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人的多样性存在方式与人学发展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学,是研究人的存在方式的运作过程及其本质规律的学科。人是一个处于多样性存在方式中的复杂矛盾体。人是自然性存在;人是意识性存在;人是实践性存在;人是社会性存在;人是文化性存在;人是为我性存在;人是历史性存在。审视近年来人学研究的历程,由于忽略从人的存在方式的多重意义去理解人,也就难以把人学推进到时代高度。因此,把人放置到存在方式的综合坐标中去揭示其丰富而生动的本质特征,这不失为人学研究的新思路,更是对现实人学研究困境的一种积极挣脱 相似文献
2.
人的全面发展:江泽民人学思想的核心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的、重要的思想,这一理论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经历了不断发展的过程。江泽民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与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产物,它在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构成了江泽民人学思想的核心理念。 相似文献
3.
人的现代化发展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核心.马克思人学理论的逻辑内涵以人的本质为逻辑起点,强调人的本质的社会性、实践性、发展变化性,是人的现代化发展的理论基石.马克思人学理论的价值追求是人的价值,体现了人的现代化发展的功能导向;人的发展是马克思人学理论的核心问题,在全球现代化背景下,“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确立的人的发展的终极目标.立足马克思人学经典,重新梳理和再认识马克恩人学理论的逻辑内涵、路径与现代价值,对于推动人的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的人学思想贯穿于马克思思想的始终,但马克思主义的人学思想不同于马克思的人学思想。马克思主义的人学思想是人道主义的历史观和价值观;而在历史唯物主义语境中的人学思想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人的全面发展内涵了科学的人道主义。因此,把马克思主义等同于人道主义或视为反人道主义的都是错误的。当代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依赖于人的全面发展之生发。 相似文献
5.
6.
7.
为了在理论上正本清源,在实践上指导现代化建设,理论界围绕"人性及其异化问题"、"人的主体性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人学基础问题"、"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体系问题"等展开了热烈讨论,既取得了一定成果,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8.
9.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价值目标,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追求.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入学思想,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其矢志不移的追求,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实践.这些探索与实践在理论上获得了丰硕成果,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从而切实推进和实现着中国人民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论政治文明建设的人学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文明的设计不仅在于促进政治制度与体系的完善,更在于提升人的价值、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学的视野来考量政治文明建设,更能凸显政治文明建设的方向与终极价值. 相似文献
11.
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必然引起哲学范式的转换和变革,从而提出新的具有创新意义的研究纲领,进而成为解决传统哲学问题的新方法。逻辑机器哲学是传统哲学与现代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的哲学思考相结合的产物。它通过人与计算机的类比,探讨用计算机模拟人类心智的可能性以及有关的哲学问题。逻辑机器哲学是所谓 “ 信息转向” 的结果,它的兴起标志着哲学的信息转向。 相似文献
12.
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制度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创新型国家建设由技术、制度和观念三个基本层面构成,而制度层面可以相对区分为操作制度、战略制度和基本制度三个层次。制度选择是一个整体工程,不同的制度层次相互制约。但高层次的制度安排会在更大程度上制约甚至决定低层次的制度安排及其有效性。建设创新型国家亟需建立和完善公平、公正的社会制度体系,需要保证对内对外尽可能开放的制度和贯彻自由竞争的原则。创新型国家建设不仅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和综合国力增强的重要保障,而且关系到国家整体文明水平的提升,关系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制度选择是我国目前建设创新型国家最为关键的环节,和谐竞争的制度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3.
十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政治文明"写入宪法,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说明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文明体系有了全面的准确的把握,已经找到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正确路径;既丰富和发展了现代宪政理论,又为我们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提供了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14.
宪政: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宪政是一种制度体系,也是一种价值体系;它以政治权力的宪法化为逻辑前提,以政治过程的法治化为核心任务,以社会生活的民主化为基本内核,以人的全面发展和充分自由为终极关怀。其中的每一项都可以成为政治文明的基本标志,但是只有其中的每一项都得到实现才构成政治文明建设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渐行渐远的儒家文化?--儒家文化的现代遭遇和在文化全球化时代的命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文化的辉煌属于封建社会.近代以来,反封建的时代任务和现代社会形态的建立取消了儒家文化的政治合法性,农村宗法社会和小农经济的解体摧毁了儒家文化的基本生存土壤,政治意识形态排斥了儒家文化的作用空间,而市场经济大潮则淹没了儒家文化的价值体系.经过历史的冲刷和人为的毁损,儒家文化正日渐离现代生活而去. 相似文献
16.
淡化: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传统节日走势--以春节为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中国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春节为代表的中国传统节日正呈现出淡化的趋势.春节的淡化首先是其功能的淡化;功能的淡化引起人们观念的变化和春节意识的淡化.春节的淡化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必然趋势,它既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又得益于改革开放的促进和中国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们应该顺应春节的淡化趋势并对春节加以改造,使之发展成为与时俱进的节日. 相似文献
17.
法益目标:我国《反垄断法》实施之灵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市场经济国家基于"公平与效率"的社会发展目标,无不以竞争法律制度作为其市场经济有序运行的基石.作为竞争法律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反垄断法,其法益目标即"有序竞争"发轫于现代市场经济运行和国家经济职能实现的内在要求,传承于反垄断法的历史实践,更是现代市场经济国家保证其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性法律制度.我国<反垄断法>的实施,不仅体现着市场竞争一般法益的要求即保护竞争者的竞争权利、消费者的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更标志着在"有序竞争"制度的安排下,保证"市场调节之手"和"国家调节之手"和谐地结合起来使用,从而实现国家在市场经济运行中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8.
土地与农村公共品供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体土地,村社集体的经济实力是村民自治和农村公共品供给的重要经济基础.当前,解决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不足问题的方法有二:一是充分发扬农村的民主,完善村民自治,让村民有表达自己利益的充分条件;二是强化村社集体的实力.村社集体在兴办农村公共事业建设,联系农民和国家、市场关系上发挥着不可缺少的作用.但是在日前的土地制度形式下,我国村社集体的实力和办事能力被大大削弱,因此,必须完善自上而下的财政转移支付政策以提高村社集体的实力. 相似文献
19.
新媒介 新机遇 新挑战——网络文学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媒介的角度对文化、文学进行相关研究,近年来构成了国内学术界的热点之一.本文主要从如何理解媒介文化、网络技术与文学特性、网络文学的界定、网络写作、网络文本等方面对网络文学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梳理与分析. 相似文献
20.
哲学的跨学科本性与哲学的创新之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哲学界倡导创新,旨在增强哲学研究者的创新意识,为我国的哲学研究注入生机和活力,达到提升我国哲学研究水平的目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哲学的本性是批判性的理论思维和对世界的终极关怀,把握了哲学的本性,方能明了哲学对社会起作用的途径和方式。在理论思考的层面上,发现和揭示以往各种哲学原则之缺陷和局限性,适时提出补充性的或替代性的新的哲学原则,这就是哲学创作的本质。哲学具有跨学科的本质,所以中国哲学界的创新有必要突破现有制约发展的瓶颈,借鉴其他学科快速稳步发展的一些有益经验,进一步探索哲学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