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积极主动融入长三角,参与产业分工合作是实现安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由之路。祁门作为深山区县。要突破自身、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将自身放到整个泛长三角地区更高更宽的参考系中去定位,进一步探索加速融入、积极参与的战略路径。  相似文献   

2.
“泛长三角”金融一体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泛长三角经济一体化为出发点,探讨了以安徽为代表的欠发达地区金融业融人长三角的理论基础,指出加速推进泛长三角地区金融一体化的必要性和现实障碍,并就泛长三角各地政府如何推进区域内金融一体化提出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3.
省委、省政府作出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合作的战略决策,使我们由行政区划的边缘地区转变为东向发展的前沿阵地,为我们加速追赶、实现跨越提供了强大动力.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以更加积极开放的姿态、更加务实高效的作风、更加扎实有力的举措,抢先融入泛长三角发展分工,争当先行者,建设先行区,变区位优势为发展强势,变势能为动能.  相似文献   

4.
为推进黄山跨越式发展,2003年我市作出“主动融入浙江经济带和长三角经济圈”的战略决策,提出“主动融入,迎接辐射,互补联动,共谋发展”的方针,在主动融入中加快发展,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很大成效。实践证明,融入长三角是我市顺应经济一体化趋势、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战略选择,是充分发挥我市比较优势、彰显黄山特色、实现错位发展的有效途径,是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实现黄山率先崛起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5.
主动参与泛长三角发展分工加速推进安徽崛起进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我省时,特别强调安徽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劳动力资源优势,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主动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不断加强同兄弟省份的横向经济联系与协作。这为我们进一步扩大开放,深入实施东向发展战略指明了方向。特别是泛长三角这个概念,在总书记的讲话中还是第一次提出,是我们推进东向发展的巨大机遇,  相似文献   

6.
泛长三角是中国经济和社会最活跃发达的地域之一,历史上这一地域也是徽商崛起兴盛的重要活动地区。改革开放以来当代徽商积极融入泛长三角,拉开了共同发展的序幕,而新形势下,黄山乃至安徽省如何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主动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不断加固与兄弟省份的横向经济联合和协作?《安徽与泛长三角》战略论坛上有关专家的演讲,值得我们认真看一看并深长思之。  相似文献   

7.
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与安徽实现跨越式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三角地区相关产业向周边省份梯度转移,是其经济发展达到一定阶段的内生需求。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对于安徽经济意味着巨大的发展机会,有助于弥补发展资金不足,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地区社会就业,是安徽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助力。但这其中也蕴含着潜在的经济风险,不加选择的盲目承接,不仅会削弱安徽未来经济进一步提升的潜力,甚至会使安徽在泛长三角的分工中长期处于依附和从属地位。因此,安徽在大力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同时,也应当有所选择,并在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系统风险基础上,对其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长三角地区政府层面合作的视角出发,阐述了长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的基本情况,特别是近年来长三角合作所取得的最新成效,重点论述了进一步推进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的思路,重点围绕长三角地区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科技创新、环境保护、市场体系、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一体化,提出了在更高层次上实现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的重点和任务,并就长三角一体化条件下江苏省进一步加快发展的对策措施等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胡锦涛总书记2008年1月在安徽视察工作时,第一次明确提出泛长三角概念和泛长三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与合作问题,指示安徽“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劳动力资源优势,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主动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不断加强同兄弟省份的横向经济联合和协作。”  相似文献   

10.
25年前,伟人邓小平登临黄山。振臂一呼“要把黄山的牌子打出去”。根据邓小平的旅游经济思想,我认为打出黄山牌,对接浙江经济带,融入长三角经济圈,是我市提高县域经济发展实力的必然选择。长三角地区是全国发展速度最快、投资环境最佳、经济内在素质最好、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前些年,黄山、杭州在西子湖畔郑重签署全  相似文献   

11.
田田  平英 《江淮论坛》2009,(1):51-58
技术经纪业是加速科技进步、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繁荣科技市场的一种较新的社会劳动,技术市场的繁荣则又是以技术经纪人队伍发展壮大为依托。泛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态势,使安徽经济跨越式发展快技术经纪人队伍建设提出了客观要求。安徽科研实力雄厚,区位上与长三角发达地区连为一体,技术市场发展潜力较大。目前安徽省内技术经纪人行业发展滞后的状况影响了技术转移的顺畅进行,成为制约安徽经济高速、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加强技术经纪人队伍建设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外商直接投资(FDI)是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FDI对整个长三角及其所属两省一市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同时,FDI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也带来了负面效应.需认真探讨如何扬长遥短地有效利用FDI,以推进长三角地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长三角城市群创新能力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长三角地区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要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增强长三角创新能力。由于长三角包括的城市较多,并且发展特点又不尽相同,因此深入、全面的比较长三角城市创新能力,并据此揭示长三角城市群的创新特点,对实施长三角城市群创新分工战略、推动长三角创新体系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长江三角洲金融合作区的创建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创建长江三角洲金融合作区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实现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基础。本文在阐释长三角金融合作重要意义的基础上,通过对长三角区域内部经济与金融发展非均衡性的实证分析,论述了长三角金融合作的必要性与现实基础,并对如何创建长三角金融合作区提出了初步的设想与对策,最后对浙江省如何参与长三角金融合作给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都市圈是城市经济演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市场扩张和企业追求规模经济要求政府降低要素跨区域流动的制度成本和行政壁垒,这是都市圈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就长三角来说,工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和政府作用是推动都市圈形成和发展的基本力量.市场化推动了市场规模扩大和分工的深化,工业化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经济组织完善及空间形态的优化,国际化使得长三角逐步纳入全球生产体系,政府的制度创新促进了长三角地区的竞争与合作.  相似文献   

16.
都市圈是城市经济演化发展的高级形态.产业集聚、市场扩展和开放型经济成长都要求构建新的经济空间组织模式,这是都市圈发展的内在动力.对长三角而言,工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和政府作用是推动都市圈形成和发展的基本力量.市场化推动了市场规模扩大和分工深化,工业化促进了人口、企业和产业向城市的集聚,国际化使得长三角逐步纳入全球生产体系,政府的制度创新促进了长三角地区的竞争与合作.  相似文献   

17.
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国际经济大环境恶化,我国经济面临多重压力。长三角作为我国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之一,如何发现长三角区域健康发展问题、积极应对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挑战,是长三角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文章在总结健康发展研究基础上,通过分析长三角区域经济的发展现状及所遇到的问题,从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强化创新引擎、发展“双碳”经济、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等四个方面提出健康发展路径,为新时代长三角区域经济健康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徐伟学 《江淮论坛》2022,(3):137-141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已经在长三角区域经济、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展开了广泛的实践。生态保护一体化及其利益平衡作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重要内容,尚存在生态利益失衡及其政策性软约束等问题。实现长三角区域生态利益平衡的目标,要明确长三角区域生态利益平衡的内容体系,完善长三角区域生态利益平衡的共享、激励和约束机制,形成长三角区域生态利益平衡的组织体系,将长三角区域生态发展实践全面纳入法治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速推进,区域发展已成为各级政府、学术界和广大民众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将"十一五"期间海峡西岸经济区与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纵向与横向比较,拟通过对这三个经济区的经济竞争力比较分析中,寻找和发现有助于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的经验与启示。同时,文章还就"十二五"时期如何加快推进海西区与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区之间的协调联动机制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推动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0.
长三角城市群:形成、竞争与合作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长三角目前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市场最为繁荣的地区之一,长三角城市群的形成与发展是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特征的一个重要方面。构成长三角城市群形成的因素有其经济和历史方面的背景,是区域经济社会内生交互发展的产物。城市群的本质内涵是多城市化、都市化和一体化,城市群的演变是推动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也是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在因素。长三角城市群内部既有竞争的关系,也有合作的机制,合作的难点在于产业分工和真正的市场一体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