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构建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的教育主导权是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关键环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主导权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和新理论,为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指明了方向。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包括教育主体、内容体系、话语形态、环境载体“四位一体”的论域结构。因此,需要强化大学生爱国主义的教育主导权,巩固大学生爱国主义认知,激发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筑牢大学生爱国主义价值,指引大学生爱国主义行动。  相似文献   

2.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为奋力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必须着力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推动青年大学生满腔热情地投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厘清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叙事特性,明晰叙事主体、优化叙事策略,可以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感召力,提升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叙事呈现出叙事立场的政治性、叙事根基的民族性、叙事内容的系统性和叙事话语的时代性等有别于其他教育叙事的特性。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叙事的主体应建构由教师、学生和榜样等构成的“共同体”力量。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叙事的优化策略是视角的微观与宏观相结合、文本的正向选择与反向选择相结合以及方式的传统手段和现代技术相结合。  相似文献   

3.
博客是高校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在高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要立足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成长需要,通过价值引导与自主构建来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文章着重从博客内容的构建上谈博客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方面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4.
浅论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思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新时期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当前,爱国主义受到了来自市场经济、经济全球化及信息化的冲击和挑战。针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在新时期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何与时俱进地强化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一项历史新课题。  相似文献   

5.
加强对高校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德育的核心,而要想使学生入脑入心,则关键在于增强教育的实效性.从教育目标上,要在培养与深化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基础上,注重其中理性因素的培育;从教育内容上,要重点放在对大学生深层次理性思维的启迪和人生价值取向的熏陶上;从教育措施上,要不断优化教育环境,突出大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并加强对学生忧患意识的培育.  相似文献   

6.
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内容是爱党爱社会主义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中共中央制定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颁发之后,关于加强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性,在高校已经取得共识。但是,怎样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  相似文献   

7.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中国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囿于教学内容滞后、教育形式单一和计划多于实践等因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受到影响。因此,课堂教学要突出时代性,教育形式要突出层次性,实践活动要突出多样性,真正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是进行固本培元、凝心铸魂的爱国主义教育,大力培养对国家、对社会、对自己负责并能够创造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历史贡献的时代新人。进行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机制创新研究,作为增强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有效性的一个关键课题,不仅需要在内涵上明晰何谓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机制创新,而且需要在学理上弄明白、在实践中搞清楚为什么要和怎样进行这一教育机制创新。只有厘清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机制创新的科学内涵、逻辑机理、价值意蕴,才能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深化这一教育机制创新研究,在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不断增强新动能、拓展新路径、提升新水平。  相似文献   

9.
高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事关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全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空前的机遇和挑战。高校应着力于从契合全媒体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诉求出发,从创新优化教育内容体系、创新改革教育方法体制、创新搭设教育载体矩阵等三方面深刻挖掘高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0.
增强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说服力,提高其在大学生中的认同度,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课题。目前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模式存在教育内容枯燥、教育方式陈旧、教育关系不平等的弊端。建构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新模式,教育内容上要从政治话语向文化话语、生活话语转化;教育方式上要从"独白式"教育向"对话式"教育转变;教育关系上要从"我—它"型向"我—你"型嬗变。  相似文献   

11.
我国市场经济以及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使爱国主义受到一定的挑战和冲击,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不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也是大学生成长发展和新时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迫切需要。为此,高校必须立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从发展个人能力、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的能力、激发使命感和培养国民心态四个方面对大学生进行全面的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12.
校园雕塑是普通高等院校艺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推进文化传承、弘扬爱国主义、培养当代大学生完善人格方面发挥着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内大学在这方面不但还有很大提升空间,甚至在近年来还因为形式、内容不当成为舆论关注焦点.本文从艺术学、经济学和传播学视角分析了其中的主要原因,并初步提出解决路径,以期使中国高校校园雕塑在文化传承、美化校园环境和顺应新时代大学生心理需求方面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3.
网络文化也存在于精神、物质和制度三个层面,大学网络文化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j者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现代网络文化中大学爱国主义教育面临机遇与挑战。传统爱国主义教育存在主体性地位缺失、僵化的教育模式广受质疑以及传统的认识误区等主要问题,在网络文化语境中爱国主义教育又存在国家主权意识观念淡化、中华民族认同感弱化、社会主义意识模糊和文化大国心态缺失等主要问题。现代网络文化中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现路径:在大学网络精神文化视角下,构建以国家主权意识与安全教育,落实优秀民族传统历史文化教育,整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社会主义公民道德教育等新型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在大学网络制度文化视角下,建立健全大学规范的网络管理制度,建立网络科学管理加强对网络信息安全的监控,组织人才加强网络文化宣传和舆论引导;在大学网络物质文化视角下,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强化校园网络平台建设,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文化主题网站建设,打造一支过硬的网络爱国主义教育工作者队伍。  相似文献   

14.
美国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特点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高校以历史教育、成就教育、国情教育、危机教育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感;以宗教教育、法制教育、公民教育、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理性爱国主义;以社会教育、榜样教育促进以人为本的爱国主义教育;媒体和网络积极促进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相结合。这对我国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不仅为大学生思想融通和碰撞创造了契机,还为“互联网+”语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场域的更新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对现代话语权的把控力度较弱,话语内容缺乏与时俱进,话语交往方式对师生良性互动关系构建的推动力有限,导致大学生思想教育活动无法精准有效展开.高校应从话语内容、对话模式、话语环境三方面着手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构建研究,探索蕴“地气”“人气”“底气”为一体的话语新体系,最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信度和效度.  相似文献   

16.
在经济转型和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这一特殊历史时期,我国理工科高校在突出专业性、技术性,强化专业技能教育的过程中,弱化了高等教育的育人功能,导致学生虽然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但人文素质普遍偏低,并由此引发了许多问题.本文从理工科高校学生人文素质的现状入手,分析理工科高校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的原因,提出借鉴儒家思想的积极功能,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完善大学生人格,规范大学生行为,达到“知行合一”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7.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是爱国主义的当代主题,为实现现阶段共同理想,就需要把新时期大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这一过程不能离开爱国主义教育,而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问题的本身也需要加强和改进。  相似文献   

18.
侨批档案是“世界记忆遗产”,蕴含丰富的育人价值。通过剖析侨批档案蕴含的爱国、爱乡、爱家人等家国思想及其道德教化、人生指引和榜样示范等育人价值,提出厚植家国情怀、滋养民族文化内涵、传承华侨精神、凝聚侨心侨力等实践理路,发挥侨批档案在培育和滋养大学生爱国爱家的人文情怀和民族情感的精神感召力。  相似文献   

19.
国学经典教育能够提升大学生的道德伦理和人格修养,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心理防御和调节能力,让大学生深入了解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爱国热情。财经类高校领导在理论上要认识到国学经典教育在本科教育中的重要性和意义,重视国学经典教育,并在具体政策上实施正确有效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
面对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普遍存在课程设置的局限性,以及因此而面临严峻挑战的现状。通过文献查阅、实践摸索、个体和团体访谈等研究方法,以及基于疫情期间对爱国主义情怀培育路径的尝试和探索,认为在“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成长课堂制度可以成为厚植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通过积极引导多元化学生活动与学生思想引领和爱国主义培育同向同行,共同铸起“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思想政治引领工作的铜墙铁壁,担负起匡正个体、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和重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