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大义觉迷录>:"华"、"夷"新辨 顺治、康熙两朝,虽对满、汉冲突多有调节,却终究难以消弭传统"华夷畛域"的文化与心理区隔."华夷之辨"观念下,汉族民众反清复明运动的涌动,成为危及清初统治的重要隐患,康熙帝晚年就曾担忧王朝的统治"若有变动,或在中国(指中原内地--引者注),蒙古断无此虑"[1].这种担忧并非毫无道理,数年后发生于雍正六年(1728)的曾静案,就为此作了极好的注解.不过,这次事件也为清朝统治者对传统"华夷"观念进行新的审视与自我表达,创造了契机.  相似文献   

2.
耿兆锐 《唐都学刊》2006,22(2):18-20
文明昌盛的大唐帝国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唐朝是当时世界上众目所瞩、人心所向的强大帝国。其时,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贸易等各方面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自信的中国人以博大的胸怀、开放的姿态拥抱整个世界。唐朝的经济、文化对外开放,向西远至阿拉伯诸国及欧洲,与南亚、东南亚诸国以及邻近的日本、朝鲜等国都有密切往来。唐都长安既是著名的国际性商贸大都市,也是陆路交通的国际大都市,实为当时亚洲文明的中心、东西文化交融的胜地。唐朝时期,对外交通尤为发达。除海路外,陆路方面,从长安出发,向西经过塔里木盆地,越过帕米尔高…  相似文献   

3.
王鉴 《社科纵横》2010,25(4):136-137
该课题运用文献资料、实证调研等多种方法。对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形成的社会基础、项目与分类、内涵及特征、社会价值进行了全景式的扫描,并就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稳定,人力资源质量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发展少数民族的先进文化离不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构筑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文化,就要不断提高各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思想道德和健康素质。该书的出版,是对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体育人文研究的有力支撑。对于全面建设西部小康社会,对于全民健身战略的滚滚浪潮,《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研究》一书必将发挥它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求是学刊》2015,(6):116-123
华夷一体是元代历史文化的重要特色。元代文坛,蒙古、色目文士大量涌现,他们有着四海为家的民族性格,所作纪行诗,多为亲自游历,有感而发。纪行诗在西北、东南的地域表现上,都有所开拓,具有较高的认识价值,且诗风多质朴自然、清丽喜人。在自然崇拜、万物有灵的民族文化传统作用下,少数民族诗人喜爱山水,善用拟人笔法,与山水风物深相契合。在混同华夷的文化环境下,上京纪行诗、奉使诗、奉祀诗也大量出现。从元代华夷一体的历史现象、少数民族诗人群体的贡献等维度探析元代纪行诗繁荣的原因,庶几可为中国多民族文学史的书写提供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世界先进文化的内涵与我们的吸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世界先进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宝贵财富。中华民族要跻身于世界先进的行列 ,积极吸收世界先进文化 ,是快速提升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途径。世界先进文化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的概念 ,它涵盖了历史每一时期的先进成果 ,其中包括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军事的、科学的、技术的、观念的、习俗的、物态的等诸方面 ,大致可分如下几个层面 :(1)能够保障并促进社会发展的制度文化 ;(2 )能够引导人类前进的思想观念文化 ;(3)能够不断解放生产力 ,推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文化 ;(4 )能为人类提供享乐的、蕴涵精品意识的娱乐文化和物态文化。我们注重学习和吸收世界先进文化 ,坚决反对依样画葫芦 ,全盘照搬。我们主张在吸收中有所创新 ,在创新中有新的发展 ,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6.
当今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艺正处于广泛交往的时代,如何使本民族文艺走向世界,纳入世界文艺的开放系统,是当前文艺理论界应当探讨的课题。本文首先论证了文艺民族传统的稳定性与变异性,认为决定民族传统的稳定性与变异性的主因是一定的社会心理和文化观念。进而指出民族传统与世界意识并非矛盾的,各民族文艺的发达与繁荣,无不得益于外来的其他民族文艺;民族性愈鲜明,也就愈增添了世界文学的丰富性。最后,作者对文艺的世界传播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薛绍斌 《学术交流》2003,1(1):52-55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 ,其主要表现是生产活动全球化、国际贸易扩大、对外直接投资增加、世界金融市场急剧膨胀等方面。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发展有双重作用 ,利弊同在。世界各国应加强经济技术的交流与合作 ,逐步改变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 ,使经济全球化达到共赢和共存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这篇调查报告提出了一个十分尖锐的问题要改变一个地区的贫穷面貌难道仅仅是经济问题么?不,它和文化、人口等社会因素都有很大关系即使从瑞金这个县城,也可以看到进行改革、开放的必要中国要对外开放,国内的一些偏僻地区也要对外开放、中国不搞改革、开放是没有出路的  相似文献   

9.
论全球文化与民族文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济全球化必定推动文化全球化的到来。全球文化是在全球范围内流传广泛和深远的、先进的、占主导地位的文化。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积淀的民族精神和民族观念。全球文化不是同质和一元文化 ,而是由各民族的先进文化所组成的多元的和异质文化。文化全球化是由西方发达国家所主导的文化扩张 ,从而 ,全球文化和民族文化会发生冲突。要建立全球文化新秩序 ,西方发达国家必须以平等的方式对待世界各民族文化 ,同时 ,发展中国家必须不断创新本民族文化 ,把本民族文化融入全球文化之中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改革开放历经16个春秋,已发展到“攻坚阶段”.市场经济体制如何建立?民主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改革如何深入?各界人士见仁见智,论述各异.笔者认为,应该继续解放思想,扩大对外开放,以开放促进改革的发展.对外开放就是以天下之长补本国之短,撷各国之精华促进本民族之发展.这是近代世界各国进步与繁荣的共同经验.即使在历史上,也不乏善于借鉴、吸收其他民族先进文化而促使本国、本民族得到重大发展的先例.譬如,公元五世纪我国北魏孝文帝的改制,就为炎黄子孙提供了一个以开放促改革的范例.孝文帝作为一个落后的少数民族的帝王,“深慕华风”,甘愿抛弃狭隘的民族意识,以汉族经济政治体制为样板,对北朝社会进行了全面的彻底改革,短短15年的时间,便使鲜卑拓跋部的发展水平和汉民族的差距缩短了上千年,并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统一和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中华(中国)多元一体"观念不仅是一个政治概念,也是一个学术概念,符合中国多民族国家历史发展实际。"中华多元一体格局"之内的华夷两大势力经过碰撞、冲突,以至此消彼长、互为主导,加深了各方的了解和民族认同,淡化了"华夷之辨"、"尊夏贱夷"等观念,促使各民族逐步凝聚在一起,最终形成了中华民族。华夏汉族王朝和夷狄族王朝的文化建设,都不仅仅是一元化的"汉文化"继承和选择,而是对前朝及同时并立的各民族王朝的多元文化作出重新选择、吸收和整合工作,从而建立起一种有别于以前的"汉文化"、同时也不同于西方学者所说的"第三文化"的新质文化。中华民族的文化正是在这种多元文化的不断选择、吸收和整合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这种多元文化的选择、吸收和整合,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2.
明朝后期,东来欧洲殖民者力图通过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手段.打破以中国为主导的东亚政治格局,从而以外部力量动摇中国人的华夷观念.取消夷夏界限、否定中国中心论、质疑传统夷夏标准、主张多层次向西方学习等.开始成为一部分开明士大夫的思维新取向.此一倾向不仅与晚明启蒙思潮、实学思潮紧密结合,最早践行了前魏源时代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而且对古代中国人如何认识外部世界具有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一世界各国开展经济联系,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需要。由于各国所具备的经济发展基本要素,所采取的经济发展战略,以及经济发展的阶段与状况存在很大差异,因而相互之间既有分工与交换,又有竞争。这种分工与竞争,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有力杠杆。后进国家参与国际分工与国际交换,不仅可以充分发挥本国劳动力资源的优势,有效地利用国内外的资源,而且可以通过出口换汇来支援本国传统工业的改造以及基础工业与新兴工业的发展,从而加速产业结构向高层次的转换。同时也可在国际竞争中,吸收与消化国外的先进的生产技术与经营管理经验,从而缩短在技术上与管理上同先进国家的差距。这是后进国家增强经济实力与经济技术基础,提高经济效益,加快实现现  相似文献   

14.
<正> 一由于较大规模的生产可以有效地利用先进技术和装备,充分利用固定资产,因而有利于提高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取得规模报酬,从而提高生产经济效益.这种情形在世界各国和我国各部门生产中都是存在的.经过对这种经济发展过程的长期研究,在西方经济学中,把通过扩大生产规模而使产品平  相似文献   

15.
文化是广泛的社会现象,并总是和社会文明携手共进。社会进步起决定作用的是经济,文化是经济的投影和表征。文化和经济既互为表里,又相互渗透。先进文化造就先进生产力,先进生产力推进先进文化。这是一条互为因果的定律。研究传统文化的目的,是为现代先进文化提供一个历史的注脚。先进文化不过是传统文化的现代超越。本文从传统文化的历史表象、传统文化的双重属性、传统文化的评判标准、传统文化的市场反差,以及传统文化的现代走势,对传统文化的功过曲直做了全面探索。  相似文献   

16.
关于希腊化时代的帝王崇拜 ,一些学者认为是源于东方 ,其实不然。因为古代的东西方都有统治者崇拜和神化的传统 ,但由于文化和制度的差异导致了性质和形式不同 ,传统的惯性延续决定了希腊化时代帝王崇拜具有区域性。在东方 ,伴随民族的融合 ,帝王崇拜融合了东西方的因素 ;在西方 ,由于城邦形式上的存在和根深蒂固的民主自由观念 ,导致帝王崇拜只是希腊传统的延续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社会福利:中国社会的建构与福利制度创新路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福利是社会科学研究与社会政策分析 核心概念之一。由于世界各国政治制度、经济 发展、社会结构和文化价值观念千差万别,在 社会福利观念上会形成不同社会理解。社会 福利观念反映现实福利制度安排,说明特定 时空处境下福利文化基本特征。本文首次将 中国社会对社会福利的社会建构概括为六种 取向,并分析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创新路向。  相似文献   

18.
一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民族平等,“要求国内各民族绝对平等,并无条件地保护一切少数民族的权利”①。所谓绝对平等就是各民族的权利一律平等,形式上的平等与事实上的平等完全一致。国家要通过切实有效的政策和措施,保护少数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语言文字等各方面的...  相似文献   

19.
一、西力东渐背景下清季"华夷"观念的结构性变动 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走上历史舞台时,即明确意识到"华夷"观念乃是其反满革命的利器.他们试图以传统的华夷之辨"激动种姓",号召民众,认为"今之满洲,本塞外东胡.昔在明朝,屡为边患.  相似文献   

20.
一、毛泽东首先提出社会开放思想,邓小平则丰富发展了这一思想 有人认为,毛泽东没有提出过社会开放的思想,这一思想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支人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创新.要弄清此问题,首先必须理解什么是社会开放?从客观方面讲,它是人类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历史过程;从主观方面讲,它是人类从封闭走向开放的规律在人脑中的反,从主、客观这两面个角度看待这一问题,就能有助于正确看泽东思想宝中的社会开放思想,这是思想是中国社会开放思想先。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无产阶级先进分子了马克思主义,他们宣传马克思主义,学习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并将其应属于改造中国的实践.从信效西方无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到信效国十月革命推翻反动腐朽的统治者,从而改变旧中国封建落后的历史,这一过程本身就包含有找开国门.向世界各国招收和借监先进和文明成果的思想和行动.应该说,毛泽东同志关于对外开放思想,不仅由来已久,而且十分丰富,1936年冬,毛泽东在延安与斯诺谈论“中国共产党与世界事务”时提到,如果中国真正得了独立,外国人在中国的合法贸易利益不仅不会受到影响,而且“将会有此过去更多的机会”,中国不仅同友好国家进行互助互利的贸易,而且”欢迎外国资本的投资”.新中国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