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江的一生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他既是梁山好汉的领袖.堪称“义”的旗帜,又做了朝廷招安的忠臣,不愧为“忠”的表率。他思想性格发展的全过程正体现着“忠”和“义”冲突的不可调合性。“义”迫使他突破了儒家道德规范的樊篱,发展成为打击封建传统势力的行为;招安纳降的“忠”又促使他恶性膨胀,成为纵容奸臣、放弃原则的愚忠。作为被统治、被压迫者的宋江,暴力革命逼上梁山与那个时代占统治地位的忠君思想之间的激烈冲突,是造成他悲剧人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
忠,是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政治生活参与者的最高行为准则。在“忠”思想发展史上,荀子的理论贡献在于对先秦各派的“忠”思想进行了批判继承、综合改造,并以儒家思想为基本出发点,对“忠”做了新的界定,将其向着“忠君”的方向做出了理论上的诱导与压缩,使得原本内涵相当丰富的“忠”思想在荀子这里开始出现围绕“君”之事进行定向思考的倾向,从而促成了后世“忠君”文化的形成。尤其是荀子对法家思想的借鉴,使其“忠”思想超越了先秦儒家文化的理想主义色彩,获得了更强的现实政治意义。荀子的“忠”思想主体包含三个内容:忠信、忠顺、忠君,归结为一点就是引导人们去忠君。质言之,忠君为体,忠道为用,忠道是为了更好地忠君,是为荀子忠思想的最佳概括。  相似文献   

3.
晏子的爱国忠君思想较为独特,他提出忠君首先要忠于社稷.要忠而不愚;其思想基础是“和而不同”,其忠君爱国、极谏君王的实践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韩非基于战国时期的历史条件,对前人"忠"思想做了批判总结,并从法家立场出发,对"忠"规范做了新的界定,使得原本内涵相当丰富的"忠"规范在他这里几乎完全归结于"忠君",而且,他还将"忠"规范纳入"法"的轨道,强调重视"忠",但更应"明法","忠"法"并举思想对秦国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其君本论"忠"思想一提出,立即得到统治阶级热烈欢迎,在中国推行了两千余年.  相似文献   

5.
在杜甫给我们留下的一千四百多首诗中,直接或间接地表现他忠君,恋君、感君的地方,据笔者统计,有八十余处以上。我们有必要进一步认识杜甫忠君思想产生的基础、内容、变化和实质,以求得对杜甫忠君思想的正确认识。 马克思说过:“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这本身代表着社会统治的物质力量的阶段,同时也就是这个社会的统治精神力量”。在唐代的统治阶级思想中,虽然是儒道佛三家并存,但作为维护和巩固封建秩序,统治人民的思想武器主要还是儒家思想。在唐代科举考试的内容中,儒家之论占了很大比重。杜甫在青少年时  相似文献   

6.
忠君观念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极力要灌输给士大夫的一种观念,最高统治者希望士大夫们把忠君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忧患意识则是古代封建社会士大夫的一种人生自觉。忧患意识和忠君观念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当忠君观念根植于士大夫们的头脑之后,他们忧国、忧君、忧民的思想与行为,便是在忠君观念的支配下进行的。  相似文献   

7.
岳飞忠于赵宋皇朝,岳飞有忠君思想,这是毫无疑问的。我们不能设想八百年前会出现一个没有“忠君”思想的岳飞。作为南宋皇朝的一员战将,不能不听命于圣旨,不能不服从宋高宗赵构,否则他就是杨么而不是岳飞了。世人举忠君者,“言必称岳飞”,不是全无道理的。  相似文献   

8.
爱国主义是长期形成的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 ,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 ,与传统的忠君思想能够取得一致。屈原是爱国的 ,但也是忠君的。他的忠君思想是建立在他对楚王以及以楚王为中心的统治集团的批判基础上的 ,与他的爱国思想构成了一个矛盾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9.
《水浒》忠义思想的纵向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浒传》书名全称为“忠义水浒传”,忠义思想是作家要表现的重要思想,基本含义就是忠君义友,源于汉代以后儒家的忠义观。小说通过对招安、征辽、征方腊三大事件的处理和对宋江形象的修正,来表现忠君思想,部分地达到了目的,但忠君思想与农民起义互不相容。《水浒传》对义友的表现远比忠君成功,主要受惠于同一题材的前代作品。作者在处理义与忠、孝的关系方面,也出现了矛盾现象。  相似文献   

10.
一、汤显祖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础要了解汤显祖的美学思想,就必须从其所处时代的历史背景和思想背景出发。汤显祖生活于明代中叶,其时,中国封建社会日趋衰落。随着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某些因素已缓慢地从社会内部滋生萌发,并相应地产生了与封建理学相抵牾相冲突的新思潮。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忠君观念是从孝中分离或延伸出来的观点提出异议,认为孝既不能协调君臣关系,也没有包含臣对君的忠.忠君观念产生于春秋时期,其思想渊源就是西周的臣德"敬",其母体则是春秋的公共道德"忠".春秋时期调整、规范君臣关系的道德是"君明臣忠".君明臣忠观念的产生是由于君臣政治关系的明确和社会道德的进步,特别是社会政治的巨大变化."忠"君之德的产生与宗法制度和孝德无关.  相似文献   

12.
<正> 最近将《韩非子》粗读一遍,颇有感触。韩非懂得社会是发展的,因而提出因时而变的治国思想,这无疑是进步的,但由于他忽视了人民的利益,处处为君主一人打算,致使他的治国措施在实践中,不能不遭到彻底的失败。忠君思想,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先秦时期的儒、法、墨各家,都是忠君的积极提倡者,但他们的忠君在很大程度上是有条件的,例如儒家的主张就是首先“君仁”,然后“臣忠”,所谓“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孟子·离娄》)”如果  相似文献   

13.
澳门之行是汤显祖生命史上一次十分难得的意外收获,不仅对他的思想与经典传奇《牡丹亭》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一件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情。澳门之行,让汤显祖有机会艺术地记录了400年前封闭状态下一个中国文人眼中的外国人及其生活方式,折射出了汤显祖最初主动睁眼看世界的历史瞬间,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明王朝后期封建统治阶级的穷奢极欲与昏庸贪婪,对西方世界既起的先进科学技术的迟钝麻木,及其与西方殖民者进行鸦片交易的事实,预示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近代中国屈辱史的必然降临。汤显祖是我国最早有意识主动了解西方文化的古代文人,其相关作品也成为记载澳门中西交往情况最早的文学文献,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4.
林纾的改良主义思想是在爱国忠君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他对光绪帝的感念折射了他对君主立宪主张的坚持而非对封建制度的死守;不管是对待新文化运动还是对待白话文运动,林纾都是持改良主义态度的,他反对"一刀切"的激进做法。因此某些学者给林纾贴"封建复古派"标签的做法是欠妥的,以"坚持改良主义的卫道者"来评价林纾更为合适。  相似文献   

15.
<正> 自1840年起,晚清社会的一切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作为观念形态的爱国主义思想也不例外地有新发展。晚清爱国主义思想是对古代爱国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也是以维护祖国领土完整、主权独立为首要内容的。但是它和古代爱国主义思想又有很大区别。首先,古代的爱国主义者反对的主要是少数民族进犯中原,晚清的爱国者清楚地以西方侵略者、日本侵略者为大敌。其次,古代的爱国者常把忠和爱国混为一谈,忠君就是爱国,爱国就要忠君。又常把维护孔孟之道和爱国混为一谈,强调夷夏之防,反对以夷变夏。晚清的爱国主义者提出向西方学习,用资本主义救中国,逐渐抛弃了忠君卫道思想,把反帝斗争和反封建斗争紧密地结合起来。再次,古代的爱国主义思想和中国封  相似文献   

16.
宋江虽说是出身“小吏”,但“刀笔精通,吏道纯熟”,可说是全力混迹官场苦心钻营禄位的政治投机家。他“吏道纯熟”,善于玩弄权谋的鬼把戏,除了他自己揣摩积累外,主要是从“经史”上“攻”出来的。他“自幼曾攻经史”,封建正统观念与忠君思想灌满脑肠,对“封妻荫  相似文献   

17.
《水浒传》的悲剧根源于宋江的悲剧 ,宋江的悲剧根源于他的双重性格。宋江把轰轰烈烈的梁山事业葬送了 ,他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他为什么招安 ?招安的目的是什么 ?历来多有争论。本文认为 ,是中国封建专制政治体制和忠君的儒家思想赋予了他忠君又叛逆 ,主性与奴性兼有的双重性格 ,这种双重性格是造成梁山悲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牡丹亭》情与理的冲突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汤显祖是我国16世纪伟大的戏剧家。其人生经历了激情与消沉、梦幻与现实的思想矛盾。他在推崇传统道德的同时,又幻想构建一个符合自己理想的伦理典范,这在他的代表作《牡丹亭》中,表现为人物于情、理之中的变化。通过分析《牡丹亭》人物由“情”与“理”的矛盾冲突转变为融合为一的原因。以求探究汤显祖的创作思想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古代漫长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由于孔孟之道与君主统治相结合,产生和发展了专制主义。忠君思想就是专制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专制主义在意识形态方面的一个突出表现。这种观念在我国历史上有着极深的影响。封建专制主义思想,虽然在某种特殊条件下,例如对形成和巩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或者当外族和外国入侵时,在客观上也起过一些进步作用,但总的来说,它是封建统治者镇压和统治劳动人民的一个理论工具,是  相似文献   

20.
汤显祖之所以成为我国伟大的戏曲家,世界级的文化巨人,是与他具有丰厚的思想艺术资源分不开的。渊远的家学是生成汤显祖精神性格,成就他的辉煌业绩的一个基本因素;良师的教诲为他的文学修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是他的品节、人格和“情至说”哲学观的直接资源;益友的熏染在相当深刻的程度上影响了他的人生走向;明代中后期从文艺理论到创作实践所发生的审美嬗变也成为他的思想艺术资源的来源之一。汤显祖善于感悟时代精神,吸取多方营养,为中华民族文化写了光辉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