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为了发展社会生产力,就要科学地探索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规律,否则事与愿违;有些人和单位还会干出破坏生产力的蠢事,例如,破坏森林、污染环境、践踏知识,等等。因此,深入探索和广泛宣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规律成为当务之急。为了阐述这一规律,首先要弄清生产力这一范畴。  相似文献   

2.
坚持文艺事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促进文艺创作繁荣发展的前提条件。一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生动展示我国人民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和创造历史的辉煌业绩。二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即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推动观念、内容、风格、流派的创新。三要坚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原则,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要相辅相成,在多元中立主导、在交流中谋共识、在创新中求繁荣。四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即在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五四运动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的同时,学习借鉴国外文化创新有益成果,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增强文化产品时代感和吸引力。  相似文献   

3.
论观念更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观念更新管敏政“观念更新”似乎是现今人们的一种共识。其实,对其内涵和外延并未真正的形成共识,分歧颇大,在实践中各行其是,影响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统一行动。因此,很有必要科学地界定“观念更新”的正确含义,澄清一些模糊认识。观念即思想.“观念的东西...  相似文献   

4.
观念更新的实质是一场思想革命。时代和社会的变革往往首先是一场思想的革命、一场观念的变革。如同历史上一切伟大的革命一样,社会主义的改革也必须有深刻的思想解放、观念更新作为先导。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要努力形成有利生产力发展,适应社会进步趋势的“新思想”和“价值观念”,指出要大力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促进人的观念更新,改变人的精神面貌,提高人的思想素质,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前一阶段在研究和宣传观念变革中曾出现了一些偏差,提了一些不适当的口号,可以总结经验教训,但不等于观念变革或曰观念更新就不能提了。恰恰相反,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发展,倒是需要继续进行科学的研究和宣传的。本文想对观念更新的社会价值、与观念更新必须遵循的方法论原则,略述一二浅见。更深入的研究,还有待哲学界同仁的努力。  相似文献   

5.
社会发展规律具有客体运动规律性质,又具有主体活动规律性质,是客体运动与主体活动的统一,因此其运行机理应从客体运动即自然史前提与主体活动即人的实践活动两大机制要素分析。社会发展规律是在人的活动的诞生过程中扬弃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起始运行,并以自然界运动规律为本体论前提的。在实践活动中,超生命需要形成的必然性是社会规律运行的最终动力和源泉;社会主体的创造性选择和以生产关系为主的社会关系是社会规律运行的现实基础要素。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一)1979年10月,邓小平同志在《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中,明确提出了党要“根据文学艺术的特征和发展规律”来领导文艺的思想①。它不但是党对文艺的应持的科学态度,也是对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文艺工作者的基本要求,包含着深刻、丰富的内涵②。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似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也较少有这方面的深入探讨与研究。1996年12月,江泽民同志《在中国文联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也多次直接提到文艺规律.重申要“用符合文艺规律…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鼓舞下,我国农村广大干部和社员群众,解放思想,打破框框,排除“左”的思想干拢,在实践中创造了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例如,专业承包联产计酬责任制、田间管理包产到劳力责任制、集体承包和个人承包混合责任制,等等)。农业责任制的建立和实行,迅速地改变着农村的落后面貌,农民群众欣喜地走上了治穷致富的道路。农业生产责任制之所以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优越性,是因为它适合我国农村当前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农民群众的觉悟程度,严格地遵循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状况这一客观绎济规律(简称“一定要适合”规律,  相似文献   

8.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强国富民之路。但因市场经济本身具有负面效应,使有些党员领导干部经不住诱惑,成了拜金主义的俘虏。因此,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党员领导干部要把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坚持党性原则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要按市场经济的规律办事,又要坚持党性原则,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努力提高领导水平。  相似文献   

9.
一、社会主义社会矛盾运动规律的内涵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源泉蕴藏于社会矛盾之中。矛盾贯穿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同样依赖于自身内部的矛盾运动而不断前进。列宁指出:引起发展的运动,是不可避免地通过矛盾的产生及其克服进行的。“就本来的意义说,辩证法就是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中的矛盾。”说社会主义社会不存在矛盾,这当然是不符合实际的想法。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吸取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教训,并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肯定社会主义社会充满着矛盾,并且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社会矛盾统一起来,克服了在我国也存在的形而上学地否定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矛盾的观点。他说:“许多人不敢公开承认我国人民内部还存在着  相似文献   

10.
社会规律是主体人为满足自身需要而有意识地作用于客体的微观具体活动所组成的宏观活动系统的运动过程中的必然联系。社会规律是一种客观必然性,这种客观性是通过人的无数的合目的性活动而建构起来并表现其作用的,它与人的主观因素和活动不可分割。一、社会规律的客观性与主体及自组规律客观性的关系1、社会规律的客观性与主体的内在联系社会规律的客观性是在主体与客体联系的关系中存在的。首先,对事物的客观性的认识与主体的素质、结构、功能等密切相关。在认识过程中,认识已不是客体的直接反映,而是主体信息和客体信息相互作用的结…  相似文献   

11.
在近现代西方历史哲学中 ,对于历史决定论的探讨 ,即社会历史合规律性的界定 ,已自觉不自觉地成为争论的“热点”之一。依笔者之见 ,切入问题的关键在于论题的分解 :(1 )社会历史的合规律性是否可能 ?(2 )社会历史的合规律性如何可能 ?本文即循此逻辑 ,试图深化对社会规律的研究。一  研究历史的合规律性是否可能 ?如果我们不以自己的思想改铸古人的思想 ,那么 ,就要具体审查这一思想的发展史。一般说来 ,凡是满足欧洲人精神生活 ,使精神生活有价值、有光辉的东西 ,都是从古希腊直接或间接传下来的。历史也同样如此。因此我们把耶稣诞生前…  相似文献   

12.
当今传统的封闭式(定向型)师范教育体制已被打破,逐步向开放型转变是师范教育体制发展的必然趋势。过渡时期师范院校要扬长避短,更好地发挥作用;普通高校和综合大学应增加师范教育机构。  相似文献   

13.
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问题的争论,确如乔木同志在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文章中所指出,归根到底是关系到我们究竟应当怎样看待人类历史发展,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还是用历史唯心主义指导我们的社会主义继续前进的问题。乔木同志的文章在这个根本问题上作出了马克思主义的回答。这里,我想从另一个角度,即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与人的关系问题上,从马克思主义肯定社会发展客观规律与肯定人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关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与人的作用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之前所有的历史理论都不曾解  相似文献   

14.
改革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改革必然贯穿于社会进步的全过程。因此,不能说哪个时期要改革,哪个时期不要改革。然而在当前,改革确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我厂在1980年初,作为汽车生产厂已具有相当规模。积十年经验预测黄金时代即将到来,然而从下半年起,形势出乎意料地急转直下,全省独此一家的宠儿——130汽车,居然从产销两旺一变而为产品积压,全厂陷入生产无任务、产品无销路、经济无收入的严重困境。1981年亏损225万元,1982年亏损359万元,成了郑州市头号亏损大户。  相似文献   

15.
论社会规律的发生机制何怀远近十年来关于社会规律和人的活动关系问题的讨论,并未能从发生学的角度系统揭示社会规律产生的机制。本文作些初步探索,以求赐教。社会规律发生机制问题上的分歧在社会规律发生机制问题上,有两种具有代表性、而且影响较大的观点。这些观点虽...  相似文献   

16.
社会历史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社会生活过程诸现象间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社会历史规律的主体性是强调人在社会历史规律的生成、发展及实现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发挥的能动作用。社会历史规律主体性的内涵包括:人的需要是生产力产生和发展的内在动因,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又决定和制约着人的需要,两者的矛盾运动促使生产关系和社会交往不断的向前发展,进而推动着经济基础及上层建筑的发展与变革;人的需要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构成了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构成了社会的核心矛盾;它们共同构成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元素。社会历史规律的主体性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主体人的目的、需要、利益等主体根据支配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二是人在创造历史的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选择性、创造性和超越性。社会历史规律是主体性与客体性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7.
社会经济中,社会劳动生产率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社会需求与供给的整个经济的总量结构体系,一定要随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相适应地向前运动,当它处于当时社会劳动生产率所决定的使社会获最大效用的状态时,经济才能实现均衡,滞后或偏离此状态都是非均衡的。因此在所有社会中,社会劳动生产率都必然会以不同的方式不断向经济体转录信息,去调控这个体系。商品价值和价值规律就是其中的一种方式。而信息转录过程的紊乱则是经济失衡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代探索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领域中,社会主义产生的超越性和发展的艰难性,已成为一个热点。由于社会主义产生的实际规律和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基本理论推测的科学预见不相符合,使马克思本人陷入了“苦恼的疑问”;又由于列宁实践成功的社会主义在今天重新遇到了马克思当年预见时确认的不可逾越的历史障碍,使今天的理论无法简单运用马列现存结论对现实作出解释。为此,理论界各种观点陷入了较长时间的矛盾和困惑。然而,历史的进程是完整的,要准确地把握社会发展规律,必须综合上述各种观点的合理性以构成科学的系统。所以我们…  相似文献   

19.
本文原系作者“試論社会的經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中的一部分,原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社会經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概念的正确含义”,第二部分即本文,第三部分現实社会經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复杂性。茲以篇幅所限,經征得作者同意,特摘出本文发表。  相似文献   

20.
论西部大开发中的观念更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宏斌 《学术论坛》2001,4(1):96-99
在西部大开发中注重观念的更新,无论从现实上还是理论上看都十分必要.观念更新必须从文化的创新出发,努力塑造文化人格,树立"代价"意识和积极进取的价值观,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文化观,其中知识分子的观念要先行更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