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岳论丛》2017,(11):144-150
作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已是我国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之一。文章以山东省为例,选取青岛、滨州、菏泽三个地区,分析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发展要素对不同区域、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不同区域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同一区域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产业结构优化方向不同,驱动其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不同。  相似文献   

2.
文章采用产业结构层次系数作为衡量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水平指标,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我国2002-2012年产业结构升级水平时空格局演化,并就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升级水平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近10年,我国不同区域的产业结构升级水平差异趋于均衡;我国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水平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对外直接投资是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水平的主要因素之一,两者存在高度的相关性。此外,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水平还受能源、资本、劳动力、消费水平、技术进步、国际贸易、经济发展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时期不同要素对产业结构升级水平的影响力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
地区产业结构问题的研究基本上已经模式化。但是,我认为这种模式化的研究存在相当大的问题。至少它无助于解决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中形成的产业结构的高度雷同化。本文旨在分析这种模式化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探索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4.
我国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巍  闫薇 《理论界》2006,(12):85-86
产业结构趋同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阐述了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不良影响,剖析了形成我国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的主要原因,即市场经济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的双重体制缺陷,然后又结合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和体制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5.
中国地区产业结构效益及其产业结构转换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涛 《东岳论丛》2001,22(6):49-51
我国产业结构效益和产业结构转变能力的区域差异是十分明显的 ,产业结构效益与产业结构转换速度的地区差异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一致 ,在现阶段我国的产业结构效益与产业结构转变速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就业结构的变动如何以及以多快的速度响应产业结构的变动,对当前我国结构调整战略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文章基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关联机制,从不同层面分析了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发展现状,应用Lasso、灰色预测(GM11)、SVR等机器学习方法,以湖南省为样本深入探究了影响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系的机制和要素,并预测湖南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发展趋势.研究表明:未来湖南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将向变差的方向发展,其中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人口素质、政府干预程度以及技术进步要素,显著影响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从控制四个主要影响因素出发提出了湖南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本文选取中国大陆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地级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对其2004-2013年城市化的包容性发展水平进行综合测度,并实证分析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10年间,我国城市化包容性发展水平总体较低,且呈现出“M”型发展趋势,初始和期末年份并未发生较大幅度的变动。其中,东部和东北地区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中部地区基本持平,西部地区有所上升,但东部地区明显高于其他三个地区。(2)城市化高度包容发展型中的省市全部位于东部地区,广东表现尤为突出;低度包容发展型和非包容发展型中的省市区基本均属于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广西表现最为明显。(3)对于不同的区域类型,城市化包容性发展的驱动因素有所不同,产业结构水平、政府公共规制力度、城市空间集聚水平、市场化水平及城市基础设施水平成为我国城市化包容性发展的驱动因素。对于四大板块而言,东部地区城市化包容性发展的驱动因素表现为产业结构水平、市场化水平和城市基础设施水平;中部地区表现为市场化水平和城市基础设施水平;西部地区表现为产业结构水平、政府公共规制力度、城市空间集聚水平和城市基础设施水平;东北地区表现为产业结构水平、政府公共规制力度和市场化水平。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8.
许晔 《学术探索》2003,(7):77-80
产业结构是重要的经济结构 ,产业升级对经济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着重分析了西部地区产业升级的影响因素 ,指出技术进步和政策因素是其产业升级最基本的推动力 ,西部地区应通过发展技术和制度创新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路径上,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环境、贸易争端、可持续发展、消费支出比例过低等问题使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成为长期经济发展的战略问题。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相关统计数据,从产业结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以及产业结构对经济规模和要素效率的影响两个方面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简要分析,认为我国在第二产业方面要想与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缩小差距是相当困难的,我国能够缩小与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差距的最优路径就是使自身经济更开放,突破路径依赖和锁定效应,建立以第三产业为核心的经济发展体制。  相似文献   

10.
李博 《天府新论》2011,(6):51-55
我国控制碳排放的工作,首先,应当妥善处理好经济发展、城市化与减少碳排放之间的关系,积极转变政府的经济发展思路,加强促进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力度;其次,应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引进较为先进的低碳技术,同时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并继续积极推进民营经济的发展;最后,应当注意并重视不同地区间所存在的差异,对于排放程度不同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在解决措施的重点与力度方面应当要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11.
产业结构的合理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发展中各产业部门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国民经济能够持续、稳定地发展,经济总量能够不断增长的必要条件。当前我国产业结构不尽合理,采取哪些政策措施,选择哪些产业部门的发展来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向前发展,有效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摆脱经济发展中遇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制造业从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将成为新时期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它将促成我国区域经济格局的新一轮调整。找准承接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  相似文献   

13.
我国要素积累的地区差距及其政策含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升级,是经济发展、要素积累以及随之而来的禀赋结构变化的结果。本文采用卡米诺·德格的基尼系数分解方法,考察1987年至2009年间我国要素积累的地区差异,结果发现:我国要素积累的地区差距是客观存在的,这种差距主要存在于东部与中、西部之间,并在省际分布上形成一定的二级梯度特征。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型与升级应结合要素积累的地区差异进行综合考量与布局,以充分发挥不同地区的相对比较优势,并依托区域禀赋结构的动态演化渐次推进。  相似文献   

14.
发展西部地区经济问题的提出,绝非始自今日。三十多年来,加快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实现国民经济的均衡增长和合理布局,一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方略之一。在机制转换过程中,促进我国西部地区自然资源的开发,实现产业结构由“低度开发型”向“高度开发型”转轨,提高加工层次和综合利用水平,增强自身“造血”机能,缩小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差异,是发展西部地区经济的必然抉择。为此有必要对我国西部地区经济运行机制的特征、成因、弊端进行探讨,提出相应的经济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金融深化程度的差异是我国地区产业结构效益差距不断扩大的一个重要因素。文章在对相关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从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行为视角来分析我国地区金融深化与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的理论框架。研究表明:由于外部约束与目标函数的差异使得地方政府在金融资源的控制方式、程度上表现出不同的特征,特别是分税制的实施,使面临财政困境的欠发达地区政府加大了对金融部门的干预,从而制约了产业结构效益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正>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需求结构在不断变化,从而使产业结构目标朝着需求结构的发展方向变化。掌握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和规律性,确定产业结构的目标,是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问题。 青海的经济文化落后,除了自然因素和其它社会因素之外,与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未能充分发挥地区优势有直接关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由于“块块经济”的形成,各地区之间以争夺原材料为特征的各种“资源大战”频频出现,究竟根源何在?有人认为这是由于地方政府的“利益观念”、“地方经济行为的不合理”所造成的。我们认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不仅与地方经济利益有关,而更为深层的原因,则在于地区产业结构趋同,即地区产业同构化。因此,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只停留在调整地方利益是无济于事的,根本出路在于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高度化。产业结构调整这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以及“八五”计划的一个重要课题,逐步实现产业高度化,对我国经济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现代经济发展史充分说明,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互为条件和因果。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不仅表现为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还必然伴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产业结构转换是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增强经济实力的重要动力。一个地区产业结构向合理化和高度化转换的能力,直接决定的一个地区总体产业的竞争能力和生存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9.
大庆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结构问题是大庆市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基本问题之一。由于大庆市依托石油资源开发而兴起的特点和我国经济发展的特殊历史背景,大庆市形成了高度依赖石油资源的产业结构。由于石油减产的不可逆转性和石油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以及石油资源的全球性市场化配置。这样的产业结构很难支撑大庆市的长远发展。因此,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回避风险和克服危机,是大庆市实现城市转型和经济振兴的迫切需要,也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  相似文献   

20.
网络经济对我国现行经济的影响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人类社会正由工业化时代步入信息化时代 ,信息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改变了经济发展的方式和手段 ,扩大了地区间和企业间的合作 ,并由此产生出一种前所未见的、对人类社会具有重大影响的新型经济形式。网络经济产业迅速发展 ,已经深刻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和发展动力、产业结构升级、地区差别、人才就业等经济社会各个领域。面对这种崭新的经济形式 ,我国应积极推进信息化进程 ,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