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东泗水尹家城遗址的新发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师生,先后于一九七三年三月和一九七九年十月,在山东泗水县尹家城遗址进行了两次发掘。这处遗址文化堆积较厚,包含的时代以典型龙山文化(新石器时代晚期)为主,二里岗文化晚期、殷墟文化期(青铜文化)的遗物也有发现。龙山文化层出土大量的骨、石、蚌质生产工具和以陶器为主的生活用具。在距地表三米  相似文献   

2.
兰州地区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分布的重要地区之一,很早就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注意。本世纪二十到四十年代,安特生、夏鼐、何乐夫、裴文中等人分别在西柳沟以东、桑园峡以西的黄河两岸,进行调查发掘,发现了一些新石器时代遗址和许多宝贵的实物资料。解放后,甘肃省文物工作队对这里进行规模较大的,有组织的考古发掘,使兰州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文化概貌更加清晰。本文试根据已经发掘的墓葬遗址,对兰州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作以简要的论述。 —、兰州的地理位置和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分  相似文献   

3.
炎帝在全国尤其是湖南留下了众多传说.玉蟾岩遗址、高庙遗址、城头山遗址是湖南最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物古迹,分别代表了中华民族最早的稻作农业、宗教文化和城市文明,这些遗址与炎帝传说不谋而合,可共同构成泛炎帝文化.我们应根据遗址的不同内容构建旅游开发项目,使其各具特色并浑然一体.  相似文献   

4.
转龙藏遗址位于包头市东河区转龙藏公园以北的台地上,是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也是我区河套地区经过发掘,并发表了报告的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 遗址内有篝火痕迹、堆积约为3米的袋形灰坑和厚及半米的文化层,反映出当时人类的居住是相当稳定的。 遗址内所出的生产工具,石器中打制石器有斧和刮器,磨制石器有斧,铲、刀、锛,细石器有刮削器、尖刻器和镞等。其中,磨制石器占全部石器的绝对多数。骨器中有刀、铲、锯、锥、针。陶刀是用陶片改制而成。同这些遗物共存的,还有用于谷物加工的石磨盘和石磨棒。这些,都是说明当时人们的生产活动,是以农业为主而兼营畜牧和狩猎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岭南蚕业的起源及其技术发展黄世瑞(华南师范大学)养蚕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发明。考古学家曾在山西夏县西阴村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了“半割的茧”(距今约5600-6080年),又在浙江吴兴钱山漾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了一批丝织品(距今约5260±135年)。此...  相似文献   

6.
坐落在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江湾乡西北的大山种羊场遗址,出土了许多文物,从遗址暴露出来的文化层堆积和出土采集的各类文物标本观察,文化遗存可分为辽金时代、青铜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文化遗存晚于白金宝文化、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晚于腾家岗遗址。  相似文献   

7.
2007年4月8日晚上,200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北京揭晓。按照历史年代排列,这十个项目依次为:云南富源大河旧石器洞穴遗址、广东深圳咸头岭新石器时代遗址、河南灵宝西坡新石器时代大型墓地、广东高明古椰贝丘遗址、山西柳林高红商代遗址、福建浦城管几村土墩墓、甘肃张家川马家塬战国墓地、甘肃礼县大堡子山遗址、安徽六安双墩墓地和上海志丹苑元代水闸遗址。  相似文献   

8.
古代河北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为了从一个侧面了解河北地方史,本文拟就河北历代政区(文化)的沿革作一些简介,期望史学界给予指正。 (一)远古 从旧石器时代早期起,历经中石器、新石器时代,早期人类的遗址遍布河北各地,说明了河北地区经历了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诸阶段。 旧石器时代早期、晚期人类化石和文化遗物的典型是北京人和山顶洞人。涿鹿以西的泥河湾也发现了旧石器时代早期的遗址。  相似文献   

9.
老官台文化和李家村文化的遗址,发现得都较早。起初人们把它们都列入仰韶文化的范围。近年来,随着考古发掘资料的不断积累,人们的认识逐渐明确起来,开始认识到这是两种早于仰韶文化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类型。 1960年在陕西西乡李家村遗址,发现了一  相似文献   

10.
新石器中期,在黄河上游地区指仰韶文化时期。在甘肃地区,尤其在甘肃东部地区的泾、渭流域和西汉水流域,分布有相当数量的仰韶文化遗址。在仰韶文化之前,有旧石器中晚期遗存和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在仰韶文化之后,有新石器晚期的马家窑文化和铜石并用时期的齐家文化等等。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只涉及旧石器时代中、晚期以及新石器时代早期和仰韶文化在甘肃地区的发现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
小拉哈遗址是小拉哈文化的命名遗址。小拉哈遗址的发现,在松嫩平原第一次呈现出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早期铁器时代的三叠文化层,小拉哈遗址的文化内涵,对松嫩平原上的昂昂溪文化、小拉哈文化、白金宝文化系统的串连化整合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对研究这一地区古代民族关系、经济与文化发展等,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地区原始雕塑艺术初探连吉林近年来在一些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考古调查和发掘中,经常发现一些以人物、动物形象为主的原始文化时期的雕塑艺术品。这些雕塑品涉及的内容广泛,使用的材料有陶器、石器、玉器等,以赤峰地区发现最多。现依其所处年代的大致顺序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3.
位于阴山山脉大青山西段南麓、黄河北岸的包头市郊区沙尔沁乡园村半坡地台上,近日又发掘出新石器时代(原始社会晚期)村落遗址。据考古专家鉴定,这些遗址在全国为罕见,对研究我国文明起源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西园古代文化遗址是于1983年发现的,其总面积二万平方米,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曾于1985年试掘过后,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从今年6月1日起,由包头市文物管理处  相似文献   

14.
中国幅员辽阔,新石器时代文化丰富而复杂。就甘肃省而论,这个时代的文化遗存,现在已知的有一千余处,而且分布范围十分广阔,基本上遍布甘肃全境。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近年来发现的秦安县大地湾遗址。 大地湾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位于渭河上游的秦安县五营乡邵店村东侧,座落在  相似文献   

15.
<正>1989年,考古工作者在广东省珠海市高栏岛宝镜湾发现了一批具有颇高历史价值的古代崖壁画。古代崖壁画的山脚下是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类社会的文化遗址。古代崖壁画和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类社会的文化遗址,分布在宝镜湾东部石林形态绮丽的山岗一带。宝镜湾古岩画共有4处6幅。4处的名称,按当地民间流传的称呼分别为“藏宝洞”、“宝镜  相似文献   

16.
65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肇源县就有人类居住。这些黑水先民傍水而居,以渔猎为生。现在,这里沿江留下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就有10处之多。这些遗址为考古研究,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史料。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今,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不仅相互联系愈来愈紧密,而且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也愈来愈明显。因此,进一步认识、弘扬福建历史文化的优势,将有助于福建实现经济社会的新跨越,更好地迈向21世纪。一福建文化源远流长,历史辉煌,这是我们应予以珍视的历史文化遗产与优势c近年来,我国考古学家的发掘和研究表明,在福建这块美丽的土地上,先民们早就生于斯、长于斯,并创造出了灿烂的文化。漳州莲花池山遗址的发现,说明远在距今4-8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福建就有古人类的存在。福建新石器时代遗址广泛分布于沿海和闽江、晋江、九龙江、订江两岸…  相似文献   

18.
鲁甸马厂遗址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滇东北昭通地区鲁甸县,地处乌蒙山脉,东与贵州威宁县为邻。一九六二年,云南省博物馆在县城东北四公里的马厂村,发现了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载《考古》一九六二年十期)。近年来,当地群众在挖掘草煤和农田基本建设中,还经常发现文物。一九七九年十二月,笔者与滇博惠松生同志,对鲁甸马厂遗址,再次作了调查,现将所获情况报导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以后,开始制造陶器.陶器在原始社会先民的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通过对包括陶器在内的大量遗迹、遗物的研究,为探讨新石器时代发展阶段及走向文明时代的历程提供了科学依据.1976—1977年,我省武安磁山的发掘,即以全新的文化内涵引起了考古界的注视,它是华北地区首次被认识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年代约在公元前6000至5600年之间,被称为“磁山文化”.该遗址出土的陶  相似文献   

20.
依据典型遗址层位关系、器物形态比较、碳 14测定数据等材料 ,本文将东北八个新石器文化区的新石器时代考古文化自早至晚区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确定了各种文化所处的时间位置。分别从遗址分布、房址、墓葬、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原始艺术品、经济类型等方面 ,概括了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区域性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