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注意四个方面的统一:即基础性与实用性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抽象概念与具体概念相统一;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统一。  相似文献   

2.
高校思想教育应实现六个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学校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级专门人才的基地.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优劣,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关系到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败.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越趋明显,社会文化不断激荡交融的今天,在全面分析大学生思想特点基础上,提出高校思想教育的"六个统一",即:显性型教育与隐性型教育相统一;经验型与理论型相统一;表面型与贴近型相统一;宽松型与制度型相统一;专职型与全员型相统一;救火型与预防型相统一.  相似文献   

3.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需要采取务实有效的方法。要立足当代,坚持历史和现实的统一;要以我为主,坚持独特性与普遍性相统一;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坚持自尊教育与忧患教育相统一;要以提升民族素质为依托,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高度重视弘扬榜样精神,将之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路径,对此有着丰富而系统的论述。习近平榜样学习论述体现了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多元与主流相统一、问题导向与目标引领相统一、世界视野与中国立场相统一等鲜明特色:将人民立场和党的建设统一于榜样而践行初心使命;将传承优秀文化、涵养信念信仰和传播中华文化统一于彰显文化自信;凝聚中国精神、汇聚中国力量、续写中国故事统一于汇聚磅礴伟力。  相似文献   

5.
高扬与社会主义相统一的爱国主义旗帜是邓小平理论体系的显著特点之一。作为一位伟大的政治家,他的爱国主义思想内涵十分丰富,并集中体现为强调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内在统一;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要求实现祖国统一的信念坚定不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相统一;坚持国家主权和安全的严正性;一贯强调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相统一等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青少年健全人格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培育当代青少年的健全人格,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人格培育的精华可资借鉴.在人格培育中,应该坚持个性人格与社会责任感的培育相统一;坚持人格尊严与正义、气节的培育相统一;坚持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与在社会群体中创建事功、实现人生价值的培育相统一;坚持道德完善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培育相统一.  相似文献   

7.
新加坡的思想政治教育具备很强的实效性,在内容方面有传统儒家文化教育、公民教育、共同价值观教育等;在方法上表现为传统与创新相统一、显性与隐性相统一、灌输与启发相统一、严格与宽松相统一。借鉴新加坡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经验,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应弘扬儒家优秀文化,传承民族传统美德;紧密结合隐性教育,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渗透性;重视社会各方合力,构建立体化教育生态圈;完善配套法律法规,发挥法律的约束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确分析高校校园文化特点积极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等学校作为先进文化的发源地和辐射源,在我国文化建设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推进素质教育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分析高校校园文化特点入手,提出了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坚持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相统一,树立校园文化的核心理念;坚持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相统一,提升校园文化的品位;坚持主体性与主导性相统一,激发校园文化的活力;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创建校园文化的品牌。  相似文献   

9.
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事业经历了探索徘徊、重大突破、平稳过渡与曲折前进、停滞倒退、拨乱反正、全面推进与新高潮六个发展阶段,收获了宝贵经验:通俗化是首要条件;在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中实现大众化是基础性工程;宣传与教育是基本路径;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现实利益问题相结合是工作艺术;党的领导是政治保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统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阶段性与长期性相统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与党的事业的繁荣相统一,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0.
必须强化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新形势下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从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质、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等五个方面论述了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必要性及其途径和方法。提出高校尤其是工科院校必须重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要引导大学生始终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相统一 ;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相统一 ;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相统一 ;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相统一 ;努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坚持走正确的成长道路  相似文献   

11.
隋朝在中国历史上占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开国者杨坚在实现和初步巩固统一上作出了基础性的贡献;继承者杨广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中国的统一,并把隋朝推向了极盛。杨氏父子晚年的失误,不能简单地以腐朽、淫暴来看待,更不能以此抹煞两位帝王的伟大功绩、重要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相似文献   

12.
论胡锦涛反腐倡廉建设的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要加强反腐倡廉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发挥制度在惩治以及预防腐败中的保证作用;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确保权力的正确行使,并把三者有机统一于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之中。这些论述凸显出反腐倡廉建设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集体腐败逐渐成为我国腐败的重要发展趋势,在腐败案件中占到了绝对比重。通过分析集体腐败的形成机理,运用复杂系统涌现性理论对集体腐败的涌现现象进行研究,分析集体腐败涌现过程的实现,揭示集体腐败涌现的"新质",可以更好地认识集体腐败的形成和发展规律,进而为提出治理集体腐败的公共政策建议提供一个新的理论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4.
腐败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历史性的难题,它正在或已经渗入各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腐败的根源,正如腐败的产生,是极其复杂的。以往我们在解释腐败的原因时,都归结为两方面,一是剥削阶级的影响,二是制度尚未完善。但是,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和对腐败现象的深入研究,关于腐败成因的主要理论观点也越来越多,权力寻租、权力失监和现代化都会导致腐败,价值失范、道德约束乏力和强国家弱公民社会也会造成腐败,薪俸过低容易导致腐败在国际上已经成为共识,历史因素和外来因素可以诱发腐败,德治思想和清官崇拜意识导致腐败,腐败成本过低也是导致腐败的根源。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为基础,通过揭示腐败链状现象,初步构建"腐前一腐中一腐后"反腐败制度链系统.认为,反腐败的制度建设,必然要求与之相关的制度协同跟进,制度链中某一环节缺失会严重制约反腐效率,甚至诱发新的腐败行为.因此,现阶段我国腐败的根源在于制度建设,提高反腐败成效的关键在于制度链的协同完善.  相似文献   

16.
笔者在对中国腐败治理体制进行理论解析的基础上,剖析我国现行腐败治理体制的结构性缺陷,指出这种体制性缺陷是导致腐败治理成效不彰的重要原因,尝试提出了完善中国腐败治理体制的基本对策是改革公权腐败治理体系,建构社会腐败治理系统。  相似文献   

17.
邹燕秋 《南都学坛》2007,27(1):121-124
腐败成本低是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重要原因,提高腐败成本是加大惩治腐败力度的理性选择。要建立职业资格的限制和剥夺制度,提高腐败的政治成本;要加大经济处罚力度,提升腐败的法律成本;要建立廉政保证金制度,提高腐败的经济成本;要建立社会舆论谴责制度,加大腐败的道德成本。  相似文献   

18.
白寿彝先生关于中国历史上多民族统一问题的论述,突出体现在关于统一的过程、统一的概念,以及统一的主流等认识上。了解和掌握这些认识可以使我们对中国历史上的统一有更深刻地理解:中国历史上多民族统一的进程是复杂的,有着不同的阶段和丰富的内涵;多民族统一既是一个政治概念,又是一个历史概念;各个历史时期多民族发展进程是不相同的,但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是不容置疑的。  相似文献   

19.
我国经济转型中的两极分化与反腐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转型以来,用基尼系数来衡量,我国已由一个收入分配绝对平均的社会迅速进入一个收入差距急剧扩大、贫富两极分化不断发展的社会。腐败与此直接相关。从价格双轨制腐败到金融证券腐败,从国企腐败到税收流失腐败,再到地下经济腐败,各种腐败大大加剧了我国经济转型中的贫富两极分化。遏制两极分化的发展势头,缩小乃至最终消除两极分化,必须坚定不移地大力反腐败。  相似文献   

20.
腐败现象是我国当前面临的最大的社会污染和政治挑战。只有从腐败的源头抓起,对制度进行创新,才能有效地 遏制腐败的蔓延。本文通过引入上海市近年来所采取的防范腐败的制度创新,对如何从机制上防腐作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