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俄藏黑水城出土的《番汉合时掌中珠》全部书叶可合并为4个印本,本文编为A本、B本、C本和D本。其中A本为初编本,也为初刻本;B本、C本和D本就文字内容而言同属于修订本,但版本为两个,即B本和c本为同一版本的两个印本,D本为另一版本。  相似文献   

2.
《大唐开元礼》是复原唐令所依据的最基本的文献之一。当它的记载与其他文献存在差异时,首先应当综核《开元礼》的不同版本,由此确定这一记载本身是否存在讹误或缺省;其次则需考虑《开元礼》所载制度并非仅限于开元七年的立法,还融入了开元二十年成书之前的新制,而且《开元礼》的《序例》与五礼仪注对于新制的吸收并不同步,同书的两个部分之间存在矛盾性的记载。此外,开元七年至二十年间颁布的新制也没有全部体现在《开元礼》中,即使是标有"永为常式"等字样的新制也可能随时被废止。这些都为此前的唐令复原成果带来了若干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3.
李畅 《理论界》2005,(9):182-183
吴祖光的剧本《风雪夜归人》共有四个版本:初刊本、初版本、人文本和中戏本。其中中戏本是还原到剧本的初版本,即严格来说《风》剧只有三个版本。而这三个版本最主要的不同之处在剧本的尾声部分。而作者最后还是回到了初版本,觉得初版本的尾声最为理想。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比较这三个版本的尾声来说明,为什么初版本的尾声最为合理。  相似文献   

4.
1988年作者在齐鲁书社出版的《张竹坡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跋中公布:大连图书馆新发现一部与吉林大学图书馆藏本相同的《金瓶梅》张评本。近年,作者在校注张评本时又对两个版本作了细致的考证和比较,判定吉大藏本是据大连图书馆藏本修改而成,将两个版本的相异之点公布与众。并判定吉大藏本的加工刊刻着为张竹枝的弟弟张道渊。  相似文献   

5.
存世的西夏文《佛顶尊胜陀罗尼》可分为纸本和石刻本两类,其中纸本包括黑城出土本、绿城出土本和居延出土本,石刻本包括居庸关石刻本和保定经幢本。本文在对照黑水城纸本《尊胜陀罗尼》的基础上,对保定经幢本进行了复原和解读,并根据不同版本所用西夏文译音字的不同,探讨了保定本与黑水城纸本以及居庸关石刻本的传承关系,希望能为研究元明时期西夏文《尊胜陀罗尼》的传播,乃至西夏后裔在中原从事宗教活动的情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余治编纂的《得一录》是一部总汇慈善章程的善书,在晚清民初具有非常广泛的影响。该书于同治八年首刊于苏州得见斋,以后一再翻刻,形成多种版本,其中主要有目前研究者较多引用的十六卷本和当时实际流传更广的八卷本两种。十六卷本为原刻本,而八卷本则是光绪十一年长沙宝善堂重刊过程中所做的修订本。这两种版本内容基本相同,差异主要表现在目次编排上,表现了编纂者不尽相同的编纂理念。十六卷本相对更侧重按慈善组织和行为的类别来分卷编排,比较突出其善举章程总汇的特色;八卷本则比较注意从善举的性质出发来归类编排,劝善教化的功能明显加强,而善举章程总集的特色则有所减弱。八卷本虽非最早版本,但乃是在原来版本的基础上经过精心修订和编排而成的好版本,在编校质量上,已超越十六卷本。  相似文献   

7.
张杰 《人文杂志》2001,(6):106-111
本文对多年来<金瓶梅>各种版本及版本之间关系研究作了一个小结,力图阐述清楚<金瓶梅>四个类别版本初刻本、词话本、崇祯本、张评本的产生年代、基本状况以及它们之间的源流关系.画出了两张<金瓶梅>版本源流全图.  相似文献   

8.
元人廼贤所著《河朔访古记》,今存多个版本,皆源自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残本,其中文津阁《四库全书》本和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是比较重要的两个版本.两种四库本由于抄手和所据底稿的差异,存在大量不同之处,可分为字体不同、文字不同等几个方面.通过对两个版本逐字逐句比勘,可知文津阁本校上时间较早,是较原始的本子.文渊阁本校上时间较晚,是修改后的本子.两种四库本各有优劣,可以互补,不可偏废.  相似文献   

9.
张磊 《云梦学刊》2007,28(6):159-160
留有名人手迹的图书主要有庋藏本和签名本。这两种版本的图书之所以珍贵,在于名人的手迹产生了“名人效应”;改变了原书的版本状态;增加了附加或累计的新生价值;从而显示出一种独特的文化魅力而有别于其它书籍。  相似文献   

10.
郭剑敏 《阴山学刊》2009,22(6):51-54
《青春之歌》的初版本与再版本在内容上有诸多的不协调之处,这一结果的出现,来自于作家对主人公林道静这一形象在两个版本中角色定位的内在冲突。再版本中的林道静已偏离了作家的写作初衷与原有的形象发展轨道,这反映了作品写作年代的国家意识形态话语对作家个人话语的制约与修正。  相似文献   

11.
从《聊斋志异》手稿本看铸雪斋抄本麦缃《聊斋志异》诸版本中,以青柯亭本影啊最大。它利行于清代乾隆年间,翻刻本众多,形成系统,至今仍为通行本。它流传了近两个世纪以后,发现了作者的半部手稿本,后来又发现了铸雪斋抄本。以这三个本子互校,可以清楚地看到:青柯亭...  相似文献   

12.
《三国演义》版本演变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全面考察了《三国志演义》的版本演变过程,清晰地阐述了各阶段的不同特色及其递嬗关系。《三国志演义》的版本可分为四个系统:通俗演义系统、志传系统、批评本系统、毛本系统。嘉靖元年刊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出现之前,应存在一种或数种“旧本”,这种版本的文字与嘉靖本不完全相同。在嘉靖本之后出现的余象斗本中有比较详的关索故事为嘉靖本所无,此外,在细节描写上,在文字上,在引用诗赋论赞上,在人名、地名、时间、名物上都存在诸多差异,这实际是保留着嘉靖本以前更早版本形态的表征,是嘉靖本之前存在“旧本”的有力佐证  相似文献   

13.
《三国演义》版本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世纪 80年代以来 ,《三国演义》版本研究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就版本演变的源流关系而言 ,大家都承认嘉靖元年刊本是现存最早的版本 ,但它是否最接近罗贯中原作面貌的版本 ,则还有两种不同观点。大家都承认“通俗演义”与《三国志传》这两大版本系统的并存 ,而对其先后关系 ,仍有各种不同见解。对于个别学者提出的黄正甫本《三国志传》是《三国演义》的最早刊本的观点 ,多数学者认为不能成立。为此 ,需要中外学者继续深入钻研 ,平等争鸣 ,力求取得更大的突破。  相似文献   

14.
《江西社会科学》2014,(8):108-113
嘉靖本是明代版本史上的一大转折时期。这不仅表现为古籍刻印工艺、形制在急剧转变中形成主流特色,而且体现出古籍编纂从传统的诗文笺注走向以选隽解律为要旨的串解评注。杜甫集在明代的传播,经历了从翻刻宋元杜集到新编新刻杜律、从传统笺注形式到创新串解评注等两大转变,嘉靖本杜律是这两大转变的枢纽。因此,考辨嘉靖朝杜律版本间的因袭、编者诗学观念的递嬗,对理解杜律何以在明代达到鼎盛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试论“苏俄第一次对华宣言”内容变化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19年7月25日《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对中国人民和中国南北政府的宣言》(即“苏俄第一次对华宣言”)是苏俄政府第一次向世界公开宣布的对华政策的纲领性文件。它引起学者们注意的是,不仅它在整个中苏关系史中产生了巨大而又深远的影响,而且还因其有内容不同的两种版本和这两种版本的交替出现。这两种版本是:1919年8月26日  相似文献   

16.
党黎 《中州学刊》2004,(4):127-128
关于李贺集的版本问题,古人做过不少研究,多散见于各书录题跋.李贺集的刊本主要有京本、蜀本、会稽姚氏本、宣城本、鲍本五种版本系统,这已经成为学界的共识.近代以来李贺集版本研究取得了一定成绩.其中,王国维对蒙古本的详细考证,是李贺集版本研究的一大贡献.但同时,研究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自决权理论在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三种不同的版本,即马克思主义的自决权、国际法上的自决权和西方学者的自决权。这三种不同版本的自决权对于自决权的性质、适用范围和内容等有着不同的主张。我们在理解和把握自决权的内涵时,应以国际法版本为主,以另外两个版本为辅。  相似文献   

18.
由王汝梅、李昭恂、于凤树校点的《张竹坡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1987年1月,已由齐鲁书社出版发行。学界认为,这是对《金瓶梅》研究的新贡献。 校点本特精装上下两册,卷前有《金瓶梅》各种版本书影十四帧。校点后记论证了张评本与绣像崇祯本之异同以及各种张评本之间关系、特点。校点以吉林大学图书馆藏张评康熙本  相似文献   

19.
《木氏宦谱》历史悠久,在西南民族史研究中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流传至今有文谱本、图谱本、石刻等三种版本。民国以来学者对所发现的《木氏宦谱》本进行整理和刊布,但对其版本源流关系及断代持不同观点。现存文谱本应该最晚成书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而图谱本和石刻最晚完成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洛克、方国瑜、和力民等对《木氏宦谱》版本认识偏差的主因在于,未能全面考察各种存世的《木氏宦谱》版本而导致了偏误。  相似文献   

20.
《子夜》诸多版本中最重要的是初版本、删节本和修订本。不同时代的禁忌导致了这些版本的删节和修改 ,这改变了文本的释义和版 (文 )本本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