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旨在探讨处全球价值链分工位置如何影响实体经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OFDI)决策。为此,文章通过价值链上游度衡量企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位置,境外投资企业名录识别企业OFDI项目数,并利用负二项回归等计数模型评估两者的因果关系。估计结果显示,全球价值链分工位置对实体经济企业OFDI决策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企业价值链上游度越低(或越下游),OFDI倾向越高。区分OFDI类型的深入研究表明,这种负向关系主要体现在市场寻求型OFDI,效率寻求型和战略资产寻求型OFDI决策在总体上与企业价值链位置无显著关系。进一步考虑国内市场规模的影响后,文章发现,国内市场规模对这两类OFDI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该作用与价值链上游度负相关。由此可知,在国内市场规模大的行业,价值链下游企业开展效率寻求型和战略资产寻求型OFDI的倾向更强,反之,上游企业OFDI倾向更强。  相似文献   

2.
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对一国经济业绩影响的核心问题在于对外投资是否以牺牲国内投资为代价。当母国国内的资源已充分利用时,国内多余资本将会构成通货膨胀的压力,因而这时资本转移出境是有好处的。当母国国内资源尚未充分利用,但发生结构性剩余时,这时的对外直接投资还要取决于国内外的投资利润率大小。  相似文献   

3.
通过建立引力模型对2006-2012年中国台湾与中国大陆、日本、美国等13个主要国家(地区)的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台湾地区农业对外直接投资会阻碍农产品的进出口贸易;台湾地区和其他国家(地区)的GDP乘积、伙伴国(地区)的贸易开放度与台湾地区农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交叉项对台湾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有促进作用;地理距离对台湾农产品出口贸易起阻碍作用,但对农产品进口贸易的影响却为正。在此基础上,提出台湾地区应加强与贸易开放度高的国家(地区)的合作,注意贸易和投资管理措施的协调统一,走创新资产寻求型的投资道路等,以促进台湾农业对外直接投资与贸易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就对外开放对服务业GV C分工地位提升的作用机理进行理论分析,并通过构建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和门槛回归模型,利用2005—2015年60个样本国家/地区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第一,外商直接投资开放水平对服务业GV C分工地位影响显著为正,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开放的作用为负且大于其正向影响,因此对外开放对样本国家服务业GV C分工地位提升的整体作用显著为负;第二,经济对外开放对服务业GV C分工地位具有非线性影响.制造业和服务业协调发展度及制度质量是对外开放能否促进服务业GV C分工地位提升的重要影响要素,两者均存在显著的单门槛效应,在控制其他影响要素的条件下,当制造业和服务业协调发展度与制度质量分别跨过门槛值时,扩大对外开放显著促进服务业GV C分工地位的提升.因此要不断鼓励加大和深化对外开放,重视和完善对外开放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并关注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6.
7.
8.
文章从嵌入程度和地位两个维度分别考察了中国高技术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的现状,发现尽管中国高技术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的程度明显提升但地位仍然较低,嵌入方式仍以加工贸易为主。利用按行业口径归集的中国高技术企业2000-2011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固定效应回归分析发现中国高技术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对其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此外,高技术企业的研发投入、人力资本以及企业自身的吸收能力的提高都有助于其创新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构建出口贸易碳强度指标,将出口贸易增加值与隐含碳置于同一分析框架,研究参与全球价值链对中国出口贸易碳强度的影响。在对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与出口贸易碳强度演变趋势进行测算的基础上,构建计量经济学模型,实证研究不同参与全球价值链指标对中国整体与细分行业出口贸易碳强度的影响及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整体行业主要以后向方式参与全球价值链,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参与度更深而服务业位置指数更高;中国整体出口贸易碳强度以2005年为界先上升后下降;不同要素密集型制造业与服务业出口贸易碳强度水平差异明显。除位置指数外,全球价值链前向与后向参与度、前向生产长度和深度GVC指数对中国整体出口贸易碳强度的影响均为正,且深度GVC指数的提高对出口贸易碳强度的促进作用最显著。相对于制造业,服务业后向参与度和前向生产长度的提高对出口贸易碳强度的促进作用减弱;相对于劳动密集型行业,资本密集型行业位置指数的提高会进一步降低出口贸易碳强度,资本与知识密集型行业深度GVC的提高对出口贸易碳强度的拉动作用减弱。规模效应的调节作用不明显,结构和技术效应均会降低前向参与度与深度GVC对出口贸易碳强度的正向影响。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降低中国出口贸易碳强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特征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价值链分工是专业化分工不断发展深化的产物,是当今国际分工发展的基本趋势。通过对国际分工理论演进过程的阐述,运用比较优势理论和价值链理论,分析了当今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特征和影响。分析结果认为,中国企业应抓住机遇,积极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要素质量,改善国际分工地位。  相似文献   

11.
股权投资在促进经济发展及科技创新上有重要意义,但是我国的股权投资由于距离产生的监督成本等因素使股权投资的偏好局限在特定的区域及行业,而利用辛迪加方式形成的投资网络在克服距离成本等因素上具有重要作用。为此,本研究基于社会关系网络分析视角探究辛迪加网络特征对股权投资偏好的影响,进一步分析关系网络中的强弱关系对投资偏好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辛迪加网络可以克服以往研究认为股权投资机构在区域及行业投资偏好上的局限性,并且高相似度的股权投资机构形成的强关系网络是影响区域投资偏好的主要因素,而低相似度的弱关系网络则是影响投资行业偏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地区差距说到底是经济增长的问题,加快经济增长,缩小不同地区间劳动生产率的差距是缩小地区差距的根本。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全球价值链的价值环节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空间重组,提供了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配置以提高配置效率的可能。但由于资本、技术,尤其是劳动力的自由流动难以完全实现,这导致了不同地区间资源配置效率存在差异,进而导致地区间劳动生产率存在差异,最终使得地区差距存在黏性。  相似文献   

13.
为了降低经济不确定性和谋求共同发展,包括中国在内的越来越多国家选择加入各类区域贸易协定(RTA),这势必会对我国参与全球价值链产生深远影响。本文运用纵向测量法构建区域贸易协定深度,计算中国参与并仍在生效的贸易协定深度,分析其对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参与度的影响。结果显示,协定深度可以提高我国全球价值链前向参与度,抑制后向参与度。在异质性分析中,不同RTA 类型的作用方向相同,与基准回归结果一致。从缔约国类型来看,中国与发达国家协定深度效应与总体结果相同,在混合型协定中,协定深度作用方向则完全相反。在发展中国家的协定中,提高协定深度只对后向参与度有促进作用。核心条款中,电子商务和知识产权保护条款深度可以提高全球价值链前向参与度,减少后向参与度,对提升全球价值链嵌入位置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4.
在全球价值链整合和服务业全球转移的背景下,东亚服务生产网络的形成与发展在经济上对该地区贸易投资体系产生了深刻变化.服务业和制造业之间的融合互动,生产性服务业,特别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全球转移和东亚区域内经济体自身产业结构调整的诉求,逐步形成富有东亚地区特色的服务生产网络.通过研究全球价值链的深度整合,分析和反映东亚服务生产网络的具体特征,同时对其未来可能对东亚区域服务贸易发展与经济一体化治理机制进行分析和研究,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5.
区域全面伙伴关系协议(RCEP)在全球价值链重塑的大背景下成功签署.RCEP 15个国家是全球和区域价值链的深度参与者,一旦该协议正式实施,必将对全球价值链重塑产生深刻影响.笔者从全球价值链重塑的视角出发,深入探讨了RCEP对亚太地区生产网络的影响,认为RCEP将加速全球价值链的"区域化"步伐,使亚太地区生产网络由二战后日本学者构想的以日本为首的雁型发展模式加速向以中国和日本两国为头雁的"双头雁阵"模式转变.中国将依托RC E P这一巨大平台,深入参与亚太地区生产网络中并发挥更为重要的引领作用.这将对中国构建以国内循环为主、国际国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产生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化,产业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也出现了新的趋势。世界各国的地方产业网络通过全球价值链而被连接起来,并形成了全球产业网络。全球价值链的进一步融合,形成了覆盖更广地域范围和更多产业领域的全球价值网络,产业的价值创造方式也由此发生了深刻的改变。全球价值链与全球价值网络的关联基础是核心能力,核心能力的低成本动态组合推动了全球价值链向全球价值网络的转化。价值网络可以通过网络租金的形式创造出更多的生产者剩余,这成为了从价值链向价值网络演变的内在驱动力。  相似文献   

17.
全球价值链不仅涉及生产和销售领域的合作,还由此衍生出基于全球范围内的污染再分配。以我国多个数据库为基础构建动态面板GMM模型,发现我国企业的全球价值链参与程度与污染排放呈现出非线性的倒U型关系,即企业污染排放随着全球价值链参与程度的上升先增加后降低。同时,上游度和下游度与污染排放影响的模型显示,上游度与污染排放负相关,企业在全球价值链当中的上游环节经济成分会产生减排效果;下游度与污染排放是正相关关系,表示企业在全球价值链当中的上游环节经济成分会增加污染排放。而多重中介效应模型说明,这种非线性倒U型关系的形成是企业上游参与度和下游参与度共同影响下的最终结果。  相似文献   

18.
对外直接投资作为载体将要素分散到不同的国家,使各产品的生产不再局限于某一国内,进而影响一国在全球价值链嵌入的程度。为探究OFDI对中国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影响效应,对二者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得出OFDI对中国全球价值链嵌入度有正向的行业调整效应和技术逆溢出效应的结论。提出为了使投资活动能够更有效地促进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升级,应大力鼓励企业“走出去”、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速培养尖端复合人才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旅游标准作为旅游标准化工作的基础与载体,是直接指导企业开展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文件。文章基于87项旅游标准及260项引用标准构建旅游标准的引用关系网络,使用社会网络分析中的网络密度、中心性、凝聚子群和块模型方法测算引用网络的结构特征。研究发现,我国旅游标准引用网络整体呈现明显的“核心—边缘”的扁平化分布结构,且“核心标准权力集中、边缘标准分布稀松”,位于被引中心、中介位置的标准高度重合;旅游标准引用行为的功能性目的突出,引用范围广泛,但引用网络的层级结构不明显,各细分领域的次级标准引用网络也尚未形成。最后,文章为未来旅游标准的研制及旅游标准化工作的发展提供了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过去的20年里,全球经济一体化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复杂和根本性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国外研究将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相结合,在全球价值链( GVC)、全球生产网络( GPN)和全球创新网络( GIN)的框架下研究区域问题。本文整理了国外有关全球价值链、全球生产网络和全球创新网络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多维度总结和分析了这三个框架各自的研究特点,在此基础上为区域经济发展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