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学术期刊面对学术界浮躁之风所应负的责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学术界的浮躁之风的形成有职称晋升、研究生培养、学术成果评价等制度方面的原因 ,但学术期刊在这股歪风的形成过程中也起了一定的助长作用。面对学术界的浮躁之风 ,学术期刊必须负起对学术成果严格把关的责任、甄别与抵制弄虚作假行为的责任、维护崇高的学术声誉的责任。为此 ,学术期刊必须努力培养一支富有科学理性精神和较强业务能力的学者型编辑队伍 ,努力把好审稿关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鉴别学术研究中的弄虚作假行为 ,为遏制学术界的这股不正之风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中华民族史》我成地解决了何谓”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的来源、形成和发展的科学难题 ,表现了一流的学术水准和学术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3.
特色化办刊是普通高校学报提升和保持期刊核心竞争力的首要前提.<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确立突出特色、开门办刊的办刊理念,致力于创造性的刊物学术定位策划,精心打造优势专栏,与学术研究、学科建设形成互动,受到学术界的多方关注.特色专栏的创设及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树立先进的编辑理念和学术使命感科学定位,开放作者队伍,增强编辑人员的理论敏感性和学术选诣,更新办刊机制,加强宣传推介.  相似文献   

4.
王记录 《南都学坛》2009,29(4):30-35
明清时期,实学思潮高涨,学术研究由空谈性理向务实求真转变。在学风转向的大背景下,学术精神出现了新特点:"实事求是"的理性精神受到推崇,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从而成为具有普遍意义的学术精神的表征;"实测而知"的科学精神得到重视,严密推理、实地验证、注重证据等思维方法渗透至经史研究中,为学术研究注入了新精神;"明道救世"的致用精神高扬,人们普遍把学术研究和解决社会问题联系起来,使学术更加关注社会;"君王皆贼"的启蒙精神形成,人们对专制政治的弊端及危害进行了研究和批判,显露出早期启蒙思想的光辉,并成为后世中华民族反对独裁政治的精神来源。以上四点集中反映了明清时代的学术精神,从而成为社会进步的主流。  相似文献   

5.
刘黎红 《东方论坛》2004,(6):103-108
民初学术界出现了一股将科学引入学术研究、崇尚科学研究的潮流.与以胡适、陈独秀、丁文江为代表的科学派比较,在对科学内涵的认识上基本一致的前提下,梁启超对学术与科学关系的认识虽与前者存在着某些分歧,但梁启超同样积极倡导和参与了中国学术科学化的潮流,他反思中国学术科学精神和方法的缺失,呼吁将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运用到中国的学术研究中去,努力从本土知识资源中挖掘科学的种子以与西方科学接榫,并提醒科学主义热潮中的人们注意科学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关系的复杂性.关注梁启超的这些言论和实践,对从科玄论战之外全面考察梁启超与民初科学思潮的关系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高校学报实现其社会效益的最大化,除作作用外,编辑的学术素养和敬业精神决定着学报学术水准的高低,学术研究贴近现实,及时反映现实问题的研究成果,是扩大学报影响,推动学报发展的动力,也为其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正确把握期刊学术名作生成的基本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术名作是指在不同类型的学术期刊发表的在某一学术研究领域,具有重大学术研究贡献与价值的原创性、经典性、创新性的学术精品,基本上代表着国内学术界在某一个时期内相关领域研究的最高水准,以及体现和反映作者在这一领域长期研究最高水平的杰出代表之作。学术名作的创造首先有赖于作者辛勤的学术耕耘,但同时还应看到名作的产生也需要一定的社会环境与社会力量的促成,因此从编辑出版学的角度思考学术名作创造过程中应遵循的编辑基本法则,则需要在优化学术期刊资源的实践中创新出名刊,打造出具有精品性质的特色学术栏目和优秀学术栏目,培养造就出德才学识兼备尤其是具有宏富编辑出版理论学术水平的名主编与名编辑群体,树立强烈的名刊意识、名栏意识、名编辑意识和名作意识,构建作者与编辑之间珠联璧合、互动有效的培植名作编辑新机制,才能不断开发培育出具有卓越名作内涵品质的学术精品。  相似文献   

8.
王国维(1877-1927)作为一代国学大师,不仅在文学、戏曲、历史、哲学、甲骨学、金文学、简牍学、敦煌学等领域取得了显赫的成就,而且可以称得上是一代编辑大家.他在主编刊物时具有广阔的学术视野和兼收并蓄的包容精神,秉持求真务实、认真负责的办刊态度,追求和坚持高层次的学术水准,选题新颖,这使得他办的刊物学术质量精良,对后世产生了莫大的影响.即使是在当代,王国维的编辑思想对高校社科学报也具有指导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9.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编辑主体现代化的进程,使得高校学术期刊也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担负着传播,转化任务的编辑主体,其自身所具有的科学精神与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科学研究中的科学方法,科学精神所富含的先进内涵是编辑主体现代化意识的重要成分,在编辑主体中注入新的科学精神,培养高尚的科学素养将会有力地促进科学技术成果的社会化,提升学术期刊的学术品位和价值含量.  相似文献   

10.
最近拜读了盐城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副编审邵霭吉先生的新著《编辑寻思录》(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年12月版),感想颇深。对他在不惑之年的这一学术专著的问世,对他在学术研究中的不断创新与开拓,表示由衷的敬意。邵先生负责盐城教育学院学报工作十三年,其治学精神和编辑风格,为学界同仁首肯。笔者曾有幸与邵先生共事十载,耳闻先生的教诲,目睹先生文章的光华,感受先生的人格精神。这部《编辑寻思录》,展示了他的学术风格和建构理论的勇气,体现了集学者与编辑于一身的他在学术研究和编辑工作中的深沉的追求和独特的创新。大家知道,邵先生首先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