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女性崛起与新型师生关系的发展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新型师生关系所强调的平等、对话、关怀等核心理念,与女性气质体现出的同情与理解、关心他人等特质相似和相通.伴随着女性的崛起,教育领域中的女性工作者不断增多,在她们的不断努力下,曾经受到压制的尊重与关爱学生的理念逐步获得解放并上升到重要位置,为新型师生关系的巩固与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女性的崛起也使广大男性从男性气质的刻板印象中解放出来,男性不再压制自身的女性气质,避免了由于固执追求男性气质意识形态而带来的人际交往困难等问题,进而有效地推进了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2.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西方女权运动的先驱,同时也是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的"第一人"。她详细地分析了女性生活的现状和女性创作的境遇,深刻地剖析了女性受压抑的根源,并创造性地将女性主义思想引入诗学,为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构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伍尔夫提出的通过女性写作来颠覆男权中心,实现女性自身价值的观点指导和激励着当代的女性主...  相似文献   

3.
弗吉尼亚·伍尔夫在其代表作<到灯塔去>中,塑造了一位大地之母形象的女主人公--拉姆齐夫人.作者对这位出色的女性形象赞誉有加,然而,通过细读和严格的定性分析,我们发现在这位近乎完美的女主人公身上,时常会显现出她对自身处境的困惑与不满.实际上,通过拉姆齐夫人这一人物形象,伍尔夫探讨了妇女的两难处境这一主题,从而表现了作家的女性主义立场的一个侧面,即对妇女在社会中的定位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维新时期启蒙理性仍将女性安置于家庭中,"贤母良妻"是典型的中国女性气质.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家庭作为封建专制政治的基础,遭到激烈批判.庐隐、沉樱、冰心、凌叔华通过她们的小说创作,探讨着女性与家庭的关系,以及理想的女性气质.一方面,家庭被怀疑为阻碍女性获得人格独立的"藩篱","贤母良妻"的女性气质受到冲击.另一方面,出走的"娜拉"并未在社会上找到自己应有的位置.  相似文献   

5.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英国杰出的现代主义作家,同时也是闪亮于由男性主导的英伦文学史中的女性主义先驱.《到灯塔去》中拉姆齐夫人作为“房中天使”卑躬屈膝,逆来顺受;而莉丽作为男权社会的“叛逆者”追求独立,特立独行.从传统女性拉姆齐夫人到新女性莉丽的转变是女性在父权社会中重新定位自我,完善女性自我的历史过程,伍尔夫“双性同体现”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完美诠释.因而看似对立的两个女性形象实则相互关联,同体共生.  相似文献   

6.
盖斯凯尔夫人在对《克兰福德镇》的情境、事件、人物等进行描述时总有一个看待所有这一切的女性视点,或者观察点,通过这一观察点将所看到的一切呈现出来。小说描绘了一个自足圆满的理想女性世界及小镇中的没落的贵族女性群体共同的精神处境,即以女性视点观照女性自身,从一个个女性个体生命感官、心灵出发,书写女性对世界的感受,寻找与世界的对话。使作品突出了女性话语、女性心理及女性气质。  相似文献   

7.
受历史、文化发展和现实制度政策的影响,加上女性自身生理、心理特点以及能力因素的制约,女性领导这一特殊群体在当今时代面临诸多的心理困惑.女性领导面临的女性气质与领导特质、领导身份与家庭角色、女性主体意识的失落与觉醒三对矛盾是女性心理冲突产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1907年创作的《友谊长廊》记述了好友维奥莱特从出生到中年的生命历程,再现了具有强烈女性意识的维奥莱特不同寻常的独立个性和追求自由平等的精神,并通过传统男性叙事的视角,暴露出传统叙事形式无法真实客观反映女性生活的事实。伍尔夫的创作目的在于力图消除父权制意识形态的影响,把女性写进历史和小说中。《友谊长廊》实际标志着伍尔夫对女性文学和历史的最初探索。  相似文献   

9.
伊丽格瑞的《此性不是同一性》企图跳出以男性气质为参数的女性性欲理论的建构模式,从而打破了对女性性欲的浅表化解读---一种对男性性欲的必要补充而存在的女性性欲,并试图从女性主体出发,展示女性性欲中的异质性一面。尽管其并没有明确回答如何恢复女性的性欲、激活她们的想象,保存她们自身的欲望语言等疑问,但是却对摆脱女性/男性二元对立的思维框架,从女性的身体出发找寻女性自身最原初、自然的本真属性以恢复女性的在场,不失为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汉代儒家自觉地从男性视角,为封建的男权社会塑造了理想的女性形象,并通过"礼法"和社会教化系统两种途径将这些信息传达给社会中的女性。这种带有鲜明的性别尊卑的意识逐渐为女性所认同,并内化为自身的一种行为准则,对女性群体心理、性格、气质、思维等特征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儒家的女性观与现实生活中的女性观有一定的差距,就整个汉代而言,这种差距逐渐缩小,女性逐渐趋同于儒家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11.
确立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是依法治国的关键因素,当前我国法律观念的变革,应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设定义务更注重保护权利,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遵守法律为荣破坏法律可耻的法制观念。  相似文献   

12.
孔子的通达以“礼”与“仁”为思想底蕴,以“中庸”为主要思想方法,既是对世事和人生透彻而睿智的认识,又是一种品格、一种境界。本文以《论语》述其要旨,从礼乐制度、个人修养、教育教学、治国理念四个层面来探析孔子的通达,以展示其高超、开阔的学识和气度,以及在当今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3.
完善党内民主制度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内曾经产生过严重的个人崇拜,今天仍然发生着不良影响。个人崇拜的危害主要表现为集权、人治、偶像崇拜、思想僵化、破坏党内民主制度。不彻底清除个人崇拜,就不能真正完善党内民主制度,党也就不能率领广大人民群众最终完成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任务。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达到的实际效果。如何实现这种实际效果的最高形态,需要我们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机构改革、教师队伍建设、教材教法建设等教学要素研究教学构成,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老子、庄子与劳伦斯都对其所处的社会极其不满,并进而对人类文明进行反思与质疑.为了使人类摆脱困境,老庄提出“顺其自然”、“清静无为”的思想主张,目的在于逃避社会现实;劳伦斯则主张回归自然和谐的两性关系,以拯救日益衰败的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他们的区别是由不同的文化背景造成的.  相似文献   

16.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环节 ,对于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其前景十分广阔 ,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了那份责任担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是关键.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形成尊师重教浓厚氛围,培养大批优秀教师,提倡教育家办学,是党中央国务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重大决策.人民教师担负着崇高的使命;引导免费教育师范生明确教师职业道德,坚定长期从教、终身从教理想,对于他们履行国家义务、担当教育重任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伍尔夫《到灯塔去》以“灯塔”取代传统小说的情节,让人物围绕这一道具展开感知、流动意识,不同人物的感知相互错位、对比,从而刻画出不同心理逻辑、塑造出不同人物形象。这些相互差异的心理逻辑,又因道具的统一,而在小说主题上实现深化统一。这部小说围绕灯塔还派生出窗口等众多次要道具,使人物心理错位进一步细腻、人物情感逻辑更加饱满充分,小说主题得到深化。小说中道具同时参与表层及深层文本的建构,这种道具手法近乎完美的运用,开辟了小说形式新的可能性,极大地拓宽了现代小说的审美域度。但这种意识流文本的优势对普通读者来说,却是一种阅读挑战。普通读者难以解读出人物意识逻辑的自洽性。伍尔夫的后期创作,在传统小说手法与道具手法间摇摆,也表明了意识流文本结构的困境。  相似文献   

19.
加快焦作市发展,助推中原经济区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中原经济区战略提出的背景出发,以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水平评价为基础,结合《指导意见》,着重分析了焦作在中原经济区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研究了焦作未来发展中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20.
善作为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正向范畴 ,是人类道德生活所追求的永恒主题 ,它对加强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起着十分积极的作用。然而 ,走向至善的澄明之境 ,不是一蹴而就的 ,它是人们在实践中通过善的实现、善的积累、善的抵达而最终走向至善的漫长、艰辛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