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司马迁的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司马迁在给任安的信中,提出了他作《史记》的目的,是“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这两句话很重要,可以看作是司马迁史学思想的一个方面,有值得说明的必要。这两点可以分着看,也可以合着看。分着看,“通古今之变”,是研究历史发展的过程,“究天人之际”,是研究历史上“天道”和“人道”之间的关系。合着看,是说历史上人世之间之所以发生变化,是受天意的支配和控制,这样就把这两句话算作是一回事了。看来,  相似文献   

2.
重评司马迁的“通古今之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评司马迁的“通古今之变”陈桐生汕头大学中文系此前的《史记》学界普遍认为,司马迁的“通古今之变”与“究天人之际”是两个互不相干的独立命题,而司马迁的“通古今之变”是一个与董仲舒“天不变道亦不变”相对立的社会历史进步发展的观点。有的学者从《史记》的编纂...  相似文献   

3.
自然环境:历史制约与制约历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与自然,是一切研究历史的人们关心的永恒课题。司马迁提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一代一代的史学家为此作出了巨大的努力,而只有唯物史观才可能对此作出唯一科学的解答。自然界是人类社会的培养基,又是人的行为对象。人无法脱离自然而生存;人的生存又改造着自然。历史地认识自然环境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对于更好地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略论司马迁的道家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萍 《齐鲁学刊》2000,(4):84-89
司马迁曾将自己的著史宗旨明确概括为“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 ,而他在贯彻这一宗旨时 ,又表现出明显的道家思想倾向。在“究天人之际”时 ,司马迁以道家的天道自然观为宗镜 ,主张顺天而动 ,同时突出人在历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扬弃了以天命为中心的神秘主义思想。司马迁强调人类社会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 ,志在“通古今之变” ,而这又是对道家辩证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本于道家的批判精神、人格独立意识和抱朴守真思想 ,秉笔直书的实录精神成为司马迁“成一家之言”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另外 ,在社会政治观、人生理想以及文章风格等方面 ,司马迁也颇得道家思想之沾溉  相似文献   

5.
<正> 当中国改革开放进入第三十个年头,1983年创办的《重庆社会科学》已走过25个春秋。伫立2008年新的起点,《重庆社会科学》孜孜以求在内容、形式、风格上更大的发展,于读者更相宜、更有益。我们尤其注重内容的分量,"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唯其如此,《重庆社会科学》所发表的学术研究成果才能有助于繁荣和发展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才能有助于推进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6.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在理论上所作的两个伟大发现之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将历史学从迷乱混沌的状态中拯救出来,使历史研究成为一门科学。在这以前,历史学家只能在黑暗中摸索,在历史的迷宫内徘徊。我国数千年的文明,虽然产生了象司马迁那样“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  相似文献   

7.
二十四史纂修情况、纂修思想,均呈现"凡四变"的阶段性。纂修思想,自"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述往事,思来者",一变而为"续统"、"述德",断代为史;自"为在身之龟镜"再变而为"以史治心"求"至治",记事由"实录直书"转而为"专事褒贬";三变为"辨正统";四变而为"国灭史不灭"。  相似文献   

8.
司马迁是我国传记文学理论的开创者 ,他提出的“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的写作目的 ,为历史上建立了功名的人立传的原则以及考信于六艺、以雅为主和互见法等搜集和整理材料的方法 ,都对后代的传记文学写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构筑人类审美王国的理性大厦──周来祥教授美学思想讨论会概述杨存昌在异彩纷呈、潮起潮落的中国当代美学研究中,周来祥美学“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以其严密的体系性、深厚的历史感、广阔的思想视野和强烈的理性思辩色彩,受到了中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0.
"通古今之变,融中西之学,究天人之际",构成了21世纪中国哲学新开展的三重维度。"通古今之变",即改变主要从时代性维度来评断中国哲学的偏颇,实现传统与现代的辩证连接,以畅通民族文化生命,贞定中国哲学作为人类哲学殊相之一的地位,在人类哲学之一般的高度确立体现中国哲学自身智慧精神的当代理论形态。"融中西之学",即在挺立民族文化精神之主体性的基础上,以开放的心态更好地吸收外来文化,进而实现中西两大哲学传统的平等对话与深度融合,为探索未来人类更为健康、合理的存在形态做出中华民族应有的贡献。"究天人之际",即面对当代社会出现的人性的异化与人生意义失落的存在境遇,确立能够安顿现代中国人生命意义的终极关怀价值系统,以为国人的生命存在寻求安身立命的依归。三个向度的展开,代表了寻求中国哲学之新综合与新创造的一种努力。  相似文献   

11.
<四川通史>,历时4年,重修面世,此乃四川史坛之盛事! <四川通史>说的是历史.历史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述兴衰之替、明治理之道的学问."历史的发展像自然的发展一样,有它自己的内在规律".历史是由已经过去的众多人、物、事及活动构成的,纵横交错,纷繁复杂.史学家们把历史上看似分散的、孤立的人、物、事联系起来,揭示其相互间的内在逻辑;在阐述"如何而来"的基础上,标示出"现在何处"的时空坐标,进而作出"向何处去"的方向演进和理想求索.  相似文献   

12.
19世纪中叶起,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古老中国被动地加入了"世界历史"进程。此后百多年来,中华民族在现代化的道路上艰难前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发生了(着)深刻的变化,特别是上世纪中期新中国成立及后半叶展开市场取向的改革以来,现代化建设成就显著,但也遇到了不少新的问题与挑战。司马迁云,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在当今经济文化全球化日益加速的新形势下,系统考察一下百多年来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种种领域之重大转型,从不同学科角度研究转型前后的主要特征及变化转型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中叶起,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古老中国被动地加入了"世界历史"进程。此后百多年来,中华民族在现代化的道路上艰难前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发生了(着)深刻的变化,特别是上世纪中期新中国成立及后半叶展开市场取向的改革以来,现代化建设成就显著,但也遇到了不少新的问题与挑战。司马迁云,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在当今经济文化全球化日益加速的新形势下,系统考察一下百多年来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种种领域之重大转型,从不同学科角度研究转型前后的主要特征及变化转型  相似文献   

14.
在司马迁的研究中,不少研究者都肯定司马迁的哲学思想是唯物的,社会历史观是进步的,政治主张也是进步的,反映了全民的意愿,和当时的“统治阶级的支配思想立于对立的地位”。如有人说:“司马迁反对天命可以决定人们的吉凶祸福的神秘思想”。有人则说:“《史记》从历史上‘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是跟当时以阴阳五  相似文献   

15.
司马迁以《史记》立名深受孔子思想的影响 ,同时是他所处的时代立名风盛所致。他在遭遇李陵之祸以后 ,仍然志在没世而传名 ,并注意历史人物的立名意识 ,时时表现在《史记》的纪传中。在这种情形之下 ,《史记》实录的史性特征伴随着司马迁”究天人之际”的理性思考、“通古今之变”的大历史观以及原始察终、见盛观衰的“变”的思想 ;其诗性特征主要是把历史文学化 ,渗透自我对人生的感愤情怀。二者的冲突存在于写作的原则上 ,却化解在人的故事中  相似文献   

16.
历史与哲学不应当是绝缘的,而且它们本来就不是绝缘的。历史学的希腊语含义是“真理的探索者”;我国古代历史学的伟大奠基者司马迁,把“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当作历史学的终极目的。这些都在一定意义上揭示了历史与哲学之间的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黑格尔的《历史哲学》,在历史哲学的发展史中,具有重大的意义,这是因为他试图从世界历史发展的宏观性上抽象出历史的规律性来。由于黑格尔的《历史哲学》是建立在历史唯心主义的体系上面的,象一切唯心主义的历史哲学一样,它无法揭示出历史存在和发  相似文献   

17.
司马迁创作《史记》一书的理论与实践,详见他的《太史公自序》和《报任安书》。其中主要是说:他著述《史记》,“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司马迁是懂得天文星历的,曾主持过汉武帝时期修订历法的工作。因此,他所说的“究天人之际”,显然和风靡当时的“阴阳五行,天人感受”等诸凡“多条祥”的说教是绝然不同的。  相似文献   

18.
汉代史学家司马迁述其修史志向时说:“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可见,对于天人、古今的认识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层面。传统儒家的天人观,代表了古代中国人对于天与人亦即人与自然的基本认识,是儒家伦理政治学说的理论基础。本文试图就儒家天人观的内容,结构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等问题提出一些看法,以就教于读者。  相似文献   

19.
司马迁史学思想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马迁史学思想新探王成军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明确指出《史记》的总纲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一总纲实际上高度浓缩了司马迁的史学意识。本文参照西方史学思想,从比较史学的角度,拟对司马迁这一治史总纲所蕴藏的高度发达...  相似文献   

20.
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曾说自己创作《史记》最主要的意图是“欲以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其中“究天人之际”又居于核心地位。天人关系既是汉代哲学的中心议题 ,也是司马迁最为关注的思想主题。关于司马迁天人思想的性质 ,目前还存在着不少争议 ,论者或指其为无神论 ,或称其为有神论 ,却少有从文化积淀和时代影响的角度加以探究者。其实文化和时代犹如巨大的透镜 ,它预设了人们观察世界的角度和深度 ,决定了人们辨识事物的方式和思想底色。要探明司马迁天人思想的性质 ,搞清其中的时代影响与文化积淀应该是题中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