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实验方法论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意在先前参加中小学教育实验工作的基础上,从方法论入手探讨在教育改革与教育研究中怎样合理、有效地应用实验法。本文在指出了教育实验的价值与局限之后,首先尝试说明了教育实验的本质特征,进而讨论教育实验的基本要素及其定义,然后提出要确立教育实验的科学规范,并就教育实验的主要研究方式及其对整体改革综合实验的认识问题表表达了基本的看法,最后,指出了教育实验成功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教育研究》、《外国教育》等杂志介绍了苏联和西方教育家关于人的智力,发展的实验研究概况及其看法,这是必要的。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我们对马克思关于人的智力发展的理论,以及与这个问题有紧密联系的理论问题的研究却很少。马克思对环境与教育、社会实践以及社会制度对人的智力发展的影响有深刻的研究,木文拟就这方面进行初步  相似文献   

3.
霍桑实验是西方管理科学发展的里程碑,对人类各种管理活动都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本文结合管理育人实践,具体探讨了霍桑实验及其所昭示的“社会人”假设、“参与管理”、“非正式组织”、“人际关系理论”等重要管理理念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的教育实验研究进入了第二个高潮期。这一时期我国很多中小学都开展了具有一定规模的教育教学实验,学术界也对教育实验方法展开了一系列讨论,并对一些历史上杰出的教育家及他们主持的实验做了回顾。《教育研究与实验》作为我国的教育核心期刊,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我国教育实验的基本状况,因此可以说是我国教育实验的历史见证。通过对1989~1999年《教育研究与实验》发表的关于教育实验类的文章进行统计分析,可以从中总结出20世纪最后十一年间我国教育实验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相似文献   

5.
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国内掀起“杜威热”,为中国新教育运动注入活力,使以陶行知、陈鹤琴、张宗麟及其学说、实践为标志的“中国化”幼教改革获得了现代教育理论的支撑,建立了包括儿童观、学制、课程理论、学校功能、教育原则及实验方法等方面基础,并与世界现代教育潮流融汇,由此成为中国现代儿童教育发展历程起点。  相似文献   

6.
论环境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及其相互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可持续发展教育以及作为可持续发展教育核心内容与有效途径的环境教育,将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概述了环境教育的发展进程,阐明了环境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7.
蔡澄清在传统与现代的交汇融合中构建起了"语文点拔教学".其高效性、灵活性、整体性的特质使之成为一种科学、先进的语文教学法.该实验及其成果对语文乃至整个教育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上海市社区教育项目实验工作已进行了三轮.先后共立项453个:去年全国社区教育专业委员会也启动了项目实验工作.共批准立项257个。项目实验工作的推广有效地促进了社区教育的发展,提升了社区教育的内涵品质.也是锻炼广大社区教育工作者职业能力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9.
认识公民教育的基本含义,把握公民教育的取向及其发展,对于有效地开展公民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公民教育的含义出发,在对我国公民教育的发展过程做阶段划分的基础上,研究我国公民教育的取向及其发展,并分析我国公民教育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物流实验室建设是现代物流教育快速发展产生的一项新课题.基于不同高校的行业背景和人才培养方案,各高校有不同的实验室建设方案.以湖南工程学院为例,结合应用型物流本科专业教学的特点.从建设的原则与思路、实验室构成及其功能体系、服务课程及其实验内容、实验室的布局与软硬件配置等方面对本科院校物流实验室的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审美化教育”和“审美化教学”是我们历经七五、八五、九五规划三个五年计划十数年实验和实践研究而提炼出的一种崭新教育教学理念及其构成系统。其最根本的特点是追求教育教学内在逻辑美和外在形式美的高度和谐统一 ,实现教育教学全面的、科学的审美转化 ,从而达到有效、轻松、愉悦地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发展之目标。  相似文献   

12.
通过整理分析陈存仁主持的《康健报》及其编撰的部分中医普及性文稿,厘清其读物编撰思路及其对近代沪上中医健康教育发展的贡献.认为陈氏中医健康教育读物强调趣味与新颖,注重实用与疗效,把握时代,反映社会,带动了民国上海中医健康教育期刊的发展,对近代上海中医健康教育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发展教育应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作为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内蒙古民族教育,更应该考虑自身实际,把握民族教育规律来促进其发展。本文分析了内蒙古民族教育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民族学校教育的发展及其民族文化传承的对策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文章解读了大学传统教育教学思维形成的原因,根据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反思了“教法”与“学法”的关系及其影响;提出了如何改善大学教育教学现状,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知识与能力建构的新设想;通过举证岩土工程实验教学实例,对实施案例实验教学法展开了应用与理论性研究。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专业人才“立体化”教育的含义及其必要性,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的新形势下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机遇及其挑战,提出了专业教育的“立体化”思路与实现手段,以期为专业教育的发展开拓一种新的途径,促进专业教育健康有序地发展,谋取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6.
华文教育生存于海外的多元文化环境,是具有第二语言教学特点的民族母语文化教育。本文梳理了华文教育的百年历史脉络,论述了华文教育生存和发展的必要社会环境条件,探讨了华文教育的基本形态和一般发展规律。文章认为,顺应发展规律,把握华文教育与华人社会及其所在国家的基本关系,各国华文教育才能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17.
2022年10月于西南大学举行的第十六届东亚教师教育国际研讨会围绕“新时代教师素养及其发展路径”这一主题,回顾并反思了东亚国家教师素养及其发展路径的历史与现实,着力探讨了东亚国家教师素养培育和提升路径。中日韩三国的专家学者就新时代的教师素养内涵与知识结构、教师的身份认同与角色定位、教师的数字素养及其发展路径等理论和实践问题展开深入讨论并达成广泛共识,指出新时代应不断强化教师素养的多元化发展、深度理解和多方位重构教师身份、有效推进教师教育一体化建设。会议促进了教师教育理论的革新和东亚地区教师的专业发展,进一步推动了教师教育的国际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
我国超常教育先驱者沈亦珍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沈亦珍是我国现代超常教育的先驱者。他于1936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博士学位,曾任中央大学教育学教授。早在20世纪30至40年代,沈亦珍就提出了超常教育的思想,并且进行了超常教育的实践探索,他的超常教育思想包括超常人才的客观性、超常教育的重要性、超常教育的特殊性、超常教育的实践性与创造性等观点。抗日战争胜利后,沈亦珍在上海中学主持实施超常教育实验计划。当年参与实验的师生的反映表明,超常教育的效果是显著的。从当时受到实验影响的上海中学学生的后期发展来看,超常教育的意义是深远的。沈亦珍的超常教育思想与实践已经在我国超常教育的发展史上留下了厚重的记录。  相似文献   

19.
创造教育的过去与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着重探讨了国内外创造教育的发展历程、我国学校创造教育发展的现状及其与国外创造教育相比所面临的问题和存在的差距.  相似文献   

20.
浅析我国教育过度与知识失业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教育过度与知识失业现象及其危害,阐述了我国教育过度与知识失业的具体表现及其特点.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加快经济建设步伐,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加快教育结构调整,深化教育制度改革;改革毕业生就业体制,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这些是避免大规模教育过度与知识失业的根本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