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在拙作《评夏志清著<中国现代小说史>》①中,限于篇幅,没有来得及集中评论夏志清②在理论方面的错误观点以及由此导致的巴金、老舍等作家评论中的严重错误。由于夏志清的错误带有全局性和必然性。因此,专文予以评析,显然非常必要。在评价文学史现象时,夏氏经常坚持两个原则:其一是真实性;其二是艺术性。对文艺创作说来,这两个原则如果理解和运用得当,原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夏氏往往把思想性与艺术性对立起来;把真实性与倾向性对立起来,用以否定无产阶级的或进步的创作倾向。于是使真理转化为谬误,走上了学术研究的歧路。  相似文献   

2.
巴金先生与李健吾先生交往近半个世纪,两人的往来书信,目前公开发表的约有76封。由于这些书信大部分没有署完整的落款时间,部分书信甚至是缺页的残简,具体的写信时间多由相应书信集的编者判定,其中有若干封书信的写信时间判定有误。根据书信内容、书信之间的逻辑关系,并参考多方材料,对这些误判的写信时间进行辨析和纠正,以期消除因书信时间差错对学者研究造成的障碍,提高书信这种文学史料在研究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赵家璧给于伶、赵清阁、胡从经、陈万雄、丁聪等人的书信,《赵家璧文集》第五卷失收,当为佚简.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对这十二封书信进行钩沉,梳理赵家璧与鲁迅、徐志摩、郑伯奇、赵清阁等作家之间的文人事.  相似文献   

4.
柳亚子先生的这两封书信墨迹,系我院张旭光先生提供。在这两封书信中,柳亚子先生的平易谦虚和好学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感人至深。同时,柳先生书法的高超艺术,亦确是艺术上的瑰宝,值得我们欣尝和借鉴。编者  相似文献   

5.
一九四九年二月出版的《作家书简》(平衡编辑、上海万象图书馆影印),收有鲁迅书简十封,但影印时全都贴没收信人姓名.这十封信,在许广平同志编《鲁迅书简》征集信稿时,收信人没有交出,因而未入《书简》;《鲁迅全集》十卷本书信部分亦未收录.《作家书简》有卷头语云:"戊子(一九四八年)孟冬,偶然于上海三马路冷摊上,购得整束的断简残扎",其实这是编者故弄玄虛.我曾请教过赵景深先生(编者提到的给予帮  相似文献   

6.
为整理出版《闻一多全集》,特公开征集: 一、闻一多先生未公开发表的诗歌、散文、戏剧、杂文、政论、学术论著、翻译作品及其他文稿; 二、已在报刊发表而未收入《闻一多全集》(一九四七年版)或辑成专书的闻一多先生的文稿; 三、闻一多先生的书信、题辞、序跋、课堂讲稿、讲演记录及其它墨迹;  相似文献   

7.
《鲁迅书信集》出版以后,《光明日报》一九七七年二月十九日《文学》第六十期,发表了《十五封新搜集的鲁迅书信》。第十三封《致××》信,倪墨炎同志在《关于十五封新搜集的鲁迅书信》(《光明日报》一九七七年二月二十六日)一文中指出:“第十三封信曾刊《人间世》半月刊一九三九年第二期,收信人姓名被略去。”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思想是一个伟大的理论宝库,体现了毛泽东思想的毛泽东同志的许多著作正在陆续得到发表。为纪念毛泽东九十诞辰而出版的《毛泽东书信选集》,收入了毛泽东的三百七十二封书信,是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在毛泽东的一千五百多封书信和约二百件具有书信性质和形式的电报和批示中精选编辑而成的。这些书信,内容丰富,涉及面十分广泛,是毛泽东著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这些书信,可以给我们以许多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9.
陈辽先生著《周太谷评传》一书中《蒋文田评传》谓:泰州发现之太谷学派著作中“蒋文田留下来的只有三十封书信,两篇序文,两篇祭文,一篇《修义冢启》.”②此可见研究蒋文田资料之匮乏.笔者珍藏之《崆峒遗墨》③系太谷学人之手书信件,其中太谷学派三代传人北派山长蒋文田及其诸子手书计二十余通.因系家人通信,感情之真实、语言之直率为其它诗文所不及.今首次披露其中三封并浅析之,可与已知资料互相印证,因系私人通信,家事琐碎且有众多人名难于考证,故盼方家教正.蒋文田,字子明(1843—1909),晚年自号龙溪老人.江苏泰兴人.1863年拜从太谷学派第二代传人李光炘为师.陈辽先生有《蒋文田评传》此不赘述.蒋廷扬,字念皋,蒋文田之长子.曾任浙江景宁县师爷.  相似文献   

10.
韩愈集卷十四(涵芬梅影宋本《新刊五百家注音辩昌黎先生文集》,本文所引韩愈诗、文均依此本,以下简称《五百家注》本)录有张籍与韩愈往还书信四封。张书主要是建议韩愈著书以攘佛老,并对其“多尚驳杂无实之说,”以及喜“为博塞之戏”(《致韩愈第一书》)一类“远于理”  相似文献   

11.
据《鲁迅日记》记载和有关资料统计,鲁迅自一九三三年十一月十五日开始与徐懋庸(1910—1977)通信起到一九三六年八月五日夜答徐懋庸公开信止,共致书信五十二封,现见于《鲁迅全集》《鲁迅书信集》者有四十六封,其中收于《鲁迅书信集》之1094号信系年有误,另一封误作残简收于附录,又未加系年。现分别考订如下。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苏秉琦先生家藏未刊文稿整理。文稿未署年月,据《苏秉琦往来书信集》所收叶迈致苏秉琦先生书信(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第2册225-226页),及《安志敏日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第2册539页),苏秉琦先生在1979年4月22日应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邀请,于西北大学做了“周原考古收获”和“考古学为历史时期任务出贡献”的学术报告。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整理录音稿,拟发表于《人文杂志》创刊号,后虽经苏秉琦先生多次修改,终未能定稿刊发。2013年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郭大顺先生完成文稿录文,2021年苏秉琦先生长子苏恺之先生安排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刘瑞校核文稿,并据出版规范与郭大顺先生一起对文稿再做核理。  相似文献   

13.
刚刚出版的<书语丁玲陈明爱情书简>,收录了丁玲陈明相互写给对方的书信共115封;其中陈明致丁玲的书信51封,全部为第一次公开发表.最早的一封两地书,写于1947年;而最后的一封,则于相隔31年后的1978年发出.它们不仅是具有珍贵文物价值的文献,还是丁玲精神的原型记录,是学习丁玲精神的又一部生动教材.  相似文献   

14.
上海的《文艺评论》丛刊发表了鲁迅先生给曹靖华的书信后,有些读者或来信或来访,向我询问信中所说的关于未名社的情况。我很感谢他们的关怀,并告诉他们说:我正在写《鲁迅先生与未名社》,抱歉不能对他们一一解答。但我从北京一位朋友处得到鲁迅先生的一封新发现的佚简,似乎还可供一览。因为我觉得这封短信是一个重要文献,从它我们可以看出鲁迅先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待人以宽,处事公正种种美德,应该引起纪念先生的人们重视。这封信如下:  相似文献   

15.
笔者按照业师孙继民先生的要求阅读了师祖唐长孺先生发表在《江汉论坛》1986年第9期的《〈木兰诗〉补正》一文,相信大家对《木兰诗》都不陌生,“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这只是其中的一节,初中语文课本上这样描述《木兰诗》,“《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作品反映的…  相似文献   

16.
这里刊出的,是马尔库塞的两封书信和海德格尔的一次谈话.其中马尔库塞的信件,是1986年首次在联邦德国发表的.薛华同志收到了该国学者寄赠的复印件,现将译稿交由本刊在国内首次发表.他同时专为本刊翻译了海德格尔的长篇谈话,以使争论双方的意见都能与读者见面.薛华同志在《编译说明》中,为读者提示了有关争论的哲学的、时代的、以及对于我们哲学工作者的意义——这也正是本刊乐于辟出较大篇幅的原由.  相似文献   

17.
编后絮语     
<正> 以上批量给读者的是新近由沈虎雏先生整理并作注的沈从文遗文中的小部分.大多是书信.惟是书信,作者写作时便没有了宜否发表的机心.一些人事,全凭自己的理解和真诚,直笔写来,简直是一组识时务和不识时务兼而有之的文字.所谓识时务,且看作者对人事,对政事的观察与了解,具有何等深邃的历史眼光!二三十年过去了.三四十年过去了.事实证明了他的某些担心,并非杞忧;某些预测,亦非虚妄.对民族、对国家的一片真诚,令人感动!所谓不识时务,我们所见及的,他论人事,论政事,竟不曾先弄明来头,顾盼左右以避开时忌,只顾讲自己的.在那年代,不免令人感到天真.举如,他斗胆对批《武训传》说长道短,对“文革”种种作出点评.还有其他.  相似文献   

18.
杰出的民主战士、著名的诗人、学者闻一多先生,一生勤奋著述,给我们留下了数百万字的手稿,这是一分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一九四八年,上海开明书店曾出版过郭沫若、朱自清、叶圣陶等主编的《闻一多全集》。由于闻一多时处干戈骚屑、社会动乱之际,手稿散失颇多。因此这部全集仅占全部遗稿的四分之一。一九七九年,由季镇淮等组成《闻一多全集》整理编辑工作组,向闻先生亲属、生前故旧广泛征集了不少遗稿,一九八二年三联书店出版了《天问疏证》,以后又陆续整理发表了闻先生的一些文章、书信,在全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从现有的未刊稿看,内容极为丰富,从一九一九年到一九四六年,都有一些,包括  相似文献   

19.
本刊本期发表的徐志摩书信六封,是新近在一九三五年的《武汉日报》副刊《现代文艺》上发现的。《现代文艺》创刊于一九三五年二月十五日,终刊于一九三六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共出九十五期。刊物是由当时在武汉大学执教的一些作家、学者办的。  相似文献   

20.
清理旧物,偶尔发现了近30年前沈从文先生回复我的两封书信,信中的叙述方式非常平实,但都隐含着十分复杂的历史背景,有可能为一般读者所不能洞察.作为受信人,我有必要进行一番诠释,以期为文坛多少留存一点史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