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辛亥革命创建了中国的现代多民族国家,但也生成了现代中国的民族问题。外蒙古的独立,西藏的“驱汉”,新疆的泛突厥运动,满洲国的创立,内蒙古的统一自治运动,西南夷苗的政治承认诉求,所有这些都是创建民国之后生成的问题。与中华民国不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找到了一条解决民族问题之大道,那就是:承认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国各民族共同缔造了这个国家。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熟知中国国情的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十分重视民族工作。早在1922年7月党的二大宣言中就提出了“蒙古、西藏、回疆三部实行自治,成为民主自治邦”,“用自由联邦制,统一中国本部、蒙古、西藏、回疆,建立中华联邦共和国”。1928年7月,党的六大又提出了“统一中国,承认民族自决权”的主张。1934年1月,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提出:“承认中国境内少数民族的民族自决权”,“蒙古、回、藏、苗、黎等,凡是居住在中国地域的,他们有完全自决权,加入或脱离中国苏维埃联邦…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我们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里,正确处理民族问题,改善民族关系,是一个关系到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那么,加强民族法制,运用法律手段调整民族关系,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和自治权利,则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民族立法是加强民族法制的基础和前提。但是,民族立法是什么?这在任何法律辞书里都是不曾见的。而实际上,它在我国的政治生活中却是客观地存在着并不断地发展着,只是人们对它的重视很不够罢了。本文不揣冒昧,试图就这一问题的概念、历史发展情况以及与此有关的一些法学理论上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元代汉儒民族思想的发展进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元朝的统一为多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民族思想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在理学、史学、政治等领域,元代汉儒的民族思想从故国思绪和"夷夏之辨",逐步转向以务实态度承认元朝统治、认识多民族统一的历史意义、平等看待各民族的历史地位和关系。元代进步的民族思想在总结多民族历史、促进民族融合和国家进步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目前世界和平与发展仍面临着诸多难题和挑战。增强公民的政治认同感、提升民族国家的凝聚力,对实现国家的统一和发展有深远的意义。因此,在国家发展进程中,要理清政治认同和国家凝聚力二者的相互关系,才能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凝聚力是推动中华民族整体不断向前发展的内在力量。只有通过不断完善公民政治参与制度、政治体制改革,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化,才能建构多民族国家意识,增强民众的政治认同感和国家凝聚力,最终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  相似文献   

6.
王通的儒家民族思想与其儒家大一统王道政治观相辅相成,既是对魏晋南北朝以来民族冲突与融合的反思,也是对建立新的、统一的多民族王朝的理论建构。王通强调以政治认同作为国家统一和民族统一的基础,提倡仁德面前各民族平等,主张民族文化交流与互补,不仅丰富和发展了传统儒家民族观,并为唐代大规模的民族融合开启了理论先河。  相似文献   

7.
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工作是在多个民族的内部认同中构建起来的。在全球化、分化、后殖民与少数话语的语境中,深入推进和展开保护与传承的理论与实践,应认真分析现代多民族国家的民族认同与文化认同的建构问题。结合北方"三少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传承情况,探索以民族认同为基础的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的理论根源,推动实现从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与跨文化认同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儒家思想与民族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问题是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 ,它关系着国家的统一、稳定 ,社会的发展进步。中国古代进入封建社会的各民族政权 ,最终皆以儒家思想作为统治思想 ,在确定国家政治体制及民族政策时 ,无不以儒家思想为依据 ,特别是入主中原的各少数民族政权 ,大都采用灵活务实的民族政策 ,在大力推进政治儒学化的过程中 ,不断加速少数民族地区的封建化进程 ,这不仅促进了民族融合和民族团结 ,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同时也延续和保存了儒学传统 ,使中国数千年来始终保持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格局。  相似文献   

9.
论多民族国家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特点及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民族国家内部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整合既关系到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又影响到民族的繁荣和国家的昌盛。民族认同并非简单的文化认同,而国家认同也并非完全的政治认同。民族认同中包含了民族共同体的政治利益诉求,而国家认同中也包含了民族内部和民族之间的历史文化的渊源关系与联系性,并以此互为基础。因此,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而言,可以通过实现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良性互动来促进二者的相生,遏制二者的相克,从而维护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统一,实现民族的繁荣和国家的富强。  相似文献   

10.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联邦在民族政策领域实施了一系列不同于苏联时期治理多民族国家的策略,如在主要的法律中强调实行人权和公民权高于民族权利的原则、取消身份证上的"民族"栏、实行民族文化自治政策、倡导民族群体间的宽容与理解、构建并强化国家民族认同等。这些策略的实施,与其构建公民社会的国家长远发展目标密切相关。目前,俄罗斯还处于公民社会建设的初创阶段,但以上政策的实施,无疑十分有助于其长远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关于加强民族报道的探讨向清凯民族报道就是关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以及民族问题的新闻报道,它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内容。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关系到国家的统一、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边防的巩固等,加强民族报道可以在民族地区的现...  相似文献   

12.
进入新时代以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被确定为党民族工作的主线和“纲”,因此,从国家战略高度重新审视以往民族工作成为民族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日战争使中华民族解放获得最高意义,是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重要转折点,中国共产党在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领导全民族抗战过程中,站在国家民族立场上承担起实现民族独立和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任务。作为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高举爱国主义旗帜,以实现中华民族解放为己任,同时基于国家统一的政治需要,对少数民族政策由“民族自决”的分离形式实现政治解放转变为“民族自治”的统一形式实现政治解放,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捍卫国家统一的前提下保障各少数民族的政治权利,最大限度地弥合民族国家建立与中国多民族国家实际之间的张力,成为多民族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有效政治安排,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进一步中国化,为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13.
民族政治发展研究缘起于中国政治学、中国民族政治学的学科发展和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实践的变化。目前,这一研究主要涉及民族政治发展的内涵与内容、形成与实现、困境及出路、目标与战略、未来走向及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政治发展与政治参与、政治发展与政治文化建设等领域。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民族政治发展研究将呈现出注重实证分析与现实问题和个案研究、注重政府政治体系与非政府政治体系并重等走向。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一个由五十六个民族结合而成的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民族关系问题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实现我国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的重要保证,是实现各民族大团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重要保证,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二大深刻地指出:“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对于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来说,是一个关系到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要发展、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民  相似文献   

15.
自秦始皇建立大一统国家以来,历代王朝都从民族实际出发,制定了一系列民族政治法律制度,以调整民族关系,解决民族问题。这些制度对促进和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起了积极作用。在民族政治法律制度方面,秦朝开创了很好的先河,汉朝给予了发展,从而形成了两朝一体的民族政治法律文化,并对以后各朝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探讨秦汉民族政治法律制度,不仅能发掘我国历史文化的瑰宝,而且对我国现今解决民族问题也有历史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民族政策的得当与否最终体现在实施的效果上,清朝能够在辽阔的疆域上实现空前有效的统一,全面奠定了现代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坚固基础,揭示出清朝的民族政策总体而言是较为成功的。民族关系的和谐与否关系着国家的兴亡,清朝施行的民族政策对今天民族工作、构建和谐民族关系有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长期以来,众多民族生活、繁衍在中国这个统一国家内。多民族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各民族发展不平衡,少数民族的发展相对后进一些,也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由于多民族的存在和民族间发展不平衡的存在等原因,我国一直存在着民族问题,而且始终是革命和建设中的一个重大问题。民族问题又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  相似文献   

18.
试论民族学校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国家的稳定统一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们正确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民族学校开展正确的认同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民族和国家认同意识,有利于促进各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统一,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多元文化主义思潮的兴起,西方学界不少学人倡议以多民族联邦制来包容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群体的民族认同和自治要求。这种制度主张不仅在理论界应者众多,而且深刻影响了一些国家的政治进程。金里卡的多元文化主义构成了对多民族联邦制最为系统和深刻的政治哲学辩护,但他的理论奠基于本质主义的错误文化观。此外,从多民族联邦制所内含的制度逻辑来看,它并不利于多民族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统一,一些多民族联邦国家的历史和现实也印证了这一判断。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各民族都无一例外地拥有或曾经拥有自己本民族的传统政治管理体系,并对当前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管理产生着一定的影响。本文就少数民族传统政治管理的表现、特点,对民族地方行政管理的影响及其发展重心进行阐述,意在促进民族地方行政管理与传统政治管理的有机结合,推动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的科学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