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殷墟甲骨文     
在已知的古代汉字中,刻写在殷墟甲骨上的文字是最古老而又成系统的文字.殷墟甲骨文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小屯村一带,是商王般庚迁殷以后到纣王亡国时的遗物,约当公元前14世纪中期至公元前11世纪中期,距今已有3千多年.  相似文献   

2.
~~甲骨文书法艺术@张坚$中国殷商文化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安阳市文联主席安阳师范学院甲骨学与殷商文化研究中心兼职教授~~  相似文献   

3.
浅说甲骨文书法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墟甲骨文的发现,不仅为研究殷商历史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原始史料,不仅及时填补了汉字发展前期和汉字起源之间的空白,而且还以其自身的天然美质和原始的艺术特征,吸引了一代书法家的兴趣。有志书家不懈地研究它、临摹它、契刻它,以笔情墨趣去表现它,为书法艺苑中又增殖了一株古朴高雅而又艳丽多姿的奇葩。  相似文献   

4.
韩江苏 《殷都学刊》2012,33(4):9-13
殷墟甲骨文中的象形字具有表义功能,分别表现在两种字形上:一种是异字异形异义字;一种是同字异形异义(本文主要指在原来意义上又添加新义)字.这些象形字代表的词就是所象之物的名称.从甲骨文字形与字义看,甲骨文字形、字义与汉字字形、字义有时是一对两个以上的字组成的词之关系.  相似文献   

5.
关于殷墟甲骨文的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墟甲骨文,是商朝后期(公元前14——公元前11世纪)王室占卜记事之遗物。自1899年发现、购藏迄今,八十五年来出土十五万片左右。由于我国古代典籍中有关商代的记载较少,所以殷墟甲骨文成了研究我国古代历史弥足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6.
《殷都学刊》编辑部: 贵刊1984年4期刊登王宇信同志的《关于殷墟甲骨文的发现》一文,读后颇受教益,近月,我检阅王襄稿本,感尚有补充者,兹抄录于下。  相似文献   

7.
甲骨文中的邑和族两个字,在字形上是无任何瓜葛的,但在研究商代的社会组织,社会结构上,却是两个密切相关的字。有不少研究者已指出,族是以血缘为纽带的社会组织,邑则是族的聚居地,所谓“聚族而居“,“合族而葬”。同一血缘家族“生相近,死相迫”。故有的研究者将邑与族结合起来,称为“族落”,意谓“聚族而居的村落”,就成为一个行政单位了。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甲骨学与殷商文化研究重镇——安阳师范学院韩江苏、石福金先生潜心研究近20载,吸收了海内外最新研究成果而撰著的《殷墟甲骨文编》,在学人的殷切期待下,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问世,这是甲骨学界值得庆贺的一大盛事!甲骨文字形的整理与研究,发轫于1916年罗振玉的《殷虚书契待问编》。100年来,投入此项研究的海内外学者不计其数,早期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孙海波1934年出版的《甲骨文编》及1965  相似文献   

9.
《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中有(瞿)字,学界尚无说.通过考释可以认为,它是个从(日)(臣)((目目))声的形声字,就是《尚书·顾命》中之"瞿"字.本来所指可能是一种戚钺类兵器.  相似文献   

10.
从殷墟甲骨文论古代学校教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教育,广义地说,是人们世代传授生产知识与社会生活经验的活动。可以说,她是与人类社会有生俱来的。人是大自然的产物,自始就与大自然接触,就要了解自然。人类要从事生产,就要掌握生产技能;要生活,就要有衣、食、住、行和养老抚幼的知识;要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就要具有参与社会事务的知识……。所有这些知识、技能都靠经验的积累,在人类幼年时期,在远没有文字以前,就是只靠一代一代的口耳传授,这就是最初的教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殷墟甲骨文妇妌材料的爬梳整理,我们可以确定妇妌至少有过两次生育,分别为武丁时期某年的戊寅日与某年殷历二月的辛丑日。妇妌还曾参与征伐龙方的战争。妇妌经常参与农事活动,卜辞中履见"帚妌乎黍于丘商"之语,那么丘商有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农业区,也有可能是妇妌的封地。妇妌还参与了管理甲骨的活动,经常以示者的身份出现。卜辞中常常向母庚进行■祭藉以攘除妇妌的灾祸。妇妌还参与了祭祀,有■祭、宜祭、■祭,身份极其尊贵。  相似文献   

12.
一、序 上一个世纪的最后一年,即公元1899年的一天,中国学术界发生了一件意义非同寻常之事:一位古董商人从河南安阳携带一包“龙骨”来到北京王懿荣家中,让其观看。王懿荣“细为考订,始为商代卜骨,至其文字,则确在篆籀之前,乃畀以重金,嘱令悉数购归。”这便是让世人震惊的甲骨文的发现。此后第二年,王懿荣开始收购甲骨。刘鹗在《铁云藏龟·自序》中说:“庚子岁有范姓客,挟百余片走京师,福山王文敏公懿荣见之狂喜,以厚价留之。后有潍县赵君执斋得数百片,亦售归文敏。”在此之前,殷墟甲骨多是被村民当作“龙骨”卖给了中药店。而在此之后,则是当作宝物卖给了古董商人或直接卖给学者,挽救了甲骨的厄运,保存了这一重要历史文物,为甲骨学的产生准备了条件。如今甲骨学不仅是中国的学问,也是一门世界性的学问。 从1899年至今,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快一百年了。如以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界线,到本世纪末,正好前后各五十年。本文则以这两个时间跨度而分别叙述之。 二、解放前,甲骨文研究之概况  相似文献   

13.
殷墟甲骨文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发现,最早考订购藏甲骨文的人,是清末金石学者王懿荣。这是自甲骨文出士至今90年来,学术界公认的事实。但在近年来,关心此事的同志,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异议,在一定范围内展开了讨论。 事情的起因,可能是《历史教学》1982年第9期发表了王襄先生1955年的遗稿——《簠室殷契》。文中提出:“世人知有殷契,自公元1898年始(即清光绪二十四年)”的论断。随之有的同志提出,认为在目前出版的几种甲骨文书籍中,“谈到甲骨发现一事时,有的不甚确  相似文献   

14.
《甲骨文》     
正~~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天文学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早在“殷商时代留下的甲骨文物里,有丰富的天文记录,表明在黄河流域,天文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殷商以前更为古远的世代。”自殷墟甲骨文出土以来,有许多学者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对我国天文学研究作出了贡献。甲骨文确实给我们提供极为丰富的天文气象资料,而这些资料是在众多的象形文字中反映出来的;还有在商代不同时期的卜辞,记录了天文、气象变化的情况。今将有关的象形文字摘录如下:  相似文献   

16.
第三讲 识文字与读篇章 甲骨文是我国迄至目前所见一种最早有系统的文字,主要有象形、形声、会意三种。虽然有的文字一字多形,但基本已趋定型化,表现出一定的成熟性。因此,甲骨文还不是我国最原始的文字。虽然如此,甲骨文为自“汉以来小学家若张、杜、杨、许诸儒所不得见”之物,要想研究甲骨,首先必须从识文字开始。  相似文献   

17.
第五讲 辨伪与缀合 剔除甲骨文中的伪片,可以使材料的科学性增强。而将断折或分置异处的散碎甲骨缀合复原,能使材料更加完整。因此,甲骨的辨伪和缀合是出版著录书和进行研究的必要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8.
《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中有(■)字,学界尚无说。通过考释可以认为,它是个从■■(■)声的形声字,就是《尚书·顾命》中之“瞿”字。本来所指可能是一种戚钺类兵器。  相似文献   

19.
《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中有(瞿)字,学界尚无说.通过考释可以认为,它是个从(日)(臣)((目目))声的形声字,就是《尚书·顾命》中之"瞿"字.本来所指可能是一种戚钺类兵器.  相似文献   

20.
借助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可以看出《尚书·牧誓》中所谓"牝鸡之晨"现象并非独存于商纣王时期,它已存在于整个殷商时期,武丁时尤为突出。商代社会生活中的许多领域,都能看到妇女的活动身影,她们应该有着较高的社会地位。但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农业生产的进步和男女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男性和女性的社会地位也在发生着变化,"男尊女卑",女性依附于男性的现象事实上在商代也已初露端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