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云南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周边国家经济的发展,对澜沧江——湄公河这条国际河流进行综合开发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就这条国际河流而言,开发可以分成两大部分,一是云南境内的开发,即实施“电力先行、电矿结合,对外开放,综合开发”的方针;二是云南境外河段的开发,应该把国际航运放在首位来考虑。与此同时,开发要与保护相结合,对于流域区的生态保护,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对于澜沧江流域的综合开发实施“电力先行,电矿结合”的方针,主要是依据其资源优势。在澜沧江流域极其丰富的资源优势中,最突出的是水能资源优势和矿产资源优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贸易、旅游等经济活动在中、缅、老、泰四国边境地区日趋活跃,一个以“湄公河走廊”为纽带的金四角经济贸易合作区正在自发地悄悄产生。金四角合作区(以下简称“合作区”)指从云南的景洪港至泰老两国交界处的会晒港和清孔港这一澜沧江——湄公河流经地段。可将其称为“核心区”。核心区经济活动的辐射面即构成这一概念的外延部分,包括云南南部、缅甸东北部的掸邦、泰国北部的清莱府和东北地区、  相似文献   

3.
陆昂 《学术论坛》2003,(4):78-82
经贸合作是我国与湄公河流域五国经济合作的主要内容之一 ,采取切实可行的步骤和措施来扩大我国与湄公河流域五国的经贸合作 ,关系到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能否进一步发展。湄公河流域五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对外贸易发展状况和五国市场状况直接影响到与其发展经贸合作所应采取的步骤和措施。在运用定量分析和比较分析的方法对这三者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本文初步探讨了我国与五国经贸合作的步骤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澜沧江——湄公河是一条著名的国际河流,全长4880公里,其中在中国境内的2161公里你为澜沧江;流域面积79万平方公里,其中云南境内约16万平方公里;流域内人口约6000万,其中云南境内约1500万人。这条纵中、缅、泰、老、柬、越6国的国际水道被誉为“东方多瑙河”,即是推动各国经济发展的动脉,又是维系各国人民友谊的纽带。流域广袤的土地是世界上资源最为富集的地区之一,然而由于的原因,“共饮一江水”的各国人民未能开展有效的合作以开发和利用澜沧江——湄公河。这一地区交通阻塞,信息不灵,生产力水平低下,相当多的人处于“富饶的贫困”状态。打破封闭,开发资源,摆脱贫困,实现  相似文献   

5.
关于发展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旅游业的几点看法贺圣达在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旅游业具有独特的重要地位,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通过流域内各国的努力和相互间的合作,使其得到迅速又健康的发展。一、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有着极为丰富的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6.
蒋建国   《重庆社科文汇》2001,(2):F003-F003
据《滇池晨报》报道按照朱镕基总理提出的“加强湄公河流域基础设施建设”这一重点,云南分两个阶段实施大通道建设。第一阶段(2001-2005年)是大通道改善阶段,第二阶段(2006-2010年)为大通道的建设阶段。  相似文献   

7.
西方国家跨国粮食垄断集团控制粮食产业链并与西方粮食大国政府的粮食政治化战略结合起来,是未来粮价持续性上涨的深层原因,全面评估跨国粮食垄断集团控制市场战略对我国粮食产业的影响,认为其控制粮食产业链战略尚未对我国粮食贸易、粮油加工、粮种专利方面产生实质性威胁,我国已初步建立抵御外资控制的法律保障机制,但仍需在国有企业贸易制度、国家安全审查制度方面完善相关规则。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粮食国际贸易趋势愈发明显.基于2010-2019年粮食国际贸易数据构建粮食国际贸易网络,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究中国粮食国际贸易格局及社团分布.研究发现,世界粮食贸易具有较强的关联性,粮食贸易网络已经成为不可分割的有机体;网络密度与互惠性指数的基数较低,但呈现出小幅上升趋势,中国在优化粮食资源配置效率方面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粮食国际贸易网络具有明显的中心性特点,各国粮食贸易关系差异变化微弱,但粮食贸易联系具有愈发紧密的趋势,中国在粮食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不断巩固,承担了粮食贸易网络中更多的"桥梁"功能;粮食国际贸易国家社团分布呈现一定的地域特点,同时又突破地域限制.通过对中国粮食国际贸易格局及社团分布的研究,可以为粮食国际贸易的顺利开展提出合理的决策建议,同时,对确保中国粮食安全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结构差异与比较优势:云南省与东盟五国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颖剑 《学术探索》2004,(3):120-122
东盟是云南省重要的贸易伙伴,其中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印尼、新加坡五国是东盟中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与云南经贸合作潜力相对较大的国家。如何扩大云南与东盟五国的经贸往来,加强与东盟五国的经贸联系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作者对比分析了云南与东盟五国的外贸结构,并用贸易竞争力指数考察了云南与东盟五国贸易产品的比较优势程度。  相似文献   

10.
澜沧江——湄公河全长4880公里(其中在中国境内称澜沧江,长2161公里,在中国云南境内长1247公里),流域面积约79万平方公里(在中国云南境内约16万平方公里),流域内人口约6000万(其中中国云南境内约1500万)。沿岸中国西南和缅、泰、老、柬、越六国的居民数千百年来一直“共饮一江水”,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过去在开发和利用这条纵贯六国的大河方面,未能开展有效的合作。历史发展到了20世  相似文献   

11.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综合开发研究马树洪一、时代呼唤东方多瑙河澜沧江─媚公河发源于中国青海省的唐古拉山,流经中、缅、老、泰、柬、越6国,全长4880公里,被誉为“东方多瑙河”。该河运输潜力巨大,可通航段自中国云南的功果桥至出海口,全程3464公里,途经...  相似文献   

12.
要充分发挥云南的区位优势,凸显云南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强云南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物流合作是关键。本文从云南参与次区域物流合作的进展出发,分析了物流合作在合作内容、合作基础及合作机制等方面面临的问题,指出云南与次区域物流合作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粮食禁运风险与粮食贸易政策调整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未来粮食禁运的可能性及其对我国粮食安全构成的潜在风险,是在有关我国粮食贸易政策调整的讨论中不断被提及和评论的问题。本文考察了国际粮食禁运的历史以及我国与西方国家粮食贸易关系的演变情况;从有关历史事实推断,我国未来面临大规模粮食出口禁运的可能性不大;未来国际经贸环境的演变趋势会进一步降低这类事件的发生机率。文章以美国1980—1981年粮食出口禁运的失败为例,剖析了制约粮食禁运有效发挥作用的种种限制性条件。文章认为,我国未来粮食贸易方针的调整似应主要依据经济合理性原则来加以判断和选择,粮食禁运风险不足以成为制约有关政策调整的决定性因素。为了降低粮食禁运的风险,应鼓励对粮食进口替置的粮田主要在农业生产范围内加以利用,以求在提高耕地利用效率的同时,储备粮食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分析中国云南与东南亚次区域的经济合作现状和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的基础上,对于以积极参与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重视经济走廊建设和建立云南与缅、老、泰、越、北部地区经济发展协作系统为重点进一步推进云南与东南亚的经济技术合作,提出了较为全面、明确、具体的思路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淡水资源保护国际机制是解决跨国河流淡水资源国际保护问题的有效途径.澜沧江-湄公河作为跨越流域六国的东南亚最重要的国际河流,其淡水资源保护国际合作机制是缓解我国同下游国家淡水资源冲突的最佳切入点.中国不可避免地应参与到澜-湄流域淡水资源国际保护中,只有确立中国参与的澜-湄淡水资源保护国际合作机制才能真正实现澜-湄流域淡水资源国际保护的目的,达到澜-湄流域整体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6.
屠年松  周静 《天府新论》2016,(1):142-147
基于贸易引力模型,选取2009-2013年中国27个省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5国之间的经济数据,对中国与GMS五国的边界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的屏蔽效应值从2009年的2927降低到2013年的2457。2009-2013年越南与我国屏蔽效应最低,老挝与我国的屏蔽效应最高。在这期间,柬埔寨与我国的屏蔽效应的下降速度最快。建议通过加快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和推进金融业发展与金融合作来降低边界的屏蔽效应。  相似文献   

17.
由于城镇化进程加快和居民粮食消费结构变化的双重影响,我国粮食供应缺口不断增大,对外贸易依存度越来越高,粮食安全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地位。新形势下粮食安全形势堪忧:快速城镇化和家庭农场经营模式都会减少粮食生产规模,居民消费结构变化会提高粮食消费数量,国际贸易新规模可能影响到粮食进口。粮食金融化会从粮食生产、流通、加工和贸易四个方面影响粮食供应。发挥市场对粮食金融资源配置的决定作用,完善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者利益补偿机制,引导新型粮食生产单位对冲粮食价格风险,完善现代市场体系以提高粮食流通的效率,利用贸易新规则稳定粮食贸易价格和数量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必要举措。  相似文献   

18.
澜湄流域合作法律机制,是澜湄流域国家在“一带一路”倡议之上深度融合、创新发展的保障。澜湄流域水资源合作法律机制则是水资源合作机制化、制度化的结果,具有国际法制化特性。现存澜湄流域水资源合作法律机制缺少行之有效的法律规则体系,湄公河委员会在成员国范围、权威性、作用等方面均有待改进。为此,应坚持主权原则、公平互利原则、利用无公害原则、可持续原则,从澜湄流域水资源合作组织机构创新、法律机制框架体系创新、法律机制内容创新、合作运行机制创新、执法合作机制创新等进路,采取推进澜湄流域水资源合作水文大数据平台创新、澜湄流域生态环境监督机制创新、澜湄流域水资源利益分享机制创新、澜湄流域水资源争端解决法律机制构建等策略,以推动澜湄流域水资源合作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9.
一、全面开发利用澜沧江——湄公河的时机已经成熟 1、开发利用澜沧江——湄公河已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酝酿、勘测、论证和准备,湄公河委员会历时已36年并进行了大量的工作,为大规模的开发利用准备了资料。 2、80年代后期,流域地区各国政府和学术界相继提出了中南半岛的重建和振兴的规划和战略设想,为全面开发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3、目前该地区形势已由战争和动乱转  相似文献   

20.
澜沧江     
澜沧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流经青海,西藏和云南三省区,于勐腊县出境入老挝后,称为“湄公河”。澜沧江是一条国际河流,在东南亚为湄公河。澜沧江全长4500公里,青海境内的主干流总长度448公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