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异体成语的类型和产生的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异体成语是对通用成语而言的。在成语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异体成语,经过历史的选择,确立了通用成语。由于多种选择的需要,便产生了多种形式的异体成语。  相似文献   

2.
从结构、意义等方面对<祖堂集>中的成语进行考察,发现成语结构多样化,以联合结构为主.指出佛教成语运用方式多种多样,如减少文字、更改文字、同素异序,通过对有关佛教成语意义的考察,认为绝大多数佛教成语的意义发生变化,并力求反映佛教成语在晚唐五代禅录中的语义面貌;最后拟揭示佛教对词汇发展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3.
论现代汉语异体词的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汉语异体词的规范问题是现代汉语词汇规范化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主要讨论三个问题:一、现代汉语异体词的基本状况;二、现代汉语异体词规范化的基本原则;三,现代汉语异体词规范化的时机已经成熟。一、现代汉语异体词的基本状况异体词,也称异形词,专指一个词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书写形式。有的可以准确区分出正体和与之相对的异体来,有的却难以区分,而互为异体。异体词的实质,可以说不是语言中的词汇问题,而是记录语言词语的文字问题。因此,异体词仅存在于书面语中,而口语不存在异体词问题。异体词不包括倒序等义词,如“…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三个方面讨论了英语成语的语言特点,即英语成语语言的独特性、英语成语语言的语义特征及英语成语存在的几种类型。旨在通过对英语成语这三方面的研究,进一步提高我们用英语成语进行语言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现代汉语词典》在成语释义方面尽管很有代表性和示范性,但仍存在若干不足。文章主要讨论了四方面的失误:一、因对成语理解不正确而引起释义不确;二、成语理性意义或色彩意义增加但漏收而引起义项缺失;三、因对成语语源理解错误或对语源未加解释而引起语源失考;四、释义用词不准确或语序混乱等引起措辞欠妥。  相似文献   

6.
朝鲜语汉字成语(以下简称汉字成语)是朝鲜语中长期习用的、形式简洁而意义精辟的、能用汉字(包括朝鲜汉字)转写的朝鲜语成语。它从来源上可分为自造的汉字成语和借用的汉字成语,其中借用汉字成语占绝大多数。借用汉字成语根据其借用方式再分为直接借用的汉字成语和间接借用的汉字成语。直接借用的汉字成语是通过汉语和朝鲜语两种语言之间的直接接触而形成的,它们在汉语中都有与之相对应的汉语成语。汉语成语传入朝鲜后,部分成语原封不动地被使用,而另一部分成语在其形式和意义上都有了一定的变化,造成汉字成语和汉语成语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英汉成语特点及来源进行比较分析,提供了英汉成语的背景知识,揭示了英汉成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便更好地了解、掌握和使用英语成语,提高对成语和英语语言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8.
成语的语义活用是广告语创意中很常见的一类成语活用现象,这种成语活用现象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成语别解,是对 成语理性义的活用;另一类是成语易色,是对成语色彩义的活用。在广告语中恰当地活用成语的语义,临时赋予成语以原来不 曾有的意义,新鲜独特又易于理解,符合广告语创意的要求。但同时,广告的语义活用对成语的正确使用或者说对汉语的正确 使用或多或少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数词成语涵盖的范围较广,数词出现的数量从一个、两个到三个、四个。本文提出的“数词对称成语”指的是成语中出现两个数词,而且是以对称的形式(一三位置或二四位置)出现的成语。数词对称成语作为数词成语中比较特殊的一类,在语义上有着自身的规律和特点。  相似文献   

10.
将美国学者Jeanne Kelly和中国学者Nathan K.Mao(茅国权)翻译的《围城》英译本中的成语作为语料库进行具体探究。从语义空缺的角度对书中的成语进行归纳,分为含环境空缺的成语、含文化空缺的成语、含词汇空缺的成语、含其他类空缺的成语,继而结合德国功能派理论中的目的论去探讨针对各类成语译者如何采用异化和归化策略去处理它们,说明两种翻译策略需有机结合,以从实际翻译研究的角度给成语翻译的归化异化之争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论汉英俄成语的民族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汉英俄成语的民族文化内涵周国定在世界诸语言中,成语数量浩繁。成语是语言的精华,它言简意赅、寓意深刻、生动形象、千姿百态,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成语不仅在文艺作品中,而且在政论文体和日常口语中,历来为人们所广泛引用。什么叫成语?语言学界对成语界限的...  相似文献   

12.
汉语词汇相当丰富,有各种各样的组成形式,成语就是其中之一。由唐诗演化出的成语则更被人们所接受、喜爱和习用。唐诗成语的分布与诗人的成就成正比;最受欢迎的成语来自大诗人笔下。作为语言现象,唐诗成语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伴随着弃旧的是创新,汉语语汇的丰富、发展,离不开唐诗这块沃土。  相似文献   

13.
鲁迅著作中的外来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鲁迅著作中来自现代日语的外来词,并把外来词分为借词和外语词两种.作出这样的区分,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实践意义.本文着重解决外来词中的外语词同现代汉语词语的区别.两者的不同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辨别:一、从词的义项的多寡与异同;二、从词的用法的差异;三、从某些词的音节的特点;四、从同素异序词的构成的特点,五、从四字格成语前后段可以独立单用的特点,六、从经过同义或近义成分替换过的成语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俄语中存在着大量的同义现象,既有同义词、同义成语、也有少数的语法上的同义结构,这就给学习俄语的人提出了一个如何理解、掌握俄语同义现象的问题,以便更恰当、更准确地表达和交流思想,达到人们之间互相了解的目的。俄语中存在着同义成语,如而(当心、留神)与(警惕);(她勉强强、马马虎虎)与(马马虎虎随便)(回声如雷)与。(打鼾)等等。另外也存在着一些词法上的同义现象,如(在林中——单数六格)(善良的,善良——全尾与短尾形容词)(比较容易)(最洁净的)。(在野外行走)等等。但这些成语和结构的数量是有限的,在…  相似文献   

15.
在汉语和韩语的语言交流中,处于强势语言的汉语对韩语有着很大的影响,韩语中存在着大量汉字词语,其中也包括成语。汉语成语对韩语及其成语主要影响有:韩民族吸收了汉语成语,并创造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韩源成语,丰富了韩语的词汇汉语及汉语成语的特点还对不少四音节、“述宾结构”的韩语成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成语是语言的精髓。借特定事物作比喻的成语,形象鲜明,栩栩如生,给人的印象非常深刻。有的成语直言其事,一语破的,言简意赅,精辟有力。广义的成语还包括常用的谚语和俗语。它们造语朴实,立意新巧,举一概多,含意深长。汉语和英语都是历史比较悠久的语言,都含有相当丰富的成语。汉英两种语言中的成语都是由劳动人民在实践与认识的过程中提炼出来的思想结晶。但汉英两个民族在历史背景、经济生活、地理环境、风俗习惯等方面又具有各自的特点。因此,汉语成语和英语成语之间既存在着共同点又存在着不同点。其主要共同点有:  相似文献   

17.
成语古汉语简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成语,绝大多数是古已有之。学习古汉语常会触及成语,学习成语又离不开古代汉语,成语中包含有古汉语知识。成语是古今汉族桥梁。  相似文献   

18.
成语虽然是一种文学现象,但却饱含着丰富的心理学思想。在学术界同心协力要建立和完善中国心理学史的今天,挖掘、整理和研究成语中的心理学思想,无疑是很有意义的。本文拟对成语心理思想中最基本的理论问题进行探讨。一、成语中是否存在心理学思想成语中是否存在心理学思想?回答是肯定的。成语虽为一种文学现象,但它也是历史的缩影,中华民族发展的每一历程,在成语中几乎都有反映。历史是人创造的,因此历史不可避免地要留下人活动的心理轨迹。这些轨迹通过各种形式其中也通过成语继存下来。通过研  相似文献   

19.
生肖动物“马”成语,数量丰富,是现代汉语成语中极为生动、富有意趣的部分.本文就生肖动物“马”成语的源流、形成、特征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深入探讨了隐含在“马”成语背后的独特的文化义,旨在梳理生肖动物“马”成语与汉民族物质、精神文化之间存在的关联.  相似文献   

20.
我校中文系倪宝元教授对修辞学和汉语成语研究卓有创获,著述甚丰。就成语研究来说,继深受学术界和广大读者好评、印数达百万册以上的《成语辨析》、《成语辨析续编》以及《成语例示》、《成语九章》等著作之后,去年10月,他担任主编的一部大型工具书《汉语成语九用词典》,已由浙江教育出版社精印问世。这部词典达155万字,共收录较常用的汉语成语4000余条。每条除有拼音、释义外,还包括或式、用例、功能、结构、近义、反义、色彩、用法和探源等。编者云:取名“九用”之“九”,寓意多也,并非实指。本词典结构新颖、功能齐全、释义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