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4 毫秒
1.
从先秦时期的鸿沟到唐宋时期的惠民河,再到元明清时期的贾鲁河,“贾颍”水运航道经历了多次变迁,在不同历史时期处于不同的地位。特别到了清中期,达到鼎盛的“贾颍”水运推动了依赖于航道的周家口市镇经济快速发展并到顶峰。后来,伴随着航道的衰落,周家口商业经济亦走向衰落。  相似文献   

2.
淮海经济区是一个由苏北、鲁南、豫东、皖北构成的省际边缘区。其空间结构表现出明显的板块经济现象,四大板块间存在着明显的发展差异和复杂的竞合关系。从发展差异看,苏北和鲁南经济发达,属于强势板块,豫东和皖北经济落后,属于弱势板块。从竞合模式看有三种类型:一是苏北与鲁南间属于强强竞争型;二是苏北与皖北、苏北与豫东、鲁南与皖北、鲁南与豫东间属于强弱竞合型;三是豫东与皖北问属于弱弱竞争型。研究表明,良好的竞合关系有利于板块经济的优化整合,促进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据此,提出了优化淮海经济区的具体路径:通过多极联动优化空间结构,通过强化分工规范竞争秩序,争取政策支持加强板块整合。  相似文献   

3.
京九豫东南产业与中心城市的定位和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豫东南地理环境、交通条件、资源分布和当代经济发展的特点出发,指出应当以食品产业为主导,以潢川县城为中心城市,以“虚拟地级市”的行政模式来发展信阳(豫东南)经济,并在政策配备、主要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清代民族经济史研究,是我国古代民族经济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清代不仅是我国古代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建立的全国性封建政权,而且在这一历史时期,各族人民用辛勤的劳动,共同开发了祖国的边疆。从而,使这些地区的经济得以较快发展,与内地的各种经济贸易交往,日益密切和频繁。近年来,清代民族经济史研究工作,取得了一  相似文献   

5.
豫东地区县域农业结构调整问题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在河南省东部县域经济中占据显著位置.目前,豫东地区农业内部种植业占绝对优势,结构单一,农业生产水平和产业化水平低,社会服务体系发展滞后,小农经济特征显著.面对新一轮全国和全省的产业结构调整,豫东地区在农业结构调整中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强龙头加工企业建设,发展完善农村服务体系,鼓励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大力促进畜牧业和经济林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黄河图在清代河患治理和河政运作中起着重要作用.乾隆中期,河南段黄河出现严重河患,河臣河东河道总督张师载治理黄河,绘制呈奏黄河图,向乾隆帝、朝臣汇报河务信息,并为清廷进行黄河河政决策提供依据.美国国会图书馆藏彩绘本《豫东黄河全图》是乾隆中期河南黄河河患治理情形的集中体现,直观反映了清代黄河的管理制度和治理方略,表现了清代的河政运作和文书流转方式,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文物价值.  相似文献   

7.
清代女子上装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女装是我国古代女装发展的巅峰之作,其华美的服饰在我国民族服饰中也独树一帜,清代女子上装更是对现代服装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章分析了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女装款式和清代女装形成、发展与演变过程,阐述了清代服饰在我国服饰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清代的经济、政治、满汉文化的融合对清代女子上装的变革所起的作用,以及清代服饰对我国现代服饰的影响,指出了深入研究和探讨清代服饰对于现代服饰的发展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清代以来的西北边疆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国内,国际背景,促使清朝从中央到地方更为重视新疆屯垦管理制度建设与组织管理.由此新疆屯垦管理制度由军府制向行省制管理过渡,组织形式也从汉唐以来主要的兵屯向兵、民屯垦共同形式发展,并最终使移民屯垦成为清代新疆屯垦的主要组织形式.由此,清代的屯田管理效益体现出经济和政治效益并驾齐驱的社会局面,从而稳定了西北边疆,促进了新疆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清代荆州市镇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主要体现在其经济功能加强、人口聚集、商业文化特征明显。清中后期,市镇发展也具备城市化发展趋向,但发展体现出不平衡性。清代荆州府市镇经济加快了近代荆州城市从农业城市到工业城市的转型,其历史作用和价值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0.
清代是中国封建经济高度发展的时期,而苏州,作为清代工商业最发达的城市之一,市场繁荣.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对法律制度的进一步需求,商人于是组成行会,制定行会法,实行一定程度的自治.而国家(以皇权为核心的中央政府)通过调整法律制度赋予商入团体以更大的自主权,从而为行会组织进行制度创新创造条件.同时,地方政府又通过对这些制度的备案而增强制度的权威性.这种合作表明,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看,清代中国的行会法与西方中世纪的行会法的功能具有很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11.
松江府位于长江口南岸的冲积平原上,是举世闻名的江南鱼米之乡。自宋元以来,江南地区即以其富庶傲视全国,其中,松江府更是占据了突出地位。明代中叶是松江府(上海县为松江府所管辖)社会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商品经济十分活跃,总体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但明代腐朽的封建专制统治,遏制了这一发展趋势。甲申之变后,清兵大举南下,松江地区展开了激烈的抗清斗争。嘉定三屠以及松江、江阴地区的抗清斗争波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刚刚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被无情地扼杀了。  相似文献   

12.
中国作为一个后发现代化国家,在经济现代化的过程中,政府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这在山东表现得尤为明显。清末民初,山东地方政府采取创办工艺传习机构、促进产品改良、开埠通商、提倡实业、倡用国货等种种措施,有力推动了山东经济的近代变迁,但也形成了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发展模式。这一模式对日后山东经济发展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3.
明清时期是北京古代休闲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明时风俗的转变给北京休闲活动带来了巨大影响。明万历以后的北京民风追求物质享受和游乐。清前、中期开发了“三山五园”,茶馆、酒楼、会馆、庙会、风景游览地等蓬勃发展,商业剧场开始出现。由于内外分治政策,外城西区在各类休闲地的建设方面处于北京各区前列。清末,京剧形成,而园林等休闲地受到外来侵略军的破坏。从甲午中日海战到清亡之间,北京进入吸收西方休闲文化的发展阶段。清末北京公园和动物园开放为市民公共休闲空间,是北京休闲史上的重大事件。  相似文献   

14.
作为先后在中原历史舞台上出现的两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元、清统治者在治边思想上有着相似的地方。但由于所处时代以及面临的时代问题不尽相同,元、清统治者在对云南边疆的认识及治理思想上亦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受治边思想的支配,就使元、清两代在经营云南地区的具体做法上既有相似之处即清对元的继承,也有清朝基于时代的发展而具有的一些独到之处,表现出历史发展的阶段性。  相似文献   

15.
明清时期,城隍庙作为一种“国家化”神祗的物化标志,其理想状态是与各级官僚机构相对应。与此并存的是众多作为“异例”的城隍庙。认识此类城隍庙在空间上的分布状况及其形成原因,有助于深化城隍信仰研究。就明清时期的山东而论,镇城隍庙的出现与商品经济发展无必然联系;城隍庙处于城外与礼制无违;对应于同一官僚机构的数座城隍庙并存的情况是官方极力避免的。  相似文献   

16.
豫籍留日学生群体是近代中国社会衍生出来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也是河南境内最早觉醒的知识分子阶层。清末民初时期,豫籍留日学生逐渐登上了政治舞台,并成为河南辛亥革命的中坚力量。然而,由于社会环境和自身因素的限制,留日学生主导的河南辛亥革命并未取得预期的社会效果,但其付出与努力仍值得今人学习与肯定。  相似文献   

17.
清代河南的自然灾害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南是历史上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地区,造成灾害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也有社会因素。作者试图通过对清代河南自然灾害状况的统计分析,揭示清代河南自然灾害的特点,从而为今天的灾害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以河南省1978年以来历年的生产总值为研究对象,从中原崛起的背景出发,简要说明了河南经济发展的现状及特点,分析了河南省生产总值的构成情况,通过与东部沿海发达省份进行比较,发现问题,针对分析出来的结果和存在的问题,找出原因并提出了推动河南经济增长的一些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9.
清末四川北部地区乡村经济的极大发展,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乡土建筑遗存,南部县宋家大院即是其代表。作为依血缘而建的小型亲属组织聚居地,它的建造直接与这个“家”的繁衍生存息息相关,是对其生活的记录。宋家大院在建筑格局及装饰图像两个方面反映出儒家文化与俚俗文化的融合,而融合的基点是对生活富裕和家族兴旺的期望。透过宋家大院的建筑格局与图像,我们能窥见清末民初时期,四川北部地区的乡土历史和乡土文化。  相似文献   

20.
清前期地方经费的变迁经历了体制外收入、制度化的地方经费,到最后再度失控的发展历程。地方经费的赢缩关乎经济的发展。清前期经济由复苏到繁荣再到衰退,可以从地方经费的流变中管窥一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