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小平关于抓机遇的思想,究其实质就是要抓住历史的偶然性以驾驭历史的必然性,即抓住历史机遇以实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的重大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2.
历史的必然性与偶然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安事变是震惊中外的事件,这一偶然事变反映了当时中国走向国内合作,全民族抗日的历史必然。分析西安事变反映出来的历史必然性,探讨历史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可以加深对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社会过程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社会历史过程中的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相互关系为经济落后国家提供了超越资本主义阶段的可能性,中国建成社会主义有其有利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和国际条件。  相似文献   

4.
《德伯家的苔丝》中的女主人公苔丝生活在维多利亚时期的威塞克斯地区,苔丝的悲剧具有时代的典型性,导致她悲剧的原因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本文主要从这两个角度对她的悲剧进行了探讨。她的失贞,被克莱抛弃又落入亚雷的手中导致了她的悲剧,看起来是偶然的,但是在这种偶然性背后,苔丝的经济状况,资本主义道德标准,宗教,以及她自身的性格弱点等诸多因素使她的悲剧具有必然性。  相似文献   

5.
社会历史观中的偶然性既是与必然性相对应的范畴,也是与主体性相对应的范畴,后一种含义很少被人们注意。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认为偶然性揭示了主体的受动性。这一思想阐释了偶然性范畴的价值观内容,是唯物史观人学思想关于个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偶然性的价值观内涵的人学意义在于,唯物史观正是以个人社会实践观为基础,结合了必然性与偶然性、偶然性与主体性两个认识个人的视角,才把个人存在及历史作用的客体向度与主体向度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6.
理解历史必然性和偶然性及其关系要注意一些限定条件。历史偶然性的概念需要从本体论和认识论的角度进行界定;不同条件下的人类社会,有着不同的发展规律,其中的"必然"与"偶然"的关系也不同;在近似条件下也要注意从规律的不同层次区分必然与概然;历史必然性和偶然性的作用在不同的时段体现不同;人的选择最终决定了历史前进的具体方向。  相似文献   

7.
分析十月革命的偶然性和必然性,应把十月革命区分为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从政治革命的角度看,十月革命具有无可争议的必然性。从以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为目的的社会革命的角度看,十月革命有一定的偶然性。用这种两分法看待这个问题,既能使我们更好地坚持十月革命开创的现代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又能使我们能更好地立足现实、防止左的错误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历史的发展及其走向具有必然性,也带有偶然性。秋收起义失利后,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从"向萍乡退却"到转兵井冈山,再到安家井冈山,同样可以从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来加以解读。  相似文献   

9.
西安事变爆发的直接的充分必要条件在当时的聚合是偶然的,因而,西安事变爆发是偶然的.但是,九一八事变和华北事变后,中日两国之间的民族矛盾成了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团结抗日成了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西安事变是这种必然性的偶然表现.由此可得的启示是社会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相似文献   

10.
阐释了园林构成要素中的必然性要素和偶然性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与运用意义;以昆明世博园中“齐鲁园”为例,辩识了“齐鲁园”中必然性与偶然性园林要素,分析了诸要素在特定园林环境布局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1.
思维方式深层影响着教育理论研究.从方法论的维度看,公共性的极至崇拜和公共性的完全消解的相异思维方式同时影响着教育理论思维.为避免在两极间徘徊,应寻求一个基于实践的公共的教育理论论域,以基于实践的公共性诉求来理解、探求教育理论,并以爱教育的人间关怀使研究充满活泼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归纳了事物的偶然性和必然性的形成机理及其间的关联,并对照分析了它们的传统定义之后,指出无论是大量相关事物一起运动,或是其中任意单个事物对其他事物的运动,还是孤立事物的本质因素或非本质因素与其他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都存在多方、多向、多种、多层和互制互动的关系,而均无“人为单制单动”的单方、单向、单种、单层和单制单动的决定权.指出事物的传统必然性与偶然性之定义中不符合客观真实的描述因素和内容,并尝试重新为之定义,为探索创造人类的教育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必然且必定形成,以及其他课题之研究阐明了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3.
公共管理中公共性的缺失与回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性是公共管理的基础与核心.公共性问题的解决,取决于对政府的制度、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行彻底的变革.文章通过梳理公共性在公共管理中的内涵及演变过程,针对我国公共管理中国公共性的缺失,提出促使公共性回归的命题.  相似文献   

14.
现代知识分子是自利性的还是依然具有公共性,一直以来争论频频。由此导致了知识分子社会角色理论上的混乱和实践中的迷茫。通过梳理知识分子自利性与公共性互相对立的诸种观点,认为布迪厄的场域理论能够消解这种二元对立:自利的现代知识分子主要栖身于学术场域中寻求着自身的利益,但这并不阻碍他们投身公共领域的政治场域,赢取政治和符号利益,如此就使知识分子在自利的基础上,由自利走向公共,实现多重场域里多元角色扮演中的公共性和自利性的统一,这对知识分子在理论与实践中的意义都极其重大。  相似文献   

15.
公共性:都市类报纸角色的缺失与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转型期,媒体的社会角色主要受到来自国家、市场和社会三大牵引力的作用.都市类报纸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国家和市场的双重牵制,而社会力量的牵引力则相对较为弱小、甚至被忽略,导致都市类报纸的角色缺失;提高媒体的角色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促进都市类报纸新闻理念的转型,强调公众参与和表达,维护公共利益和公共话语实践是重建都市类报纸的新思路;在当下的媒介环境中,都市类报纸公共性角色的重建,对于丰富我国媒体社会角色,以及都市类报纸的转型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公共领域的发展面临如何协调与政治权力关系、内部社会力量间关系的两大难题。培育公共精神是构建理想公共领域的核心,而思想政治教育不断阐发着公共精神内蕴,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就是培育公共精神,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与公共领域的诉求相契合。因此,必须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在公共领域拓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公共化转型。  相似文献   

17.
今天围绕因果关系中决定与非决定的许多争论,都没能突破决定论与机遇论必居其一的简单逻辑.因果律和机遇律都是对自然规律的数学刻划,是规范化的数学工具带来的结果.决定论论题的真正焦点是隐藏在其背后的必然性这一抽象的核心范畴,它引发了因果观中那些最根本的争论.自然具有必然性和完备的秩序信念,是人类对自然进行理性探索的公设,是科学存在的前提,也是因果观念合理性的基础.决定论是逻辑上的必然性在现实世界中的误置,但机遇论则主张把由数学工具而来的统计相关联系,作为否定自然规律背后必然性的理由.这与休谟的自然主义如出一辙.今天的有关决定论与机遇论的争论,其实质仍然是必然性问题.自然规律中必然性如何实现?这是休谟问题的延续.  相似文献   

18.
"命令—服从"机制是现代组织的核心运作机制,这在韦伯的官僚制范型中已经得到了精妙的描述。但在这样的机制下,行政人员常常需要面对一种两难情境,这种情境需要个人去判断那些与个人责任相悖的组织义务的对与错、好与坏以及公正还是不公正。行政服从的困境实质上是行政人员的主观责任和客观责任之间的冲突,公共组织设计面临的基本问题是个人自主与集体理性之间的持续张力。从这两项约束条件出发2,0世纪40年代开始,西方学者们分别站在现代性、后现代性和公共性的立场上对"命令—服从"机制进行了批判,其开出的药方或是补充,或是抛弃,或是修正。这些不同的解决方案体现了他们立足于不同的理解视角创新公共组织形式的努力。对不同立场的批判理论进行梳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行政服从和探讨行政服从的未来命运。  相似文献   

19.
莱布尼茨是早期近代对自由与必然的关系难题做出最集中而系统探讨的经典哲学家,他既要维护人的自由,又要坚持世界中的因果联系以及上帝的预知和预定.莱布尼茨破解这一迷宫的关键是,从逻辑上对必然性和偶然性概念做出澄清,通过把因果联系与必然性区别开来,揭示因果联系的偶然性本质及其与自由的相容性.但是这一破解存在两个根本问题:一是对于决定意志活动的原因缺乏明确的观点,二是没有从理论上明确区分开各种不同性质的原因或理由,尤其是没有真正澄清它们在意志活动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这些问题是由他的形而上学体系的特点决定的.  相似文献   

20.
乡村空心化的报道日益增多,以乡村终结为代表的“地域衰退叙事"层出不穷。 作为回应,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为乡村振兴提供全方位整体规划。 更为重要的是,乡村振兴战略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深化之处在于乡村动力问题的分析和指导框架的更新。 鉴于此,“抗逆力"与“公共性"两个活跃于社会科学的范式,在本体论、认识论和着力点等方面各有千秋,若将两者的“动态能动性"与“常态反思性"相结合,就能捕捉到当今乡村“风险"与“常态"同在的两大特点,继而促使我们从“风险性的主动应对"和“常态性的公共性营造"两个角度思考乡村振兴的双重动力问题,有利于在“动静结合"之中对乡村面临的自然和社会风险做到“攻守兼备",真正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