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06年的两会传出消息,《物权法》列入今年立法计划,草案待条件成熟时再提请审议.至此,过去一年关于《物权法(草案)》正反两派的白热化争论似乎有了一个"结局". 但当我们静下心来梳理这场已历时半年多的大论战,透过双方泛政治性的"指控",我们能够看到,《草案》引发的激烈争吵,只是近年来建立在不同利益群体矛盾日益激化的一个表现,是不断升温的"改革成败"争论的一部分. 如何使改革开放以来所形成的不同利益群体和谐相处,而不是草率从事,使这些矛盾和冲突更加表面化和激化,恰恰是通过立法所应该达到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物权法》的通过,创造了我国立法史上单部法律草案的审议次数之最,其受关注程度由此可见一斑.《物权法》除加大了对公有财产的保护力度,更让我们欣喜的是它回答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是否可以抵押、转让的问题,并对农村土地征用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也就是更加注重对农民权利的保护.  相似文献   

3.
李燚 《现代交际》2010,(6):101-102
《物权法》出台以前,我们只能依据民法通则的解释,针对共同共有的情形对不动产适用善意取得的规定。理论上通说认为不动产不适用善意取得制度。新颁布的《物权法》在我国民法立法史上首次全方位地肯定了不动产的善意取得制度,是我国物权立法的一个突破,体现了对房屋买受人利益保护的侧重,体现了对不动产交易安全的重视。本文重点探讨了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的建立、认定以及合理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物权法》成了中国立法史上惟一一部在三审之后,由于存在巨大争议而向民众征求意见的法律。仅此,足以证明《物权法》的举足重轻。一旦这部法律获准通过,影响到的将是每一个人的财产权利,比如住房、承包地、继承权等等。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一位多年从事《物权法》立法研究工作的教授说,“如果《物权法》得以通过,就宣告了中国开始步入‘私法’时代”。此言描绘了美好的未来,却也折射出新中国长久以来不重视甚至遏制私有财产权保护的历史背景。事实上,《物权法》相关制度至今仍是中国现有民法制度中最为薄弱的部分,因为传统社会主义公有制与…  相似文献   

5.
截止2005年8月11日,《物权法》草案已经收到来自普通民众的建议稿10032份,与此同时,来自不同学术领域的专家们也在密切关注着这部将对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法律。他们对《物权法》又持有怎样的评价呢?  相似文献   

6.
《劳动合同法》——中国十年来最重要的劳动立法,经四次审议正式出台。立法过程跌宕起伏,一波三折,各种意见针锋相对。董保华教授是此次劳动合同法大争论的标志性人物,他对原有草案一审稿的评价是"贵族法"、"观赏法",  相似文献   

7.
《条例(草案)》出台两方都不满 2008年5月8日-20日,国务院法制办将《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全文公布.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一部法律及其实施条例都采取“开门立法”的方式,在我国的立法史上实属罕见,足见立法者渴望民众认同的谨慎态度。  相似文献   

8.
《物权法》2007年10月1日开始施行,在物权法草案中争论得沸沸扬扬的土地征收对土地使用权人(土地承包权人)进行补偿的历史已经成为过去。土地征收继续沿用国家对土地所有权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补偿,再由土地所有权人对土地使用权人进行补偿安置的方式。国家征地补偿费用要通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这一中间环节才能到农民手中。而当前,农村  相似文献   

9.
不知我这个“注意”是否与大家的“注意”一样?即2006年10月31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第六次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物权法草案仍然更多地关注了“三农”问题,尤为关注了“地”这个热点问题。首先,该审草案对农村土地使用权转让和抵押问题,再次说了一个“不”字。  相似文献   

10.
2012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首次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修订草案中新增一条“常回家看看”,引起社会巨大的关注币II争论。随后在2012年8月,全国妇联老龄工作协调办、全国老龄办、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共同发布新版“二十四孝”行动标准。全国老龄办副主任吴玉韶称:“新二十四孝行动标准与旧二十四孝形成对比,就是想告诉大家,时代的脚步在不断向前迈进,我们对“孝文化”的理解,既要传承又要有创新”。  相似文献   

11.
“可以想见,在《物权法》颁布施行的那一天,任何一个公民的财产都有了法律上的保障,我们可以无忧无虑地生活在这个美丽的世界。”然而,我们真的可以说:“我们是一个自由的人吗?”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矛盾的不断积累和激化,群体事件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生活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热点现象,并且出现了起因更加多元、数量连续上升、规模不断扩大、冲突逐步升级的趋势。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近几年中,以发生在贵州的“瓮安事件”和发生在湖北的“石首事件”为代表,群体事件出现了与以往截然不同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已经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物权法》是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起支架作用的重要法律,它的颁布实施,对国土资源管理影响重大。国土资源是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物”,规定土地产权和矿权保护及管理的基本原则是《物权法》最重要的内容。《物权法》全面肯定了《士地管理法》确定的以耕地保护为核心的土地管理制度,肯定了近年来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所形成的一些重要的土地管理成果。同时,《物权法》确定的不动产登记、建设用地使用权分层设立、工业用地招标拍卖、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等新的制度,  相似文献   

14.
随着《物权法》被交付最高立法机关第三次审议,中国民众终于清晰地听到了“私法”时代的钟声。不过,围绕该法基本制度的种种争论,同时也让中国人久盼的“私法”制度充满着变数。  相似文献   

15.
新闻聚焦     
国务院原则通过直销法(草案)备受国内外关注的中国直销立法进程获重大进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2005年8月1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直销管理条例(草案)》和《禁止传销条例(草案)》,由国务院公布施行。据新华网、《京华时报》、《华夏时报》等传媒报导,国务院的审议是《直销管理条例》和《禁止传销条例》的最后一道程序。长期关注直销立法的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律师刘忠表示,在审议通过后,这两个条例草案将需要退回商务部和国家工商总局进行至少1个月的微调,然后对外正式颁布。  相似文献   

16.
车库、车位问题,一直以来是《物权法》第六章建筑物区分所有理论中的一个焦点,根据“容积率理论”确定投资的主体,根据“谁投资、谁享有”的原则,针对不同情况下车库、车位的权利归属进行阐述。在车库、车位的权利归属明晰后,还要根据《物权法》的登记制度,进行权属登记,尽快完善车库、车位的权属登记制度。  相似文献   

17.
随着立法逐渐驶上快车道,地方性立法随之数量激增,重要性日益凸显,同时“地方立法撞车”也闯入了人们的视野。不久前,在厦门市人大常委会对《厦门市养犬管理办法(草案)》的审议中,“禁止携带犬只进入的场所包括公园,遛犬时间只能在每日19时至次日7时”条款被删去,这意味着,对于携带犬只到户外活动将不再做时间上的限制,公园有望对狗解禁。遛犬解禁,对于当地为此项权利鼓呼的主人们而言,可谓得偿所愿。但是,法制统一也将为此付出沉重代价,一旦该立法草案被通过,又将上演“立法撞车”的一幕——与今年3月1日起实施的《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精神…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随着各地城市建设所涉及的大规模旧城改造,居民动迁所涉及的范围和群体日益增加,由此引发的矛盾也不断出现,有的还相当尖锐,成为影响当前社会稳定的一个不可忽视的诱发因素。如何在法治的要求下规范居民动迁行为,使居民动迁中所涉及的多方利益体的合法权益受到应有的法律保护,保证作为动迁中弱势利益群体的居民行使有效的法律救济,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王建柱 《老年人》2008,(6):22-23
2007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正式实施。这是一部堪称全国人大立法史上最具争议、酝酿时间最长的法律。鲜为人知的是,这部与我国经济发展和私人财产保护有着最为直接关联的法律,凝聚了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中国民法三杰”之一的江平的无数心血。  相似文献   

20.
《当代老年》2007,(5):5-5
2007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高票通过《物权法》。1993年开始起草的《物权法》,从2002年开始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以来,其讨论、修改历时四年,先后审议过七次,屡创中国立法史的新纪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