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五百多年前,明政府在我国黑龙江下游,元朝东征元帅府故地特林(今称蒂尔),建置奴儿干都指挥使司(下简称“奴儿干都司”),并建造永宁寺一处,刻石立碑两座。一立于永乐十一年(一四一三年),为《永宁寺记》,一立于宣德八年(一四三三年),为《重建永宁寺记》。  相似文献   

2.
解题此碑立于拉萨西城,布达拉山对面,方柱形,俗称“外碑”,藏语称为“雪·多仁乞玛”(zhol-rdo-rings phyj-ma),是与布达拉宫山脚下,宫内的另一座无字碑相对而言,该碑称为“内碑”,藏语称为“多仁囊玛”(rdo-rings-nang-ma)。根据碑文内容,习惯上称为“达札路恭纪功碑”。碑立于赤松德赞赞普(755——797)在位期间,就碑文涉及达札路恭率众侵唐,深入京师一事来看,应在广德元年(763)后不久。在现存吐蕃碑刻之中以此碑最早。赤松德赞唐代  相似文献   

3.
<正>洪武碑亭位于奎文阁东南、成化碑之北,始建于明代洪武年间,弘治十七年(公元1504年)重建,后碑亭又被毁,清雍正年间又重建,今之亭和碑为民国时期改建,亭为重檐歇山式结构,灰瓦覆顶。亭内正中立《洪武诏旨碑》,碑高一丈八尺,刻明太祖洪武四年  相似文献   

4.
《中文信息》2008,(3):58-59
二苏祠位于眉山市西南隅纱彀行内,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的故居。元代改宅为祠,祭祀三苏。明洪武年间扩建,明未毁于兵火,仅存五碑一钟。清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在原址按明代规模重建,尔后历代均有增益补修,现占地面积56800平方米,是一座富有四川特色的古典式的园林建筑。  相似文献   

5.
近日,在名城歙县太白楼一新安碑园内。博物馆工作人员意外发现了一块北宋碑形墓志。其墓志的主人是北宋政和二年(1112年)徽州人王道宁(讳承裕)。此墓志呈圭形,石质,长118厘米,宽84厘米,高为6厘米。是采用碑的形式和志的内容做成,碑有圆额,上刻篆文,墓志正文则为楷书,志文以自右而左,自上而下的方式刻成,且字体规整,刻工精美,共计560个字。墓志铭全文大致如下。  相似文献   

6.
美岱召是一座"城寺"结合的寺院。明代蒙古土默特部首领、成吉思汗第17代孙阿勒坦汗(俺答)曾在此居住,经历了蒙明战争、"隆庆和议"、"俺答封贡",以及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广泛传播等许多重大历史事件。  相似文献   

7.
《北凉且渠安周造佛寺碑》,于北凉且渠安周承平三年(公元445年)立石。原石清光绪间新疆吐鲁番高昌故城出土。高昌故城,今为新疆吐鲁番东六十里之哈喇和卓。光绪廿九年(公元1903年)被德国文化间牒盗运柏林。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端方奉使考察欧洲各国政治,在柏林国家博物院见到此碑,遂拓以归。所拓一为完本;一为未完本,仅四分之一。《清拓北凉且渠安周造佛寺碑》完本,原归端方,端方死后,归李介如,其孙李章汉于一九七六年捐  相似文献   

8.
城、寺、宅院三位一体的明代建筑美岱召,位于内蒙古包头市土默特右旗美岱召乡,东距包头旧城约50公里,北依大青山,南临黄河,为明代隆庆年间蒙古土默特部首领阿拉坦汗(即俺答,成吉思汗第十七代孙)兴建并居住过的一座古城堡。城堡周围有石块包砌的城墙,高约四米,城墙四角各有重檐角楼一座;正面为城门及一座歇山式城楼,内有大雄宝殿、三佛殿、达赖庙、太后庙等建筑,总面积约4万平方米。明隆庆五年(1571年)阿拉坦汗与  相似文献   

9.
明洪武初年 ,在白龙 (今北海市铁山港区营盘镇白龙村公所 )筑城 ,设官镇守珠池。南门外尚存《宁海寺记碑》、《黄爷去思碑》和《李爷德政碑》。白龙城是广西文物保护单位。 1988年 ,自治区文化厅文物处兴建珍珠碑亭一座 ,将这三块石碑保存下来。 1998年 ,北海市文物管理所组织力量对白龙城遗址和保存的石碑进行考察。因年代久远 ,风雨侵蚀 ,碑文多已漶漫难辨。经辨认 ,初步整理出石碑上残留的文字 ,并对这些文字作出注释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正>康熙碑亭位于曲阜周公庙达孝门前甬道东侧。碑亭为木质结构,重檐斗拱,绿瓦覆顶。亭内立巨碑一幢,碑身高3.1米,碑头高1.1米,龟趺高1.3米,总高5.5米。此碑为清康熙二十六年(1678)御制,其内容为对周公的赞颂之词。碑亭与亭内的巨碑、龟趺、水盘形成一个严整的艺术整体。  相似文献   

11.
《光绪兰溪县志》记载:“国朝琉球国使墓??在北乡邑厉坛.康熙三十年国使奉命入贡,经邑卒,因葬此.碑镌首里府??力向氏岙滨亲云上之墓  相似文献   

12.
塔尔寺一览     
<正> 在古城西宁西南二十五公里的鲁沙尔镇,有一座中外闻名的喇嘛教寺院,这就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塔尔寺。塔尔寺始建于明代嘉靖三十九年(公元一五六○年),到明代万历五年(公元一五七七年)已初具规模,是我国喇嘛教格鲁派(即黄教)六大寺院之一(六大寺院即西藏的色拉寺、哲蚌寺、扎什伦布寺、噶丹寺,甘肃的拉卜楞寺和青海的塔尔寺)。塔尔寺又名塔儿寺,得名于大金瓦殿内纪念黄教创始人宗喀巴的大银塔。塔尔寺的一切无不与  相似文献   

13.
<正>大乘寺造像碑,唐天宝三年(公元744年)立石。碑高1.87米,宽0.70米,厚0.23米。碑文上方横书"奉为圣文神武皇帝"字样,前署"陇西李士强撰"。此碑为佛教碑刻,其形制及内容均甚特异。碑头雕群山、屋宇、飞天、坐佛、神仙骑兽等,雕镂精细,造型奇特,是一件难得的艺术品。现存曲阜汉魏  相似文献   

14.
六角古楼是一座典型的明代古建筑,位于黄山区(甘棠镇)西郊。该楼原名“文昌阁”,又名“太宇亭”。它是明代万历年间,邑人崔宪捐资建造,原系八角,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15.
贾使君碑     
<正>贾使君碑,又名贾思伯碑。北魏神龟二年(519)刻。碑高215厘米,宽84厘米,厚20厘米。原存兖州,宋绍圣三年(1096)、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两度湮而复出,1951年移入曲阜孔庙。额饰浮雕龙纹,题"魏兖州贾使君之碑",正文记贾思伯兖州任内政绩,笔法高古,结构精绝,为著名北魏碑刻之一。现存于曲阜汉魏碑刻陈列馆。  相似文献   

16.
2008年1月7日《广州日报》都市版A11刊登的《明代古尸全身关节还能活动———广药“人体科学教育中心”落成东莞明代状元家族古尸现身大学城》一文,数次提及“东莞明代状元钟雪松”和“东莞明代状元钟雪松(官品至刑部尚书)”。此误也。其一为名字,是钟雪松?抑或钟松雪?据2003年  相似文献   

17.
文章在公布西宁出土的明代残段墓碑的基础上,结合地方志书的记载,对残碑文逐行进行了考释,指出此碑乃明时在四川邻水县任过主簿的西宁人张芝为其母杨氏所立的懿德碑,碑文印证了西宁张氏名人辈出、清正仁爱家风绵延如缕的史实。  相似文献   

18.
明代传记体小说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记体小说勃兴于中唐,宋元出现衰落,明初又复兴。明代传记体小说作为明代传记文学的外延,是明代传记文学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它是联接唐代传记体小说和清代传记体小说两座山峰的桥梁。本文将扼要评述明代传记体小说的概况以及它在内容和艺术上的特点。 明代传记体小说属于文言短篇小说,主要见于明代传奇小说和笔记中。明代传奇小说的代表作“三灯”,即瞿佑的《剪灯新话》,李昌祺的《剪灯余话》和邵景詹的《觅灯因话》三种书(上海古籍出版社以《剪灯新话》为书名1981年出版)中都收有传记体小说。此外,陶辅  相似文献   

19.
目录 一、历代监察制度的概况 二、明代监察制度的变化和发展(一)都察院(二)总督与巡抚(三)监察御史与巡案御史(四)给事中 三、明代监察官员的地位和作用(一)明代监察官员在加强中央集权过程中的作用(二)明代监察官员对皇帝绝对权力的制约(三)明代监察官员在与宦官集团斗争中的作用(本期选刊此节)。(四)明代监察官员在打击贪污、肃清史治、巩固封建统治过程中的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20.
15世纪30年代朝鲜两次入侵建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宣德八年(朝鲜世宗十五年,1433年)和正统二年(世宗十九年,1437年),朝鲜先后两次入侵建州卫。这在女真与朝鲜的关系史上,实属重大事件。我们研究明代女真史,不仅耍了解此一事件的经过,还应当弄清导致朝鲜入侵建州卫的原因及其后果和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