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在以往研究中,明代宫廷的教育机构——内书堂很少被人重视,许多研究明史的论著中或未载,或草草数笔带过。笔者认为,这一宫廷内的正规教育机构的设置,实际上对明代政治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它培养出了一些博学通儒和忠正内臣,当然也出了许多历史上恶名昭彰的宦官。《明史》作者就认为正是自内书堂之设,宦官得以逞智巧、谄君主。实际上,正是由于内书堂之设,普遍提高了内廷宦官的文化素质和自身修养,博览群书、深通义理的大有人在。《明史》和明人的笔记中也间有一些贤宦的记载。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宦官乱政的恶劣局势。当然也不能否认,内书堂之设并不能改变宦官乱政的事实,也出了一些如王体乾般助纣为虐的人。但总体来说,内书堂之设仍是利大于弊,对明代宫廷教育起到积极影响。研究明代内书堂制度具有一定历史价值,也许可以改变一些宦官在人们头脑中的整体印象。 相似文献
5.
基督教在西藏传播小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世界三大宗教对西藏都产生过程度不同的影响,其中以佛教最为根深蒂固,历史文献及后人研究的论著汗牛充栋,此已无须多言。本文对西方基督教在西藏的传布及其影响作一番粗略的叙述,以供从事中国基督教史研究的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6.
7.
《文明小史》是晚清小说家李伯元名噪一时的长篇谴责小说,它以讨论中国维新改革方案和道路为主题,是一部当之无愧的开先河的作品。从其结构、情节和人物设置来看,作品对晚清改革中的种种混乱作了全景式的反映,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缺陷。 相似文献
8.
9.
<正> 俄国对于西藏民间文学的研究在世界上起步最早,当时,从事这项工作的人不是蒙藏学家,就是俄籍布里亚特蒙古人。十月革命后,一些蒙古人进入苏联科学院攻读这一方面的副博士生,又推动了这项研究的深入。苏、蒙学者还通力合作,使研究内容更加全面。我们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俄国和苏联学者的成果作一浏览,将对促进我国和苏联藏学界的相互了解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0.
邓季方在《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第2期载文认为,晚清谴责小说名著《文明小史》的后四十回并非出自李伯元之手。其主要根据是,书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关联词,在前二十回与后四十回中截然不同。前二十回中的关联词主要是“同”字。使 相似文献
11.
《阿黑小史》是研究沈从文小说艺术不可或缺的作品,它的版本变化体现了沈从文及其作品选编者不同的艺术思维和价值取向。《阿黑小史》作为湘西小说的代表作,呈现了作家独特的小说观念和写作章法。在沈从文那里,"平平的写去"是一种创作姿态,也是小说文体的一次重要回归,按照生活的事实而不是生活的逻辑构造作品,不以因果关系而以生活本身的丰富性与本原性结构小说,是《阿黑小史》及其沈从文小说的艺术之美。使用"散文化小说"或"抒情小说"等概念无法真正概括沈从文小说的文体特征。沈从文不特别注重塑造立体的具有丰富个性特征的人物形象,而主要以独特手法写出了人物的写意特征,同时,空间化结构带来现代小说新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2.
《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自1885年创刊以来,始终注重文学研究,刊登的论文不仅反应了20年来文学观念的变化,文学研究方法的更替,而且,无论在哪一个时期,它都站在学术的前沿,引导潮流而非跟从潮流。研究《学志》这二十年发表的文学类论文,可以透视出这段时间里北大研究生文学研究的历史。 相似文献
13.
由王振忠、朱红整理的近代徽商自传小说《我之小史》自2008年出版以来,没有引起徽学和文学研究者的重视。本文认为:这部小说形象生动地记述了徽商由"儒"而"贾"的人生历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作品以一个小人物的眼光,反映了近代乡村和都市的社会变迁;由于作者注重写一部"信史",故小说缺少必要的情节和叙事技巧,但作者有一定的诗才,作品中多穿插诗词,或抒情言志、或描绘山水、或记录民俗风情,仍然有其审美价值;作者多处写自己看戏的经历,保留了丰富的近代乡村和都市戏剧演出的史料。因之,这部小说有着难得的史料价值和一定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14.
明朝末年,入朝鲜作战的东蒙军队将吸旱烟的嗜好带返本籍。而后,旱烟和鼻烟的吸食便从东北及内蒙古之南的汉地传入内蒙古。同治年间,山西商人开始在内蒙古开烟庄,销售烟草。光绪年间,内蒙古嗜鼻烟的人增多,后形成了交换玛瑙鼻烟壶以表示情谊的习俗。民国年间内蒙古有了完善的烟税规则及征税机构。 相似文献
15.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1)
《文明小史》展现了二十世纪初西方文明侵入中国的动态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半殖民中国社会各阶层对西方文明的不同接受态度、价值立场与身份变迁,揭示了中国社会在西方文明碰撞下的结构失衡与分崩离析。面对西方文明,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表现出了不同的半殖民特征:官员将西方文明的各个部分与质素进行区分,对西方殖民主义怀着惧怕谄媚的态度,对西方思想文明又充满仇视;青年学生对殖民主义的抵制终究敌不过西方的文化殖民话语,被西方收编,并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表现出对西方文明的认同;底层民众亲身感受到西方商品带来的舒适便捷,因而对西方文明充满羡慕和向往,同时不得不承受殖民主义带来的民族屈辱,进而产生自我矮化、自我殖民的心态。小说为现代中国文学的文明书写提供了范型。 相似文献
16.
瞿秋白《〈鲁迅杂感选集〉序言》高度肯定并深入阐明了鲁迅杂文的思想内容,不愧为鲁迅杂文研究的奠基之作。论到鲁迅杂文“艺术的形式”,秋白认为杂文所批评的人物乃至所描写的动物均可视为“社会上的某种典型”和“普通名词”,但他又认为杂文未能从容熔铸“具体的形象和典型”,因此还“不能够代替创作”。这种包含矛盾的阐述不啻为杂文研究提出了根本性的“秋白之问”。“鲁研界”迄今为止的研究历史表明,必须对鲁迅杂文所“描写”的“人物形象”进行全面而具体的梳理,揭示那些看似零散杂乱的“人物形象”的内在谱系,这样才能在理论上真正肯定鲁迅杂文“所写的常是一鼻,一嘴,一毛,但合起来,已几乎是或一形象的全体”,也才能真正有力地解答九十年来始终悬而未决的“秋白之问”。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自本世纪二十年代发端以来,经由数代学人的努力,已取得了相当的实绩。特别是随科学理论和方法的传入,乃至八十年代以来人文科学研究的再度繁荣,正走向成熟的境地。其中,周勋初教授《中国文学批评小史》一书(长江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篇幅较其他几部批评史小,但因有深厚渊博的学识作底里,其高屋建瓴的立意,宏肆博辩的议论,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海外汉学界每以为了解中国古文论的锁匙,不但台港等地和韩国纷纷盗版,韩国理论与实践出版社还有译本,数所大学用为教材,在日本也至少有两位学者正着手翻译,于此可见它在海内外的影响正日趋扩大。 《中国文学批评小史》以20万字的篇幅,对先秦至晚清文学理论及批评的发展历程,作了简明扼要的评述。因是简明扼要,自然不可能对每个具体问题作充分的展开,有些根本就未论及。不过,要特别说明的是,这种处置方式,不仅基于全书结构 相似文献
18.
思想史研究历程中薄薄的一页--常乃惪和《中国思想小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常乃惪 (1898~ 194 7)和他的《中国思想小史》。在 2 0世纪上半叶的学术史与思想史中 ,常氏是一个值得注意的人物。一方面 ,他与当时的激进和保守两方不同 ,把国家和制度的建设放在文化与思想的改变之上 ;另一方面 ,他也与当时新旧文化论争中的两派都不同 ,对古代传统的意义与当代思潮的渊源有自己的判断 ,他带着这些思考写下了《中国思想小史》。本文指出 ,这部《中国思想小史》 ,既显露了他的思考 ,也暴露了他的缺陷 ,这部书虽然不能算是名著 ,但从学术史角度看 ,它却是 2 0世纪中国思想史研究历程中薄薄的一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