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西社会科学》2016,(6):199-204
装备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实现工业化、提高综合国力的根本保证。随着全球经济逐渐从"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变,制造业服务化以及服务模式创新成为我国装备制造业能否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目前,企业的服务意识不强、核心竞争力薄弱、要素成本上升,以及生产性服务业供给能力不足,是制约我国装备制造业服务模式转型的主要原因。因此,培育服务文化、创新组织机构模式、提升资源整合能力、建立信息化平台和重视知识管理,是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企业服务模式转型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2.
要使山西农村经济实现产业化、集团化的发展,对山西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制度选择和路径分析很有必要.应明确农户加公司、股份合作、农村合作社、专业农协等模式的优势与不足,并针对这些模式存在的问题,从治理的原则、制度的建构与运行机制、培训教育,以及资金等方面采取措施,以进一步完善和提升现有农村经济组织模式.  相似文献   

3.
中国工业发展模式在成本上升和代工工缴费下降的双重逼迫下,艰难地转型。现实中中国产业转型的困境是,作为较有竞争力的企业,多数都属于跨国公司基于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的加工环节,并不能担当起工业转型的重任。而属于自我品牌的企业,却因创新不足,缺乏作为产业骨干的实力。本文立足于厘清其中的逻辑关系以及寻找合适的转型策略,探求企业与产业创新的内在特征与规律,特别是关于破坏性创新对于后发展的工业化进程中的国家与地区,具有怎样的特殊意义,能够负载什么样的产业转型的任务及价值。  相似文献   

4.
中国汽车制造企业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实现了突破性发展.汽车产销量连年上升,出口贸易状况实现突破性转折,中国本土品牌汽车开始了出口与对外直接投资相结合的国际化之路.但总体来说,中国汽车制造企业在国际上缺乏比较优势,在国际化过程中呈现诸多问题.本文在分析中国汽车制造企业国际化的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中国汽车制造企业走出去既具有必要性又具有可行性,并从国际化主体塑造、国际化区位选择、国际化短板的克服以及国际化的政府支持四个方面探讨了中国汽车制造企业国际化的路径问题.  相似文献   

5.
经济要转型,企业是主体.企业发展模式转型是整体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成省企业发展面临日益突出的资源环境约束问题,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从理论上看,资源环境问题的根源在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模式.在资源环境约束下河南省企业发展模式需要从企业竞争力来源、企业利用资源和能源的方式等六个方面进行转变.  相似文献   

6.
吕铁  李载驰 《学术月刊》2022,(10):59-69
数字技术具有双重特征,一重是可编辑性、可寻址性、可沟通性和可生成性等基本特征,另一重则是与制造业主体交互、融合过程中衍生出的通用性、演进性、不确定性和外部性等特征。数字技术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其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中发挥着独特作用,进而产生转型效应,包括数字效应、开放效应、敏捷效应和增值效应。具体到中小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数字技术的衍生特征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转型效应的发挥,进而构成转型障碍:通用性背后的转型门槛影响了数字效应;演进性和不确定性引致的转型成本弱化了增值效应;外部性催生的数据安全问题等转型限制因素则限制了开放效应与敏捷效应。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中小制造企业固有的各种问题又与转型门槛、转型成本和转型限制因素等转型障碍相互影响,形成了复杂的转型实践难题。为此,应通过建立数字化人才培养体系以缩小转型门槛差距、完善数字化产品及服务供给市场以降低转型成本、构建基于行业差异的支持政策以应对多种转型限制因素的不利影响等对策,以有效克服转型障碍,促进中小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7.
由于受片面工业化战略与一些短视的政绩偏好影响 ,我国工业化相当程度上是在偏离人本主义理念的轨迹上发展的。这突出地表现在许多工业企业的竞争力都是要素成本型的 ,即企业利用制度疏漏和不对称的要素地位 ,通过压低弱要素价格而形成企业效率。由此招致居民消费率下降、基尼系数升高、资源环境过度受损等一系列反人本主义的发展后果。切实转变竞争力观念 ,推动我国企业转向人本主义的要素效率型发展路径 ,已成为我国新型工业化过程中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全球化、信息化要求中国制造企业以新的发展范式参与国际竞争.中国制造企业以往的发展范式,包括战略范式、竞争范式、运营范式和管理范式等正面临着新的挑战.为了更好地推动企业发展范式的变革,中国制造企业在观念、企业自身能力的培育以及支撑企业发展的社会系统等方面都应进行相应的解构与重构.  相似文献   

9.
企业战略转型中的路径依赖难以超越,往往使企业陷入战略转型的困境。思维僵化是造成路径依赖超越难的深层根源,它制约了对战略转型本质的认识、战略转型理论的创新及企业能力的提升。企业应在思维上实现五个方面的突破:从强调现有知识经验的制约性转向注重其支撑性、从注重战略的跨越式调整转向注重渐进式调整、从注重单轮性转型转向注重持续性转型、从被动适应性转型转向主动创造性转型、从注重成本降低转向注重价值创造。  相似文献   

10.
技术创新是制造企业发展的原动力和核心竞争力.培养员工的创新精神,营造有利于创新的企业文化环境,制定符合制造企业发展要求的创新策略,建立鼓励创新的管理机制和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是提高制造企业创新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浅析我国制造企业发展模式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发展模式的选择 ,关系到企业的发展目标和归宿。我国制造企业究竟要不要从“橄榄型”转变为“哑铃型” ,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上讲 ,“哑铃型”企业和“虚拟经营模式” ,不应该成为我国制造企业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2.
企业的发展对于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是促进国民经济转型的重要基础。本文以出版行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为例,通过探析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理论逻辑、阐释出版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现实挑战与路径探析,并以此提出政策建议。以出版企业为代表的传统企业其社会地位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被进一步挤压,本文从技术、组织、环境三个层面阐释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理论逻辑,我国企业在进行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普遍受转型方向不明确、技术资金投入不足、转型模式不具体、数字化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等因素的制约,因此应从合理选择企业数字化转型组织形式、解决数字出版技术问题、构建成熟的商业模式,以及补齐数字出版复合型人才短板等方面探索出版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积极参与出版企业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13.
认识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行动逻辑,关键在于准确把握国家构建与执政党建设的互动关系及其演变规律。作为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主题,现代国家构建从民族—国家、民主—国家和民生—国家三个维度展开。而执政党建设与现代国家构建有着深刻的逻辑关联,即保持执政党先进性是民族—国家构建的重要前提,增强执政党合法性是民主—国家构建的核心内容,提升执政党有效性是民生—国家构建的根本保障。因此,推进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最重要的是加强执政党建设,推动中国共产党实现从整合型政党向代表型政党、从任务型政党向法理型政党、从全能型政党向服务型政党的转型。  相似文献   

14.
丁霞 《江汉论坛》2012,(1):59-63
世界正处在前所未有的历史大转折这个时代座标之上,经济全球化、和平与发展、两种社会制度的并存性和多元化,以及时代转折期的凸显是当今时代的重要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其发展模式是科学社会主义原理与时代特征、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核心问题是创新发展理念,即解决"什么叫发展,怎样发展,为谁发展、依靠谁发展、由谁来享受发展成果"的问题,从而实现从传统发展观向科学发展观的转型,也就是着力实现创新型发展、协调型发展、绿色型发展、公平与和谐型发展和非依附型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转轨经济的框架内,从工业化战略转型视角考察中国城市化路径变迁.认为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中国城市化路径由重工业优先战略内生而成;改革开放以来,小城镇化与农村工业化相伴生,表现为中国城市化的路径依赖;经济体制向市场化转轨和发展战略转向新型工业化,既奠定了城市化的体制基础,也强制解构了与传统工业化、城市化相依存的制度安排,诱致与新型工业化、城市化相匹配的制度安排,进而实现了中国城市化的路径替代.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三线建设兴办的大型国有企业对六盘水市这个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存在的特殊困难后,笔者认为,六盘水市转型发展的思路是:统筹规划,促进攀西—六盘水地区强化资源集约开发和循环利用,形成特色经济圈,并将其发展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发挥大型国有企业的优势,引导和支持其参与攀西—六盘水煤炭资源的整合,加快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发挥三线企业在转型发展中的引领、示范和龙头带动作用,促进产业升级,打造经济升级版;发展三线文化,为转型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实行特殊的支持政策,促进特殊地区、特殊企业、特殊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仍存在着比较严重的不平衡问题。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撑力量以及污染物排放的重要源头,重污染企业的绿色转型成为经济转轨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当前重污染企业存在产业路径依赖程度高、绿色化发展程度低、转型难度大等问题。从交易成本经济学的角度来讲,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与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和交易频率有关。资产专用性增加了重污染企业的转型成本,提高了转型风险,削弱了重污染企业的规模经济,从而影响绿色转型;不确定性会影响重污染企业的经营决策,对绿色创新形成挤出效应,同时还会产生寻租费用,从而影响绿色转型成本;交易频率会影响企业绿色转型的专用资产投资能否被收回问题,从而影响企业绿色转型。因此,应鼓励绿色技术创新,形成差异化激励机制,构建纵向一体化产业链,降低资产专用性对重污染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健全绿色金融体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转型,最大限度地发挥规模经济优势;构建绿色转型机制,完善数字化服务体系,减少不确定性的影响,最大程度地发挥市场作用。  相似文献   

18.
我国制造企业跨国并购的关键在于实现转型升级。通过个案分析和专家排序法,按照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静态绩效与动态价值相统一的原则,综合评价跨国并购对企业转型升级的效应,这对我国企业转型升级和对外直接投资决策均有重要意义。宁波均胜并购德国普瑞是我国制造企业"弱并强"的典型案例,通过跨国并购,均胜一步跨越成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一级汽车核心零部件供应商,产品结构优化、技术实力和品牌形象迅速提升,企业发展态势迅猛。因此,该企业跨国并购极具投资价值,转型升级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19.
联邦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的发展主要经历提出与早期运作、稳定中的调整、成熟中的调整和危机中的调整四个时期。已经成熟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的特点主要表现在遵循自由竞争原则,发挥市场主导作用;实行独立的中央银行运行体制,保证货币的稳定性;建立了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了社会公正与稳定三个方面。联邦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的制度建构包括保护市场竞争制度建构、国家干预制度建构、劳资共参的企业制度建构和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建构四个方面。联邦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的发展路径及制度建构也给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带来了启示。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发展总部经济的路径拓展与模式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部经济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效应不仅促进了企业的加速发展,更促进了所在城市的发展.对于我国而言,在产业结构升级和全球直接投资的推动下,总部经济迅速崛起.发展总部经济不仅可以促进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更能带动我国区域经济的联动发展.基于我国总部经济迅速崛起的基础,对我国发展总部经济的路径进行拓展、模式进行了创新,提出了发展总部经济的两条路径、三种模式和对应机制,希望以此加快我国总部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