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永恒发展的观点、历史主体性、普遍联系的观点、系统的观点、对立统一的观点和认识论的观点是构成科学发展观的唯物主义理论基础。用哲学的眼光解读科学发展观,并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剖析当代世界与中国的发展态势、全面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是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依据。只有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来看问题,才能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哲学基础、内在逻辑联系与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3.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剖析当代世界与中国的发展态势、全面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是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依据.只有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来看问题,才能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哲学基础、内在逻辑联系与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4.
科学发展观是建立在坚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上的,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以人为本的理论基础;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联系的、发展的观点是这一基本要求的理论基础;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马克思主义的矛盾学说是这一根本方法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之所以说自觉的"天人合一"哲学理念是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其主要根据是科学发展观中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与"天人合一"中的整体理念、和谐理念、生态理念有着内在的契合关系。把自觉的"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理解为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人们实践科学发展观确立了"协调性"的方法原则,"整体性"的价值坐标,"全面性"的实践领域。  相似文献   

6.
《大庆社会科学》2006,(4):59-60
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及其发展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整体性与时代性;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价值哲学与社会转型时期价值观;人的主体地位与人的全面发展;中华优秀  相似文献   

7.
哲学的智慧与智慧的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爱智慧"的角度理解哲学,其前提必须首先搞清楚"智慧"是什么。我们应从历史的、语义学的角度以及从知识、才能与智慧的关系中理解和把握智慧本身。不仅如此,还要看到,智慧并不就是哲学,哲学的智慧不同于常识的和科学的智慧,它是"大智慧"、生存智慧、"酸性"智慧和精神境界。与"知识型哲学"不同,"智慧的哲学"是对"哲学智慧"的热爱和追求。就其本质而言,它关注人的现实生活世界,是一种"问题的哲学"。基于"智慧贫乏"的时代所提出的"恢复智慧"和"重返哲学的智慧本根"的要求,人们本质上应该回归"哲学的智慧",走向"智慧的哲学"。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凝练了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的哲学精华,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和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是彰扬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是凸显唯物史观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观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核心,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其理论基础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对立统一的观点和普遍联系的观点。科学发展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我们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发展观是建立在坚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上的。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以人为本的理论基础;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唯物辩证法的联系、发展的观点,是这一基本原则的理论基础;统筹兼顾以及“五个统筹”,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矛盾学说是这一根本要求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臧宏 《学术界》2006,10(6):218-227
本文对冯契的世界哲学思想从四个方面作了比较全面、深入的探讨:一、世界哲学的涵义,认为世界哲学主要是指东西方不同民族哲学的沟通与合流。二、世界哲学的开端,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标志着世界哲学的开始。三、“智慧说”中的世界哲学思想,认为冯契的“智慧说”堪称是形成过程中的世界哲学的一个范例。四、如何推进世界哲学的形成和发展,认为只要态度正确、方法得当、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哲学家的队伍,就能够使21世纪的中国哲学走向世界,成为世界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一发展观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基础之上的,是唯物辩证的发展观。马克思主义的存在决定意识、事物普遍联系、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论依据。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深刻领会其内涵和实质。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展观作为一种理论成果 ,它涉及的内容内在地包含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中 ,科学发展观产生的前提和基础在于实践 ,科学发展观是党对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 ;人们对实践负面效应的反思 ,是科学发展观产生的一个重要理论原因 ;科学发展观的目的在于指导人们的实践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从文化哲学的观点来看,科学发展观通过解答当代哲学发展中的三个主要问题而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新成果:第一,科学发展观的理性是什么?是科学理性,还是文化理性?第二,科学发展观的发展模式是什么?是经济增长,还是文化发展?第三,科学发展观的文明理念是什么?是生态主义的生态文明观,还是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科学发展观以发展为第一要义,以人为本,以全面协调可持续为基本要求,实际上是以文化理性为理性基础,选择文化发展模式,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这三个方面构成了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内涵,从而证明,科学发展观提出了21世纪中国发展的新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显示了深厚的理论底蕴和巨大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7.
<正> 科学发展观植根于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和知识的沃土之中,是用哲学社会科学认识和改造世界结出的思想硕果:哲学社会科学则是解读科学发展观的锁钥。科学发展观是在发展问题上的科学认识和态度,是运用哲学社会科学认识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重要成果。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确立与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及其研究成果密切相关。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而以人为本正是一个重要的命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以人  相似文献   

18.
刘杰 《社会科学论坛》2005,(10):170-17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我们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对科学发展观加以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9.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新时期,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局服务。由此决定新疆社会科学院的基本定位、目标和任务。  相似文献   

20.
对科学发展观统领作用的理解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本文从哲学分析的角度,从认识论、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等方面阐明科学发展观对当代中国发展目标、模式及战略的统领作用,从而揭示其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具有的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