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07年6月3日,俄国内阁总理斯托雷平发动政变,解散了第二届国家杜马,同时颁布新选举法。同年11月,第三届国家杜马按6月3曰选举法产生,确立了贵族地主与资产阶级的联盟形式。此后沙皇政府采取见风使舵、随机应变的策略,利用杜马中的两个多数,即右派和十月党,十月党和立宪民主党,继续维持摇摇欲坠的王朝。从第三届国家杜马起,这种贵族地主与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形式,史称“六三政体”。但是几年之后“六三政体”就出现了  相似文献   

2.
俄国第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低潮时期,列宁改变革命高潮阶段对杜马的抵制策略,将杜马视为合法斗争的重要方式并主张俄国社会民主党积极参选第三届国家杜马。然而党内出现了不顾客观形势变化而盲目抵制杜马的“左”的召回派。他们只看到杜马作为资产阶级机构的反动性,却忽视了无产阶级借助杜马推进革命进程的迫切性。对此,列宁从实际出发辩证分析了抵制杜马的原因,揭示了资产阶级议会制“内在的辩证法”,批判了召回派“离开党的政治路线”、僵化教条、“左”的取消主义的错误。列宁的批判还具有对召回主义背后哲学唯心主义元批判的深层次逻辑。列宁对杜马问题的辩证分析及对党内错误思潮的批判,推动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发展,也对当前坚持实事求是、辩证唯物主义地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度之后,资本主义的发展同农奴制度残余之间的矛盾仍十分尖锐,终于爆发了1905年资产阶级革命。这次革命迫使沙皇政府颁布“10月17日宣言”,准备召开“有立法权的国家杜马”。从1906年5月召开第一届杜马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国先后召开了四届国家杜马。沙皇的立法权力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从而失去了它的无限制的性质。沙皇制度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又迈出了一步。  相似文献   

4.
俄国沙皇制度经过极盛时期后,到20世纪初巳极为衰败。1905年革命猛烈冲击了专制制度。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沙皇在上层建筑领域实行了一定的变革。10月17日宣言后,俄国成立了国家杜马(所谓议会),改组了国务会议,建立了内阁,这意味着俄国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迈出了一步。沙皇制度披上了立宪的外衣,实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联合专政,企图维持政权的长治久安。1907年后俄国的政治趋势表现得异常清楚:沙皇竭力死保专制主义,同时实行某些微小的改革,以避免更大的社会风潮;资产阶级自由派力  相似文献   

5.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俄国自由主义运动迅速调整了策略,在支持战争的旗号下,广泛联合各阶层力量,大力发展社会组织,成立杜马反对派联盟,积极参与共济会政变密谋,要求改变国家治理方式,实行资产阶级立宪君主制.作为当时政治舞台上的主要力量之一,自由主义运动加剧了沙皇政权的危机,推动了俄国的政治变革进程.  相似文献   

6.
一、题解本文是《国家与革命》的第二章第三节。《国家与革命》是一部全面系统地阐述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伟大著作,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在一九一七年八九月间,为了适应国际无产阶级革命和俄国十月革命的需要,为了粉碎第二国际的修正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歪曲而写作的。当时正处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国沙皇政府在这一年的三月(俄历二月)被推翻,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资产阶级利用窃取的国家政权,对布尔什维克党进行了疯狂的血腥镇压。革命形势的发展,向布尔什维克党和无产阶级提出了必须通过暴力革命,彻底摧毁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任务。十月革命迫在眉睫。对于革命胜利后,应当建立一个什么样的  相似文献   

7.
德意志帝国是俾斯麦推行“铁血”政策的产物,在其成立时的政治架构特征具有联邦主义色彩,随着帝国统一的日益巩固和力量的强大,逐渐向中央集权主义方向发展,并最后导向专制主义。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帝国内部也出现向民主化和议会政体转变的迹象,然而由于封建势力的强大,德意志帝国政治长期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到20世纪初,德国依然是一个以容克贵族势力为主、资产阶级参与统治的“容克资产阶级帝国主义”国家德意志帝国是俾斯麦推行“铁血”政策的产物,在其成立时的政治架构特征具有联邦主义色彩,随着帝国统一的日益巩固和力量的强大,逐渐向中央集权主义方向发展,并最后导向专制主义。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帝国内部也出现向民主化和议会政体转变的迹象,然而由于封建势力的强大,德意志帝国政治长期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到20世纪初,德国依然是一个以容克贵族势力为主、资产阶级参与统治的“容克资产阶级帝国主义”国家  相似文献   

8.
1905年革令中产生的“布里根杜马”一直被定性为“咨询性机构”,但从其《章程》可看出,亡与“10月17日宣言”后的新《章程》的法律精神相通,绝非是咨询性的,而是准立法性机关,是10月后国家杜马的基础,其《章程》为俄国改行二元制君主立宪设计了初步框架,在俄国历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在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俄国首都彼得格勒的工人、士兵举行武装起义,推翻了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民族解放运动,从此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然而,各帝国主义国家敌视并武装干涉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同时,第二国  相似文献   

10.
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在布尔什维克党和列宁的领导下,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新型国家——俄罗斯苏维埃共和国,揭开了人类历史新的一页。列宁在评述苏维埃政权的实质时说:“日益吸引每个国家的工人的新政权的实质就在于:从前管理国家的总是富人或资本家,而现在  相似文献   

11.
德意志帝国是俾斯麦推行“铁血”政策的产物,在其成立时的政治架构特征具有联邦主义色彩,随着帝国统一的日益巩固和力量的强大,逐渐向中央集权主义方向发展,并最后导向专制主义。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帝国内部也出现向民主化和议会政体转变的迹象,然而由于封建势力的强大,德意志帝国政治长期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到20世纪初,德国依然是一个以容克贵族势力为主、资产阶级参与统治的“容克资产阶级帝国主义”国家。  相似文献   

12.
一、国情:我国不搞“三权分立”制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所作的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目标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绝不是搞西方的多党制和议会制。”西方的“三权分立”学说是资产阶级民主制的主要理论依据。它一直是资产阶级国家政体的典型形式。这种思想早在古希腊就有分权思想的萌芽.公元前三世纪的罗马就集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认为,民主属于政治的范畴,是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由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和制约,并为经济基础服务。只要阶级存在,民主就只能是特定阶级的民主,没有超阶级的民主、抽象的民主。在当今世界,不是社会主义的人民民主,就是资产阶级的民主。 列宁曾指出:“民主是一种国家形式,一种国家形态”,“民主制就是承认少数服从多数的国家,即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一部分居民对另一部分居民有系统地使用暴力的组织”。(《列宁选集》第3卷,第257页、241页)在这里,列宁首先把民主看成一种国家制度,它包括团体和政体两个方面。资产阶级民主就是资产阶级掌握全部政权,实行对广大工  相似文献   

14.
1915—1916年,沙皇制度面临内外危机,陷入穷途末路。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工人、士兵的革命运动掀起了巨大的浪潮,猛烈地冲击着腐朽的帝国大厦;国家杜马中的资产阶级反对派利用沙皇战争失败之机,提出“信任内阁”的口号,他们激烈抨击政府,企图直接参政,以保障战争的胜利;与此同时,以装疯卖傻、假托天命的“先知”拉斯普庭和皇后为首的“宫廷党”对国家事务的干预活动日益猖撅,致使统治中心混乱不堪。这一切导致俄国上层贵族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在沙皇一贯视为王朝中坚力量的内阁大臣、高级将领、皇族大公中,某些人对政权的前途深为忧虑,他们不满那种坚持专制制度、拒不让  相似文献   

15.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法西斯主义在许多国家陆续出现。这是“一种企图用暴力维持旧世界的反动力量” (《斯大林文选》第361页)。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西方大多数国家带来了空前的经济损失,并导致严重的经济恐慌。特别是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严重动摇了资本主义统治体系的基础。于是,极度恐慌的大资产阶级便寻求法西斯来保障他们的利益。一时间,法西斯主义便在世界许多国家兴盛起来了。  相似文献   

16.
<正> 资产阶级三权分立学说是资产阶级民主削的主要理论依据。从资产阶级革命夺取政权开始,直到今天,“三权分立”一直是资产阶级国家政体的典型形式。因此,认真研究和评价资产阶级三权分立学说,乃是我们认识资产阶级民主制的重要环节。本文试就这个问题作如下初步探讨。资产阶级三权分立学说产生于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但它的思想渊源却由来已久。早在古希腊就有分权思想的萌芽。柏拉图在其《理想国》中曾提到“混合政体”的理论;亚里士多德在其《政治学》中曾主张实行“温和民主制”,以中等阶层来平衡寡头和贫民的势力。后来的波利比则吸取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两人的上述主张,进一步论述了分权的思想。他认为公元前三世纪的罗马所以能够保持长时期的强大,就是因为  相似文献   

17.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七十周年了。七十年前,俄国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在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的领导下,举行城市武装起义,推翻了地主——资产阶级政府的统治,摆脱了帝国主义体系,组织了无产阶级专政的苏维埃政府,建立了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把革命的火焰引向农村,取得了乡村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建立,使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和马克思、恩格斯规划的人类前景,第一次变成人间活生生的事实,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开始了。关于十月革命对人类历史的意义,正如列宁说的,坚冰已经打破,航线已经开通,道路已经指明。  相似文献   

18.
《国家与革命》是伟大导师列宁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前夜写成的光辉文献。在这部著作里,列宁总结了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两条路线斗争的历史经验,系统地阐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特别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尖锐地批判了第二国际修正主义者歪曲和篡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谬论,揭露了他们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罪恶行径。列宁的这部伟大著作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建立和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战斗纲领,是反对修正主义的锐利思想武器。五十多年来,它一直指引和鼓舞着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的革命斗争。  相似文献   

19.
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划时代的重大事件,而且对当时的国际关系也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就美国内战时期的美英关系,作些粗浅的分析。一内战爆发后,美国政府不仅在国内战场上面对严峻的形势,而且还面临外国干涉的威胁。英国政府一直不甘心它在美国独立战争中的失败。内战一起,英国的多数议员表示同情南部同盟。特别是与南部种植园主有密切关系的英国土地贵族对林肯政府恨之入骨。首先,他们认为美国是英国在世界市场中的劲敌。  相似文献   

20.
当世界进入80~90年代后,世界上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党抵御不住西方资产阶级的和平演变而纷纷变质时,为什么中国共产党却能始终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呢?这一方面是由我党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稳定和他们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所决定的;另一方面又同我国、我党历史特别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建特点有关。刘少奇在《论党内斗争》一文中指出:“中国党的建设是在十月革命以后,是在俄国布尔什维克已经取得胜利,有了活的榜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