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文化与外交:战后美国对外文化战略透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刘永涛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62-67
近年来 ,从文化视角研究国际关系和国家对外政策 ,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这大大有利于人们对错综复杂的国际政治和对外政策进行更深层次的揭示和说明。从战后美国对外文化战略的形成、发展及实施的情形 ,以及这一战略在不同时期的基本特点 ,可以看出战后美国一直存在着一种有计划、有目标、有具体实施手段的对外文化战略 ,它扎根于美国的历史经历、信念和国家神话之中 相似文献
2.
纵观美国外交史,其社会多元文化的特征贯穿于美国历史始终。美国文化外交的战略手法和核心架构体系均与其多元文化特征密不可分。新世纪初,在美国多元文化的影响下,其文化外交在实施主体、手段和目的等方面也产生了多元化的轨迹。 相似文献
3.
李兴勇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0(4):81-85
1938年至1942年,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胡适以学者身份出任驻美大使,开展战时外交。与职业外交家不同,胡适凭借自己的人格、声望、信誉,积极展开外交活动,任上在全美各地向不同阶层的美国公众宣传抗战,发表大量演讲,且常从文化路径切入,阐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现代性因素,力图使美国公众同情、了解并最终支持中国抗战。研究胡适驻美任上抗战宣传,对于进一步认识胡适思想、理清国民政府战时中美关系和开展跨文化交流,颇有助益。 相似文献
4.
5.
6.
申小翠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0(5):28-31
文化冷战是20世纪美苏冷战的基本内容之一。作为文化冷战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建设和宣传的战略意义,它们以"好的宣传就是做得不像宣传"为行动标准,寻求所有可能的宣传载体,采取各种隐蔽性和欺骗性手段,加强其意识形态攻势,并最终取得冷战的胜利和建立起文化帝国主义。 相似文献
7.
王小红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2(4):65-65,68
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中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一个国家的文化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外交战略。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浩如烟海,其对中国外交战略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全方位的。 相似文献
8.
在文化领域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是十九大报告对人文交流提出的要求.构建一个完善的文化外交法律体系是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环节.美国文化外交已经开展一百余年,形成了相对完整的文化外交法律体系.这一在现实主义思想影响下的法律体系,一方面体现文化外交维护美国国家利益的明确目标,确立了政府在文化外交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自由主义思潮下美国社会对政府干预文化事务的不信任,促使国会通过立法限制政府直接参与文化外交.政府幕后搭台、非政府组织前台唱戏,成为法律规约下美国文化外交的显著特点.研究作为文化外交机制重要组成部分的美国文化外交立法及其思想根源,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外交法律体系,更好地服务于中国文化走出去,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美国的总统外交与国会外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哲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50-57
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 ,美国国会在美国外交决策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其影响不容忽视。尽管在历史上某些“帝王式总统”当政时期 ,国会因其自身运作机制的特点在对外决策中居于次要决策地位 ,但是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公众外交的影响以及内政与外交的交融 ,国会在美国外交决策过程中的地位不仅得到显著提升 ,而且还逐渐显现出成为掌控美国外交的“锚与舵”的发展趋势。结合美对华政策的制订过程 ,分析国会在外交领域日益凸显的作用 ,我国对美国国会的工作应有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杨光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154-158
美国文化中心是美国近年在中国高等院校开展的文化外交工程,其传播美国文化思想的目的反映美国文化扩张传统,是在“宗教使命感”驱动下,由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美国文化外交理念在中国的延伸,并得到相对成熟的美国文化外交机制保障.比较美国文化外交理念和文化外交机制,中国孔子学院在开展汉语语言教学同时,应加强对中国文化思想的介绍,并在机制上给予保障,提升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崔道伟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2):28-30
"文化外交"在国家对外战略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中国"文化外交"异常活跃,成效显著,但也存在亟须改进的地方。无论是国民心态还是文化内涵、机制建设等方面都应加以调整和完善,不断提高对外文化交流水平。 相似文献
12.
罗会钧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1):27-27
罗会钧在《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第2期撰文指出,在美国的对外战略与外交政策中,均势外交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并表现出全球性、霸权性、灵活多样性和长期性等特点。美国之所以热衷推行均势外交,这是因为:第一,现实主义理论长期影响着美国的外交战略与对外政策,而现实主义历来推崇均势外交;第二,地缘上的优势和强大的国力为美国推行均势外交提供了有利条件;第三,均势外交符合美国国家利益与对外战略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刘舸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1):36-39
"中国威胁论"是理解冷战后美国对华外交战略调整的文化线索.冷战后,"中国威胁论"持续充斥美国朝野以及各类传媒,涉及文化、经济、军事等方面."中国威胁论"引发美国在战略上对中国的重新定位,并导致美国对华外交战略的调整. 相似文献
14.
15.
16.
刘再起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8(3):357-361
20世纪末苏联意识形态文化的认同面临严重危机,随之俄罗斯社会政治生活发生了急剧的变化,文化因素对俄罗斯人对现代社会和政治的认同及新的价值观的形成及其相应机制的建立已经产生、而且仍将产生重要作用,要观察和研究今天俄罗斯社会的种种现象及其内外政策,必须考虑其特有的历史、传统、宗教和民众心理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刘再起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8(3):357-361
20世纪末苏联意识形态文化的认同面临严重危机,随之俄罗斯社会政治生活发生了急剧的变化,文化因素对俄罗斯人对现代社会和政治的认同及新的价值观的形成及其相应机制的建立已经产生、而且仍将产生重要作用,要观察和研究今天俄罗斯社会的种种现象及其内外政策,必须考虑其特有的历史、传统、宗教和民众心理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舍娜莉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0(2):95-98
邓小平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举世公认的卓越的外交家。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他冷静观察国际风云变幻,科学分析并准确把握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局势,在继承毛泽东外交战略思想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富有时代特色的,切合中国实际的外交战略思想。本文从务实性与创新性相结合、坚定的原则性与灵活的策略性相结合、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鲜明的时代性与历史的继承性相结合四个方面探讨邓小平外交战略思想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9.
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在国际关系和外交领域中引发了一场新的革命,以推动观念、心灵和价值观为目标的一种新的外交方式———公众外交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经济、政治、文化不同的国家在开展公众外交方面各有不同的特点,本文回顾近年来西方各国公众外交的政策及活动,对这些国家公众外交的特征和差异进行了归纳和比较,希望对发展中国家开展公众外交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20.
于翠红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2002,11(2):46-49,68
在当代美国外交中 ,以“人权”为武器实现既定的外交目标是美国对外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从美国“人权外交”的由来、美国对华推行“人权外交”的事实入手 ,着重探究其深层次的文化动因 ,对全面认识美国推行“人权外交”的原因以及对我国政府思考制定长期的战略策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