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转型期电影叙述策略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本文对转型期电影叙述策略进行了简要分析,指出了其平民化特征和开放式的叙述结构.  相似文献   

2.
谜题电影是本世纪初形成的新兴电影类型,国外学者纷纷展开研究,国内学界无人关注,华语谜题电影更是无人知晓。华语谜题电影以元语言冲突与互补形成叙述漩涡,主要具有三种情况:结构性叙述漩涡与"分叉情节"、对比性叙述漩涡与"结局翻转"、干扰性叙述漩涡与"过度自我干涉"。华语电影以叙述漩涡建构谜题的多样性,体现出华语电影在叙述技巧上的日趋成熟和华语谜题电影的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3.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第八部小说《强盗新娘》讲述了三位女性——托尼、查丽丝、洛兹与"妖女"泽尼亚之间历时30年的恩怨纠葛。小说通过转换叙述视角和时空顺序,将回忆、幻想、梦境与现实有机地融合起来,同时融合了电影、戏剧、历史、童话等多种艺术形式,拓展了小说叙述的维度,体现了阿特伍德在叙述策略上的匠心。  相似文献   

4.
以电影《英雄》为研究对象分析新世纪中国电影市场化转型过程中的文化策略。一方面,该片试图打破“内”“外”市场的局限,打造真正可以在全球流行的商业大片;另一方面,从国际市场转向本土市场的过程中,中国电影开始突破区域边界,跨国和跨地域合作为中国文化走出去贡献力量。转型期的中国电影如何呼应具体的时代和文化语境建构大国形象、树立文化自信,如何将中国智慧融入电影故事以适应“中国梦”的制造,将中国电影的变化轨道视为一种想象的建构也意味着要去研究它在社会变迁中的意识形态的困境和探索。  相似文献   

5.
消费主义时代与全球化语境对怀旧电影的创作影响深远,致使电影怀旧趋向于商业化的怀旧或全球加地方性的怀旧。这也是转型期中国怀旧电影的创作走向及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空间叙述显示出小说叙述的新转向.本文以西西与略萨的跨媒介思维为例,对此进行了阐明.西西从电影和绘画角度分析略萨的结构写实,并加以突破,在叙述文体上吸收现代电影技法,形成了蒙太奇文体.西西与略萨小说创作的共同之处在于:并置同时异地场景,压缩时空.其不同之处则在于:第一,西西更自觉从现代电影中吸取新元素;第二,西西发扬了中国文化"立象以尽意"的传统和汉语语法意念优势的特点;第三,西西具有自觉的空间叙述变革意识.  相似文献   

7.
李简瑷 《兰州学刊》2010,(9):216-221
女性身体从来都是意识形态夹缝中权力争夺的对象,不同历史条件下的不同意识形态氛围会直接导致对女性身体的不同的认知。文章在梳理新中国女性导演影像书写历史的基础上,试图用身体范畴来解读她们的电影想象、呈现女性身体的方式以及对女性欲望、身体经验的表达,探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转型期性别意识形态及其运作策略影响下女性身体叙事话语的嬗变轨迹。  相似文献   

8.
电影对“它种艺术”的借鉴与融汇:(一)电影与戏剧。电影的“看”是戏剧的“看”的延伸与发展.电影借鉴了戏剧的“冲突”性因素。(二)电影与小说。在语言、动作和冲突形式(叙述形态)上,电影与小说的关系较为密切。  相似文献   

9.
经典叙述学分析主要集中在"功能"和"序列"问题上,忽略掉了电影叙事影像中的大量信息。重新发现罗兰·巴特《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中被经典叙述学所遗漏的"信息"维度,可以将叙述信息的来源及其主体因素,将电影悬念的叙述信息区分为:危险信息(外在于主体并得到呈现了的悬念信息)、零信息(外在于主体却始终没有得以呈现的悬念信息)、隐喻信息(得以呈现但被主体解码为"言外之意"的悬念信息)和欲望信息(来源于主体需要和感受却始终没有得到满足的悬念信息)。任何电影都是上述多种悬念信息的复杂组合。  相似文献   

10.
在20世纪和21世纪之交的中国现代化的转型期内,女性文学中女性自我话语系统得以建立、发展和演变:一是愈来愈多转型期女作家在表现女性自我时,都倾向于对女性力比多本能结构的探究,致使女性自我意识与女性身体行为日益趋于同构。二是针对男权中心主义,转型期女作家们采取了多种的叙述形态,自觉地参与了对男权中心话语的解构。三是转型期女作家一方面大胆地拆解传统的母亲神话与恋母情结;另一方面,却真诚地颂扬母性和母爱,竭诚使女性自我由母性之根出发,提升到一个新境界。四是女作家着意于对女性自我存在的探究,导致了女性自我的个性化特征的鲜明性。此外,尽管转型期女性自我开放而多元,但女性自我对独立、尊严、自由和爱的追求和探索却始终如一、矢志不渝。  相似文献   

11.
李成家  李倩 《云梦学刊》2014,(1):148-151
美国电影在全世界取得的巨大成功,与它的跨文化传播策略密切相关。具体来说,美国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策略,主要包括美国政府“保驾护航”、准确把握国际电影市场需求、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整合营销方式、精心的电影档期安排等四大策略。  相似文献   

12.
史诗情节剧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和《乱世佳人》分别是中西情节剧电影发展史上最闪亮的艺术明珠。这两部影片都以史诗性的视角,以广阔的时代背景和宏大的叙述结构展示了丰富的社会内容与必然的历史趋势,并各自折射了中西民族文化精神的内涵。影片都严格按照传统的戏剧式结构设置戏剧性冲突,《乱世佳人》运用单线索的叙述方式,以主人公婚姻变化为叙事主体,是一部描写“历史故事”的战争浪漫史诗,是西方英雄传奇情节剧电影的艺术珍品;《一江春水向东流》则运用多线索和跨时空的顺序结构,运用鲜明的对比手法,叙述了苦难现实状态下国恨家仇的悲剧故事,是一部富有政治与伦理深度的民族寓言史诗,成为中国伦理情节剧电影样式的艺术典范。  相似文献   

13.
意境叙述是带有民族文化特性的叙述策略,普遍存在于中国古代叙事文本创作实践中。但这种民族叙述策略却长期被忽视,缺乏学理上的梳理与定位。意境叙述就是宇宙与人生深层意蕴的叙事化感悟与呈现,是意境的叙述化在场,其主要特征是“事因意用”。意境叙述概念的提出及其主要特征的学理描述是进一步探讨意境叙述策略的前提性工作。意境叙述研究对丰富和完善民族叙述学理论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贾樟柯影片的魅力在于他在表现社会现实的同时,还赋予了具体的、三维的立体空间以时间的向度,从而使其具有了四维性和鲜活性.只是不同的影片表现了转型期中国不同阶段的时空.以时间为线、空间为点,用时间的线穿上空间的点,就可以很明确地梳理出贾樟柯电影的时空线索,凸现出他对转型期中国的关注,对边缘人群的人文关怀和尊重.  相似文献   

15.
路遥的小说<人生>和由其编剧的同名电影中,均出现了富于文化意味的集市和文化馆场景,它们在艺术作品中呈现了社会转型期的城乡文化景现.也具有某种叙事潜能.借助对小说<人生>和电影<人生>的解读.研究者可以透视这两个场景的叙事功能.并在欧文·戈夫曼的传播理论基础上对其文化意味进行比较和阐释.  相似文献   

16.
张永梅 《社会科学论坛》2006,(12):203-204,208
转型期就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在政治领域中的轴心原则是权威主义,在经济领域中的轴心原则是实利主义,在文化领域中的轴心原则是自由主义。在转型期以前的中国社会中,政治的轴心原则一直是凌驾于其它领域之上的支配性的原则,进入转型期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一经确立,实利主义原则就势必开始逐渐取代权威主义原则而成为全社会的轴心原则。当实际利益成为人们做出各种决策与选择的出发点与归宿,昔日足以征服人心的政治伦理说教顿时显得空洞、苍白、乏力了。因而,从这层意义上说,经济实利主义是平民化崛起的根本动力。与政治权威主义的淡化、经济实利主义的确立构成互动关系的是文化自由主义的勃兴。电影创作中的平民化倾向是电影与平民阶层在新的社会历史时期的相互选择。  相似文献   

17.
申洁玲 《学术研究》2012,(11):140-145,160
本文以中国现代小说的负面人物叙述为中心,探讨这些由"不可靠叙述者"进行叙述的小说如何实现意义的传达。文章分析认为,这些小说采用了转换人称、设置超叙述和复调双声等叙述策略。而这些叙述策略之所以能够实行,是由于第一人称叙述是人物叙述者与隐含作者的复合叙述,并且从根本上依赖隐含作者。因此,"不可靠叙述者"的不可靠性是相对的、局部的,隐含作者从根本上控制小说意义的传达,并赋予小说总体上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栗峥 《理论界》2008,(7):122-123
电影包含着许多“不确定点”、“空白”和“隐形的联结环节”,正是它们激发了观者创造性的理解力,使电影产生一种活力性或张力,召唤观者介入到电影所叙述的故事中去,去发挥自己阐释和想象的自由。视域互动模式的核心范畴是“游移视域”。电影的理想路径应该是一种视域互动模式。  相似文献   

19.
叙述分层是小说叙述学经常讨论的课题,但是问题的真正解决,却需要进入符号叙述学.一旦叙述文本的载体,从记录性媒介文字,转换成演示性媒介,即戏剧、电影、游戏,此时哪怕故事依旧,叙述分层的机制也会发生巨大变化.更重要的是卷入的时间状态转换成“现时性”,即叙述与被叙述同时发生.如果分层之间的间隔被冲破,发生了跨层,演出性叙述由于其现时性,会比较自然,而文字叙述反而会出现无法解释的悖论.  相似文献   

20.
李娅菲 《文史哲》2011,(1):116-123
大陆电影的"中国形象"是对中华文化特征的一种想象性建构,是一整套内含话语机制的隐喻符号系统。20世纪80年代以后某些重要的中国大陆电影人在异域目光的注视下,在国内电影工业十分脆弱的不利现实下,选择了模式化的镜头语言和叙事手段,塑造了一个个具有"他者"指称的"中国镜像"。"旧民俗化的中国形象"、"新都市化的中国形象"、"武侠化的中国形象",从开始的无意暗合到后来的刻意塑造甚至是狂热追求,从猎奇质素的加入到叙事构图的模式化再到发行评奖的国际化策略,西方的话语秩序一步步内化并深深镶嵌在中国民族电影的制作中。由此让我们看到后殖民语境下弱势文化中的电影群体创作和表述自身的尴尬心态和艰难处境,同时也让我们发现了从某个侧面把握整个中国文化在转型期所面临的困境和契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