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老子》,学术界的意见并不一致。有的认为《老子》就是一部哲学书;有的认为《老子》是治世的书,是君人南面之术;有的认为《老子》是言兵事、言诡计的书。以上看法各有自己的根据和道理。整个一部《老子》,一言以蔽之,言“道”与“德”。道为“本”,德为“用”。“道”就是永远具有“虚”、“无”性,故恒、常;“德”就是循“道”(循着道的法则)而发“用”。道的法则就是自然、无为,故老子追求自然与无为。  相似文献   

2.
焦循是我国清代乾嘉年间一位博学多能的学者,也是我国戏曲史上一位出色的戏曲理论家。他的《剧说》一书,辑录了唐宋以来散见于一百六十六种书籍中的有关戏曲的记载,为我们研究古典戏曲汇集了极可珍贵的资料。他的《花部农谭》,专论民间地方戏曲,更是集中体现了那种超逸时俗的艺术独好,和独具只眼的艺术识见。这在当时剧坛,固是独树一帜,在我国古代戏曲理论宝库中,同样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  相似文献   

3.
身陷困境的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先后通过两部作品《空中怪物》和《个人的体验》,表达了在人生遭到打击的时侯,应该“正视现实,不欺瞒自己”的人生态度。本文从“自主选择”、“承担责任”和“心灵之地狱”三个方面对作品的这一主题思想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4.
尼布尔认为,人本性中的非自私冲动赋予了他一种超越自我去追求生命永恒性的能力,促使他与其他生命共同体达到某种和谐.这种自我超越性在个体上是比较容易实现的,尤其是将理性和宗教作为个体在社会中的资源而言,都为个体的自我超越提供了助力.但当个人进入到社会,由于社会是个复杂的有机共同体,理性资源的匮乏、宗教资源的局限、国家自身的虚伪与自私、特权阶级间的伪善与自欺,使得个体的自我超越能力在社会中受到极大限制,从而形成群体自我超越的困境.通过对强制的分析, 笔者认为,实现群体自我超越的有效策略应如尼布尔所言,将强制手段与理性道德和宗教仁爱相结合.  相似文献   

5.
《故乡》不仅提示了中国农村下层人物的悲惨命运以及他们身上所包含的悲剧性格以及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农村衰败的状况,还蕴涵了一个大家族的衰亡史。它连同其他人物的故事,共同构成了在历史巨大的转变时期——中国现代进程中,个人、家族、乡土以及国家都一起经历的那一场涅磐似的阵痛,以及它所具有的现代性史诗意义。按黑格尔的理解,《故乡》可称为中国现代进程的短篇史诗。  相似文献   

6.
<正>叙事学最初是在1969年法国国立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托多洛夫的《〈十日谈〉语法》一书中提出的。他指出:"……这部著作属于一门尚未存在的科学,我们暂且将这门科学取名为叙事学,即关于叙事作品的科学。"[1]叙事学是众多学科和学派共同建构的结果,当时盛行的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都对叙事学的研究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叙事  相似文献   

7.
《释名》是两汉时出现的一部重要的语言学著作,本文作者从性质、作者、编撰目的、内容体例、地位价值、贡献影响、缺陷、研究情况等方面对该书作了评述。  相似文献   

8.
李惠文同志是我省一位有影响的写农村题材的作家。六十年代初,他的短篇小说就异军突起,犹如一朵鲜艳的红花,出现在小说园地中。当时,受到了老一辈作家的重视和读者的欢迎。多年来,这朵红花经受了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的风雨摧残,依然弥散着浓郁的芳香,“开放”在人们心中。今天,驱散了林彪、“四人帮”文化专制主义的妖风毒雾,这朵红花显得更加俏丽。今年,应读者要求,春风文艺出版社将李惠文同志的短篇集《三人下棋》增订再版,已和广大读者见面。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所谓“哲学基本问题”,强调精神与物质、意识与存在孰为第一性以及有无同一性的问题,这诚然是必要的。但这种对哲学基本与问题的阐释,没有能够说明“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这一意识的本质特性。因此,为了全面地、动态地分析意识与存在的相互关系,需要进一步提出关于意识的“超越性”问题,也即要阐述意识对于存在的超越关系,说明人的意识性正是人的活动的自觉能动性之所在。人的意识的超越特性包括以下内涵: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萨尔曼·拉什迪其人其文其事,评析了他的短篇小说集<东方,西方>,指出以"后殖民文学教父"著称的拉什迪,因其多元文化背景形成了独特的视角切入文学.其文学主张倡导"世界小说"具有时代特征及意义,但是否能成为今后文学发展的主流,仍有商榷余地.  相似文献   

11.
邓永隆这个名字在读者中并不陌生,早在十多年前,他的《高山渔歌》就被编入初中课本,只有短短几句:“千山万岸浪花开,姑娘上山打鱼来,竹排穿山又过岭,天河绕过重重崖”。后来,他出版了诗集。在文坛上,他获过首届壮族文学奖、广西少数民族文学奖、全国报纸副刊作品三等奖。在中国文艺家词典里,他是诗人。至于小说,《遥远的爱》是第一部。作家牢牢地把握着时代的脉博,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讴歌改革开放出现的新生事物,用民族化和现代化的笔调去勾勒出壮乡改革的新风貌。  相似文献   

12.
清代李绿园的《歧路灯》明显地表现出对《金瓶梅》的模仿 ,并在此基础上有超越的迹象。其模仿主要体现在 :创作动机上以道学心肠来教诲人生 ;题材选取上以家庭生活为核心 ;情节组织上一是以主人公“少年失怙”失却教养来演示人物性格的堕落 ,二是以兄弟结义为机制。其超越主要体现在作者思想境界、人生境界、审美价值观念和情节描述上的健康心态以及用笔俭省和插叙手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13.
美国黑人小说家拉尔夫.埃里森的小说《看不见的人》人的主人公的原型被普遍认为源自美国黑人民间传说,然而通过对该小说的分析,本文将试图阐明该作品中存在着多重原型,即美国黑人民间传说中的熊大哥,兔子大哥与《圣经.创世纪》中的亚当。拉尔夫.埃里森对此多重原型的运用,意在体现作者理想中的美国黑人文化在美国多元文化社会中的生存之道,即求同存异。美国黑人文化处在基督教文化与黑人民间传统文化的双重语境之下,二者并不是非此即彼,此消彼长的二元对立关系,而是和谐共存,共同发展的多元并存关系。  相似文献   

14.
《无何集》本名《论衡精选》,以《论衡》为宗,“抉《论衡》之精华”,所选内容以辟神怪祸福之说为主,倡导《论衡》“发明孔子之道”,是一部宣传无神论思想,破除迷信、批判神学的作品。关于《论衡》接受史研究的相关资料,历代多是零碎的,鲜有著作出现,熊伯龙作为清初政坛和思想界中的重要人物,其《无何集》作为一本专门的著作,是《论衡》接受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15.
读梅利曼先生的《大陆法系》,感受颇深,收获很多。尽管其序言中写到:“本书专为业余读者而非法学专业人士而撰写。”[1](P1)但是在笔者看来,这本书对法学专业的人来说,价值更大,尤其是对中国的法学研究人员来说——至少有助于突破传统的对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的区别所形成的只是  相似文献   

16.
17.
原型范畴理论一直是认知语言学的热门话题。将原型范畴理论与海明威的作品相结合研究发现,虽然《印第安营地》创作于海明威的文学生涯早期,反映了年轻时期的海明威对生与死、善与恶等原型范畴的感悟,正是这些感悟才帮助海明威在以后的创作生涯中将生与死、善与恶等原型不断拓深,创作出了诸如《太阳照常升起》、《乞力马扎罗的雪》等经典之作,不同的读者在不同的时期阅读《印第安营地》都会获得不同的人生感悟。  相似文献   

18.
"影响的焦虑"是由美国学者哈罗德·布鲁姆提出的关于诗歌影响研究的理论。该理论认为,后来的诗人对前辈诗人有着先天性的焦虑感。运用这一理论分析吴趼人的《新石头记》后发现,《新石头记》中贾宝玉漫游海底一段受当时在《新小说》上连载的《海底旅行》的影响,在仿写过程中,吴趼人试图对《海底旅行》有所超越,而这一心态正是布鲁姆所说的"影响的焦虑"。  相似文献   

19.
王弼是易学史上著名的义理派学者,虽然也不弃象,但理论上存在着欠缺。孔颖达在《周易正义》中,在释大衍义和诠释乾坤二元方面对王弼进行了提升,并对王弼以无为本的本体论进行了改造,弥补了王弼忽视象数的偏向,对宋代象数派和义理派的融合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梦作为一种在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意象,它对诠释作品主题、刻划人物形象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以《贵人女人小人》为例,对小说中的所描写的梦境中"梦"做一番全面的解析。梦是人欲望的体现,愿望的满足,同时它也起着预示灾难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