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昆体七律融合了白体七律的铺陈议论、晚唐体七律的属对精工及李商隐的比兴用典,形成"以赋为律"、以学问为诗、注重属对功夫的特征,为北宋七律奠定基本格局。其后北宋七律走向正是融白体的日常化交游、晚唐体的写景言怀、西昆体的学问化为一体,将文人雅趣引入琐细的日常生活,形成于日常生活中见学问的特征,造就宋诗平淡而高深的独特面目。西昆体的许多创作理念与技巧,是宋诗有别于唐诗的关键所在。自从西昆体七律出现后,北宋七律几乎都有了"西昆体的底子"。  相似文献   

2.
《江西社会科学》2014,(5):107-113
结合诸家研究成果,并根据北宋前中期诗人七律的创作实际,可以将夏竦、晏殊、宋庠、宋祁、胡宿、文彦博、赵、王等归为后昆体诗人。他们的创作期介于西昆体与诗文革新之间,正值北宋诗风的变化期。可惜由于宋诗全集出现较晚,后昆体一直未受学界重视。七律是西昆体的主要诗体,在这一诗体上,后昆体诗人有延续有创变,尤其是在内容取向上的继承与革新体现得尤为明显。后昆体内容的变化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体现了西昆体遭禁后,士人对诗风的及时调整与对皇权的迎合。  相似文献   

3.
晚清科举制的改革与废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晚清科举制改革是当时社会改革的焦点问题 ,在当时及以后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科举制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悠久的抡才大典 ,晚清对其改革经历了艰难曲折的过程 ,从初期妥协的渐变改革到后期的激进改革 ,其间充满了矛盾和斗争。但是废除科举制的深化改革却是大势所趋 ,不可逆转 ,科举制的废除属历史之必然。然而 ,它却给后人留下了许多不解之谜 ,为什么科举制不能以渐变的改革满足社会的需要而得以保全 ?是什么原因促使朝廷最终作出决断废除了这样的国家大典 ?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具有学术价值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北宋文学革新运动中,欧阳修与王安实目标一致,都是以抨击西昆体等浮靡文风,建立具有清新实用的文学风尚为宗旨,但由于两人的身份及生活经历不同,在文学认识、文学评论、文学创作上,两人却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即欧阳修更看重文的独立性和表现性,王安石则重视文的政治功用性。  相似文献   

5.
雷励 《北方论丛》2012,(3):43-46
北宋历史上,共有4次由皇帝诏修大型语文词典的情况,而韵书的诏修又往往与科考紧密联系在一起。《集韵》诏修于北宋景佑元年(1034年),是对北宋初期诗赋考试中音韵、文字等问题的阶段性总结和集大成之作。  相似文献   

6.
<正> 北宋中叶,一场文学改革运动在散文、诗、词等各个领域全面展开。在散文方面,欧阳修、三苏、王安石、曾巩六大家共同努力,扫除了绮靡晦涩的文风,开创了散文创作健康发展的大好局面。在诗歌领域,梅尧臣、苏舜钦、欧阳修等人高举反西昆体的旗帜,为宋诗的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词的创作也有了令人一新耳目的变化,特别是柳永、苏轼对词风的两次大胆革新,使词作为  相似文献   

7.
以杨亿为代表的西昆体在宋初文坛风靡一时,石介对这种以“雕章丽句”为正道、内容空乏的文体十分不满。他以儒家文化为本位,从内容上到形式上都对西昆体予以了激烈的抨击,并就西昆体产生、流行原因,西昆体的影响及危害都作了深入的分析。石介抨击西昆体最重要的原因是要护卫儒家之道,他的思想在宋代文坛上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李昌舒 《中州学刊》2022,(8):142-149
北宋在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贡献是科举制,科举制对于审美具有重要影响。北宋科举考试以儒家经典为主,儒家强调审美的济世功用,审美的功利主义思想占据主流。由于没有门第约束,为了实现移风易俗、兼济天下的理想,北宋士人必须通过道德自律,将自己树立为道德的权威。作为具有文-官双重身份的士人,他们都是能文之人,但需要在二者之间维持一种平衡,在恪守官员职责的前提下游心于艺,因此,北宋审美具有重道、轻技的特点。在具体审美活动中,他们凭借高超的审美修养和创作能力,通过雅俗之辨将自己与其他阶层区分开来,维持自己社会精英的身份,同时,又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化俗为雅,即俗即雅,将日常生活和审美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9.
“太学体”是近年来宋代文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考察太学体的科举改革背景,有助于了解其兴衰过程.仁宗朝科举策论考试改革,经历了一波三折的曲折历程:策论的重要性由次于诗赋,上升到与诗赋同等重要;范仲淹改革科举,重策论而轻诗赋.在此过程中,出现了太学体,暴露了策论空疏、怪僻的弊端,导致改革失败,诗赋重新在科举中占据首要位置.嘉祐二年,欧阳修借权知贡举的机会排抑大学体,使之彻底消失.  相似文献   

10.
科举制确立于隋唐时期,废止于清朝光绪年间,是中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选官制度,科举制有公平竞争,择优录用,公开和客观等原则,选拔了大批优秀人才,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传播了儒家思想,促进了社会阶层的上下流动,同时也造成了官本位主义,扼杀了知识分子的创新思想。科举制对西方文官制度有重要的影响,对我国现今高考制度改革和公务员制度完善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金奋飞 《中州学刊》2002,(5):124-127
北宋作为贵族政治的没落时期 ,其最高级官员宰辅的家庭出身呈多元化趋向。一方面虽然中央官员的后代所占比例仍较大 ,但出身社会中下层者也开始占据高位 ;另一方面 ,宰辅的入仕途径则愈益集中于进士科。析其缘由 ,约与北宋实行重文轻武政策 ,并以较为完善的科举制迫使官宦子弟遵循一定的入仕模式相关。是制度、社会与士人的良性互动使北宋高级官员家庭出身的相对平民化有了可能。  相似文献   

12.
存废科举的论争伴随科举制始终。本文试图探讨北宋时期这一论争产生的由来和论争的具体背景、情形、内容及其结果,并从中总结出可资借鉴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庄子生命观 ,是把人生看作一个大化流行的自然过程 ,由气而成 ,并复归于无形。庄子以这一观点消释人生悲情 ,即以理化情 ,以情从理。庄子这一极高的生命境界 ,对中国文化传统的影响极为深远 ,作者列举了汉代诗赋、东晋王羲之、陶渊明及北宋苏轼的生命观 ,从中仔细分析他们各自对庄子生命观的不同理解。  相似文献   

14.
自隋炀帝大业二年(606)试策取士创立“进士科”后,法垂千三百的科举制开始了它漫长的历史,中经盛唐数百载的充实,已成封建统治者牢笼士子,择取新贵的一条重要途径。不过,由于门阀贵族的操纵,毕竟取士不多,还称不上举足轻重的作用。及至北宋初期,历经战乱的门阀贵族已荡然无存,加以太祖太宗等四朝尚文抑武及对科举制度的高度重视和竭力提倡,科举才条式大备,空前发达,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渠道,在众多途径的选举制度中居于捷要的地位,一方面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历史的进步性,另一方面随着时日推移又弊端丛生,使宋中后期科举制度改革成为历史的必然。如何评价宋初科举制,自宋中期以来就有争论,见仁见智莫衷一是。本文就此作些肤浅论述。我以为最主要的特点是: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封建社会里,知识分子最受重视的朝代,是宋代,尤其是北宋。这里要探讨的问题是:北宋为什么重视知识分子;北宋如何使用和培养知识分子;北宋知识分子发挥了什么作用;在知识分子问题上,北宋有什么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6.
<正>科举制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因其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选拔官员,所以叫做科举制。科举制开创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被废除,经历了1300多年。科举制对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西昆体和义山体部分同题咏史诗的比较,指出西昆体诗人对李商隐诗学观念的承继与变化,改变传统论家以为西昆全宗义山而得其末节的偏见,估定这种变化的原因及其在宋代诗歌自立进程中的作为转折枢纽的关键价值。  相似文献   

18.
李强 《江淮论坛》2011,(1):175-180,71
杨亿是宋初著名诗人,他作为“盛世符瑞”出现在北宋历史上。不同于一般的“神童”,杨亿把握住历史机遇.用自己的“神童”传奇资源和文学影响力,开创了大宋王朝新的文学时代。杨亿和他的馆阁同事们倡导的“西昆体”诗歌样式,迅速风靡了当时的大宋文坛,成为大宋王朝自己第一个流行文学样式.“两昆体”诗风的形成,顺应了南北文化融合的历史趋势,也体现了统一王朝的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19.
论科举制的完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0 5年中国废除了实行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科举制的最终废除 ,并不能因此否定科举制长期以来的合理性。科举制的废除过程 ,是由废八股、设特科、建立新式学堂等几个步骤完成的。这个破立的过程 ,是中国近代化过程的有机部分。正是在近代的历史背景下 ,中国的知识体系和人才观念才最终完成历史性的突破 ,即完成了道德人才到技术人才的转变。对照科举制的完结线路 ,反观科举制在中国古代历史中的意义 ,以及中国近代化的艰难历程 ,也是一个有价值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李浩 《文史哲》2003,(3):59-63
“诗赋取士”的提法并不准确 ,但这一说法来源有自。作为科举考试的新概念 ,唐人对“诗赋取士”多所批评 ,但并未废止 ,实包含一种不得不如此的理势。从唐代学术文化思想角度来理解“诗赋取士”的命题 ,包含如下几方面意义 :社会以进士科为荣美 ,诗赋遂成为一种必备的人文素养 ;诗赋作为科举与铨选考试的一个重要环节 ,使考试具有了更大程度的“机会的形式平等”;以声律工拙论高低 ,可以用文学的标准衡量文学 ;唐代诗赋文学多具怀疑精神与自由意志 ,保存了哲学的良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