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谪仙记》作为白先勇短篇小说集《纽约客》的开篇之作,用白先勇自己的话说,李彤的沉默与悲怆,正是《纽约客》的主题。白先勇小说的主题总是围绕人的生老病死这些人类永恒的主题,来表达他对历史和人生底蕴的认识和把握。而他对这些抽象主题的表现又常常采用隐喻的艺术手法,隐喻是构成白先勇小说艺术风格的重要特质。他尤其善于摄取和描绘意象来营造环境、烘托小说氛围或暗示人物性格、心理,这种隐喻的艺术在《谪仙记》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从细节处再现了纽约客的生存悲剧。  相似文献   

2.
白先勇的短篇小说集《台北人》里数篇小说都采用叙述者角色叙述故事的方式,但其同中有异,异同之间各有深意。探悉其异同,了悟这一角色设置的方式,不仅是一个形式问题,更是一个内容问题。  相似文献   

3.
刘白羽刘白羽,一九一六年生,北京人。一九三六年三月在《文学》上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冰天》。后陆续发表了《黑》、《草原上》、《草纸厂》、《病》、《红霞》等短篇小说,其中《冰天》《草原上》两篇,选入良友图书公司出版的《一九三六年短篇小说佳作选》。一九三七年在巴金主编的“文学丛刊”出版了第一个短篇小说集《草原上》。这些作品在内容上反映了当时一些社会问题,艺术上有粗犷雄壮和浪漫主义色彩。一九三八年到延安。同年遍历华北各游击根据地,写了小说集《五台山下》。一九三九年在太行山。一九四○年回到延安。一九四三年,进一步学习了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  相似文献   

4.
我国当代著名作家白先勇,五十年代末登上台湾文坛,先后发表短篇小说三十余篇,主要作品分别收入《寂寞的十七岁》《谪仙记》《台北人》《纽约客》等几个集子里。新作有长篇《孽子》和若干散文短篇。他的作品,多表现“放逐者”去国离乡的情思,海外游子命运沉沦的哀愁,以及海峡两岸受奴役受损害者的生活悲剧。在他笔底,直观的真实感受永置卷首,酣畅隽永的叙事,朴素自然的意境,轻巧淡雅的文笔,使作品从嘻笑怒骂的套路中脱颖而出。他是刻划人物的好手,善于通过典型神态点出性格特征,相当传神。  相似文献   

5.
创作于1958—1962年间的11篇短篇小说,被视为是白先勇的早期创作。本文对白先勇早期创作的主题进行了追索,认为在这些作品中,白先勇以“残缺的爱”作为自已艺术呈现。的视域选择,对人们渴求情感的交流和沟通而事实上却总难如愿的困境进行了深刻的挖掘和独特的展示,并从社会现实、生活经历、思想观念等角度对作者形成这一创作主题的深层动因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6.
白先勇打造的青春版《牡丹亭》热演两岸三地,走红大江南北,有着明显的白先勇个人因素。青春版《牡丹亭》是白先勇圆“文化复兴”的梦;白先勇制作青春版《牡丹亭》,不仅因为《牡丹亭》是古典昆曲名剧,还因为他认同汤显祖的爱情理念,认同杜丽娘这位“情圣”的心理;青春版《牡丹亭》的制作和演出,是白先勇追求完美的表现。  相似文献   

7.
柔石是一个富有才华的小说家,他创作了三部中、长篇小说,还创作了许多短篇小说.他生前出版的短篇小说集有《疯人》和《希望》,还有一些未曾结集的单篇,如《为奴隶的母亲》.在他的遗稿中还有一些没有发表过的短篇小说.本文试就柔石短篇小说创作的演变及其主要成就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8.
《台北人》和《纽约客》是台湾作家白先勇到美国后创作的两部短篇小说集。它们不仅反映了作家在艺术创作上的卓越成就,而且也反映了作家对台湾社会、人生的深刻思索。在这两部小说集中,作者以神采各异的女性形象为其描写的核心,以悲天悯人的情怀为这些女子从大陆到台湾又到纽约的两代人的命运,唱出了一曲哀  相似文献   

9.
1956年,23岁的彝族农民普飞在《边疆文艺》上发表了处女作《我的舅母》。从那时起,他在全国报刊上发表了200多篇短篇小说、散文,计120多万字,现结集出版的短篇小说、散文集有《妇女队长》、《重赶峨山街》、《对象》。他在创作上取得了一定成就,成了彝族农民作家,引起了国内外读者的注目。他的创作也和他爬乡间的小路一样,是在曲折中前进的。  相似文献   

10.
姚雪垠虽然从一九三八年创作《春暖花开的时候》起,“兴趣和追求就转向长篇”,而“对写短篇小说的兴趣淡了”,但写作中、短篇小说,确实是他创作历程中的重要一站。据作家自己回忆,他的第一篇作品就是一九二九年发表在《河南日报》副刊上的短篇小说  相似文献   

11.
“意识流”是西方现代文学中被广泛采用的一种写作技巧。美国作家凯瑟琳·安·波特在他的短篇小说《被遗弃的韦瑟罗尔奶奶》中采用意识流的表现手法和技巧描述了韦瑟罗尔奶奶临终前一天的心理活动 ,展现了奶奶一生 80年的坎坷经历 ,塑造了一位善良、宽容、吃苦耐劳、倔强的老妇人。波特通过意识流手法 ,栩栩如生地展示了奶奶纷乱繁杂的意识活动 ,惟妙惟肖地刻画出了奶奶的性格 ,充分体现了她作为“一流艺术家”的卓越才能。  相似文献   

12.
福克纳与白先勇,同是美国和台湾20世纪文学中现代派文学的"大师级"人物。从《文学杂志》中领略了现代文学魅力的白先勇,无论在内容还是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无疑都受到福克纳小说的深刻影响。文章试图通过对《台北人》内容、形式的解读以及与福克纳小说的比较,在分析白先勇小说特色的同时,揭示出白先勇小说与福克纳《喧哗与骚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周建新(1963-),男,满族,辽宁兴城人,一级作家,现供职于辽宁省作家协会。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200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出版长篇小说《老滩》等8部,长篇报告文学3部。在《当代》《十月》等文学刊物上发表中短篇小说100余篇,作品多次被《小说月报》《小说选刊》《新华文摘》等选栽。《大户人家》获第四届东北文学奖和第三届曹雪芹文学奖提名奖;短篇小说《收获》获入围第三届鲁迅文  相似文献   

14.
李辉英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东北作家群里的一位作家。自一九三二年发表反映抗日斗争的长篇小说《万宝山》以来,五十多年共发表了九部长篇小说、八部中篇小说集、九本短篇小说集。他的抗战三部曲《雾都》、《人间》、《前方》在国内外  相似文献   

15.
未德尔顿(1925—),新西兰小说家.出生于克莱斯特维奇,就读于新普利茅斯男子中学和奥克兰大学。16岁开始独立谋生,当过小职员、建筑工人、园林工人、话务员等.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服役于新西兰皇家空军和陆军部队。他游历很广,到过欧洲许多国家以及美国.1955—1957年,在巴黎大学深造两年。1970年在奥塔戈获彭斯研究员奖.他的主要成就为短篇小说,其中不少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在国外发表.其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1953);《石头及其他故事》(1959);《海滨漫步》(1964),《孤独者》(1972);《米德尔顿小说集》(1972);《拉尔夫·霍特策的画》(1972);《短篇小说选集》(1975);等。此外,他还发表过《诗六首》及儿童读物《从江河到潮汐》。  相似文献   

16.
白先勇认为,“从屈原的《离骚》到杜甫的《秋兴八首》,其中所表现出人世沧桑的一种苍凉感,正是中国文学最高的境界。”本文试从白先勇代表作《台北人》与杜甫《秋兴八首》在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上的对照入手,说明杜甫对白先勇小说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文之者,何人     
正人物名片何人,温州市网络作家协会会员。14岁起发表文学小说,先后创作《入画》《美人皮》《黑月光》《男骨旧人》等中短篇小说五十余篇,发表于《爱格》《花火》等全国刊物;《纱帽河锅贴》《记忆中的火锅与年》等散文作品,发表于《温州日报》《墨池》等本土刊物,  相似文献   

18.
今年,正值昆曲被联合国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4周年。上个月,古都南京掀起了一阵“昆曲热”,由江苏省昆剧院精心打造的精华版《牡丹亭》和台湾著名作家、原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之子白先勇先生策划制作的青春版《牡丹亭》同时上演。此前,白先勇先生专程来南京指导排戏,一时间竟成了新闻媒体追逐的新闻人物。  相似文献   

19.
“短篇小说创作奇才”———白先勇 ,注重对中国传统小说艺术技巧的学习 ,同时融入西方现代主义的艺术手法 ,其短篇小说呈现出中西合璧的艺术美感。本文试图从叙事观点的选择 ,意识流、象征手法的运用等方面 ,对此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20.
李惠文是我省比较有影响的中年作家。一九五八年即开始发表作品,一九六四年以来陆续出书(《三人下棋》、《悲欢离合》、《金銮梦》等)。从思想内容上看,恰好可按时序分为三个阶段:(一)、一九五八年至一九六四年,共发表短篇小说四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