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9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省管县”的探索。人们注意到,中央近年来在不同文件中对省直管县改革问题已数度涉及,但“一号文件”无疑是最新的表述。这也再次彰显出中央鼓励地方大胆探索、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决心。  相似文献   

2.
正如亿万农民所盼,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又姓“农”。伴随着迎接虎年的钟声.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这是新世纪以来连续发出的第7个聚焦 “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充分表明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和解决好“三农”问题的坚定决心,再次向全党全社会发出只有巩固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才能使经济丰十会稳定发展获得坚实支撑的明确信号。冬天的脚步渐行渐远.一号文件像春风一样,温暖着亿万农民的心。  相似文献   

3.
宴平 《四川省情》2004,(6):41-43
新年伊始,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如果说,18年前的连续几个“一号文件”,使几乎凋敝的农村走向了初步繁荣,那么,今天的“一号文件”,则是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实现历史新跨越的又一次政策创新,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党指导农业和农村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如何贯彻和落实好中央“一号文件”,四川省委、省政府及各市、州、县委、政府都提出了新的措  相似文献   

4.
薛玲 《青海统计》2006,(9):14-15
一、“十五”期间格尔木市农牧区的发展及扶贫工作“十五”期间格尔木市农牧业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1号文件及省、州、市农牧区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两大核心任务,不断加强农  相似文献   

5.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下发和全国及浙江省“两会”的召开,使浙江农民、农业、农村的“三农”问题再度成为全省上下关注的热点。但众多媒体和一些涉农部门对全省究竟有多少农民说法不一,其主要原因是对“农民”界定的统计口径不同。从人口统计的角度来说,“农民”的表述涉及以  相似文献   

6.
《青海统计》2009,(3):42-42
全省各地区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1号文件”、省委“1号文件”精神,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全省农牧业经济运行平稳,种植业生产获得丰收,畜牧业生产平稳增长。  相似文献   

7.
畜牧业的发达程度和占农业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区域内总体发展状况的重要标志,中宁县畜牧业从传统家庭副业逐渐发展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被放到农民增收的重要位置。中宁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按照“突出发展奶产业,大力发展清真牛羊业,  相似文献   

8.
2007年,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落实我县支农惠农政策。同时,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加大劳务输出力度,使全县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农牧民收入快速增加。据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7年全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730.11元,  相似文献   

9.
李庆华 《山东统计》2009,(1):45-46,48
农民增收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及省、市和章丘一系列强有力的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对促进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产生了巨大效应.  相似文献   

10.
1982年至1986年,中共中央连续5年发布1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具体部署。这5个中央1号文件,在中国农村改革史上成为专有名词——“五个1号文件”。  相似文献   

11.
农村和农业是我国市场发育程度最低的区域和产业,改革开放30年来,围绕"三农"问题,中央出台了数个中央全会文件和10个中央"一号文件"。为进一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今年10月召开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更是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允许农民  相似文献   

12.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不论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还是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期目标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长远目标出发,都需要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和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牢固夯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自2004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六次聚焦农业发展与农村改革,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充分体现出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扶持。农村金融作为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虽然经过近几年的改革已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从总体上看农村金融仍然是我同金融体系中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中央将“三农”工作列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2004年中央又下发了“一号文件”, 更是着眼于让农民直接减负增收,从而启动了城市资源施惠于农村的历史性转变。在中央一系列重大支农政策引领下,我国粮食生产摆脱连续5年减产的阴影,农民增收走出连续7年的低速徘徊,农业和农村工作出现重要转机。  相似文献   

14.
刚刚过去的2004年,四川同全国一样,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把解决“三农”问题列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中之重。农民收入实现了自1998年以来的首次快速增长,农业和农村形势的好转大大超出了人们的预期。农民收入这种快速增长势头,在2005年乃至以后年份能否继续保持和延续下去,这是当前有关各方十分关注的问题。2005年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基础不够稳固其一:政策性增收空间有限。据有关方面的信息,2004年国家“三补一减”及其他惠农政策,财政直接给农民的补助近450亿元(不含财政对农业的其它投…  相似文献   

15.
今年以来,随着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和落实,以及各级重农、扶农政策和措施的实施,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已产生了积极效应.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朱翠英 《青海统计》2006,(11):30-33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实质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缩小日趋扩大的城乡差别,促进小康建设进程和现代化目标的如期实现。为了切实将文件精神落到实处,现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着重对“十五”及今后一个时期平安县农民增收问题作粗浅的研究。一、“十  相似文献   

17.
1月31日,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连续10年关注三农。文件第六大点中明确指出要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本栏目特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入手予以探索。  相似文献   

18.
薛玲 《青海统计》2005,(10):21-22,44
2005年是“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对于全面完成“十五”规划的各项工作任务,具有重要意义。今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和省、州、市农村牧区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紧紧围绕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两大核心任务,加强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牧业生产条件,调整优化农牧业经济结构,使我市农牧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四川省情》2005,(11):8-11
今年以来,随着中央一号文件的认真贯彻落实,在省委省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和免除农业税及附加等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支持下,四川农村经济稳步增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农民现金收入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但也应当看到,由于受到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农民增收呈“高开低走”态势,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据省农调队调查,一季度农民现金收入增长21郾1%,二季度增长16郾9%,三季度增长11郾7%。今年前三季度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速比去年同期低4个百分点。当前影响农民增收的不利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资价格在高位上继续上涨,使…  相似文献   

20.
经济信息     
综合 《四川省情》2005,(5):43-43
中央“一号文件”效果显现在全省取消农业税、粮食最低收购价、良种补贴、粮食“直补”等利好政策的影响下,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小春粮食播种面积进一步扩大。初步统计,全省小春粮食播种面积2867.1万亩,比去年扩大115.1万亩,增长4.1%。其中小麦种植面积增加110万亩,油菜籽种植面积1227.1万亩,与去年持平。目前,小春粮油长势较好,预计全省小春粮食产量可望增长4%左右,油菜籽产量将与去年持平。工业快速增长效益不断提高全部工业增加值实现514.5亿元,增长16.7%,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3.3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