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西方学术界对隐喻的研究主要体现在解释语言体系中的"隐喻化"现象及从多个层面论证"隐喻性思维".认知语言学兴起后,从认知角度研究隐喻成为人们对传统修辞学研究的一个突破.认知隐喻建立在修辞格隐喻研究中所发现问题的基础之上,二者的研究目的、方法及范围有很大差别.本文旨在探讨隐喻在人类认知活动和社会活动中富于创造力的伟大作用,并时理解"概念隐喻"等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
英语“eye”隐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们常用自己最熟悉的身体部位构成身体隐喻概念,去认知、体验和感受其他领域的隐喻概念。英语"eye"的本义及其直接投射、容器隐喻、情感及通感隐喻、颜色隐喻这几方面揭示了某些概念的形成过程。"eye"的认知发展过程体现出人类对客观世界认知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3.
隐喻历来被看作是语言中的一种修辞格。而莱考夫和约翰逊认为,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类组织概念系统不可缺少的认知工具。他们创立了“映射理论”,并提出了“概念隐喻”。另外,韩礼德从语言元功能的视角研究隐喻,并提出了“语法隐喻”。语法隐喻主要存在于体现概念元功能的及物性系统中以及体现人际元功能的语气系统和情态系统中。从多个维度探讨隐喻有助于深化对隐喻功能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在当代认知科学如火如荼的发展下,隐喻这门古老的学问重新绽发了新的生命力.从修辞学研究转向认知语言学,隐喻成为"人类语言无所不在的原理".本文试图以莱可夫的"映射理论"为基础,从认知的角度,描写并阐释了隐喻是人类概念范畴建构的基础,是人类创造性地把不同义域并置在一起,从而产生了一种新颖地认识周围世界的方式.文章并通过分析文本<拜年>,论证了语篇中隐喻性幽默的产生,扩展了我们对隐喻幽默功能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隐喻作为语言中的重要现象,得到了语言学界以及哲学、心理学、人类学等学科的广泛关注.本文在阐述隐喻概念和功能的同时,认为隐喻是一种认知和行为方式,具有系统性、经验性和心理现实性的特征,并从隐喻与隐喻思维的关系出发,论证了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及其哲学的隐喻性,提出隐喻的深层哲学基础是"天人合一"的宇宙统一论.  相似文献   

6.
论隐喻认知的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袁梅 《人文杂志》2001,(5):161-163
当代隐喻理论研究表明,隐喻是人类认知的重要形式.概念、判断、推理等基本思维形式的隐喻化,是隐喻认知的具体表现;不同认知领域相互投射以及发现、重建事物间的相似性联系,是隐喻认知的主要方式;索物取象,比理附意,极具弹性的思考方式;浓缩的速记,是隐喻在认知功能上所扮演的角色.文章从认知表现、认知方式及认知功能三方面,对隐喻认知的特性进行全面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7.
隐喻在语言中是广泛存在的,长期从事隐喻研究的语言工作者和心理学者已逐渐深知人类的认知活动和社会活动都无法脱离隐喻。语法隐喻理论是隐喻研究中十分重要的理论,是隐喻研究中的一个突破性进展,而且它从根本上扩展了隐喻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8.
人际隐喻     
本文主要研究人际隐喻.首先介绍情态隐喻,然后从语法表达以及倾向性与类型的关系角度,讨论情态隐喻;其次,介绍语气隐喻,讨论了语气隐喻的语义特征,最后,本文揭示隐喻的产生原因.  相似文献   

9.
认为隐喻是建立在相似性基础之上的观点存在很多缺陷.它无法解释很多隐喻的产生,而且还误导了人们时隐喻的理解.隐喻产生的基础应该是经验.首先,经验基础避免了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在解释隐喻产生的问题上所面临的困境;其次,经验基础符合认知隐喻的产生规律,即从认识清晰的事物或概念投向认识模糊的事物或概念;再次,经验基础可以解释相似性无法解释的隐喻.  相似文献   

10.
"隐喻"是弗莱的神话一原型批评理论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弗莱通过探讨<圣经>的隐喻性,将原型与文学联结起来,并指出在由神话所构成的思维框架中,"隐喻"是惟一的表达途径.弗莱对<圣经>及其隐喻的系统研究,既是其批评理论的重要基石,同时也体现出他对"隐喻"这一概念的多重理解与运用,对理解当代文学批评的"隐喻"概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西方学者普遍把诗性语言与原始隐喻相联系,认为诗是“人类的母语”。本文认为诗性隐喻源于原始隐喻,但有着质的区别:原始隐喻是人类思维从混沌不分走向明晰的过渡性产物,是原始人类生存活动的“神圣工具”。诗性隐喻则是人在脱离自然母胎,成为具有理性的独立个体之后,对与自然浑融关系的寻觅追忆。原始隐喻不仅是诗性语言的源头,同时是人类文化的原初范型。诗性语言、诗性隐喻只是其中分化出的一支。当原始思维解体,“神圣的工具”脱落了“有用性”,原始隐喻也就蝉蜕羽化为纯精神性的诗性隐喻。  相似文献   

12.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方式。认知语言学派的隐喻理论揭示了隐喻普遍性的原因,也指出了英语教学中隐喻的重要性。涉及到隐喻的英语语言现象是中国学生理解和运用的难点。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尝试将认知隐喻学中有关概念隐喻的理论引入英语教学中,并探讨其应用价值,以探索解决英语教学中涉及到隐喻现象的教学难点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语言中的隐喻现象与人类的思维和认知能力的发展密切相关,隐喻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语言表现出来的,人类的隐喻思维是不断发掘语言的潜力资源,隐喻是丰富人类语言的有效手段。隐喻是人类思维的一种普遍方式,隐喻在思维和语言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作者从隐喻的语言表达形式和认知角度,对隐喻思维的认知基础进行了充分的讨论,透视语言的本质研究隐喻思维,探求隐喻思维机制与语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隐喻的翻译     
文化翻译是翻译中的一个难题,其中尤以隐喻翻译为最。在分析隐喻发展和本质的基础上,结合Newmark的观点提出六种隐喻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5.
随着语言的发展,广告语言中的方法论就显得尤其重要。隐喻作为人们认知世界的手段,其突显性在广告语言中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6.
Metaphor is an important teaching tool in our teaching history. In this essay, I try to explain how to play a lesson around metaphor, and how to use metaphor for students' memory aids or vocabulary learning.  相似文献   

17.
隐喻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或一种认知行为以其特有的修辞功能和表达效果在广告语中得到广泛运用.隐喻的使用不仅使广告变得简洁生动、新奇而富有启发,而且能扩展话语,展开联想,使话语更具感染力、表现力,强化广告语的艺术魅力,实现"劝说"功能.  相似文献   

18.
云虹  冯丽春 《河北学刊》2008,28(3):242-244
隐喻和文化是不可分隔的,对隐喻的准确理解要求理解者必须具有一定的跨文化认知能力。从隐喻意义的来源入手,能够找出隐喻与文化的三种对应关系。探究隐喻意义来源同文化的关系,不仅有利于更好地掌握语言,进行跨文化语言交际,而且有利于更好地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共性与差异,从而更好地认知文化的本质和特点。  相似文献   

19.
郭蓉 《兰州学刊》2006,(8):64-65,151
随着国内外学者对隐喻研究的日益深入,隐喻不再被仅仅理解为语言的修辞手段,在更普遍的意义上,它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概念体系得到了诸多的认同。尤其是在作为修辞语言运作方式典型体现的诗歌语言中,象征、比兴等隐喻手法的运用则更为普遍。《诗三百》是中国诗歌的滥觞,而其中《蒹葭》篇又被誉为“千古伤心之祖”,诗篇中的意象暗示与意境生成极富隐喻内涵,通过对这种隐喻语境的解析,可观其无限丰富的“象外之旨”。  相似文献   

20.
蓝方 《琼州学院学报》2009,16(4):133-135
本文从思维的层面对隐喻进行定义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