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分层理论是社会学研究、特别是社会结构研究的重要理论。从这一观点出发,可以把阶级分析理论和社会分层理论看作是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对微观社会结构加以描述和分析的两种基本理论。这是两种在基本前提、理论构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上很不相同而又有很多联系的理论,各具特色、各有千秋,适用于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和不同领域。六十多  相似文献   

2.
教育作为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的中间变量,作用于从分层到流动的逻辑过程之中,并且在不同的逻辑单元内扮演不同的角色:"屏障"和"桥梁"。其中,前者的分析单位是家庭层面,后者的分析单位是个人层面,分析单位的不同造成了现有研究的理论分野。本文构建了"社会分层→教育→社会流动"的理论分析框架,试图从理论上梳理三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陈序 《现代妇女》2013,(11):35-35,40
社会学家三大思想家马克思、韦伯和涂尔干奠定了经典社会分层理论的分基本视角和分析框架,对当前的社会分层研究产生深远影响。社会分层研究既是社会学的基础研究也是认识我国当前社会结构现状的关键之一,从马克思、韦伯和涂尔干生活的时代背景和思想渊源出发理解其社会分层思想,有助于更深刻、准确地把握其思想内涵,指导我们的研究和实践。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的阶级理论与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图通过对马克思的阶级理论和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的分析与比较,说明他们各自所使用的分层概念、分层标准、研究方法以及由此导致的理论性质的差异,这些差异不但使他们的理论观点存在着明显的分歧,而且也使他们建构的整体分层形象大相径庭。马克思对阶级采取了一种整体论的观点,将阶级视为社会中实存的社会群体,并从社会的经济结构方面来揭示阶级的性质,他是以两极对立的阶级模式来把握阶级结构的;而韦伯对阶级则采取了一种个体的唯名论的观点,并从多维的角度看待分层现象,在他的分析性的类型框架中,更强调的是导致分层现象多种因素的相对独立性。这两大经典的分层理论各有着自己特定的意义背景,因而与其简单地将它们视为对立的,不如将它们作为两种不同的分层研究范式更为切当。  相似文献   

5.
政治分层与经济分层   总被引:47,自引:0,他引:47  
中国社会分层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政治分层与经济分层的区分。中国改革开放以前是政治分层为主的社会,那时社会上人们经济不平等程度较低,而政治不平等程度较高,甚至存在较严重的政治歧视。改革开放以后,政治不平等程度大大下降,而经济不平等程度却大大上升。因此,中国改革以来,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化并不简单地就是差距拉大的过程,而是经济上的不平等取代了政治上的不平等。也可以说,政治分层差距的弥合,对于经济分层差距的拉大起到了一种补偿或平衡的作用。由此,作者对于国际社会学界关于市场转型的理论提出质疑。作者认为,在中国,如果说有所谓市场转型的平等化效应的话,那也不是在经济分层方面,而是在政治分层方面。本文也是对于经济学倒“U”型理论提出的一种挑战,认为该理论把眼光仅仅集中在经济分层上,完全忽视了政治分层的存在。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劳工研究已经开始关注以科技公司的产品经理、程序员为代表的科技劳工群体。本文重新审视了传统劳工研究的理论框架,回顾了劳动过程理论与规范性控制理论对劳动控制问题的主要分析思路,厘清了二者在冲突的基础、斗争的场域与方式等方面的基本差异,分析了两种理论传统对于理解科技劳工研究中组织结构与文化的变迁、劳动力市场的分层、社会/技术二分的职业分工等现象的启发。技术与劳动过程的辩证互动关系和劳工主体性仍然是科技劳工研究的两个核心议题。  相似文献   

7.
市场转型理论及其引发的争论均关注同一理论问题:即市场发育程度与社会分层秩序之间的关系;因之亦导致了通用的讨论和验证模型。正是基于这个通用的讨论和验证模型,韦尔霍文在2005年试图对市场转型理论进行综合分析。然而,本研究发现:转型理论的通用讨论模型在应用于中国的转型分析时,存在着重大的缺陷——缺少对不同所有制劳动力部门的控制,缺少对年龄与不同所有制劳动力部门的交互作用的控制。由于这两类重要变量的缺失,导致了在转型讨论中核心问题的实证研究结果出现了偏差。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中国的“渐进转型的变迁”与苏联及前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激进转型”的差异,使得中国渐进转型下的初职获得与职业流动的分层秩序有别于激进转型下的分层秩序。本文的理论观点,得到了在200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所采集的数据的支持。  相似文献   

8.
社会转型与工人阶级的再形成   总被引:58,自引:0,他引:58  
从波兰尼所谓“大转变”、特别是布洛维所谓“第二次大转变”的观点来看待当代社会主义国家的市场转型,形成了“新古典的社会学”与“社会学的马克思主义”两条不同的学术路线。前一条路线关注精英,后一条路线关注工人阶级和底层社会在社会转型期的历史命运。在中国社会,由于转型起点上社会制度安排的不平等,市场社会意义上的中国工人阶级可能沿着两条不同的道路被塑造成型,社会学的“劳工研究”的理论传统中现存的两大理论模式,即“马克思模式”和“波兰尼模式”,分别对“农民工”和原国有企业工人如何形成为市场社会中的工人阶级提供了有效的理论透镜。借助于这些理论透镜,可以重建对“农民工”的整个研究问题并将之纳入阶级形成的框架中。最后,布洛维的“工厂政体”概念,可能为对转型期工人阶级再形成过程进行具体的、以生产过程为中心的民族志研究,提供一个理论和方法论的立足点。  相似文献   

9.
一、理论与研究假设(一 )问题与理论背景在中央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的转型过程中 ,社会变迁与社会分层结构变化之间的关系问题引起了研究者的极大兴趣。由于这一问题涉及到社会变迁和社会分层的基本问题 ,因而使得有关社会理论的研究重现活力 (倪志伟、① 马修斯 ,1 998 1 996)。笔者曾撰文从阶层间相对关系的角度 ,分析了中国城市社会在制度转型过程中社会分层模式的变化 ,即阶层间相对关系模式的“再生产”是其主要的特征 ;在经济机制发生极大变革的制度转型过程中 ,原有的再生产模式仍然被持续地再生产出来 ;这种再生产的关系结构在改革前…  相似文献   

10.
对于社会分层的研究,属于当今社会学的主流研究视角,算得上强势话语;而性社会学,则堪称社会学中最弱势者之一,在学术殿堂中艰难地挤得一席容身之地。性社会学的弱者地位,主要是因为其关注的问题相对于社会结构、社会运行而言确实太细小了,但是,笔者认为这也同它未能与社会学的主流理论充分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李强教授对我国社会分层进行政治分层和经济分层划分的基础上,探讨了改革开放前我国社会中两种分层的功能联系,并把两种分层标准的变迁放到我国目前社会转型这个大背景下进行考察,认为经济分层标准取代政治分层标准是转型期社会价值取向转变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2.
自然经济与自给性农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具体解析自然经济概念入手,结合对中国社会经济史的描述与概括,强调在中国,由于社会经济现象极为复杂多样,致使一些主要从西方社会经济历史变迁中概括出来的学术概念(特别是在早期进化论影响下形成的学术概念)也有可能在中国社会经济史中找到一些与之形似的社会现象,但两者在原因、过程、性质、作用和前途上均有所不同;在使用西方学术概念概括中国社会经济事实时,一定要慎重。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中国农户的生产模式作一尝试性分析和概括,以期在清理现成概念,冲破思维定势,发展具有本土化、规范化特点的研究范式、学术概念和分析框架方面进行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3.
Michael  Hout  Thomas  A.  DiPrete  卢文峰 《社会学》2009,(2):51-62
RC28,即国际社会学学会(International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下属的“社会分层与流动研究委员会”(Research Committeeon 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SocialMobility)。因为它是名列该学会的第28个研究委员会(Research Committee28),所以简称RC28。RC28自1960年苏黎世大会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社会分层和流动的研究及国际比较,不仅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而且形成了一个十分活跃的跨国学术共同体,吸引着该领域一流的学者在此交流合作。现在RC28负责出版该领域的权威刊物《社会分层和流动研究》(Researchin 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Mobility),并且按照常规每年召开两次国际研讨会。2009年的春季研讨会首次由中国大陆承办。届时将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会议主题为“社会不平等和社会变迁”。本文是基于Hout和DiPrete同名文章的编译,2006年发表于《社会分层和流动研究》杂志。该文系统地回顾和小结了50年来RC28学者在社会分层和流动领域的学术贡献,希望能对当代中国相关领域的研究有所启发。限于篇幅,本文略有删节。  相似文献   

14.
朱静 《社会学》2009,(4):60-64
在社会结构和分层研究转向对文化的关注时,对知识分子的阶层划分以及其政治作用提出了不同的范式和理论建构。布迪厄的知识分子知识场域命题和古尔德纳的知识分子新阶级命题,通过引入文化资本的概念,对以知识统治为基础的新的划分标准作出了自己的诠释。本文通过对这两位学者观点的梳理,比较知识分子的知识使命、政治使命和知识分子是否已然成为权力阶层的理论,从而论证他们的理论为阶级划分的内涵注入了新的内容,为从经济统治到符号统治的文化研究做出了大胆尝试。  相似文献   

15.
1-关于中国单位社会的研究。随着对中国单位社会研究的深入,我日益感到,对中国单位社会的研究,不仅仅只是一个研究的课题,而是在逐步地形成为一个崭新的学科领域。从单位社会这个中国独特的社会结构的视角出发,人们既可以从宏观上探讨社会控制与社会整合的机制,把握中国目前社会的构成方式和运作方式,分析中国单位社会所特有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从中观层面上研究单位组织的分层,资源与权力的分配对单位组织行为的影响;也可以从微观的层次上观察单位人的社会行为和行为互动,从而从根本上理解中国的社会和社会结构。我和中国人…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回顾中国农民工社会犯罪问题及其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社会偏离的社会排斥研究视角。作者认为.社会排斥的概念能够更好地概括造成农民工社会犯罪的社会结构性原因以及与此相关的个人和家庭、学校等环境方面的影响。文章引入默顿的结构压力理论,认为农民工遭受的社会排斥,主要表现在经济目标和公民权方面。据此,文章提出了“社会排斥-结构压力-社会偏离”的研究框架.为进一步进行有关的经验性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黄秀琴 《现代妇女》2013,(11):172-172,175
本文从人的本质认识开始,分析了以个人和社会两种不同本位的人生选择,肯定了以社会为本位的人生选择的正确性.提出在完善自身中实现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中国社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过程中表现出的独特之处,提出关于社会主义市场改革过程中的精英循环与再生的一种新的解释:“干部权力转换延迟”理论,即政权的稳定导致干部权力的连续性;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干部权力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旧的传统体制下它表现为再分配权力,在市场经济改革日益深化的今天,它又可以轻而易举地转化为市场中的经济利益。干部权力的这种连续性决定了改革中的中国社会分层与流动的主流是精英再生。中国的市场改革并不是像有些理论所描述的那样是减少由再分配体制产生的社会不平等的过程,恰恰相反,市场改革提供了这样一种干部权力转换的机制:通过这个机制,在社会主义再分配制度下有限的、受到特定意识形态严格限制的社会不平等,转化为自由市场条件下不受任何约束和限制的、绝对的不平等  相似文献   

19.
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险制度,分析的视角不应仅停留在技术机制的借鉴和取舍上,而应强调社会保险的制度分析。笔者认为,社会保险理论研究的思路有待拓宽,运用制度分析方法研究社会保险,有助于我们从经济、社会、历史和文化的更广阔分析视角去把握社会保险作为一种制度安排的内在制约因素和运行轨迹,有助于为寻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险发展道路提供新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20.
社会记忆,已然成为当前中国学界一个颇为盛行的话题了,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都发表了很多著述,运用社会记忆来分析某些现实问题。毫无疑问,社会记忆是一个极好用的理论视角和分析工具。例如,历史学家们曾以感情记忆与共同事实为切入点,分析了中国近代史和中日战争问题,激励着人们不断去思索那些被感情和意识形态所遮蔽了的、可能存在着的真正问题与事实;人类学家们以社会记忆和IZI述史为视角,逐个分析了不同地域群体和民族的族群认同、信仰仪式、传说及思想观念,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于不同文化群体的了解和认知;社会学家们则以集体记忆为分析维度,对上山下乡的知青和农业合作化过程中的乡村女性进行了讨论,展示了宏大的社会工程对他们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的重新建构。在这里,笔者要指出,与这些独到而精彩的研究相比,关于社会记忆本身的理论分析更为重要,同时也太少了。从社会学的角度上看,有两个思路或许可以引入到社会记忆的理论研究中去,一是话语,一是权力,当然,这二者也是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