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社会处于转型期,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这样一个多元化的、变化的社会,原来居于支配地位的道德观念受到来自不同方面的挑战,不同社会成员的道德取向多种多样,这不可避免地影响、感染着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不成熟的大学生,高校德育面临着前所未遇的挑战。所以,培育道德选择能力应成为高校德育的路径转向。高校德育要实现学会选择与教会选择的有机融合;要坚持一元价值取向与多元价值取向的对立统一;要把握大学生道德选择能力培养的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2.
人文素质教育与高校德育目标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时代的要求 ,认真研究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特征及与德育的关系 ,实现人文素质教育和高校德育的整合 ,以促进高校德育目标的实现 ,为 2 1世纪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新人。  相似文献   

3.
以人为本视野中高校德育的困境与超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德育曾进行过不少有益的探索,但仍然没有摆脱德育困境。具体表现在:轻视人的个体价值;忽视人的道德需求;弱化人的主体性;缺乏人文关怀。高校德育要以人为本,实现德育的超越:德育要以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作为主要的价值目标;要以满足人内心需求的人格道德教育作为主要内容;要以能突显人的主体性的实践体验为主要方法;要关注人的价值,在关怀中形成德性。  相似文献   

4.
高校德育实效性欠佳是近年来一直困扰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难题。高校德育面临的困境固然有多种具体的因素,但最深层次的原因乃是高校人文教育的缺位。人文教育是高校德育普适性的基础,否则德育就易变成短期的政治功利行为;高校德育本身蕴含价值理性,肩负培育人文精神的责任。人文教育的回归才是改进高校德育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5.
21世纪是一个追求个人价值实现与团队绩效双赢的时代.企业选用人才的首要素质条件不再是个人专才,而是创新与团队合作能力.创新与团队精神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成为大学德育的新考量.如果大学德育还停留在原有的理念和体系,培养的人才也许还没有被选用就已遭到无情地折旧.大学是现代文明的轴心,高校与企业之间需要有基本的精神共鸣和文化认同,大学德育必须融入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要素,致力于团队合作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6.
以人为本是高等教育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大学生是祖国的栋梁,不仅要具有科学素质,也要具有人文素质。当今大学生人文素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人文知识缺乏,忽视人文关怀;人文思想缺乏,影响价值认同;人文方法缺乏,限制思维创新;人文精神缺乏,人生追求低俗。其原因主要是社会环境的负面效应、高校教育机制存在弊端和大学生人文素质"先天发育不良"。为此,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重塑现代大学理念,改革教育教学,发挥大学生主观能动性,使教育更好地服务人、服务整个社会。  相似文献   

7.
当前面临的全球化发展,对于高校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精神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教育的最高目的是提升人的精神,20世纪以后,出现了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人为划分.从本质上说,人文与科学是相通的.高校如何培养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精神,是进入新的教育高度的举措.本文从人文教育与人文精神的提出、重视德育、树立现代科技意识、利用好高校图书馆资源等方面阐述了高校理工科学生人文情怀的培养,旨在提升理工科学生的人文品质,促进理工科学生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8.
构建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是由高等教育的本质、社会历史发展以及当前高校德育的现状所决定。构建这样的体系,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大学生参与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注重人文关怀,健全大学生就业指导和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以校园网络为载体的互动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依托学生宿舍和学生社团,创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新机制。  相似文献   

9.
高校美育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当前高校素质教育中存在较为普遍的美育盲点。本文通过设计合理的美育课程、创造校园丰富生活、强化人文教育和人文关怀等路径,来实现高校美育的实施目标。  相似文献   

10.
沈萍霞 《青海社会科学》2009,(6):208-210,217
德育所关注的是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生意义、人生理想等关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本质性、终极性的问题,其核心价值是人文关怀价值。德育过程中以人为本的精神内涵就是要充分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发展人,促使人的道德完善。高校德育只有从"无人化"德育向人性化德育、从封闭式德育向开放式德育、从知性德育向生活德育转变,才能体现人文关怀精神的本质内涵与要求。  相似文献   

11.
我国高校德育关怀缺失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的新理念。高校德育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领域,高校德育关怀缺失所引发的大学生道德问题是不可回避并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从我国高校的教育体制、德育模式和教育对象三个维度加以剖析,可使我们对高校德育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有更为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这对进一步加强并且完善高校德育无疑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2.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目标之一,以课程为基础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和训练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途径。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出发,结合动物科学专业《饲料学》课程教学,提出明确的课程技能培养目标、完善的实验室条件和高水平的教师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3.
论当前中国高等教育中的人文关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全球一体化商业时代的来临,“教育产业化”曾作为一个非常时尚的口号屡见于媒体。作为一个相对落后的教育体系,中国教育界顺应时代潮流作出改革无疑是明智的选择。然而,“产业化”的结果却是教育的“商业化”。在消费文化的一片蛊惑声中,中国高等教育似乎淡忘了自己曾经的人文关怀,而高等教育人性化又是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中国高等教育只有在尊重学生的专业选择,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上,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实现人文关怀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4.
大学仪式为大学德育提供了重要载体和平台,是高校全员化立体化育人格局的有机组成部分。文章从大学仪式的德育功能分析着手,在归纳解析不同研究视角中大学仪式德育功能的基础上,利用1500多份问卷调查产生的数据和结构式访谈记录,深入探讨了影响大学仪式德育价值实现方面存在的历史根基薄弱、文化内涵不足、人文关怀不够、顶层设计缺乏等问题,尝试重新构建有效实现大学仪式德育价值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欧美社区建设的人文价值追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恒展 《东岳论丛》2005,26(4):72-75
欧美一百多年来社区建设几个时期在价值取向、理论观点、政策纲领、具体实践中所表现的人文关怀及其探索,都印证了社区建设的过程就是一个人文价值追求的过程。社区睦邻运动向世人展示的是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社区发展运动贯穿着一种自觉的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第三条道路”社区建设的理论及其实践所展现的人文价值则主要表现为对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追求。  相似文献   

16.
通识教育的探索,是当代大学文化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标志,而实践教学越来越成为通识教育改革成败的薄弱环节。因此,实践教学能否科学定位与创造性开展必将决定高校人文社科通识课程的生命力、制约大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成效。人文社科通识课程"PBL模式实践教学法"的设计就是基于自主选择的"问题导引学习",操作上贯彻以学生为本地因材施教,特点在于实践教学"课题化"和唤醒大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目标取向于个性化教育地综合训练。进而在理论应用与实践创造的互动中,发挥出"PBL模式实践教学"具有的综合能力培养的功能优势。  相似文献   

17.
我国传统文化教育是高等教育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高校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的提升。高校传统文化教育是提高高校德育有效性的必由之路。这主要表现在儒家的理想人格教育有助于高校德育的理想信念教育;道家的个性自由教育有助于高校现代人格培育;墨家兼爱利人的群体观念有助于高校集体主义教育。高校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塑造大学生的完美人格,有助于大学生智慧与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8.
当前,高校德育必须应对社会全面转型与多元化价值并存、道德相对主义与“去道德化”盛行、信息多样化与负面大众文化等带来的影响和挑战。因此,培养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能力就成为高校德育的当务之急。高校在培养当代大学生道德能力的过程中,应确立基本原则、寻求有效路径,使当代大学生成为社会生活中的“道德行动者”,凭借自身的道德能力创造性地解决新出现的道德问题,自觉担负起构建道德中国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19.
为深入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速推进智能时代的高等教育变革和发展,需要对大数据深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进路进行研究.基于大数据自身优势、科学预测功能和益于发挥"课程思政"协同效应三方面论证两者融合的可行性,融入过程中需要遵循人全面发展的原则、教育活动性原则、伦理性原则,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式的转变、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建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协作机制和综合平台,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20.
人文关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新使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实现途径,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和谐载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融入人文关怀、体现人文关怀,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实现学生的心灵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