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引言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其所致的骨痛、骨病及骨折对中老年人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骨质疏松症防治的关键在于提高骨峰值、减少骨吸收、增加骨形成和防止骨折,以提高中老年人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老友》2012,(4):63-63
骨质疏松症在中老年人中非常普遍,容易导致骨痛、骨折。怎样对骨质疏松症进行治疗,是很多中老年朋友所关心的。本期根据最新资料,对这个问题再作些解答。  相似文献   

3.
骨质疏松症是40岁以后随着年龄增长出现的。是一种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骨脆性增加,易于骨折的全身性疾病。全世界约有2亿骨质疏松症患者,由此而造成的骨折致残率、致死率也较高。骨质疏松症,就发现情况不同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主要有Ⅰ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Ⅱ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另一类为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是由甲状腺机能亢进、糖尿病等引起的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最明显的部位是椎骨、髋骨、桡骨和跟骨。驼背、身高缩短,是腰椎压缩骨折的典型表现,多发于老年妇女。最常见的症状是乏力、腰背痛、骨痛、…  相似文献   

4.
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是一种退化性全身性骨骼疾病,是老年人常见病.其特征为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退行性改变,骨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根据骨质疏松发病的机制,可将其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OP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可称原发性I型OP),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又称原发性Ⅱ型OP)和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发生于青年或成年期,原因不明).继发性骨质疏松指一些代谢性疾病或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引起的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5.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密度减低、骨折危险性增加为主要表现的骨骼疾病.本文简要介绍对骨质疏松症要准确诊断;低骨量人群要早期干预,不同国家干预阈值不同;骨质疏松需综合治疗、联合用药等几方面来阐述.  相似文献   

6.
《老友》2007,(9)
悄悄侵袭老年人的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常见的以骨量减少、骨的微细结构退化为特征的一种代谢性骨病。患者女性多于男性。骨质疏松会使骨骼脆性增加而容易引发骨折致  相似文献   

7.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代谢性骨病。通常分为3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前者又分I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Ⅱ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目前骨质疏松症是全球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及医疗费用较大的疾病之一。因此,我们必须及早采取积极防治措施,减缓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发展,预防骨折,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骨质疏松症是机体自然衰退、老化过程的一种表现,是系统性骨骼疾病,以低骨量、骨组织微细结构破坏,伴有骨质脆性增加、易骨折为特征[1].随着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日趋增高,严重威胁人们的生活质量.北京、上海和成都3市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60~69岁年龄段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女性与男性分别为60%和30%左右.……  相似文献   

9.
随着年龄的增长,中老年人容易出现腰背疼痛、身材变矮、驼背、牙齿松脱、易骨折等骨质疏松症状。专家认为,除自然衰老的因素外,骨质疏松症与日常饮食结构和食物搭配密切相关。中老年人在饮食中注意四大黄金搭配,是预防骨质疏松症的简单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骨质疏松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其发病率逐年增加.并且骨质疏松症易致骨折.褪黑素具有抑制破骨细胞的骨吸收作用,促进成骨细胞分化,同时,其能间接通过对其他激素和细胞因子的刺激来促进骨量增加.并且,褪黑素在多项影响骨质疏松动物模型的骨代谢研究中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因其具有实用价值,本文就其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以骨量减少,骨小梁变细、断裂、数量减少,皮质骨多孔、变薄等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以致骨的脆性增高及骨折危险性增高的一种全身性骨病[1].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也日益得到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与年龄相关性脆性骨折是影响当今社会的重大公共卫生健康问题,在生长期骨量的获得和老年相关性骨丢失都是影响其脆性的风险因素。高分辨率外周定量(HRp QCT)的发展增加了对松质骨和皮质骨的微结构变化在整个生命体内改变的认识与评估。研究表明,使用HRp QCT可以看到青少年成长期在前臂远端骨折与骨皮质改变的瞬时增加有关,也包括骨皮质变薄和皮质孔隙度的增加。儿童前臂远端轻度骨折,在不严重的情况下,外伤也增加全身桡骨远端骨皮质和骨质量的亏损。此外,从青少年到成年的过度期骨量峰值也会随之下降。老年期男性在儿童期有前臂骨折史,老年后骨质疏松症骨折的风险就会增加,而老年期女性除外。从生物力学角度看随着年龄的增长,男性松质骨流失主要是由于骨小梁变薄,而在女性主要是骨小梁数量减少。然而,与年龄相关骨皮质流失和皮质孔隙度的增加似乎比以前认可的影响更大,皮质孔隙度可能会增加患者在脆性骨折的风险增大。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中老年骨痛、骨折及骨折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及生存的质量。根据2008年《骨质疏松症防治中国白皮书》我国至少有6944万人患有骨质疏松症,2.1亿人骨量减少[1]。骨质疏松基金会主持的一项最新研究估计,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测定所得骨矿含量数值更好的评估骨强度,监测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提高高危患者骨折风险识别能力.方法 选取吉林省2375例50-89岁体检者运用美国OSTEOMETERDTX200周围骨骨密度测量仪测量受检者非受力侧前臂桡尺骨远端三分之一处的骨密度、骨矿含量,应用采用SPSS 17.0软件分析处理,数据用X±S表示.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男性50~59岁年龄组OP发生率为9.33%,女性为7.38%;60~69岁男性OP发生率为18.59%,女性为26.26%;70~79岁男性OP发生率为40.00%,女性为55.90%;80岁以上男性OP发生率63.93%,女性为71.42%.结论 提示随着年龄增加,男女骨密度及BMC均呈下降趋势,女性下降速度明显较男性快,OP发生率也随之增加,各年龄组之间OP发生率女性亦均高于男性;T值大于-1的受检者中有5.74%骨量丢失率在13%~24%之间,亦为骨量减少范围,这类人群远期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及骨折的发生率很高,故骨矿含量(BMC)在临床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治疗、预防骨质疏松骨折发生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骨质疏松症以骨量减少、骨微结构退化为特征,BMD仅能显示骨量的变化,不能提供关于骨微结构的信息。骨小梁评分(TBS)是一个通过评估脊柱DXA图像中的灰阶变化,间接评估骨小梁微结构的临床工具。在大量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和前瞻性研究中表明:TBS值与骨折有明显相关性;有效的抗骨质疏松症治疗会不同程度地影响TBS值。初步数据表明,当TBS纳入到FRAX中可提高FRAX预测骨折的能力。基于这些数据,腰椎TBS有望成为一种新的对骨质疏松症诊断及骨折风险评估有价值的临床工具。  相似文献   

16.
骨质疏松症是以全身骨量减少,骨折危险频度增加为特征的一种骨代谢阻碍性疾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骨质疏松两大类,以原发性骨质疏松(即老年性骨质疏松)为多见,继发性骨质疏松主要有皮质类固醇性骨质疏松和糖尿病性骨质疏松。临床主要好发于老年人,尤其女性多见,男女比例为1:2—6。  相似文献   

17.
《新天地》2007,(6)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易骨折、且骨折后迁延不愈为主要临床特点的普遍性疾病,因其发病的隐蔽性和诊断手段的特殊性,被医学界喻为“静悄悄的疾病”。每年,6月24日是世界卫生组织定为的“世界骨质疏松日”,世卫组织将其与糖尿病、心血管病共同列为影响中老年人身体健康的三大杀手。  相似文献   

18.
咳嗽一声,肋骨就断了;躺在床上翻了个身,脚骨就断了,这样的事也许难以叫人相信,可它确确实实发生在很多严重骨质疏松患者的身上。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为一个世界范围内影响人体健康的问题。骨折则是骨质疏松症带来的最主要、最严重的后果。在患骨质疏松症的人群中,约有30%的女性和16%的男性遭受骨折的痛苦,这不仅造成患者的疼痛和残疾,还给社会和个人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人一生中,骨质在不停地形成(成骨)和吸收(破骨),维持着一种动态平衡。在儿童时期,骨的形成和吸收都快,但形成大于吸收;在中年期以前,骨的形成与吸…  相似文献   

19.
王豪 《老友》2005,(10)
骨质疏松症是指全身骨量显著减少以至发生自发性骨折或轻微损伤时即发生骨折的一种疾病。其临床表现为腰背和关节疼痛最明显,开始时较轻,活动后加重。常见的背痛多见于胸段及下腰段,或有驼背,轻微外力致骨断筋伤,椎骨压缩致身高缩短,呼吸不适。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重要的并发症。中医对此病疗效颇佳,现将疗法分型介绍如下(肝肾阴虚型、脾气虚衰型,本刊2004年第11期第51页曾刊出过,为保持各型治疗的完整性,现一并刊出)。  相似文献   

20.
在冬季,老年人应特别注意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是老年比较常见的疫病,在世界多发病中占第六位,也是代谢骨病中最多见的一种。骨质疏松症常常是无声无息、静悄悄地发生,60岁以上的老年人患病率高达25%-40%,平时常见的症状有腰酸、背痛、关节痛、行走活动不便、易疲乏无力,有的人发现逐渐变矮、驼背、牙齿松动,被轻轻绊倒和受到较小的外力即出现骨折, 因此患者多因发生骨折而到医院就诊。出现骨折后的老年人只能卧床休息,有的甚至丧失生活能力,这样不但个人承受各种痛苦,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骨质疏松症是指单位容积的骨组织中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