谈会,深感用这种特殊办式纪念、思念和怀念毛泽东同志,有着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全面论述了分析事物性质的矛盾分析方法,并着重强调矛盾的主要方面对事物性质的规定作用。但是,长期以来许多人将这些论述片面地理解为事物的性质仅仅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这种理解是不符合《矛盾论》本意的,在实践上也可因过于简单化而出现错误。因而,有必要对矛盾分析法做重新认识理解。1.事物的性质是由其内部各个矛盾联系的特殊性决定的。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关于事物性质的论述包含着三个层次的内容,只有将这三方面论述统一起来,才能准  相似文献   

6.
武汉大学有关学科的部分学者在长期研究的基础上撰写了《毛泽东哲学的历史发展》、《毛泽东国家学说》、《毛泽东文艺思想精要》、《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毛泽东经济变革与发展思想研究》和《毛泽东法律思想研究》等六本专著,构成《毛泽东思想研究丛书》,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作为对毛泽东同志诞生一百周年的献礼。武汉大学对毛泽东思想的研究有较长的历史传统。早在新中国成立的初期,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李达同志就把研究、阐发和宣传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的职责,写出了包括《<实践  相似文献   

7.
怎样评价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的地位?《邓小平文选》对这个极为重要的问题作出了科学的回答。邓小平同志指出:“毛泽东同志在长期革命斗争中立下的伟大功勋是永远不可磨灭的。”(《邓小平文选》第138页)我们学习了《邓小平文选》以后,感到这部马克思列宁主义光辉著作自始至终都贯穿着一条肯定和维护毛泽东同志历史地位的红线。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  相似文献   

8.
李澍文同志的《对毛泽东哲学思想定义的探讨》,对拙作《论毛泽东哲学思想》提出了不同的意见。拜读之后,很受教益。这种学术上的不同意见的自由争鸣,是正常的,有益的。下面我再谈谈对毛泽东哲学思想定义的认识,以求教于李澍文同志。 一 李澍文同志根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精神,强调毛泽东哲学思想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指出拙文在说明什么是毛泽东哲学思想时“忽略了”这  相似文献   

9.
为了纪念毛泽东同志九十周年诞辰,我校在十二月二十六日下午举行了报告会。师生员工五百余人参加了大会。校党委书记傅澄超同志主持报告会并在会上讲了话。朱顺佐、夏盛元、谢德铣、马兆掌四同志,分别作了《毛泽东同志对中国革命的贡献》、《从两次历史性转变看毛泽东同志对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著作选读》新编本与我们见面了。重读《毛泽东著作选读》中的哲学著作,缅怀毛泽东同志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丰功伟绩。回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创造性运用,一个非常突出的感受,就是在建设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十分重视发挥毛泽东同志所倡导的哲学的方法论功能。  相似文献   

11.
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化战士郭沫若同志在抗战时期连续写出了六部著名的历史剧:《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南冠草》和《孔雀胆》。这些剧作不仅反映了风雷激荡的时代精神,而且表达了作者对中华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注。郭沫若的史剧深受毛泽东同志的称赞。毛泽东同志在给他的信中写道:“你的史  相似文献   

12.
一九八三年《党史研究》第一期,刊载了黄显孟同志《关于“一大”前的湖南共产主义小组问题》。文章说,毛泽东在一九二一年一月廿一日给蔡和森的信中,用括号标注的那个“宣言”,“即一九二○年十一月决定的《中国共产党宣言》。这些党的出版物,毛泽东等在一九二○年十二月便收到了,而且秘密地广为散发。”(《党史研究》,1983年第1期第46页)我认为这一看法,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13.
九月九日,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逝世甘十周年祭日.在这值得纪念的日子里,重新学习他老人家的不朽词作《蝶恋花·答李淑一》,倍感亲切,深受鼓舞.这首词,毛泽东以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运用美丽的神话故事,把读者带到了一个优美的艺术境界,表达了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对革命烈士的无限深情.《蝶恋花·答李淑一》不是毛泽东同志的即兴之作,而是对李淑一同志《菩萨蛮》的回答.李淑一同志1957年1月,把她在1933年写的纪念柳直荀烈士的《菩萨蛮》词寄给了毛泽东同志.李词写到“兰闺索寞翻身早,夜来触动离愁了.底事太难堪,惊侬晓梦残.征人  相似文献   

14.
1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问世51周年了,半个世纪以来《讲话》阐明的文艺思想给广大文艺工作者以有力的指导,对文艺事业的兴旺繁荣具有深刻的影响。重温《讲话》,“当然不是为了讲些庸俗的颂词,而是为了阐明自己的任务”(《列宁选集》第2卷416页)。首先,我们必须完整地把握毛泽东同志阐述的文艺批评标准。毛泽东同志指出:“文艺批评有两个标准,一个是政治标准,一个是艺术标准。”这一明白无误的表述是尊重我们民族历史,承继其珍贵遗产的必然选择。毛泽东同志分析比较了孔子的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是延安整风运动五十周年.五十年前,1942年2月1日,毛泽东同志在中共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发表了题为《整顿学风党风文风》的演说(后来收入《毛泽东选集》时题目改为《整顿党的作风》).2月8日,毛泽东同志又在延安干部会上发表了题为《反对党八股》的讲演.这是当年在延安发动、后来又在全党范围内展开的整风运动的开始.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淮海战役(国民党称徐蚌会战)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3个有决定意义的大战役之一。然而,淮海战役的“发明权”属粟裕,知道的人并不多。曾任毛泽东卫士长的李银桥在其所著《毛泽东身边十五年》一书中披露,毛泽东在1949年的一次谈话中说: “淮海战役粟裕同志立了第一功。”  相似文献   

17.
四十年前,毛泽东同志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这一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四十年过去了,《讲话》的根本精神过时了没有?正如胡乔木同志所指出:非但没有过时,“而且是我们今后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的。”①《讲话》的内容十分丰富。毛泽东同志围绕着“为群众”这个中心,论述了文艺上  相似文献   

18.
当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四十周年的时候,研究马烽同志的创作成就与特色,对我们应该如何继续坚持毛泽东文艺思想,推动新时期的文学创作,是很有现实意义的。一、农村社会变革的实录马烽同志从一个未毕业的高小学生,到一名普通的八路军战士,成为一位革命的作家,他所走过的路,充分体现出党的培养与时代的熏陶。这个平凡而光荣的经历,决定着他的创作与革命的政治有着紧密的甚至是血缘的关系。他曾说,他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写的各种形式的作品,都是“为了配合一定的政治任务”。我们完全可以说,马烽同志是以自己的创作实践着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毛泽东同志在《讲话》中指出,革命的文艺要为革命的政治,为抗战服务要起“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学习毛泽东》这篇课文选自周恩来同志于新中国成立前夕在中华全国青年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一九七八年十月七日,在《中国青年报》复刊之初,发表了这篇光辉文献.在节录的这部分中,周恩来同志着重论述了毛泽东如何值得我们尊敬以及如何学习毛泽东等问题,表现了对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的全面、深刻的理解.这是一篇具有远见卓识的文献,它的指导意义是十分深远的.  相似文献   

20.
武汉大学有关学科的部分学者在长期研究的基础上撰写了《毛泽东哲学的历史发展》、《毛泽东国家学说》、《毛泽东文艺思想精要》、《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毛泽东经济变革与发展思想研究》和《毛泽东法律思想研究》等六本专著,构成《毛泽东思想研究丛书》,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作为对毛泽东同志诞生一百周年的献礼。武汉大学对毛泽东思想的研究有较长的历史传统。早在新中国成立的初期,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李达同志就把研究、阐发和宣传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的职责,写出了包括《〈实践论〉解说》和《〈矛盾论〉解说》在內的一系列优秀论著,在思想界、学术界和广大群众中产生了重大影响。他自1952年担任武汉大学校长以后,一直在全校倡导和组织毛泽东思想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