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蕊 《学术论坛》2012,35(4):150-153,170
在我国,关于票据伪造的法律内涵在《票据法》和《刑法》中的界定存在差异。对于票据伪造犯罪的规定在我国现行的法律中的规定虽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在立法的协调性和明确性上还存在一定的缺陷。文章拟在对比研究日内瓦统一票据法体系和英美票据法体系中票据伪造的基础上,重点评介我国票据伪造犯罪的立法缺陷,并提出相应的立法构建设计,以期使立法能够适应打击票据伪造犯罪的实践需要。  相似文献   

2.
取得时效的实践价值与立法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取得时效是时效制度(含取得时效与消灭时效)的一种,许多国家的现行民法大都确认了这两种时效制度。我国《民法通则》仅规定了诉讼时效,《物权法》也没有规定取得时效。取得时效作为民法的重要制度以及物权的取得方式之一,实有建立之必要。作为各自独立制度的取得时效与消灭时效应分别立法、独立起算,把绝对消灭制度与先占制度结合起来解决长期无权占有人的权利取得问题,以排除适用取得时效时的一些弊端。  相似文献   

3.
对于票据犯罪的刑事立法,在世界各个国家的立法例中存在着不同的立法模式,归结起来,主要有四种:刑法典规定型、特别刑法规定型、附属刑法规定型和刑法典与附属刑法规定结合型。在这四种模式当中,使用最多的是刑法典规定型和刑法典与附属刑法结合型。不同的立法模式具有不同的特点,采用不同的立法模式主要是受本国和本地区的立法传统、金融票据市场的实际需要,以及刑事法律对金融票据市场的规范程度等因素影响。我国1997年刑法对票据犯罪作了比较完整的规定,之前颁布的票据法也就票据犯罪作了具体规定,在立法模式上是刑法典与附属刑法规定结合型。应该说现有的这种立法模式适合我国实际情况。但是,修订后的刑法在有关金融票据犯罪的规定内容上并没有完全和票据法有关规定保持一致。在票据犯罪的法定刑中,无论是自由刑的设置还是罚金刑的设置都有不尽合理之处,有必要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4.
票据的发票制度主要有三类内容:发票的定义、发票的款式和空白票据。给发票确定一个完整的定义存在一定困难,我国票据立法应充分注意这一困难,不在法律中给予定义或应慎重定义。对于发票时的应记载事项,我国票据立法应借鉴日内瓦统一法和国际票据公约草案的立法技术,予以明确而完整的规定。对于其它应记载事项,我国票据立法应视不同情况予以规定。对于空白票据,我国票据立法应允许发行,明确规定空囱票据发行的要件,并应将空白票据的补齐原理、举证责任和抗辨予以完整规定。  相似文献   

5.
民间表演艺术集体表演者追索权是表演者权的重要内容,是新型独立权,因为其特殊性而相似但区别于邻接权。对该权利的保护,外国立法及国际公约均有规定,我国无明确立法。保护该权利对文化发展与民间艺术产业发展有重要意义。我国未来应该在权利主体、行使方法、保护期限、实施保障等方面对该权利进行立法保护。  相似文献   

6.
期后背书系指背书人在一定的期限后或在票据权利行使受阻后所为之背书。期后背书并不等同于一般债权转让,仍然能够产生票据法上的法律效力,但存在权利移转效力、权利证明效力、权利担保效力和票据抗辩限制等特殊性。我国《票据法》禁止性立法规定与票据关系实践不符;我国《票据法》明令期后之背书人承担票据责任,与期后背书的法律效力产生矛盾,却又不能达到预期的立法目的。  相似文献   

7.
在立法例上,诉讼时效停止包括开始停止、进行停止、完成停止三种类型。各国和地区民法在诉讼时效停止制度的立法选择上有单一立法模式和并存立法模式之分,且各有不同的表现形态。我国现行法仅规定了诉讼时效进行停止(诉讼时效中止),且内容存在一定的缺陷。我国未来民法典应当继续规定诉讼时效中止并加以完善,而诉讼时效开始停止应作为诉讼时效期间起算的例外情形,诉讼时效完成停止则不应予以规定。  相似文献   

8.
郭红岩 《理论界》2004,(6):155-156
所谓空白票据,又称空白授权票据,英美法称之为未完成票据(incompleteinstrument),日本票据法称之为白地手形.是指行为人对于票据必要记载事项的一部或全部不进行记载,就在票据上签名发行,预定其后由他人进行补充记载,并依据文义发生票据效力的一种特殊票据。因其大量存在和应用于票据实务中,各国票据立法和司法实践,无论大陆法系较为严格的或英美法系较为宽松的规定,都将空白票据作为票据文义性原则之例外予以承认。而我国《票据法》却对空白票据采取了严格限制的态度,仅在第86条、第87条1款对空白支票作了两点规定,与国际社会的空白票据制度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9.
对我国《票据法》第17、18条的几点商榷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几处存在用语含糊、不够严谨的问题作为法律条文的用语,不仅要求简练,而且应当准确、严谨、明了,但以下一些地方却并不符合这些要求,这会给学习、理解法律带来不便,也会给执行法律带来困难,尤其是在目前还无一个《票据法》实施细则的条件下,情况更是如此。第一,第17条第1款第(1)项规定:“持票人对票据的出票人和承兑人的权利,自票据到期日起二年……”首先,联系该款第(2)项内容来看,这里只是要规定有关汇票和本票的时效期间的,并不涉及支票,但却用了一个笼统的“票据”。虽然英国、日本、法国等国的票据仅指汇票、本票,但在我国,票据这…  相似文献   

10.
取得时效的要件、中止、中断等是有关立法和理论研究的重点。取得时效以和平、公开、连续的占有或登记为必备条件,理论上应无疑问。考虑到现代经济和人们生活节奏加快,我国不宜规定太长的取得时效期间。规定善意为要件,有利于协调取得时效与公平价值、诚信原则的冲突,有利于维护社会道德风尚。  相似文献   

11.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以下称“我国票据法”)已于1995年5月10日颁布,1996年1月1日起施行。作为一部调整票据关系的基本法律,我国票据法不仅对票据活动的基本原则、票据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以及各种票据行为作了系统规定,而且在第五章中专门规定了涉外票据的法律适用。本文试结合涉外票据法律适用的国际与国内立法,对涉外票据法律适用的基本规则作一初步探讨,并对我国票据法的有关规定作简要评析。  相似文献   

12.
罗马法上,取得时效制度不仅适用于财产关系领域,还曾经适用于人身关系领域。取得时效制度在财产关系中产生,并在财产关系领域被发扬光大。现代各国民事财产立法都明确地规定了取得时效制度为财产所有权的取得方式;取得时效制度在人身关系领域的适用在现代各国立法被用来确定配偶关系和亲子关系。我国民事立法因种种原因,一直未采纳取得时效制度,但在未来民法典中制定取得时效制度成为我国学者的共识。  相似文献   

13.
票据变造行为的发生会给众多票据当事人应承担的票据责任和享有的票据权利带来相应的影响,给相关当事人造成损失,危害票据流通安全,扰乱国家金融管理秩序。针对票据变造的违法活动,必须运用相关法律武器进行有力的防范和打击。文章对票据变造法律责任进行了探讨,并就现行法律中关于票据变造法律责任规定的不足提出了建议,即应该从立法层面明确票据变造的举证责任。  相似文献   

14.
刘启聪 《兰州学刊》2006,(6):201-203
刑事诉讼中附带提起民事诉讼是否应遵守相应的诉讼时效,法律并无明文规定,而且刑法与民法对时效的规定又存在重大差异,从而导致司法适用上的冲突。法学界对该问题的探讨亦歧见纷纭。消解该冲突的法律建议是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时效原则上适用民法上的诉讼时效,并且对其起算点作限制性解释,对其中止、中断作扩张性解释。  相似文献   

15.
夏金莱 《学术界》2022,(10):167-176
行政处罚追责时效是指行政处罚机关对行政违法行为追究行政处罚责任的有效期限。其兼具维护法的安定性、限制行政处罚机关权力、确保行政处罚正确性、提升行政效能等多重功能取向。行政处罚追责时效的基本规范构造,主要由普遍适用的一般规则、针对特定案型的特殊规则以及“法律另有规定”组成。在适用行政处罚追责时效的过程中,应当在具体案件中识别行政处罚追责时效的起算,以及在个案中参照适用《国家赔偿法》有关时效中止制度。  相似文献   

16.
中日两国民法关于消灭时效之规定各有所长,日本民法采权利消灭主义立法例,中国民法采胜诉权消灭主义立法例。中国民法没有像日本民法那样对消灭时效的适用范围进行明确规定,日本民法所规定的时效期间详细而具体,两国民法规定的时效中止与中断各有特色,而时效的延长则是中国民法特有之规定。中国民法典制定时当借鉴日本民法之长,明确规定时效的适用范围,拓宽特殊诉讼时效的适用空间,延长一般诉讼时效的期间,增加规定时效完成的停止,将权利人实施的与起诉具有同等效力的行为规定为时效中断事由,并废除有关时效延长的规定。  相似文献   

17.
恶意失权通过强调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有权利而长期不行使,导致社会秩序形成,来解释取得时效中权利人失去权利的本质原因,并最终回归到保护权利人这一民法权利法属性对取得时效制度的要求。通过将取得时效的理论视角转换为恶意失权,可以矫正现有取得时效制度过于偏向于占有人一方的制度设计,重新构造取得时效的起算点、中止、中断等具体制度。  相似文献   

18.
杨蓉 《学术探索》2013,(2):60-63
票据制度的产生与发展是商品经济发达的重要体现,是交易规模突破地域限制的一种新发展。相比中世纪末就创造了票据制度的欧洲,新中国的票据制度发展起步于上个世纪80年代,1995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以下简称《票据法》)是票据发展的里程碑,这种缺乏历史底蕴的“快车道”立法必然存在一些“瑕疵”。虽然2004年修改了《票据法》的有关规定,但违背了“票据技术性”的第10条并没有废止,这一关于“票据行为诚信”原则的规定与票据制度技术性特征相左,导致了票据法灵魂——“票据外观化”形同虚设,应当在将来的票据法修改中去除。  相似文献   

19.
政策性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产物,在促进金融市场健康发展、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和推进国民经济稳步前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宏观管理职能.然而,我国现行政策性银行立法在其设立的法律依据、监管的法律规定以及政策性银行法律体系的完善方面均存在明显的缺陷,从而阻碍了我国政策性银行职能的充分发挥.为此,提出关于我国政策性银行立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利益返还请求权性质之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益返还请求权,亦称受益偿还请求权,利得返还请求权,是指票据权利因时效之完成或手续之欠缺而消灭时,持票人对发票人或承兑人,在其所受利益的限度内,请求偿还其利益的一种权利。票据权利通常在下列两种情况下容易丧失:(1)因票据时效短于一般债权时效,票据权利人易因时效届满而丧失权利。(2)票据行为是要式行为,票据权利人易因票据操作上的问题即行使和保全票据权利的手续不健全而丧失票据权利。这时票据权利归于消灭,因为票据时效制度和票据行为规则本身就是为了规范票据权利有效成立及其延续的条件。但在持票人与承兑人或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