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格律诗的标点一般是一逗一句。有些诗文这样标点是符合文意的,有些则不然。这对理解诗的层次与语义关系有一定的影响。因而正确运用标点符号为格律诗标点,会有助于对诗句层次的分析与语义关系的确定。同时,还要弄清诗行的含量,主要依据是结构,从结构入手,确定句子,分清层次,然后判断各层次间的语义关系。总之,对格律诗的分析应该确定句子不囿于行,分析结构不止于行,划分层次不限于行,判断关系不拘于行。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论证了古希腊荷马史诗和我国藏族史诗格萨尔王具有从氏族向奴隶社会转变的历史同步性基础上 ,从战争与美女、道义、神话三个方面主要围绕《伊利亚特》和《霍岭大战》进行比较。侧重对不同之处的考察和论证。在第一个方面的论证中指出身为皇后的美女成为战争的掠夺对象 ,是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部落之间战争的最高表现形式 ,然而两个皇后的人格地位有所差异。第二方面论证了二者在战争问题上不同的道义观 ,指出《伊利亚特》战争没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 ,而《霍岭大战》中格萨尔总是作为正义的一方 ,是争取民族统一和富强的战神。第三个方面论述在神话的外衣下 ,宗教的表现形式。指出神话是宗教的胞兄 ,神话发展到一定阶段 ,人对神的想往转为敬畏、信仰和崇拜 ,神话便步入宗教。由此论证《伊利亚特》的宗教处在一种较原始的形态 ,而《霍岭大战》的宗教形态比较成熟。根据二者的不同特点 ,结合两部史诗各自产生的历史、地理、自然环境等因素 ,得出结论 :荷马史诗所表现的人类童年正常发展的儿童 ,格萨尔史诗则表现的早熟的儿童 ,后者的认识水平已完全超出氏族或奴隶社会社会的观念 ,而带有鲜明的封建社会特点  相似文献   

3.
《格萨尔王传》是世界上目前尚被传唱的最后一部史诗,传唱区域主要在中国西藏和中亚地区。目前在中国藏区,有140多位演唱艺人在说唱这部史诗。《格萨尔王传》已经存在有1000多年,长达60万诗行,是世界最长的史诗。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 1 9世纪 50年代记录的裕固族口传文学资料 ,对藏族史诗《格萨尔》中的《霍岭大战》的主要内容与裕固族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从而揭示了历史上藏族与裕固族之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格萨尔王传》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这是著名《格萨尔》专家王沂暖先生,对已出版的《格萨尔》分部本的诗行进行统计之后作出的结论。《格萨尔》之所以能有此美誉,这与它具有庞大的分部本群体是分不开的。那么,《格萨尔》史诗究竟有多少部分部本呢? 按照史诗分章本的说法,格萨尔从天界降临人世,他的任务是“降伏四方四种魔”。这四种魔就是北方的魔王路赞,西方的霍尔白帐王,东方的姜国萨当王,南方的门国辛尺王。以降伏这四种魔的故事为内容形成的分部本是《降伏妖魔》、《霍岭大战》、《保卫盐海》和《门岭之战》。但到后来,情况就发生了变化,《花岭诞生》之部说格萨尔“他是黑头人类王,为降伏妖魔来人世,他是镇压霍尔、魔国、姜国的人,四大宗八小宗他统治”①。很显然,这里分部本已从四部扩大到了十二部。但这种说法却不见于其他唱本,也不知八小宗  相似文献   

6.
在世界上众多的史诗中,虽然它们都具有各自不同的民族个性和特点,然而使人大感惊讶的是,如果把它们分门别类地加以考察,就会发现它们在主题、结构、人物、情节等方面存在许多类似。史诗中为什么会出现和怎样出现的类似?显然,这值得我们加以探讨。下面重点就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的《霍岭大战》之部中的荷马模式,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中反诘句后的标点使用很不一致,这类的标点问题在教材中不仅数量多,而且颇具共性,在其他古代汉语教材和古籍出版物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在对此类问题全面考查的基础上,文章分析了造成标点错误的原因——对标点的目的认识不清,其深层原因是标注者误把句子的口气当成了语气。  相似文献   

8.
武汉大学中文系和计算机科学系的同志们合作,把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全文存入了RD—11微型机软盘,并且利用计算机对《骆驼祥子》的语言资料作了自动加工处理。他们的软件系统可以进行自动查频、自动编索、自动检索、自动校对、自动统计标点及句长等工作。他们可以在计算机上对语言工作者提出的任意字、词、词组、短语、句子进行检索,打印含有这些字、词、词组、短语的全句原文。对我国语言研究的现代化,特别是研究手段的现代化来说,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他们已经用计算机打印了《骆驼祥子》的《单字频度表》、《标点频度表》、《句长频度表》、《音序检字表》、《部首检字表》、《音序逐字索引》。现在,他们把《骆驼祥子》的《逐字索引》、  相似文献   

9.
基于语料库的技术,笔者通过自建小型语料库,从词汇层面和句子层面对散文《落花生》两个英译本中的高频词、型符/类符比和平均句长进行对比。利用AntConc软件得出相关数据,进而对译者风格进行分析。本文克服了译者风格研究的主观局限性,且可以直观地分析译文的文体特色,为更加客观、科学地研究译者风格提供了新视界。  相似文献   

10.
闵尔昌《江子屏先生年谱》是研究江藩乃至清代学术的重要资料。漆永祥和郑晓霞、吴平分别对其进行了校点整理。漆永祥校点本存在文字错误共有29处,含脱误14处,衍误6处,讹误8处,倒误1处。另有标点错误8处,含句逗不当5处,专名线标示不当3处。郑晓霞、吴平标点本存在闵尔昌《江子屏先生年谱》注文标识不当以及标点失误两大问题。  相似文献   

11.
形容词紧缩句是指由形容词充当分句内谓语的紧缩句。《庄子》共有这类句子170句,只有10句不用关联词语,作为紧缩句句型标志的常用关联词语有“而、则、虽、故、乃、非”等。从语义类别来看,主要有假设、条件、承接、转折等几种关系。  相似文献   

12.
195 9年 ,中华书局出版了顾颉刚等先生标点的《史记》 ,从此 ,以其高水平、科学的标点 ,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 ,使《史记》广泛流通 ,中华本《史记》也就成为权威的标点本 ,作为运用现代标点符号整理古籍的典范而学习。但是 ,笔者在阅读《史记》的过程中 ,发现《史记》的标点也存在一些问题 ,仔细分析发现这些问题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未仔细分析文法、文意而出现错误 ;二、前后标点不一 ,违反同一性原则 ;三、本不应当断开却误加标点 ,割裂句子 ;四、未仔细审核特殊的字义、词义而出现错误  相似文献   

13.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文章基于语料库的视角,选取《三国演义》罗慕士英译本为语料,CLOB小说语料库为参照语料库,利用Word Smith 6. 0以及Antconc 3. 2语料库检索软件从词汇和句子层面进行量化统计,进而对文学作品译者风格和译者特点进行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分析。研究发现,《三国演义》罗慕士英译本译文在词汇、句子等方面符合译入语读者的阅读习惯,反映了罗慕士的翻译风格。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句组?1984年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写的《中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指出,“句群,也叫句组,或称语段,是前后衔接连贯的一组句子。一个句组有一个明晰的中心意思。”这里包含有这样三层意思: 1、在语法上,句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衔接连贯的句子的组合,是大于句子的语言单位;  相似文献   

15.
《格萨尔王传》(以下简称《格》)是一部在藏民族中产生,在藏蒙民族中广为流传的英雄史诗。这部史诗现在流行在世界各地的分部本约有六十多部,百余万诗行,一千多万字。它是以口头说唱和手抄本并行的方式流传在我国西藏、青海、四川、甘肃、云南、内蒙等地广大藏蒙民族间极其珍贵的一部具有人民性和艺术性的英雄史诗。它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以说唱体史诗的形式,塑造了以格萨尔为首的许多藏族英雄的群象。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列举了竹简《文子》白话文中标点的诸多不妥之处 ,分别从宜断而未断 ,不宜断而误断 ,宜属上句却断为下句 ,宜属下句却断为上句 ,虽断而标点不妥等五个方面予以讨论 ,并一一提出修改意见及修改理由  相似文献   

17.
世界文学史上的史诗,除《奥德赛》、《伊利亚特》外,把俄罗斯的《伊戈尔王子远征记》算上,也是寥寥无几的。我国《诗经》中有一篇《玄鸟》,是商王朝的史诗,全部只有二十二句,叙述了商朝祖先的神话及建国的过程。还有一篇《生民》,是周王朝的史诗,全部只有六十四句,叙述周始祖后稷出生的神话和周王朝建国的过程。这两首短诗虽然叙述了商周王朝建国的历史,但太简略,不能和上述外国史诗相比。此后,约两千年,这类用文字记录出来的史诗就几乎没有出现过。直到公元十三世纪,才又出现一本比较大型的史诗,但不为文史学家所注意。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选取朱自清散文名篇《荷塘月色》分别来自中国译者、西方译者和中西合作译者的三个译本为语料,利用语料库分析软件Simple Concordance Program 4.0和Textanz,从译本中的词汇变化量、句子长度、可读性,以及情感表现、比喻修辞翻译等方面入手,对三个译本的文体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三个译本在词汇层面都是低密度文本,句子都在中句范围内,与原文质朴的语言风格吻合;但在情感词汇使用、比喻修辞翻译及可读性指数上,存在着一些区别。  相似文献   

19.
语料库语言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已经被广泛运用于文学批评领域。以BROWNA语料库中小说部分为参照,建立《红字》可比语料库,利用语料库检索分析软件WordSmith Tools 4.0,对两个语料库的平均词长、词性分布、主题词和平均句长等信息进行统计和量化分析。分析结果不仅验证了Hawthorne独特的文体风格,同时也揭示了《红字》的故事情节。  相似文献   

20.
<正> 我国的古书,在新文学运动以前一般很少有断句,更没有标点。鲁迅说:“标点古书,印了出来,是起于‘文学革命’时候的。”(《花边文学·点句的难》)把古书标点,给人们学习继承古代文化遗产带来很多方便。但是,“古文本来也常常不容易标点”(同上引),因此,除了难免有时会断错句之外,还常常会引起歧议,而且也常常难以判定是非,取得一致的意见。古人给古书注解,也有同时断句的,唐颜师古注《汉书》时,《赵禹传》中有几句他是这样断的:“公卿相造请,禹终不行,报谢务在绝知友宾客之请。”宋袁文以为“殊不可解”,因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