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3 毫秒
1.
唐代宫怨诗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唐代诗坛上,宫怨诗与边塞诗、山水田园诗、行旅诗、悯农诗等一样,是一枝摇曳多姿的奇葩。所谓宫怨诗,乃是抒写宫廷女子的怨愁苦恨之诗。把“宫怨”作为特定内容在文学作品中加以表现,由来已久。据说司马相如代失宠的陈皇后向汉武帝婉转陈情的《长门赋》,当推为发轫。汉武帝时班婕好(或作倢伃)退处冷宫后自悼的《怨歌  相似文献   

2.
宫怨诗是我国古典诗坛的传统题材,主要抒发深宫女子的愁情怨绪。它萌芽于先秦,成熟定型于汉代,在魏晋六朝得到持续发展,至唐而大盛。《诗经》中的《绿衣》《白华》是宫怨诗的滥觞,汉代班婕妤的《怨歌行》是第一首较成熟的宫怨诗,在宫体诗兴盛的梁陈时代,宫怨诗受其影响,带有几分香艳色彩。  相似文献   

3.
陈欣 《北方论丛》2011,(4):19-22
团扇自班婕妤《怨歌行》始进入诗歌成为意象,此后经魏晋南北朝诗人们反反复复的动情歌咏,不断融入新的文化因素,同时,也反映出不同时代的社会风气与文人的审美取向。然而,团扇作为宫怨弃妇的象征始终是最主要的文化意蕴,并成为怨女思妇常用的情感载体。  相似文献   

4.
(一)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冰心是位知名的作家。早在二、三十年代,她已负有盛名,当时对她的评论已很多。比如,黄英在《现代中国女作家》(1930年)中称她为“新文艺运动中的一位最初的、最有力的、最典型的女性的诗人、作者。”沈从文在《十年来的中国文坛》中说:“冰心女士的名字,也成为无人不知的名字了。”梁实秋则称她为“现今知名的唯一的女作家”(《创造周报·繁星与春水》)。虽然大家公认她为名作家,但对她的作品,看法有分  相似文献   

5.
《公莫巾舞歌行》是自《宋书·乐志》载录以来长期没人能圆满解读的一篇奇文,几成“千古疑案”。从 新的角度考索发现,《公莫巾舞歌行》实际上是既跳《公莫舞》,又演唱乐府诗《公莫歌行》,同时还包括“歌行”原文的 演出流程记录。原诗确实是感情真挚、音韵和谐的“乐府”佳作。这篇“奇文”可称为“杂录体”。  相似文献   

6.
初唐之际,骆宾王扩大歌行题材、完善歌体语言形式、创新歌行结构方式、引入个性化抒情模式,使歌行一体发生质的变化,对歌行发展作出历史性贡献。以骆宾王歌行的字法、句式技巧,章法结构安排,抒情个性三方面为切入点,着重解析其长篇代表作《帝京篇》和《畴昔篇》,通过将骆宾王的歌行与卢照邻的作品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其七言歌行创作及其抒情艺术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一 初唐时期,诗坛上一个令人瞩目的现象,便是歌行体篇什的大量涌现,形成了唐代歌行体诗发展的第一个洪峰。 “歌行”之名,由来既久。汉乐府歌诗便多以“歌”“行”名其篇什,如《降神歌》《天马歌》《饮马长城窟行》《东门行》等等。“歌”似乎多“用乎宗庙社稷、事乎山川鬼神”郊庙歌辞,“行”则多用于“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民间吟唱。后来演为歌行一体,不再有这种用途上的差异。歌行体诗,音节、格律、句式都较为自由解放。形式采取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纵横捭阖,富于变化。进而可言,歌行这种体裁,在诗歌诸体中是最活跃的、因此也最易于发展。“歌行”,在汉代是被之管弦、配以律吕的。“歌”自然是由人歌唱的,而“行”本身就是乐曲之意。所谓“行者,曲也”。  相似文献   

8.
苏青是40年代上海文坛上红极一时的女作家,拥有相当数量的读者群。单是她的《结婚十年》就重版了几十次。据蔚明在《一个女作家的沉浮》一文中说,苏青晚年病倒的时候,很想找一本《结婚十年》看看,苏青的女儿找了蔚明,蔚明通过作家魏绍昌找到了一本,书的底页上注明印了36版。可见苏青作品的魅力。同时代女作家张爱玲对她颇为推崇,说:“把我同冰心、白微她们来比较,我实在不能引以为荣,只有和苏青相提并论我是甘心情愿的”(张爱玲《我看苏青》)。把张爱玲对苏青的赞赏归之于她们是好朋友是狭隘的。可是时隔半个世纪之后,张爱玲研究在国内灸手…  相似文献   

9.
谭恩美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华裔女作家,她的小说叙事与《圣经》文本有密切的关联,这是被研究者所忽略的。一方面她吸纳了基督教对人性的理解,突破了东西方的界限来探究人性深处的罪恶和良善,另一方面她对《圣经》资源的利用也表明中国故事同样可以借助于《圣经》资源来完成叙事。这是值得中国当代作家借鉴的。  相似文献   

10.
萧红是活跃在本世纪30年代中国文坛颇有影响的现代著名女作家。从1933年初涉文坛到1942年英华早逝、弃骨香港(解放后人民政府将其遗骨由港迁回广州),她的暂短的九年文学生涯却为中国现代革命文学创造了享誉中外的值得光耀的传世之作。《呼兰河传》既是她的临终大作,又是关于萧红其人其作最有争议的“焦点”之作。是也非也,言人人殊,仁者智者各有所见。本文试图对女作家这部辞世之作的文化选择及其意象本真作些审美透视。  相似文献   

11.
论赛珍珠的哲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贻荫 《船山学刊》2004,(4):98-101
赛珍珠(1892~1973),美国女作家。因描写中国生活的小说著名,1938年获诺贝尔奖金。她的父母都是中国的长老会的传教士,她在中国度过青年时代,在上海接受早期教育;在美国读完大学之后,又在南京任大学教授。她对中国传统文化有较深的理解。本文拟通过其小说《梁夫人的三位千金》,探讨赛珍珠的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12.
《乔影》——中国古代知识女性的愤懑与呼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在清人杂剧中,女作家吴藻的《乔影》是一朵奇葩.它酣畅淋漓地抒发了古代知识妇女的怀抱,在当时的文坛引起轰动,“闻者传钞,一时纸贵”①,令男性作家们发出了“须眉未免儿女肠,巾帼翻多丈夫气”②的赞叹.今天,我们诵读那气势不凡的曲词,仍能感受到封建时代知识女性的脉搏,心灵不能不产生强烈的震颤.吴藻,生于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卒于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字苹香,号玉岑子,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她出生在一个商人家庭,长成后嫁与商人为妻.在缺少文化气氛的家庭环境中,她却独独喜爱绘画、弹琴、读诗词.经过苦学,她在文学、艺术方面都有了相当造诣,终于成为有名的才女、誉满大江南北的女词曲作家.除杂剧《乔影》外,她的作品有《花帘词》、《香南雪  相似文献   

13.
“美丽的错误”──文学创作的错觉心理金道行台湾女作家席慕蓉在一篇散文里写道,她在读初中时学会了那首著名的《送别》歌:“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而她的父亲总是听成“长城外……”,以为是唱他的老家内蒙古,“所以第一次听这首歌时就特别地感动”。她...  相似文献   

14.
一、辽朝的怨军 常胜军渊源于辽朝末年天祚皇帝时期,其初创时被称为怨军。关于怨军的创置时间问题,史书记载略有不同。《辽史·天祚皇帝本纪》载:“(天庆七年)九月,上自燕至阴凉河,置怨军八营,募自宜州者曰前宜、后宜,自锦州者曰前锦、后锦,自乾自显者曰乾曰显,又有乾显大营、岩州营,凡二万八千余人,屯卫州蒺藜山。”  相似文献   

15.
高适《燕歌行》非刺张守珪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高适《燕歌行》讽主将骄逸轻敌,不恤士卒,致使战事失利,此说诗者并无异议。但其序云:“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注家多据此以为诗即为刺御史大夫张守珪而作;因其部属曾败于  相似文献   

16.
<正> 谌容是我们大家所熟知的有才华的女作家之一。她以中篇小说创作见长。两年多来,她就先后发表了《永远是春天》、《人到中年》、《白雪》、《赞歌》、《真真假假》等五部中篇。本文拟就谌容中篇小说的艺术特点谈些看法。一凝聚着人物的血、肉、情——个性美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在整个感性世界里,人是最高级的存在物;所以人的性格是我们所能感觉到的世界上最高的美。”(《美学论文选》41—42页)谌容的中篇小说之所以具有撼人的艺术力量,一个重要原因是:她的作品总是着眼于写人的命运,人的复杂感情,人的独特鲜明的性格,人的丰富优美的内心世界——一句话,由于她的作品凝聚着人物的血、肉、情,充溢着鲜明的个性美。  相似文献   

17.
当代美国文学坛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女作家 ,其中尤以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引人注目。她的小说《最蓝的眼睛》、《宝贝》、《所罗门之歌》、《秀拉》等发表后 ,好评如潮。 1 993年 1 2月 7日 ,托尼·莫里森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这使她进一步走向了世界 ,拥有越来越多的读者。一经接触其代表作《所罗门之歌》 ,读者们便进入了一个充满魔力的超自然世界。小说以主人公奶人在其姑姑柏拉特引导下的寻根历程为主线 ,以所罗门之歌贯穿始终 ,时间跨度一百多年。在此期间 ,读者见证了奶人的出生 ,他绰号的由来 ,他如何偷窃自以为装金子的口袋及由此…  相似文献   

18.
曹雪芹的绝技台湾女作家三毛称《红楼梦》是“妖书嗳一部”,她说“这部书极易引人入迷,因为它涵盖的东西太多太深太广”,具有“鬼魅一般美”。(见三毛《倾城》和《谈心》)这部迷人的奇书,自问世以来,评论家无不用奇言妙语对它加以赞美,而最妙者莫如清人戚蓼生的《石头记序》开头:  相似文献   

19.
三浦绫子是日本当代著名女作家,1922年生于北海道旭川。1964年,她的处女作、长篇小说《冰点》在《朝日新闻》全国征文中得奖。她由此一举成名,此后一直从事专业创作。本文仅想以她的中篇小说《逃亡》、《临死还害人》、《在污秽的浊流中》和短篇小说《尾灯》、《壁音》为例,谈谈她用鲜明的对照来刻画人物形象的艺术方法。有比较、有对照,才能有鉴别。比较、对照原则是人类生活本身存在的一种规律,又是人们认识和评价生活的一种方法。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总是相比较、相对照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雨果在谈到艺术的对照原则时说:“……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后,美与恶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共。”  相似文献   

20.
朱贝特 《理论界》2012,(6):111-112
李碧华是当代香港的一位优秀女作家,她小说的风格独特、曲折、诡秘、夸张且引人入胜,作品曾多次被搬上大屏幕,广为海内外人士所喜爱。她作为香港本土的女作家,凭借其独特的生活与文化背景,以及女性本位的自觉性,使其作品具有不同的女性视角,而书中所塑造的女性人物形象也兼具反抗性和新世纪女性自主独立的特质。本文试图从女性作家所塑造的女性形象方面浅谈李碧华作品中的女性视角,并以《青蛇》《霸王别姬》等作品为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