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1健康新概念健康是人类发展史上一个医学科学研究的永恒主题。健康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拥有了健康才会获得其他,失去了健康就等于失去了一切。因此,“追求健康”是21世纪现代文明社会人们追求的理想目标之一。作为万物之灵的人,谁都想活的健康、潇洒,度过幸福的一生,但是,随着生活水平迅速提高,“文明病”正日益流行,它正严重地威胁着我们的健康与生命。那么,如何防治这些“文明病”,什么是健康新概念?什么是亚健康?下面作一简要阐述。1.1健康新概念世界卫生组织(WHO)1990年关于健康新概念的含义是:①躯体健康:指人体结构完整、生理功能正…  相似文献   

2.
在揭批“四人帮”影射史学斗争的推动下,史学界热烈讨论了怎样评价杨秀清?由此而提出又一问题,即怎样理解一八五六年“杨韦事变”后洪秀全对杨秀清的怀念? 洪秀全对这次事变,是从一八五七年石达开出走之后,才有步骤地用文字形式向全国军民表明态度的。  相似文献   

3.
文学与思想的关系以及文学的“思想状况”是新世纪以来学界颇有争议的问题.任何文学文本都是作家主观参与下产生的,这种“主观思想”和文学的“思想是不是相同?文学的思想该如何理解以及文学创作中如何渗入这种思想?这种“思想”的现实的作用是什么如何表达?文章将对这些问题进行简单的梳理并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4.
随着揭批“法轮功”的深人,李洪志及其编造的“法轮大法”愚弄群众、扰乱公共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险恶用心和真实面目已昭然若揭。但是,在确保这场斗争取得全面胜利的同时,我们更需要深思,在科技飞速发展、科学技术已渗透到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现代社会,为什么这么一个庞大的反科学、伪科学的、宣传封建迷信的非法组织能得以产生和发展?为什么“法轮功”组织能吸引一部分群众加入,甚至部分党员干部及部分科技工作者也深受迷惑?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法轮功”背后隐含的复杂而深刻的社会原因,探讨由此引发的更深层次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深入开展揭批王张江姚“四人帮”的伟大群众运动,是今年的中心任务,是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的头等大事。三个多月来,在以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亿万人民同仇敌忾,挥戈上阵,掀起了一个揭批“四人帮”的高潮,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但是,我们不能自满,还要继续努力作战。“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我们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放手发动群众,大打一场揭批“四人帮”的人民战争,夺取更大的胜利。  相似文献   

6.
在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英明领袖华主席抓纲治国的战略决策,掀起深入揭批“四人帮”高潮的时候,华主席、党中央及时作出了“四人帮”在我省的那个追随者停职检查的决定,这是华主席、党中央对青海三百万各族人民的亲切关怀和巨大鼓舞,极大地激发了我们学好文件抓住纲,深揭猛批“四人帮”的斗志。我院各族师生坚决拥护华主席、党中央的决定,决心在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紧密联系青海实际,把揭批“四人帮”的伟大斗争进行到底。  相似文献   

7.
华主席指出:揭批“四人帮”不是短时期的任务,对“四人帮”及其死党的流毒和影响不能低估。要不断总结经验,深入发动群众,把这一斗争进行到底。  相似文献   

8.
英明领袖华主席在党的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四人帮’全面篡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一个披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外衣的反革命阴谋集团。”并指示我们“要在揭批‘四人帮’篡党夺权阴谋和反革命罪恶历史的基础上,进一步放手发动群众,大打一场深入揭批‘四人帮’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极右实质及其在各方面表现的  相似文献   

9.
在“四人帮”横行的时候,“四人帮”及其在青海推行修正主义路线的挂帅人物省委前主要负责人和他培植的资产阶级帮派体系,曾经把我省那个代理人肉麻地吹嘘为“西北罕见青海少有的少数民族好干部”,为他们“改朝换代”,“总把新桃换旧符’的罪恶目的大造反革命舆论。那么他究竟是个什么货色?在揭批“四人帮”的伟大斗争深入进行了一年的今天,真相已经大白,原来他是埋藏在青海省委内的一颗定时炸弹,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资产阶级野心家、阴谋家。  相似文献   

10.
以“英美文学”课程为例?对“英美文学”课程采取“学生主导混合式教学”的模式进行实践?在实践基础上探讨“混合 式教学”与传统式教学在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上的优势与劣势?并从中获取教学中在“学生为主导混合式教学”与传统“教师 主导教学”对教学质量与影响的参考?为教学的有益性做出选择?  相似文献   

11.
一般来讲,"软实力"是20世纪末西方学者为应对世界各民族国家进入全球性竞争时期而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其实,中国战国时代产生的"文化"概念,早就具有"软实力"的思想内涵。中国古代思想家从"人文化成"的角度,对"文化"具有"化入人心"的无形而巨大的力量提出了系统的思想理论。  相似文献   

12.
16世纪末,耶稣会士罗明坚、利玛窦等人向读者介绍了<圣经>"年代学".<圣经>"年代学"按照"亚当族谱"定历史,宣称世界历史一共"五千五百五十年",所有民族,包括中国人,都是犹太人的后裔.这个"年代学",以及附属于该学说的"自西徂东说"、"中国人种西来说",在中国引起不同反应.更有兴味的是,17、18世纪的在华耶稣会士从儒家经典中察觉,中国历史有"四千年"的文明史,而夏、商、周三代之前的史前历史应该更长,远远超过<圣经·创世纪>的"年代学".在华耶稣会士写信回国,要求按照中国人的记载,修订欧洲的"年代学".伏尔泰最终按中国年代学确立了近代历史观,从中可见中国的儒家历史观对于欧洲17、18世纪历史学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是一个多元文化并存的世纪,“文明冲突论”随着9·11的发生日益甚嚣尘上,不同文明之间究竟如何相处的问题也越发凸显。作者从史伯、晏婴的“和同之辩”入手,阐释“和而不同”思想的渊源、内涵以及孔子的对这一思想的总结、应用与后人的丰富、发展;分析多元状态下文明冲突的实质;指出只有“以和为贵”、“和而不同”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出路。  相似文献   

14.
李永东 《南都学坛》2004,24(3):58-61
20世纪中国文学的现代性,在对主体性的自由和人的生存本真性的追求上,达成了一致。沈从文是第一个对现代文明进程持深刻反思态度的作家。他的小说具有"反现代文明的现代性",其"小说精神"旨在"对抗存在的被遗忘",具体表现在对"生命的庄严"的维护、持"常"拒"变"的历史态度、乡村与都市对立的叙事模式、偏爱感性嫌恶理性的人生观念等四个方面。沈从文的小说创作,不仅是他的"救世"之道,也是他的"自救"之舟。  相似文献   

15.
当代文明正处于转型阶段,其代表特性即“第三波现代化”。18世纪以后的西方大工业化是第一波现代化运动,20世纪70年代崛起的“亚洲四小龙”是第二波现代化,而21世纪的“金砖四国”经济发展是第三波现代化。作为世界现代化的不同阶段考察,这是对世界现代化进程的一种新观念。作者认为,第三波现代化的主体思想是辩证理性而不是技术理性,是在多元文化语境中的理论更新。第三波现代化的代表形态是中国文化,这是辩证理性指导下的现代化模式。  相似文献   

16.
美国学者彭慕兰的"大分流"说具有纯经济学的类型比较意义,但缺乏历史学上的意义,在分析16至19世纪中国历史动态趋势中显现出诸多盲点.在由西欧率先发动起来的工业化发展起来以前,中国与西欧的历史,或者社会体系,或者文明运动有接触和相互关联性但却从来也没有"合流",因而其后的"分流"是并不存在的;反倒是16世纪以后西欧的世界性扩张导致了19世纪以来欧洲与中国社会体制趋同的倾向;这种趋向使中国的社会历史运动、社会组织体系乃至文化形态与西欧具有了巨大的相似性和可融和性.在考察16至19世纪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的关系时,文明史研究的观念与方法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张立群  王瑾 《南都学坛》2005,25(5):54-59
20世纪90年代女性“个人化写作”是中国当代小说中较为独特的文本之一,按照叙事学的理论,其主要表征是使用后现代的叙事策略与方法。然而,由于这种后现代手法是通过借鉴与模仿而完成的,因此,其实质应当是一种文本上的“类后现代”叙事,这种“类后现代”叙事具有反权威、拆解二元对立模式的倾向,采取“躯体描写”和“姐妹情谊”的文本策略来展示其叙事观念。在艺术上表现为对元小说的应用、破碎结构的采用和对独特语言的使用。虽然20世纪90年代女性“个人写作”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中国女性写作在文本叙述上的变革,但也存有自身的精神困境并因此走向了尽头。对此种现象我们应反思。  相似文献   

18.
论“新和商”及其操作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虽然儒家思想并不孕育现代商业文明,但是它对当代政治与文化的影响,不如对经济的影响积极.儒商在本质上是重视人文关怀的"和商",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会形成"商儒"理论,这是二十一世纪新儒学最具活力的理论创新点.要把中国传统管理文化与现代管理科学结合起来,构筑"新和商"学说."新和商"的操作模式是"和度管理",它以相关性的模糊量化为基础,对员工建立内和系统,对用户建立外和系统,利用场效应,把员工培育成"内化组织人",把用户培育成"虚拟企业人",并不断提高序级.  相似文献   

19.
剑河县在新世纪之初还是一个"三农县",农业的主要劳动方式还停留在"犁耕"阶段,并显示出很多"后发劣势"。在此基础上,提出新世纪前20年"三农县"小康社会建设的基本模式———从社会主义"农业文明"向社会主义工业文明转变,并兼容某些领域的跨越式发展。而这种历史性的转变和跨越式发展的起点,可设定为建设适应"三农"发展需要的农村学习型社会。  相似文献   

20.
文章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深化政治体制改革,进行制度创新,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政治文明建设,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完善党和国家的政治制度和领导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