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佳 《学术研究》2023,(11):39-46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文化的观念,事实上就是他们对于人们的生存境遇、人类未来的发展境况以及人类自我意识的一种文明判断。这样的文化观是基于对人的生存状态的现实考察,从而呈现出“决定性”与“能动性”的辩证统一。马克思恩格斯文化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中国共产党坚持守正创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一脉相承的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逻辑与价值问题,值得高度关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发展、实现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以及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构成了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内在逻辑。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理论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现代化价值、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实践价值则构成了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价值意蕴。  相似文献   

3.
刘红英 《云梦学刊》2010,31(6):49-52
中国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能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本土化、普及化和通俗化。中国共产党的几代领导集体不断地通过弘扬传统文化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当前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载体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主要有:传统文化进课堂、进社会实践、进社区和新农村、进媒体等。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第一次旗帜鲜明地承认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伟大作用。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为指导,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根本思想,有助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探索实践。  相似文献   

5.
朱喆  杨文茜 《江汉论坛》2022,(10):138-144
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他以杰出的理论创新活动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瞿秋白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建构了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理论,较早地阐述了夺取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的重要性以及主体力量和具体手段;阐明了无产阶级文化战线的政治坚守,强调无产阶级文化事业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无产阶级文化工作者要始终坚守阶级立场、担当时代使命;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中国化进程,译介和传播了大量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经典著作,成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播火者”和“开拓者”;奠立了普洛文化运动的基本规则,强调无产阶级文化实践要以现实主义为路径、以解放群众思想为价值追求、以服务人民群众为创作导向。瞿秋白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对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文化革命实践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亦具有可资借鉴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6.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来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契合点主要在实践观、社会理想观、人本观等方面,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决条件.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农民、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道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来源,这是形成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立场与中国学术的马克思主义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应该有一个自觉、完整、系统追求的理想人格,这个理想人格当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要求的统一中去塑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理想人格的重视与追求,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人格之“根”;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共产党人理想人格的认识与揭示,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人格之“魂”;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共产党人的政治要求,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人格之“体”。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人格之“体”只有在“根”与“魂”统一的人生实践之中才能真正立起来,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及“两个相结合”之间的相结合,为塑造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人格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与转化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8.
文化是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生活方式和精神生活方式的总和.先进文化是人类社会的灵魂、社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和凝聚力.中国共产党80年的历程说明中国共产党文化选择的核心,是坚持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国的民族文化相融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并且形成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文化发展的两大历史性贡献,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结晶.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代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承先启后、继往开来,在实践中不断将马克思主义发展到新的阶段.中国社会发展的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建党80年来,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9.
共同富裕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奋斗目标和基本原则,是步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思想的理论逻辑。共同富裕作为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的根本价值追求,是步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思想的政治逻辑。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特征,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步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思想的实践逻辑。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五千多年来绵延不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步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思想的文化逻辑。  相似文献   

10.
《大庆社会科学》2008,(1):159-160
张华在《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年第10期上撰文指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最早由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列宁依据俄国社会主义实践对之进行了进一步阐发,之后经过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努力实现了中国化,并最终形成了完善、成熟的科学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具有深刻的学理内涵,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简要回顾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形成和发展成熟的过程。并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渊源和优秀文化传统、马克思主义尊重实践、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等三个方面论证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新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12.
建构文化领导权是中国共产党一项重要的历史使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建设的内在要求。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捍卫和巩固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的时代要求是:从战略高度考量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建设;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确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  相似文献   

13.
中国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结晶,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为土壤、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背景的三大因素互相结合共同作用产生和发展的。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是统摄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灵魂。中国革命和建设两大实践主题和两种发展逻辑完整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实践历程和理论成就。坚持以人为本,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的理论境界。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演变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振峰  李卿 《东岳论丛》2019,40(9):17-22
如何认识和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必须面对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并在不同历史时期形成了一系列科学的思想、观点和方法。认真梳理和研究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演变与创新,对于我们全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传统文化观,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常话常新,在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90周年之际,集中讨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传播及其特色、变迁的缘由和方向、逐步内化的途径和共生发展的前景,梳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结合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飞跃,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品格和接受视野,强调继承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价值和文化基础,对于我们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无疑具有基础性和全局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刘少奇同志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是中国共产党建设史上一部重要的著作。它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又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把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创造性地提出了共产党员修养的理论,极大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的中国化,为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和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变奏.从实践向度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部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化"中国之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史,具有鲜明的实践特性,并有其独特的实践方式和实践环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强烈的"实践性",源自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实践观念和实践思维."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实践方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时代特征相结合的过程."民族化"就是要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普遍性与中华民族文化特质、价值取向等的特殊性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实践环节.  相似文献   

18.
建国以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阶段;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阶段。研究建国以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史进程得出的主要启示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文化使命;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路径是教育和自觉相结合;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前提。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捍卫和巩固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的时代要求是:必须从战略高度考量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建设;必须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确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  相似文献   

19.
井冈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而培育出来的一种伟大的革命精神,代表了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政党文化.学习型政党的提出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的创新契机,为其发展设置了新的目标,即构建"学习型"政党文化.将弘扬井冈山精神与建设学习型政党结合起来,以井冈山精神催生"学习型"政党文化,是当代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创新发展的重要现实理路.  相似文献   

20.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话语创新和理论思维最活跃的时期,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最紧密的时期,这得益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有力指导和科学实践。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指导下,文化思想由论争走向聚合,文化实践由传统路径依赖走向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获得了现代性契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辩证批判原则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主流话语,为中国共产党人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奠立了坚实的话语根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运用中国古代哲学概念、典故、格言、俗语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素,通过分辨“精华”与“糟粕”、激活与创新中华传统文化的具体方式和内涵要素,提升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时代化科学化品质,这既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赢得政治、思想、社会的解释力、阐释力和掌控力增添了话语资源,也在深层次促成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实现新的转变与跃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